渭南市第二醫院微創介入血管外科聯合消化內科麻醉手術科成功開展...

2020-12-17 渭南青年網

渭南青年網(編輯 姚和平)"我聽說膽總管結石要開刀,可我怕留疤,而且開刀要恢復好長時間,還有什麼更好的辦法嗎?"答案是:當然有。近日,市二院微創介入血管外科聯合消化內科、麻醉手術科,成功為82歲高齡患者開展我科首例ERCP術。真正從某種意義上達到了不開刀不打孔,微創解決膽總管結石的效果。

ERCP是經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的英文首寫字母縮寫,是目前公認的診斷胰膽管疾病的金標準。這種技術創傷小、併發症少,無遠期併發症及後遺症,可以不改變解剖結構,術後恢復快,一般3~5天就可出院。

手術利用內窺鏡在十二指腸找到膽管在腸道的開口十二指腸乳頭,從十二指腸乳頭逆行進入膽管,局部小切開或擴張後將結石取出,是現階段處理膽總管結石最先進的微創治療方式。

病例簡介:

患者:孫某 男性 82歲因「上腹部持續性疼痛4天,皮膚黃染2天」之主訴入院,患者於4天前無明顯誘因出現上腹部疼痛,伴嘔吐多次均為胃內容物。遂被送往當地醫院就診。經保守治療無效後轉來我院就診,入科後,完善相關檢查,診斷為:1.膽總管結石伴黃疸2.膽囊切除術後。膽總管結石是消化科及肝膽外科常見疾病,易引起急性胰腺炎、阻塞性黃疸、感染性休克等併發症,嚴重者危及生命。

針對患者年老體弱,心肺功能儲備差、外科手術不耐受的實際情況,為孫大爺「量身定製」了一整套微創手術方案:ERCP+十二指腸乳頭括約肌切開取石(EST)+鼻膽引流管(ENBD)。

隨後立即邀請消化內科劉主任、顧護士長、麻醉科周主任等多科室進行術前討論,完善術前準備,以及術中突發狀況應急預案。

多學科會診完善手術方案

術前討論主治醫生匯報病例

消化內科劉劍峰主任針對手術方案提出寶貴意見及建議。

麻醉科周主任術前訪視患者詢問患者病史,病情,評估手術麻醉風險了解患者訴求,制定手術麻醉預案。

術中內鏡由口腔入路,插至十二指腸降部

膽總管的大門有Oddi括約肌把守,怎麼把結石搬出來呢,先用電刀給小門開了個縫,再用柱狀球囊把門擠開。

緊接著造影確認位置。

膽管結石在內鏡下清晰暴露在眼前

行乳頭切開後,然後用球囊將結石拉入腸道讓其自行排出。

留置鼻膽引流管建立膽汁的體外引流途經,通過引流達到減壓、減黃、消炎的目的。

事雖難,做則成,路雖遠,行則至,在消化內鏡室以及麻醉科手術室兄弟科室的大力支持配合下此次ERCP術才能成功開展。

健康知識小講堂:

ERCP技術的優勢,ERCP+EST術是一種微創手術,代表了現代微創手術理念的發展趨向,已成為眾多膽管胰腺疾病首選的診療方法。尤其在膽管結石的治療方面,有著明顯的優勢。

1.經口腔取石,體表無傷口。患者無需開刀,避免了傷口感染和術後疼痛。

2.恢復快、併發症少,一般術後三天就能出院,減少了住院費用。

3.膽道系統疾病、胰腺系統疾病診斷的金標準,確診率高。ERCP能清楚的得到一個「膽管樹圖像」。明確膽總管結石的分布、膽管狹窄的部位、性質及程度、有無膽管畸形,更能早期發現壺腹癌。

4.生理幹擾輕,患者無痛苦。手術操作時間短,減輕了麻醉和手術創傷引起的全身生理變化,老年病人或者身體衰弱而不能耐受外科手術者,更適宜。

ERCP+EST適應人群

1.膽管結石患者。

2.膽囊切除術後,膽總管結石患者為首選。

3.疑有先天性膽道異常的患者。

4.老年病人或身體衰弱而不能耐受外科手術的患者。

圖文:渭南市第二醫院微創介入血管外科 編輯:張彥平 審核:雷皓越

相關焦點

  • 「從大刀闊斧」到微創DSA可視介入——放射科介入診療助力醫院內...
    1.什麼是介入診療介入治療(Interventionaltreatment),是介於外科、內科治療之間的新興治療方法,包括血管內介入和非血管介入治療。經過30多年的發展,現在已和外科、內科一道稱為三大支柱性學科。
  • 94歲抗美援朝老兵下肢深靜脈血栓,血管外科微創介入成功手術第二天...
    北部血管外科劉曉兵醫生團隊為患者做微創介入手術中王老先生日常起居都能自理,但最近左下肢突然出現浮腫,令他苦惱不已,超聲檢查顯示「左下肢深靜脈血栓」。子女遂將父親送到上海第九人民醫院北部血管外科進行治療。
  • 濱州市中心醫院心血管內科開展室間隔缺損介入封堵術
    日前,濱州市中心醫院心血管內科一病區為一名14歲的小患者順利實施了「先天性心臟病室間隔缺損介入封堵術」,手術採用微創方式,不開刀,只需穿刺外周血管,患者術後24小時下床活動自如,術後3天即可出院。直到近期,孩子的父母聽說市中心醫院技術水平高,百姓口碑好,於是趁著暑假帶孩子前來就診。心血管內科王文英主任醫師經過詳細問診和認真評估,建議患者留院接受手術治療,患者父母表示:「大家都說中心醫院的技術好,我們相信您!」入院後,通過術前全面檢查及全科醫護人員討論,決定對患者進行「先天性心臟病室間隔缺損介入封堵術」,並制定了詳細的手術預案。
  • 哈醫大二院心內科團隊微創介入手術成功從六歲患兒心腔取出15釐米...
    人民網哈爾濱5月8日電 5月6日,哈醫大二院心血管病醫院院長、心內科主任于波教授帶領團隊,為六歲再生障礙性貧血患兒成功實施微創介入手術,完整取出心腔內15釐米長斷裂的輸液導管,順利解除這顆時刻危及患兒生命的「定時炸彈」。目前,患兒情況平穩。
  • 七年磨一劍 砥礪自生輝——漢川市人民醫院介入血管外科正式成立!
    6月29日,漢川市人民醫院介入血管外科在一場簡單而隆重的揭牌儀式下正式成立。 介入醫學是近年迅速發展起來的一門融合了影像診斷和臨床治療於一體的新興學科。它是在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CT、超聲和磁共振等影像設備的引導和監視下,利用穿刺針、導管及其他介入器材,通過人體自然孔道或微小的創口將特定的器械導入人體病變部位進行微創治療的一系列技術的總稱。目前,已經成為與傳統的內科、外科並列的臨床三大支柱性學科。
  • 市立東院多學科聯合 成功切除腎腫瘤、取出大瘤栓
    市立醫院集團東院泌尿外科、血管外科、微創介入治療中心、肝膽外科、心外科、麻醉手術科等多學科運籌帷幄,通力協作,歷經5小時精雕細琢,終於將腎腫瘤及「路障」成功拆除,讓年輕的生命再次綻放。  多學科聯手,順利拆除「路障」  為了減少術中出血,手術前一天,微創介入治療中心副主任程楷為小祁成功進行了右腎動脈栓塞。  手術當天,麻醉科主任王明山帶領醫生們,先為小祁自體採血400ml,以備術中回輸;為了減少疼痛,在術前和術後,麻醉手術科張高峰醫生在超聲引導下,為小祁進行了雙側腹橫肌平面阻滯及腹直肌後鞘阻滯。
  • 心房間隔缺損30毫米,心內科成功微創封堵
    心血管內科洪長江主任說,如此巨大的心房間隔缺損介入封堵的難度非常大,成功率偏低,在一般大型醫院都是建議開胸修補,但開胸的手術風險較大,且相對於介入微創手術而言,開胸手術費用高,風險大,後期恢復時間也較長。       洪長江主任具有20多年的介入治療經驗,對複雜疑難病變的處理深有造詣,累積病例已超過5000例。
  • 精準導向解難題,微創介入攀高峰——走進安慶市第一人民醫院龍山院...
    介入醫學是近幾十年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醫學學科,它不同於外科的「開刀」,也不同於內科的「打針吃藥」,它是在皮膚上作2至3毫米的微小通道,或通過人體原有的腔道,在影像設備如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DSA)引導下利用導管、導絲等器材對疾病局部進行診斷或治療的科室。介入醫學神奇之處在於診療範圍廣,能化繁為簡,化難為易,能使一些常規內外科手段無法解決的臨床問題變為可能。
  • 渭南市中心醫院新增五個國家級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
    根據中國醫師協會[2020]787號《關於第三批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信息填報的通知》,近日,渭南市中心醫院繼成為國家級綜合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後,獲批新增內科、外科、婦產科、急診科、麻醉手術科等5個國家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春風化雨育桃李,潤物無聲撒春暉。
  • 哈醫大二院為六歲患兒成功實施微創介入手術完整取出心腔內15釐米...
    微創介入手術成功從心腔取出15釐米斷裂輸液管5月6日,哈醫大二院心血管病醫院院長、心內科主任于波教授帶領團隊,為六歲再生障礙性貧血患兒成功實施微創介入手術,完整取出心腔內15釐米長的斷裂的輸液導管,順利解除這顆時刻危及患兒生命的「定時炸彈」,目前患兒情況平穩。
  • 妙通血管,巧換心門 煙臺毓璜頂醫院心內科用小切口解決大問題
    膠東在線10月13日訊(通訊員 李成修 崔方榮)近日,煙臺毓璜頂醫院心內科任法新主任醫師團隊成功為一位高齡複雜心臟病患者實施了一站式微創換瓣+冠脈支架手術。術後第二天患者即可下床活動,三天後痊癒出院。家人多方打聽到毓璜頂醫院心內科任法新主任醫師是結構性心臟病方面的專家,便前來求診。經過全面細緻的問診查體,發現患者不僅有主動脈瓣狹窄,可能合併冠脈血管狹窄,需住院全面檢查。
  • 梧州市紅十字會醫院骨科、外科、內科專業基地 2020年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學員招收簡章
    率先在本市開展肝動脈栓塞化療+B超引導下門靜脈穿刺聯合化療治療中晚期原發性肝癌。(3)泌尿燒傷外科①泌尿外科:泌尿系腫瘤的治療是特色項目,對腎腫瘤、輸尿管腫瘤、膀胱腫瘤的診治具有豐富臨床經驗。2000年開展的膀胱全切去帶回盲腸闌尾輸出道可控膀胱術、2004年開展的膀胱全切去帶乙狀結腸原位膀胱術分別獲梧州市新技術新項目二等獎。
  • 珠海市人民醫院(暨南大學附屬珠海醫院)2019全日制研究生招生簡章(3)
    醫學博士,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全國介入醫學領域知名專家,中國醫師協會介入醫師外周血管介入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衛計委醫政司介入診療技術管理專家組成員,廣東省放射介入醫療質量控制中心主任,廣東省醫師協會介入醫師分會主任委員,廣東省醫學會放射醫學分會介入學組組長,廣東省幹部保健專家。曾任廣東省人民醫院(廣東省醫學科學院)腫瘤中心副主任、介入治療科主任。
  • 臨河人民醫院引進飛利浦大型血管造影機
    11月4日,功能布局更加科學合理、設施設備配套齊全的煥然一新的臨河人民醫院新院區導管室正式投入使用。當日,醫護人員藉助最新引進的飛利浦大型血管造影機,成功自主完成胸痛中心冠狀動脈造影術+支架植入術,胸血管外科下腔靜脈濾器置入術。截至11月19日17時,導管室已成功完成46臺手術。
  • 渭南市中心醫院麻醉手術科舉辦第一屆護理知識競賽活動
    12月19日下午,渭南市中心醫院麻醉手術科第一屆護理知識競賽在三樓多功能廳順利舉行。本次活動得到醫院及護理部的大力支持,取得了圓滿成功。本次知識競賽由護理部高亞梅主任,麻醉手術科李萬鵬副主任、苗良生副主任、黨支部任鈺書記,麻醉手術科王變雲護士長、李雯副護士長擔任評委。
  • 本周五上午,瑞金、華山醫院等數十名專家在安亭醫院開展義診活動
    :吳良霞同濟醫院皮膚科:趙敬軍同濟醫院眼科:朱茜同濟醫院骨關節專科:孫業青# 專家介紹丁風華瑞金醫院 心血管內科 副主任醫師擅長冠心病和左心耳封堵介入治療,亦從事先天性心臟病、各種主動脈及外周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療
  • 精準微創,精益求精---我院綜合外科成功開展雙鏡聯合(腹腔鏡+膽道...
    近日,我院綜合外科團隊成功開展了雙鏡聯合(腹腔鏡+膽道鏡)下膽囊切除+膽總管探查取石術。該類手術的成功開展,填補了我院微創技術下雙鏡開展手術的技術空白,將給更多受膽囊、膽管結石及腹腔疾病困擾的患者帶來福音。
  • 嶽陽醫院心胸外科團隊介紹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心胸外科簡介嶽陽醫院心胸外科為中國醫師協會中西醫結合分會心胸外科專委會及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胸外科專委會主任委員單位,全面開展胸、心、血管外科系統疾病的醫、教、研工作。
  • 【媒體專訪】腫瘤微創介入治療,未來會替代手術嗎?
    微創介入治療:精準定位、創傷小、痛苦少說到腫瘤的治療方法,很多人對微創介入療法還比較陌生。這是一種介於外科、內科治療之間的新興治療方法,與外科、內科並稱為腫瘤治療的三大學科。在高端的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DSA)、CT、核磁共振、超聲等設備的引導下,無需開刀,在血管、皮膚上作直徑幾毫米的微小通道或經人體原有的管道,將穿刺針、導絲、導管、支架等精密器械放到病灶處,對病灶局部進行檢查診斷和靶向、微創治療。用老百姓的話講,介入技術就是不開腹的方法,用微創的方式達到診斷和治療目的。與手術相比,微創介入治療更為安全、精準,病人創傷小,所以痛苦也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