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濱州市中心醫院心血管內科開展室間隔缺損介入封堵術

2020-12-20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王文彬 通訊員 王丙強

衣服破了可以縫補,那心臟有漏洞該怎麼辦?日前,濱州市中心醫院心血管內科一病區為一名14歲的小患者順利實施了「先天性心臟病室間隔缺損介入封堵術」,手術採用微創方式,不開刀,只需穿刺外周血管,患者術後24小時下床活動自如,術後3天即可出院。

該患者2個月大時曾因肺部感染到當地醫院就診,經檢查發現有先天性心臟病室間隔缺損,當地醫生告知患者父母要去省城做外科手術治療,手術費用及風險都很高,為此,其父母遲遲下不了決心,給孩子治療的事一拖再拖。患者平日活動量大時會出現胸悶、心悸的情況,在校無法完成體育課活動,並且活動耐量有逐年降低趨勢。直到近期,孩子的父母聽說市中心醫院技術水平高,百姓口碑好,於是趁著暑假帶孩子前來就診。心血管內科王文英主任醫師經過詳細問診和認真評估,建議患者留院接受手術治療,患者父母表示:「大家都說中心醫院的技術好,我們相信您!」

入院後,通過術前全面檢查及全科醫護人員討論,決定對患者進行「先天性心臟病室間隔缺損介入封堵術」,並制定了詳細的手術預案。手術中,在超聲醫學科、介入治療室的協作下,歷時1小時10分鐘,為患者成功實施了手術。術後患者生命體徵正常,無疼痛不適。

據了解,先天性心臟病是危害兒童及成人健康與生命的殘酷「殺手」,按人口出生率及先天性心臟病發病率,估計中國每年約有15萬新生兒患先天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有多種類型,有些出生後經過一段時間可以自愈,有些需要積極治療,治療方法有外科手術治療、介入治療、藥物治療。治療時機及方法因病情而宜。可以做介入治療的先天性心臟病有房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卵圓孔未閉、室間隔缺損、主動脈瓣狹窄、二尖瓣狹窄等。具體哪些病人適合做介入手術,這需要由專科醫生結合超聲心動圖及個體情況綜合做出決策。也就是說,治療時機的選擇非常重要,需要治療的患者應早期積極治療,一旦延誤,可能失去微創介入手術的機會。

以往室間隔缺損治療需要外科切開心臟用補片縫合缺口,手術創傷較大,術後住院時間較長。而實施室間隔缺損封堵術後,手術技術含量高、併發症少,相比於傳統外科手術來說,具有安全性大、創傷小、疼痛輕、恢復快、住院時間短、費用低等優點。

先天性心臟病介入封堵術的開展標誌著濱州市中心醫院心血管疾病微創介入治療技術的全面發展,醫院心血管內科微創介入治療技術的飛速發展,給當地及周邊區域群眾的就醫帶來了極大便利!

相關焦點

  • 濱州市中心醫院開展心臟病室間隔缺損介入封堵術
    日前,山東省濱州市中心醫院心血管內科一病區為一名14歲的小患者順利實施了「先天性心臟病室間隔缺損介入封堵術」,手術採用微創方式,不開刀,只穿刺外周血管,患者術後24小時下床活動自如,術後3天即出院。據悉,該患者2個月大時曾因肺部感染到當地醫院就診,經檢查發現有先天性心臟病室間隔缺損,當地醫生告知患者父母要去濟南做外科手術治療,手術費用及風險都很高,為此,其父母遲遲下不了決心,給孩子治療的事一拖再拖。患者平日活動量大時會出現胸悶、心悸的情況,在校無法完成體育課活動,並且活動耐量有逐年降低趨勢。
  • ...城陽人民醫院成功開展一例先天性心臟病房間隔缺損介入封堵術
    大眾網城陽·海報新聞1月29日訊(記者 歐陽繼瀟 通訊員 李春燕)近日,城陽區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成功為一名先天性心臟病患者實施了房間隔缺損介入封堵術  53歲的李女士陣發性的胸痛已持續了2年多,因不影響生活質量而未到醫院系統診治,一周前李女士胸痛頻繁加重,乏力、頭暈到心血管內科就診,經詳細檢查初步診斷為先天性心臟病、房間隔缺損、心功能Ⅱ級、心臟瓣膜病,需手術治療,而介入封堵術是根治房間隔缺損的有效辦法。  經充分的術前討論和準備,心血管內科主任王均志團隊為李女士實施了先天性心臟病心導管檢查+房間隔缺損封堵術。
  • 長期乏力 竟是因為室間隔缺損
    室間隔缺損是最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約佔先心病的20%,可單獨存在,也可與其他畸形並存。室間隔缺損指室間隔在胚胎時期發育不全,形成異常交通,在心室水平產生左向右分流。  近日,我們科室收治了一位20歲的室間隔缺損女性患者,成功進行介入封堵術治療,最終康復出院。
  • 解放軍第98醫院:心血管內科
    心血管內科是原南京軍區心律失常介入診療中心,是九八醫院最早成立的科室之一
  • 63歲老人患室間隔缺損多年 超聲引導封堵術治療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7月8日消息(記者 王洪旭)7月6日,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下稱「海醫二院」)心血管病醫院採取了一種先進的心臟手術途徑——「食道超聲引導下經皮室間隔缺損封堵術」,成功地為一名先心病患者實施了室間隔封堵術。刀口只有一個針眼大小,整個手術用時1個小時。
  • 室間隔缺損及介入治療(二)
    室間隔缺損及介入治療(二) 華西都市報2019-01-23 02:53:48.0溫故   本期嘉賓: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馮沅  上期我們講到,室間隔缺損較大的患兒表現為容易呼吸道感染、生長發育遲緩、
  • 泰心醫院介入封堵術,助先心病女孩圓舞蹈夢
    日前,泰心醫院兒童心臟病內科張宏豔主任為一名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室間隔缺損的3歲女孩楠楠(化名)成功實施了經皮室間隔缺損介入封堵術,修補了5毫米的室缺。 得知手術成功並且不會給孩子留下任何疤痕,楠楠媽激動地說:「這孩子從懂事起就念叨著要當一名舞蹈演員,穿著美美的裙子跳舞。
  • 一附院完成世界首例應用室間隔缺損傘封堵下腔型房間隔缺損
    近日,西安交大一附院結構性心臟病科張玉順教授團隊利用先進的3D列印技術,在總結以往的使用」動脈導管未閉封堵器」封堵下腔型房缺介入治療的基礎上,對一「房間隔缺損(9mm 下腔型)」患者採用』室間隔封堵器」封堵取得成功,打破了長期以來下腔型房間隔缺損不能做介入治療的禁區,對下腔靜脈影響小,優於使用 「動脈導管未閉封堵器」封堵。
  • ...心內科完成江西省首例3D列印輔助複雜多孔型房間隔缺損封堵術
    7月17日,廣東省人民醫院贛州醫院(贛州市立醫院)心內科朱恆青主任和謝東明主任就利用了先進的3D列印技術,對一「房間隔缺損(三孔:大孔7mm ,中孔6mm,小孔3mm )」患者採用單傘封堵取得成功。患者43歲,中年女性,於4年前體檢行心臟彩超提示房間隔缺損,房間隔中部可見三束過隔分流,較大者寬約7mm,診斷為先天性心臟病。而患者卻顧慮重重,承擔不了外科手術的風險及傷口的疼痛,且因患者是女性,術後會留下較大瘢痕影響美觀等諸多因素故一直沒有治療。直到今年慕名來到廣東省人民醫院贛州醫院(贛州市立醫院)心內科,希望行介入封堵術治療。
  • 63歲老人患室間隔缺損多年 海南醫生1小時完成超聲引導封堵術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7月8日消息(記者 王洪旭)7月6日,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下稱「海醫二院」)心血管病醫院採取了一種先進的心臟手術途徑——「食道超聲引導下經皮室間隔缺損封堵術」,成功地為一名先心病患者實施了室間隔封堵術。
  • 銅川市醫院實施首例先天性心臟病介入封堵術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通訊員 任永飛 記者 王鋒)近日,銅川市人民醫院南院成功完成該市首例先天性心臟病介入封堵術。該手術的成功開展,標誌著該院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手術治療技術的飛躍,步入了嶄新的領域,為當地患者帶來福音。
  • 心血管內科簡介
    鹹寧市中心醫院心血管內科專科成立於1983年。心血管內科是鹹寧市臨床重點學科,湖北省急性心血管疾病救治中心,國家標準版胸痛中心,國家標準版心衰中心,湖北省心電信息分中心,湖北省醫療質量管理控制中心鹹寧分中心,武漢同濟醫院心電協作專科醫聯體。
  • 秦永文 - 心血管內科 - 中國好軍醫
    所屬醫院: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 心血管內科職稱:主任醫師、教授
  • ...房間隔缺損|奇奇|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山東大學齊魯兒童醫院...
    後來,打聽到山東大學齊魯兒童醫院(濟南市兒童醫院)可以做微創介入封堵術,家長抱著一線希望,找到了心血管內科的李磊主任。李主任為奇奇做了詳細的介入術前評估,發現奇奇的心臟條件完全可以行介入手術。家長和奇奇商量後決定接受介入治療。手術過程非常順利,術後5天奇奇就出院了,胸前沒有任何瘢痕,僅在大腿根那裡留下了一個針眼。李主任說用不了一周這個小針眼也完全看不出來了,一家人非常高興。
  • 【科室報考指南】心血管內科
    心血管內科成立50餘年來,形成了以病房、功能檢測中心、介入治療中心、危重病救治中心(CCU)和心血管病研究中心等構成的完整學科,秉承「以質量取勝,以特色取勝」的宗旨,臨床特色明顯,①冠心病:重慶地區最早開展經橈動脈徑路行冠脈病變介入術;是西南地區和全軍首家開展一站式冠脈雜交介入治療的單位。
  • 心房間隔缺損30毫米,心內科成功微創封堵
    心血管內科洪長江主任說,如此巨大的心房間隔缺損介入封堵的難度非常大,成功率偏低,在一般大型醫院都是建議開胸修補,但開胸的手術風險較大,且相對於介入微創手術而言,開胸手術費用高,風險大,後期恢復時間也較長。       洪長江主任具有20多年的介入治療經驗,對複雜疑難病變的處理深有造詣,累積病例已超過5000例。
  • 東莞市中醫院順利完成一例成人先心病介入封堵術
    作為最常見的心臟疾病之一,先天性心臟病的治療一般要採用外科手術,其中,介入治療對先天性心臟病有優勢。6月10日,在市中醫院就成功為一名51歲的女士開展了一臺先天性心臟病的介入封堵術,整個封堵過程耗時半小時,病人在清醒的狀態下完成手術,術中無任何不適。
  • 51歲女士查出先天性心臟病 市中醫院用微創介入封堵術治療
    作為常見的心臟疾病之一,先天性心臟病的治療一般要採用外科手術,其中,介入治療對先天性心臟病有優勢。6月10日,市中醫院就成功為一名51歲的女士開展了一臺先天性心臟病的介入封堵術,整個封堵過程耗時半小時,病人在清醒的狀態下完成手術,術中無任何不適。
  • 市中心醫院成功實施先心房間隔缺損介入堵閉術
    前不久,市中心醫院介入科成功為一先天性心臟病心房間隔缺損(ASD)患者施行了介入堵閉術。 該患者為一12歲的女孩,她在學校體檢時發現心臟雜音,遂到市中心醫院檢查,醫生聽診時發現其胸骨左緣第二肋間收縮期雜音,第二心音亢進,三尖瓣區有舒張期隆樣雜音,患者心率130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