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齊一璇、許文秀 通訊員柳興志、餘藝)7月24日,記者走進武漢輕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探尋其新工科魅力所在。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機器人實驗室開放參觀。學校供圖
一流專業師資雄厚
理論與實踐並重 1700萬元實驗儀器服務重點學科
2019年被評為湖北省一流專業、2012年獲批湖北省綜合改革試點專業、2006年獲批湖北省品牌專業,依託該專業的機械工程學科列入湖北省重點學科……武漢輕工大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理論與實踐並重,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
據了解,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實驗室教學儀器設備價值1700萬元,生均達5萬餘元,六項教學經費年均62.5萬元,生均約2600餘元。每年專業建設經費約100萬元,用於實驗室建設、人才引進、教學改革與實踐、課程建設、圖書資料購置、教師培訓、學術交流等方面。
同時,該專業擁有各種教學資源,如省部級重點實驗室、省級中小企業共性技術中心、省級工程中心、各種實驗教學設備等,具備設計、研發、製造、分析與試驗的平臺條件,能滿足各種實驗課教學和實踐性教學。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實驗中心。學校供圖
「我們專業師資力量雄厚,其中『國貼專家』1人,全國萬名優秀創新創業導師人才庫首批入庫人選1人,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人,省政府專項津貼人員1人,湖北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人,湖北省師德先進個人1人,擁有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高級會員等國家及省級學術社會兼職的共6人。」武漢輕工大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負責人介紹道。
培養創新無處不在
第二課堂打通知行壁壘 學科競賽刷新金字招牌
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創新無處不在,人才培養沒有模板。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通過第二課堂,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面向工程應用的創新人才培養道路。
機械工程學院院長宋少雲教授說:「針對第一課堂(理論與實驗教學)中學生的工程實踐動手能力較為欠缺的問題,我們將第一課堂的『知』與第二課堂(課外科技製作或學科競賽)的『行』相互補充、相互融合、相互促進,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國家和社會培養急需的應用型創新人才。」
通過第二課堂中的課外科技製作或學科競賽,該專業近幾年來學生獲得國家級、省部級獎項四十多項,學生共計獲得國家專利十餘項。每年約160人參與CAXC的三維CAD工程師培訓並獲得「三維CAD應用工程師」認證證書;100人參與數控加工技能認證培訓並獲「加工中心操作工」認證證書。
學子赴北京參加全國挑戰杯競賽決賽。學校供圖
新工科學生有優勢
考研就業輕鬆晉級 本科生供需比1:2.5
尚正正是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1606班學生,他已獲得杭州海康威視電子有限公司ME工程師崗位,年薪超過13萬。他曾獲國家勵志獎學金、機創大賽省三等獎、物理實驗競賽校一等獎、工程實訓大賽校二等獎等,獲授權實用新型專利7項。
尚正正分享道,大學期間有著明確的職業規劃,大四期間積極準備就業,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各種校園招聘會是他能夠順利拿到心儀offer的秘訣。他說,「我會不斷總結面試技巧,同時提高簡歷投遞的有效性。其實,在收到海康威視職位前,我還收到了北京精雕和格力等企業的邀請。」
湖北省第六屆「長江學子」大學生就業創業人物、校「考研之星」武金亮。學校供圖
武金亮同為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學生,他被成功錄取為中南大學輕合金院研究生。他的平均績點是4.03,位居專業第一,曾獲國家獎學金、神丹二等獎學金、校一等獎學金,獲授權實用新型專利6項,獲校創新設計製作大賽校一等獎等榮譽。
大三下學期結束,武金亮進入到緊鑼密鼓的考研複習中。在研究生複試中,他獲得了評委導師的青睞,在複試結束後還有老師打電話邀請他加入課題組。
「這些學生的成長是我們『理論與實踐一體化』人才培養體系的成果縮影。」該專業負責人向記者介紹道,「近年來,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本科生供需比一直保持在1:2.5左右,一次就業率達95%以上,應屆畢業生研究生報考率與錄取率持續上升。」
機械工程學院校友捐贈儀式。學校供圖
機械工程學院黨委書記劉凡說:「學院將以『三個面向』為指引,以創新發展為主題,堅持育人為本、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的辦學思路,發揚『明德 積學 礪志 篤行』的優良校風,向著特色鮮明的應用研究型學院的目標前進!」
【糾錯】編輯:齊一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