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蓮媽媽歡迎評論分享,抄襲必究
最近天天上熱搜的電視劇《都挺好》,通過聚焦中國家庭的普遍存在的問題和矛盾,收視率甚高,因為在生活之中我們也會見到這樣的家庭。雖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但是這「經」其實也差不了多少。
而劇中最讓人記憶深刻的便是蘇母和女兒之間深刻又無法和解的矛盾。重男輕女的母親寧願賣房供大兒子出國和二兒子娶媳婦兒也不願意供女兒上大學,到最後更是母女大吵一架,立下協議,斷絕關係,女兒也不為兩老養老送終。
都說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雖然現在很多人都已經不再重男輕女,但是父母和孩子之間產生矛盾卻是會經常發生。不同的父母處理的方法也不盡相同。
而不同的處理方式往往會導致不一樣的後果。
1. 和孩子大吵一架,逼孩子屈服
這樣的父母往往是自尊心極強的父母,甚至在家庭中也要處於領先的地位,通過對孩子作為父母的權威和地位對孩子咄咄相逼,以自身的絕對優勢來逼迫孩子承認錯誤,這種做法是非常不對的。
首先,他給孩子帶來的傷害不是短暫的。孩子在家庭之中是弱勢的一方,吵架往往不是父母的對手。父母罵孩子的時候往往會夾雜著髒話粗語等等,久而久之就會讓孩子染上說粗話的習慣。
而咄咄逼人的語氣和父母逼孩子認錯的強硬態度往往會讓孩子變得膽小懦弱,養成自卑,懦弱,遇事只會逃避的性格。同時,孩子處於這種高壓政策之下生活會小心翼翼,變得敏感脆弱,甚至會對父母心生怨恨。
2. 對孩子動手,相信「棍棒之下出孝子」
孩子不聽話,犯了錯誤,有的父母就會和孩子爭吵,甚至會對孩子大打出手。這是因為很多父母都認為「棍棒之下出孝子」,打多幾次,孩子就會乖了。但是,這是最最錯誤的做法!!這樣的孩子不是變「乖」了,而是被父母打怕了!
打孩子給孩子造成的傷害比和孩子大吵一架更加嚴重,無論是身體上的傷害還是心理上的傷害。通常被打過的孩子往往會產生逆反心理,等到青春期的時候逆反心理會更嚴重。除此之外,這樣的孩子會非常容易產生暴力傾向,導致挑釁、打架,甚至犯罪。同時,這也會在孩子是心裡埋下怨恨父母的種子,自卑,懦弱,內向,心理扭曲等嚴重後果也會隨之而來。
3. 冷戰,直到孩子主動低頭認錯
冷戰是指父母和孩子吵架之後,不理孩子,直到孩子低頭認錯。雖然冷戰對孩子沒有造成身體上的傷害,但是它帶來的影響卻絲毫不比吵架和打孩子小。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之中,孩子是時時需要被照顧和理解的。如果父母和孩子冷戰,會讓孩子認為一切都是自己的錯,而陷入自責、愧疚的情緒之中,造成孩子敏感,悲觀以及內向的性格,這樣的孩子走出家庭之後是很難在社會獨立生存下去的,人際關係也很差,而父母和孩子之間的冷戰也會拉遠雙方之間的距離,使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感情越來越淡。
4. 和孩子溝通,解決矛盾
有些父母在面對和孩子之間的矛盾時,會採取雙方先冷靜下來,然後在和孩子進行積極有效的溝通。他們會讓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給孩子機會去解釋為什麼會和爸爸媽媽產生矛盾,讓後雙方協商。
這無疑是最好的辦法。
在這樣的家庭裡長大的孩子,往往會更懂得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表達自己的想法,更懂得尊重。和孩子產生矛盾通過雙方的積極溝通去解決會培養孩子積極向上,溫和有涵養,尊重和感恩的性格。
所以,和孩子吵架了,千萬不要罵孩子打孩子或者和孩子冷戰,要溝通,溝通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