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老和父母吵架,怎麼管?

2020-12-24 寶寶知道

作者:寶寶知道 我是小扒扒

面對青春期的孩子們,家長們總是束手無策,說話嚴厲一點怕傷害他的自尊心,不管教又怕他走彎路,那麼到底該怎麼辦呢?如何恰到好處的去和他溝通?

青春期的孩子有點象婦女更年期,他們的心理與生理方面開始發生不由自主的變化。他們會與家長產生隔閡,覺得長期受父母約束很不自由。他們會對家長的教育觀點產生懷疑,認為父母的做法並非完全正確,而是有了自己見解與主張。

有的孩子甚至處處與家長對立,凡是家長提倡的就極力反對,凡是家長反對的自己卻偏偏喜歡。我認為青春期叛逆應該是孩子們在成長中的煩惱,不值得大驚小怪,因為孩子們在三觀形成的起步階段,是非曲直尚不清楚。一旦經歷了人生的甜酸苦辣就會吃一塹長一智,慢慢明白了父母的良苦用心。因此對孩子這段時期的叛逆言行不必過分擔心,但也別掉以輕心,要耐心,關心與盡心地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

其實我們對孩子的青春期有個很深的誤解,認為孩子的青春期就是麻煩期,其實不然,孩子的青春期不光是是孩子生理的發育,更是孩子心理和思想的躍進,而我們大人對孩子的認識卻沒有長進,導致我們和孩子的想法有了差距。我們大人理解不了這時候孩子的想法,這時就會有爭吵了,爭吵也不是個壞事,爭吵其實是思想之間的碰撞,爭吵能讓們迅速較快的理解孩子的想法。這是大人要迅速調整我們對孩子的認識,這樣能快速度過青春期,讓青春期不那麼多麻煩,恐懼,紛爭。

青春期的孩子本來就很煩,心態沒規律,自己都不知道怎麼回事,他怎麼可能會不和家長吵架。其實,他也不願意這樣,只是沒經歷過,不知道該怎麼辦,所以才會有種種不正常反應。沒事,對他們來說都正常。只要你懂孩子,學會和他們相處,很快就會過去的。

要先了解初中階段孩子的心理

強烈的獨立意識

到了初中以後,很多孩子不再願意事事都跟父母商量,而是自己單獨來做。這時候,父母要自願充當孩子的參謀,爭當綠葉。雖然,孩子年齡還小,缺乏處理問題的經驗。但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是要儘可能的提供給孩子自我展現的平臺。很多做父母的,尤其是母親,總是怕孩子做不好,處處代勞。這樣,一方面會使孩子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對孩子健全的人格成長也是極為不利的。

北京青年報上就曾有過一則報導,一個13歲的天才兒童,考入一所名牌大學,可是他無法自己料理日常生活,無法與其它的同學相處。入學不久就被退學了。原來,他過去的日常生活都是媽媽打理,就連學習也是媽媽跟著一起學,學完後再教給他的。

極強的自尊心

自尊心是一把雙刃劍。作為父母,如果還像小學那樣,出了問題,對孩子就是一味的申斥,尤其是當著其他人的面,不允許孩子申辯。這樣做,非但起不到教育他的效果,反而會引起他對你的排斥和反感。孩子聽到你披頭蓋臉的教育,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很沒有面子,今後怎麼還能在同學們面前抬起頭來,而不是反省自己到底是不是錯了或錯在哪裡。

另一方面,孩子為了維護自己的自尊心,勢必要好好努力,通過學習成績說話。所以,作為家長,我們要好好引導,將孩子對自尊心的維護轉化為上進心,自信心。

容易受到壞的影響

13歲—16歲的孩子思維敏感,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尤其是壞的影響。所以作為父母要經常關注孩子的各種情況,尤其是他交往的朋友。儘量給孩子創造一個單純的、積極的成長空間。事實上,我們努力使孩子考入重點中學的實驗班,經過初中三年努力使孩子考入重點高中的實驗班,以致將來考入名牌大學。不僅僅是為了使孩子接受最優秀老師的指導,也是為了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競爭環境。

同青春期孩子溝通的三大要點

該放手時放手

13歲,孩子開始進入青春期,無論身體還是心理都有了很大變化。比如,小學時要父母接送,初中時,孩子不願意父母接送,因為會覺得很沒面子。

專家支招:家長要調整自己心態,孩子進入中學階段,要求獨立意識比較強,父母應該放手。

性心理髮育莫忽視

孩子為什麼會把褲頭改短,會要求髮型更好看,開始獨立特行?這是初中生孩子青春期的自我表現。

專家支招:孩子進入初中階段,也是父母最為擔心、辛苦的階段。家長要關心孩子的身體發育,尤其是性心理髮育。青春期教育在這個年齡段非常重要。家長跟孩子相處時,要把自己當做孩子的朋友,如果以居高臨下的姿態給孩子講道理,孩子會有逆反心理。

家長注意溝通方式

孩子進入初中階段,自我意識不斷加強,知道家長和老師說的不一定全部都是對的,所以會表現得比較叛逆,也難以溝通。

專家支招:家長首先要改變自己的溝通方式。「孩子很多時候抗拒的不是家長的溝通內容,而是家長高高在上的溝通態度。」,溝通的效果不取決於家長到底說了多少,而是取決於孩子聽進去了多少。因此,這個階段的家長一定要少言、慎言、多聽、多看。

尊重原創,感謝原創,如有侵權,原作者可隨時聯繫做刪除處理。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青春期的孩子尤為叛逆,對於青春期的孩子來說,到底該怎麼管呢?
    對於現如今青春期的孩子來說,為什麼孩子的自殺率會如此之高?並不是因為孩子過於叛逆,而是因為作為父母的沒有做好這些方面現如今很多孩子的青春期非常的叛逆,家長們對此也非常的焦慮,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非常的難管,有的時候可能會越管越煩,什麼事情都要反著來。
  • 青春期孩子管不住?父母需要做這6個改變
    自從上了初中就跟變了一個人似人,老嫌我嘮叨,多說一句就厭煩我,然後摔門走開。B家長:「兒子13歲,年前還是個很聽話的孩子,過完春節就不行了。學習成績急驟下降,偷著上網吧,跟不好的孩子玩,作業也不做。我現在處處監督他,可是越管越不聽,特逆反,老跟我頂嘴,和我對著幹。求他也不是,罵他打他也不是。我沒招了!」以上是前來求助啟思維的兩位家長的困惑。
  • 孩子青春期叛逆,父母應該怎麼管?
    孩子青春期叛逆是成長過程中經歷的一個很正常的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獨立意識旺盛,但又隱隱有過於偏激的傾向,父母的引導非常重要。勤藤教育準備了面對青春期叛逆,父母幫助引導孩子的方法,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一、放手但有邊界孩子青春期時自我意識是很旺盛的,父母過於緊張嚴肅,孩子的逆反心理也就會越強。因此,勤藤教育建議父母在孩子這一階段時需要適當的放手,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見,在很多事情上可以給他們選擇權,讓他們自己決定安排自己的學習生活。
  • 青春期的孩子一燃就爆?多數父母沒用對方法,硬碰硬多是兩敗俱傷
    相信多數父母都遇到過類似這樣的問題,你讓孩子往東,他們偏要往西,你不讓做什麼,他們非要做什麼,總而言之,就感覺在和自己作對,其實,陪青春期的孩子成長,最忌諱的就是跟孩子抬槓、較真,「硬碰硬」的結果只能是兩敗俱傷。
  • 「你憑什麼管我?」,青春期的孩子怎麼教育孩子才更容易接受
    你這孩子怎麼這麼不聽話!」她兒子看起來有十幾歲了,和夥伴們正熱火朝天地討論著一款遊戲,對媽媽的話充耳不聞。這個媽媽發現我她,無奈地說,「孩子越長大,越難管教。你家這個幾歲的,還是聽媽媽的年紀,我們這個十幾歲的,叫他,他都不應。我都叫他回家叫了很多次了。他覺得自己能回家,不想讓我管他。這不還沒吃晚飯呢!」我說,「不回家就別理他了,過了飯點也不用給他留飯。」
  • 如何處理孩子的青春期和叛逆?
    青春期是一個充滿幻想和激情的階段,是一個萬花含苞待放的階段,也是一個讓未來變化莫測的階段。這幾乎是所有家長的對叛逆期孩子的普遍看法:叛逆是必然的,是孩子個性開始形成的一個必經之路,這時候就應該是老師出面,來進行正確的引導。其實作為一名老師,我想告訴大家,確實每個孩子都有青春期,但是叛逆的程度卻是千差萬別,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你們想的那樣,根本管不住,大多數孩子只是很偶爾才會和家長頂嘴,甚至有些孩子根本不會叛逆,那為何會出現如此大的差別呢?
  • 父母可以「床頭吵架,床尾和」,但給到孩子的卻是永久的傷害
    同事請假三天沒來,聽說是又跟丈夫吵架了,我們也見怪不怪,她們兩口子吵架是常有的事,隔三差五鬧一回。但這回她一進門便看著消瘦了許多。同事們都取笑她說:「你們這老夫老妻的床頭吵床尾和,怎麼還折騰瘦了這麼多?」她卻苦笑到:「我倆是和好了,可孩子卻不好了,這段時間不願去上學,吃完飯就把自己鎖在房間裡,現在好不容易把他騙去學校上課,可誰也不搭理,愁死了。」
  • 孩子青春期叛逆是什麼原因?怎麼和孩子進行有效溝通?
    導讀:孩子青春期叛逆是什麼原因?怎麼和孩子進行有效溝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青春期叛逆是什麼原因?怎麼和孩子進行有效溝通?!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和孩子吵架,不要罵孩子或「冷戰」,父母不同的處理方式影響不同
    而劇中最讓人記憶深刻的便是蘇母和女兒之間深刻又無法和解的矛盾。重男輕女的母親寧願賣房供大兒子出國和二兒子娶媳婦兒也不願意供女兒上大學,到最後更是母女大吵一架,立下協議,斷絕關係,女兒也不為兩老養老送終。都說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雖然現在很多人都已經不再重男輕女,但是父母和孩子之間產生矛盾卻是會經常發生。
  • 青春期的孩子總是不喜歡和父母交流,這是為什麼呢?
    青春期對很多家長來說都是頭痛的事情,如何才能讓孩子走上正確的學習跑道上;在孩子小的時候,可能你沒有發覺,孩子都是粘著父母;一旦到了孩子青春期,才發現孩子已經把你們推出門外;拒接與你們溝通,一切都遲了,以下有四種類型的父母的情況,無論你是哪種類型的父母,從現在開始改變你們的行為習慣。
  • 孩子叛逆是因為到了青春期?這些真相父母要知道
    「​這種反駁讓很對父母絕望,孩子是自己手把手帶大的,吃喝拉撒也是自己處理的,勞心勞累不說,啥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都是想著孩子,恨不得啥好東西都給孩子。現在孩子長大了,覺得自己翅膀硬了,不用父母管了。可是父母怎麼可能會害孩子呢?很多父母對於這種情況都表示無奈,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 青春期的孩子怎麼教育和引導
    「真是頭疼死了,不能打不能罵,真不知道應該怎麼和他交流了」時常聽到這樣的話,家長在生活壓力的情況下,還要在孩子教育上也要做的完美,很多的父母就非常的無奈,想要求助,青春期的孩子怎麼教育那。誰的青春不迷茫那,家長要端正面對孩子青春期的態度,每個孩子都有青春期,有些孩子還出現了青春期叛逆的行為,作為家長是一定要正確的疏導孩子,很多孩子進入青春期會出現出各種叛逆情緒,做出一些叛逆的事情。很多父母會責怪孩子,但其實,家長不要總是找孩子的問題,也應該反省、檢討自己。青春期叛逆不是孩子的錯。
  • 孩子到了青春期不與父母溝通,怎麼回事?
    有家長會疑惑,到了青春期的孩子不願意與父母溝通,這是怎麼回事?為什麼?孩子一到青春期,就不與父母溝通?父母愛孩子,孩子也愛父母,但是為什麼孩子不與父母溝通?有的父母會對自己說,青春期的孩子就是這樣的,真的是這麼回事麼?還是為了迴避問題而安慰自己的?人類的天性就是聯結,包括青春期。
  • 青春期的孩子,父母們都該怎麼教育才好
    前言:要問孩子的哪個時期是最特殊的,很多家長都明白一定是孩子的青春期,在孩子的青春期裡面孩子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而這時候如果沒有父母對其妥善的解決的話,那麼就會對孩子產生非常嚴重的影響。 但就在昨天我家鄰居的孩子突然被她從學校裡面接回來了,並且兩人之間吵架也吵得比較厲害,我作為一個旁人自然不能夠去問到底是怎麼回事兒,但由於我是一個育兒專家,所以昨天晚上鄰居帶著禮物來到我家,問我到底應該如何是好。
  • 青春期這幾年,是孩子留給父母的最後機會
    我不用你管!」前兩天,朋友被兒子氣得渾身發抖。原來,他的孩子新交了個網友,每天晚上都準時捧著手機上線玩遊戲。朋友忍不住嘮叨了幾句,孩子卻像個一點就著的炮仗,邊吼邊怒氣衝衝地摔上了房門。這已經不是朋友頭一次受窘了。孩子進入青春期後,渾身都是刺,說不得也碰不得。
  • 男孩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在變化,家長要管好,不然別怪孩子叛逆
    那就是當男孩進入青春期以後,各種問題就隨之顯現。尤其是孩子叛逆和比較敏感的性教育話題,讓父母對孩子的教育無從下手。所以說,男孩進入青春期以後,家長要重視並且管好孩子,不然以後難管教,就別怪孩子叛逆:1.適當地性教育為了避免孩子做出錯誤的舉動,父母一定要對孩子進行適當的
  • 作為父母,孩子青春期應該怎麼管,樊登老師的建議
    青春期的孩子,你給他特別多的建議,它的反彈就一定變得很厲害,這時候我們應該學會的東西是提問,就是《高績效教練》這本書裡面所說的東西,就是你一問他說,這件事情你是怎麼想的?你看,當我們用G、R、O、W這四種問題,G是目的,R是現實,O是選擇,W是意願,總這四種問題問過去,這個孩子的思路就逐漸清晰了,他能夠找到自己的責任感。一個人做事最重要的是來自於他有對現狀的認知,還要有責任感,所以讓他認知現狀,讓它肩負自己的責任,他才能夠把這件事幹好。如果用告知的方法告訴他,你應該這麼做,你應該那樣做,它既不會建立認知,也不會建立自我責任。
  • 青春期的孩子嫌家長煩不服管?別著急,這幾招教你輕鬆化解
    告訴孩子,你現在長大了,有一些事要自己做,需要幫助時你就說話,你如果不說的話,我不管,你要自己管自己。而家長則要暗中盯著孩子的一舉一動,只是表面上開始放手。作為家長,家裡老人病了,周一到周五你照顧,周六、周日讓孩子照顧,這樣你老了他也會照顧你。
  • 孩子青春期太重要,這8件事家長值得做,父母一定要知道
    告訴孩子,你現在長大了,有一些事要自己做,需要幫助時你就說話,你如果不說的話,我不管,你要自己管自己。而家長則要暗中盯著孩子的一舉一動,只是表面上開始放手。第二,把孩子當作自己的同事一樣尊重對待。有一個單親媽媽看女孩子日記,結果孩子離家出走,媽媽很著急。那時候在央視《今日說法》節目,我和這位媽媽有一個連線,媽媽問我怎麼辦。
  • 孩子處於暴躁青春期難交流?父母的態度,決定了青春期的溫度
    在所有父母看來孩子最難以管教的階段非青春期莫屬,青春期是個很神奇的時候,它明明是讓人從孩子蛻變成大人的形式,但這個時期卻一點都沒有覺得孩子即將成為大人的成熟感。處於青春期的孩子總就像是一個綠巨人一般,父母根本不知道自己哪句話就會將孩子點燃,而孩子就算明白父母的好心,但脾氣總比腦子轉得快。在這個時候,父母就不要再用小時候的方式對待孩子了,很容易適得其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