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著睡很久,一放就睜眼,落地醒太惱火,5個措施內外兼修搞定它

2020-12-20 墨仔媽媽育兒

如果讓新手媽媽們吐槽一個最棘手的哄睡問題,恐怕99%的人都會說是:落地醒。

我家寶寶3個月的時候,幾乎每次小睡都是在我的懷抱裡睡的,從頭睡到尾,只要嘗試把他放下,就會立刻醒來,哭鬧,然後我只能重新進行一輪哄睡,好不容易哄睡以後,自己已經累得精疲力盡,與其再放下再醒來,不如就這麼抱著他睡吧,好讓我覓得片刻的安寧。

後來和很多新手媽媽聊天,原來大家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那段抱著放不下的哄睡日子實在太慘烈了,鬼知道我們是憑藉著怎樣的意志力堅持過來的。

前兩天看到一個視頻,是爸爸遭遇「落地醒」的寶寶,小心翼翼、如臨大敵般放下睡熟的寶寶,就在著床的那一剎那間,寶寶醒了,眼睛睜得賊亮賊亮地盯著爸爸,我不禁笑出了豬叫聲,好後悔,當時怎麼沒讓兒子折磨折磨他爹呢?

這段痛並快樂的哄睡時光,就叫「家有一個落地醒的娃」,順帶來一張來自我兒子落地醒的深情的凝望。

今天,我決定再次回憶一下這段苦澀的歲月,給正在被「落地醒」虐的體無完膚的新手爸媽們捋一捋,該怎麼應對。

讓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這個令人聞風喪膽的落地醒

落地醒是指當我們準備把睡著的寶寶從懷抱中抱出來然後放在床上的時候,寶寶就醒了,通常的表現就是手腳亂動、來回扭頭、睜眼醒來,提示家長:想悄沒聲息的趁我睡著的時候把我放下好解放自己?呵呵~沒門!

此時此刻,周圍的空氣放佛都凍結了,我們動了動僵住的手,擠出一個勉強的笑容,麻溜地抱起寶寶,走啊走、搖啊搖,期盼寶寶重新睡著。

一口老血梗在喉頭大概就是這個感覺了。

落地醒是一種對寶寶和家長都不友好的睡眠問題

落地醒一般會出現在小月齡的寶寶身上,2-5個月的寶寶尤為常見,6個月以上的寶寶也會出現,只不過概率低一些。

對於寶寶來說,落地醒會讓寶寶的睡眠變得破碎,本來可以睡一個多小時,但是由於期間家長嘗試放了幾次,而被迫醒來,醒來意味著這次小睡被打斷了,寶寶會出現哭鬧、情緒非常不好的情況。

如果寶寶落地醒的狀況長時間得不到改善,就會影響寶寶睡眠能力的發展。

對於家長來說,落地醒增加了家長的哄睡困難,因為寶寶在沒有睡足的情況下醒來狀態是糟糕的,再次哄睡的難度就會增加,為了防止寶寶落地醒而長時間抱著孩子睡覺,腰酸胳膊疼,每天佔據的很多時間在抱睡這個事情上,抽不開身。

通常大部分媽媽都會選擇忍耐、硬抗,因為哄睡工作基本都是媽媽一人承擔的,所以,如果寶寶總是落地醒,媽媽的睡眠質量也會急速下降,情緒崩潰,甚至有種孤立無援的無奈。

寶寶為什麼會出現「抱著睡很久,一放立刻醒」的狀況呢?落地醒的出現有其必然的原因

寶寶出現的任何睡眠問題背後一定有著這樣那樣的原因,對於落地醒來說,基本上是因為下列這些因素造成的:

1、睡眠環境發生了變化

美國著名的兒科醫生哈維卡普博士,也是風靡全球的新生兒5S安撫法的發明者,他提出了一個理念叫:缺失的第四期,他表示人類的寶寶提早出生了3個月,這3個月原本應該繼續呆在媽媽肚子裡,但是由於人類的身體結構無法實現這一目標,所以寶寶們提前「出生了」,剛出生不久的嬰兒其實更接近胎兒的狀態。出生以後的寶寶所需要的環境,應該是類似媽媽子宮的環境

我們可能無法想像一個從媽媽肚子裡出來的寶寶,面對這個突然而至的陌生的世界,是何等的恐慌和害怕。

▲出生之前,寶寶們的睡眠環境是這樣的:

被溫暖的子宮壁緊緊的包裹在小小的空間裡每天大部分時間都伴隨著媽媽的動作來回搖晃和擺動每天被持續的「噓」聲包圍著(類似我們把頭全部扎進遊泳池裡聽到的聲音)自己呈現手腳蜷縮的姿勢▲出生之後,寶寶們的睡眠環境發生了變化:

好大好空好寬闊的空間沒有溫度的衣服床品有頻率的搖晃和擺動都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突然的抱起和放下持續的熟悉的聲音沒有了,各種嘈雜的、頻率不一樣的聲音此起彼伏自己呈現出平躺的姿勢,無法恢復蜷縮的狀態▲睡眠環境的改變,讓寶寶很不適應,當媽媽抱起寶寶餵奶、哄睡的時候,我們的臂膀、懷抱又讓寶寶找到了一些似曾相似的感覺:

又聽到了媽媽的心跳聲又感受到了媽媽的溫度又可以蜷縮著被媽媽緊緊抱著又出現了有頻率的晃動和搖擺寶寶在這樣熟悉的環境下漸漸睡著,當媽媽在寶寶淺睡眠的階段試圖把寶寶放下的時候,睡眠環境瞬間發生了改變,敏感的寶寶立刻察覺了出來。

2、內耳前庭發育不完善

內耳前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雷達式感應器官,它就藏在我們的耳朵裡,看起來像一個小小的蝸牛,卻承擔著重要的職責:

調節身體及眼球的動作,平衡身體與地心引力的關係,感應我們身體的空間位置。接收來自臉部正前方的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的訊息,然後進行過濾和識別再傳給大腦,使大腦不至於過於忙碌。內耳前庭可以說是大腦的門檻,從胎兒發育分第九周的時候,內耳前庭就開始進入工作了。

英國切斯特神經生理學和心理學(INPP)研究所所長Sally Goddard在她的書中講到:胎兒孕育在子宮中時,因為媽媽肚子裡有羊水,胎兒飄浮在羊水中,並且有媽媽骨架的支撐,一定程度上重力影響是被減弱的,但是當嬰兒出生以後,就必須自己適應來自重力的全部壓力

所以,嬰兒出生以後,是無法平衡自己的身體的,雖然我們看上去寶寶們軟踏踏的躺在那裡,但是實際上寶寶們卻像一個雞蛋一樣,被放在一個平面上。

此外,內耳前庭發育的水平不同,對各種感官刺激的接收處理能力也不同,造成的情況就是:內耳前庭這個雷達器官特別敏感。

當我們試圖把寶寶放到床上的時候,如果寶寶的頭部先著床,內耳前庭就會立刻感應到,拉響警報:不好了!我要失去平衡了!我要墜落了!快醒來!同時,觸覺也感受到了溫度變冷,空間變大,嗅覺也感受到了媽媽體味漸漸消失,內耳前庭肯定是驚慌失措,就像一個警惕的哨兵,立刻把這些信息報告給大腦,大腦就會立刻做出反應,喚醒寶寶。這也就說明了為什麼我們的動作已經很輕很緩慢了,但是如果先放頭部(刺激到了內耳前庭)或者屁股(觸發了原始反射),寶寶立刻就會睜開眼睛,bulingbuling的看著你。

可能有的媽媽會產生疑問,為什麼別人家的寶寶就從來沒有落地醒呢?

這和媽媽孕期的運動和寶寶的個體發育水平有關係,不能一概而論。

3、身體緊張的原因

每個寶寶出生或多或少的都會出現肌肉緊張,醫生稱之為:肌張力。

當我們用手去觸摸寶寶的大肌肉群時,會感覺到緊繃的狀態,這種緊繃的狀態讓寶寶無法放鬆身體進入睡眠。他們又很弱小,無法控制自己的身體調整姿勢。

當我們把寶寶抱在懷裡的時候,像雞蛋一樣的寶寶找到了可以承託自己的雞蛋託,感受到了平衡,同時我們的抱姿能夠讓寶寶蜷縮起來放鬆身體,

但是,如果放下,這種舒適的感覺就會消失,寶寶會立刻醒來要求回到舒適安穩的懷抱中。

這種感覺就好比我們穿著高跟鞋逛了一天商場,全身酸痛,又困又累,癱在床上想要睡,但卻被肌肉的一陣陣酸脹緊繃幹擾著睡不著。

這三點是產生落地醒最主要的原因,其中內耳前庭和身體緊張這兩個因素又是重中之重,同常也是我們根本察覺不到,我們只看到寶寶放下就醒的這個表象,覺得寶寶很難伺候,很折磨人,但其實寶寶們也是有苦說不出啊。

也許這時候有一些過來人會告訴你:你不能這麼慣著寶寶,一直抱著睡,以後形成習慣了就再也放不下了,也許還會有一些人給你傳授破落地醒的方法,比如:睡著了就放,如果哭了就拍拍,還哭再抱起來,睡著了再放,哭了再拍,實在不行再抱起來,如此抱起放下,抱起放下,時間長了就好了。或者乾脆建議你狠狠心,讓寶寶哭,哭累了就睡了。

你會採用這種方法麼?我覺得我是無法接受的,因為我無法預判這個抱起來再放下實施起來會有什麼困難,會對寶寶產生什麼不利影響,他會不會覺得自己像個玩偶被來來回回這麼折騰?

造成落地醒的原因其實是生理原因,那麼應對它就應該從改善生理條件著手,採用溫和的辦法。

1、應急之策一:注意放下的方法及細節

首先我們可以掌握一些應急之策,解決燃眉之急,確保每次放下的時候不觸發寶寶的小雷達:內耳前庭。放下的時候把握兩個不要一個時機

不要先放頭不要先放屁股在寶寶進入深睡眠階段再放關於正確放下寶寶的步驟可以參考紐諾育兒專家王榮輝老師的「九步放下法」:

家長走到床邊輕輕俯下身子,注意把握好距離,不要把寶寶放在床邊,儘量放到床中間。放下寶寶的腳丫子放下屁股放下背部,放到脖子處時,一隻手託住寶寶腦袋,另外一隻放在寶寶身子下面的手輕輕抽出來放下頭的同時,自己的臉貼著寶寶的臉雙手壓住寶寶雙臂,慢慢離開寶寶臉頰觀察寶寶有沒有被驚動慢慢離開如果寶寶此時開始動彈,立刻按住寶寶雙臂。一般情況下,按照這個步驟放下不醒的成功率是90%,如果新手爸媽放失敗了,不要灰心,也不要徹底否定這個方法,要多試幾次。

實踐出真知,很多家長在與寶寶鬥智鬥勇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戰鬥經驗,比如:

在寶寶身邊放一個玩偶或者枕頭,把帶有媽媽乳汁的衣服套在玩偶上,讓氣味陪伴著寶寶(但是這個方法不一定適合每個寶寶,我自己試過幾次,失敗率在70%)2、應急之策二:掌握正確的放下時機

寶寶和成人的睡眠模式有一個區別:寶寶入睡的時候是先進入快速眼動睡眠期,是容易受到幹擾的階段,如果在這個時候放下寶寶,勢必會很容易清醒。

我們應該等到寶寶進入深睡眠的時候,再放下寶寶,什麼時候是深睡眠狀態呢?當寶寶眼睛不再動來動去,呼吸均勻,四肢徹底放鬆,手臂在兩側自然下垂,小手張開,肌肉完全放鬆的時候,就是深層睡眠了,此時再採用九步放下法,成功率會非常高。

當然,這2條完全是應急之策,只能暫時解決問題,如果要徹底解決落地醒,還是要從根本上採取措施。

3、模擬子宮的環境,給寶寶建立安全感

按照哈韋卡普博士的理念,可以給3個月內的寶寶模擬子宮的環境,讓寶寶補足「缺失的第四期」。

白天的時候,我們可以嘗試在寶寶入睡的時候,放著白噪音在床上拍睡。白噪音可以是海浪的聲音、風聲、流水聲、吸塵器聲、子宮內聲音,很多音樂軟體上都可以搜到音質不錯的白噪音,如果床拍寶寶睡不著,可以暫且抱著走一走,但不要搖晃,等寶寶睡著以後採用上述步驟放下。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每個寶寶喜歡的白噪音不一樣,家長要多試幾個,然後觀察寶寶的狀態,在聽到白噪音的時候是否越來越平靜,直至睡著。

晚上的時候,我們可以採用襁褓法和白噪音結合的方式哄睡晚上入睡之前,我們可以先給寶寶打好襁褓(正確的襁褓是只裹緊寶寶上半身,而不是全身包緊),然後放著白噪音嘗試床上拍睡,如果寶寶床拍睡不著,必須要抱起來,可以暫且抱著帶著襁褓的寶寶走一走,但不要搖晃,等寶寶睡著以後放下,一整晚寶寶都是裹著襁褓睡覺。

4、適當的內耳前庭訓練,讓小雷達不要太敏感

落地醒最重要的變化就是寶寶的體位發生了變化,在我們成人看來小小的放下距離,對寶寶來說可能是從很高的地方自由落體下來。

所以,我們需要幫助寶寶訓練一下內耳前庭這個小雷達,準確判斷高度,適應體位變化。

內耳前庭的訓練屬於比較專業的訓練,我們在給寶寶訓練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手法、力度、幅度和時間,避免造成傷害,或者出現刺激過度的現象,所以我在這裡介紹兩個比較容易操作的訓練手法:

1)毛巾鞦韆

找一條長方形的毛巾,大小相當於寶寶的包被那麼大,只要能放下寶寶還有些盈餘就可以然後爸爸媽媽分別站在毛巾的寬邊兩端,把寶寶以平行於長邊的方向放在毛巾中間位置爸爸媽媽以扎馬步的姿勢半蹲,兩腿分開距離是肩寬的1.5倍,分別提起毛巾的兩個角緩緩的將毛巾提起來,離地不超過20釐米開始緩慢的左右左右搖擺,搖擺幅度不超出大人的兩腿距離2)瑜伽球

如果家裡有瑜伽球,可以讓寶寶俯趴在瑜伽球上把寶寶的兩個手向前放好大人用手扶住寶寶的背部防止寶寶滑落前後左右輕輕推動寶寶小幅度順時針轉一圈小幅度逆時針轉一圈這兩組內耳前庭的訓練方法是比較常見的,也是比較容易操作的,不論是什麼訓練方法,都需要注意這幾點:

在寶寶情緒不好、生病的時候不要做訓練時間放在早上、中午,不要在下午臨近黃昏、晚上睡覺前做,避免刺激過度每組不超過2分鐘,一天不超過6組需要持續訓練,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是沒有效果的堅持做內耳前庭的訓練,能夠促進寶寶內耳前庭的發育,更好的把握平衡,處理接收到的感覺訊息,不要總是「大驚小怪」。

5、撫觸按摩--成本最小效果最好的方法

撫觸按摩是緩解身體緊張的最好方法,很多媽媽都知道撫觸按摩這麼個事情,但執行力卻不夠,很多媽媽只是在帶孩子遊泳洗澡的時候,讓工作人員給寶寶做一遍,在家的時候基本沒有給寶寶做過。

其實,撫觸按摩是需要每天堅持給寶寶做的,並且至少要做夠30分鐘,只有長期堅持下來,才能看到撫觸按摩的效果。

之前在給一位媽媽解決寶寶睡眠問題的時候,就發現寶寶的身體是比較緊張的,經常翹起腿砸床,仔細詢問過媽媽以後才發現,媽媽很少給寶寶做撫觸按摩,後來這位媽媽開始堅持每天給寶寶做30分鐘的撫觸按摩,驚奇的發現,寶寶的腿部比之前柔軟了很多,睡的也更加安穩了。

撫觸按摩的手法其實很多,各種視頻網站都可以搜到,手法基本上也是差不多的,所以我就不詳細介紹了,但是需要特別強調的是:

撫觸按摩的時候,最好別給寶寶穿衣服,把室溫調節好,使用按摩油直接接觸寶寶的身體,這樣的效果是比較好的。寶寶不開心、情緒不穩定的是不要做,避免讓寶寶討厭撫觸按摩。不要先從最敏感的臉部開始撫觸,可以先從寶寶不排斥的其他部位開始,比如腿部。撫觸按摩的時候,配合輕柔的音樂,媽媽要和寶寶互動起來,有說有笑,有情感交流,而不是乾巴巴的為了完成任務。當你聽著柔美的音樂,充滿愛意的撫摸寶寶的身體的時候,你會發現,這一刻非常美好。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啦,希望你看完這篇文章以後,對寶寶的落地醒會有一個客觀的認識,至少不會繼續心存抱怨,覺得睡渣寶寶就是來折磨老母親的,或許,我們應該更加心疼寶寶,心疼這個有苦說不出的baby。

相關焦點

  • 抱著能睡一放就醒,嬰兒「落地醒」的7個原因,寶媽需儘快掌握
    洋洋是一個新手媽媽,寶寶才2個月,看著寶寶肉嘟嘟的小臉,一家人也是開心不已,整個人心都軟了下來。不過洋洋漸漸地也有了一個小小的困惑,就是孩子只要抱著睡,就會睡得非常的好,可是只要一放床上,馬上就會醒過來。
  • 抱著就睡,放下就醒!寶寶「落地醒」的5個原因,你家娃是哪個?
    什麼是落地醒?簡單來說,就是抱著就睡,放下就醒!經常折騰得媽媽頭暈腦脹,恨不得把娃塞回肚子回爐重造!之前睡得像個小天使,現在卻變成了一小惡魔,睡眠縮短、睡眠不穩、夜醒頻繁、哭鬧厲害,經常整夜整夜地折騰。好不容易抱著哄著睡著了,卻怎麼都放不下,剛離開媽媽懷抱立馬驚醒,然後放聲大哭!為什麼會這樣?難道是前世仇今世報?
  • 抱著呼呼睡、放下立馬醒!「落地醒」是咋回事兒?當媽媽太難了
    出了月子,寶寶突然從「小天使」變身「小惡魔」:睡眠時間短不說,還睡不踏實、夜裡頻繁醒來,還哭鬧;白天也是,每次抱著就能多睡會兒,只要一沾床立馬醒,然後就開始哭著「發預警」……小嬰兒都是「統一配置」出廠的嗎?「別看我家娃只有不到兩個月,小人精呀!
  • 寶寶抱著哄睡著了,放床上就醒?造成「落地醒」現象的原因有這些
    新手寶媽們都是帶孩子那一刻開始,才明白養孩子有多不容易,尤其是寶寶剛出生的時候,不說別的,哄睡就是困難的一件事。很多寶媽都會有這樣的經歷,哄睡孩子的時候,抱著寶寶好容易把他哄入夢鄉了,這時候想著把孩子放到床上吧,讓他能睡得更舒坦,但十有八九,孩子一挨床立刻就會清醒。
  • 抱著就睡放下就醒,對付「落地醒」寶寶,媽媽要學會這四招
    經常是抱著哄睡完,看著他漸漸進入香甜的夢鄉,正當你以為可以解放雙手,慢慢輕輕的把他往床上一放的時候,大概率寶寶會啼哭起來。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落地醒」寶寶,抱著就睡,放下就醒;如果你家寶寶也有這種情況,建議花兩分鐘看看我的方法,保證讓你家萌娃從「睡渣」變「睡神」!
  • 寶寶一放下就醒?了解了這7個原因,輕鬆搞定寶寶「落地醒」問題
    莉莉(化名)寶寶已經兩個月了,寶寶在月子裡每天吃完就睡,一點也不磨人。莉莉見人就誇自家寶寶是天使寶寶,來報恩的。可就在寶寶即將2個月時,一朝化成惡魔寶寶,一天到晚都要抱著睡,一放下就醒,仿佛床上長了刺似的。最後沒辦法,為了讓寶寶睡好覺,只能全家上陣每個人輪著抱。
  • 抱著就睡,放下就醒?解決寶寶「落地醒」問題,家長需學會4招
    家長可以通過幾招來解決孩子「落地醒」的難題。可是沒想到出了月子後,寶寶就像是變了個人似的,簡直是一個小惡魔一樣,睡覺必須抱著睡,只要一碰到床墊子就像裝了雷達似的,馬上就醒。王女士也上網查了一些方法,可是試過了之後都不起作用,寶寶還是「落地醒」,讓王女士覺得十分崩潰,她不明白孩子為啥一抱就睡一放就醒
  • 抱著就睡放下就醒,對付「落地醒」的寶寶,媽媽要學這四招來催眠
    經常是抱著哄睡完,看著他漸漸進入香甜的夢鄉,正當你以為可以解放雙手,慢慢輕輕地把他往床上一放的時候,大概率寶寶會啼哭起來。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落地醒」寶寶,抱著就睡,放下就醒;如果你家寶寶也有這種情況,建議花兩分鐘看看我的方法,保證讓你家萌娃從「睡渣」變「睡神」!
  • 寶寶抱著能睡著,一放就醒?教你3招,輕鬆告別寶寶「落地醒」
    執筆:長安編輯:長安定稿:歐陽比文 小敏(化名)喜得麟兒,全家人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但也免不了有些許的不如意之事,最近,小敏就經常抱怨,她家寶寶抱著的時候睡得很香,可是往床上一放立馬就醒了。 抱睡,顧名思義就是抱著寶寶走動、搖晃直到寶寶睡著,並且在寶寶睡的過程中始終抱著的現象。
  • 寶寶一放床上就醒怎麼辦?別擔心,3個步驟教你輕鬆搞定
    小蒙剛做媽媽沒幾天,最近這段時間除了要忍受刀口恢復的疼痛之外,還有一件事讓小蒙崩潰不已,「我的寶寶每次都需要抱著才能睡著,當好不容易哄睡了之後,只要輕輕往小床上一放立刻就醒來哭鬧,可愁死了!」寶寶一放就醒這個習慣,讓小蒙不得不花更多的時間去照顧寶寶的睡眠,弄得自己十分疲憊。
  • 寶寶抱著就睡放下就醒怎麼辦?寶媽必看遠離「落地醒」!
    很多小寶寶睡覺時太磨人,每天必須抱著睡覺,只要往床上一放,很快就會醒來。所以感覺非常辛苦,不知道究竟該不該抱著?有些寶寶傍晚哭鬧厲害,怎麼哄都沒有用,這是為什麼?寶寶睡眠不穩,白天需要抱著才能睡較長時間,放到床上睡一會兒就醒,怎麼辦?
  • 寶寶一抱就睡,一放就醒?學會這3招,解決「落地醒」問題不難
    時間長了寶媽和寶爸也就摸出規律來了,這孩子不僅睡覺的時間日夜顛倒,還特別不喜歡睡床,唯獨喜歡這大人兩手做出來的小搖籃,抱著入睡特別香。然而,寶寶一抱就睡,一放就醒的習慣該如何改變呢?學會這3招,解決「落地醒」問題不難。
  • 寶寶一抱就睡,一放就醒?學會這3招,解決「落地醒」問題不難
    白天的時候倒頭就睡,任憑一家人怎麼逗他,都不願意醒,好不容易有點兒勁兒,可以和大人們玩一玩了,又容易哭鬧,還不如睡著了自在。時間長了寶媽和寶爸也就摸出規律來了,這孩子不僅睡覺的時間日夜顛倒,還特別不喜歡睡床,唯獨喜歡這大人兩手做出來的小搖籃,抱著入睡特別香。然而,寶寶一抱就睡,一放就醒的習慣該如何改變呢?學會這3招,解決「落地醒」問題不難。
  • 怎麼解決「抱著就睡,放下就醒」?
    抱抱抱抱抱著睡,每天抱她一萬遍,就是放放放放放不下!因為一放,她就醒醒醒醒醒醒醒,胳膊酸酸酸酸酸死了!怎麼辦?妹妹早產,出生之後的又瘦,吃的又少不長肉,睡得有差!幾個月的時間,先解決了餵養問題,然後就大刀破斧的剷除睡眠問題,她睡,我才能睡,她不睡,我就只能陪著,熬!什麼抱睡,奶睡,誰沒經歷過?
  • 為什麼孩子抱起就睡,放下就醒?了解這4個原因,讓寶寶安心入睡
    新手寶媽總是感慨這個問題,寶寶為何抱著睡,一放下來就醒了,雖然寶寶們性格各不相同,可是落地醒卻是出奇的一致。寶寶落地醒是什麼造成的呢?造成寶寶抱著睡,放下來就醒的4個原因一、睡眠環境不一致所造成小嬰兒其實很聰明,他們會在睡眠中途檢查一下自己的睡眠環境,看看媽媽在不在身邊,溫度合適不合適,一旦發現了「不對勁」,馬上就會哭鬧起來
  • 嬰兒只能抱著睡?放下就哭?這樣做遠離落地醒
    都已經數不清多少媽媽找我諮詢過落地醒的問題為啥我孩子一抱就睡,放下就哭我孩子睡著了,我放下他馬上哭我孩子粘手上了,放不下,我想做點自己的事情都不行我不抱孩子他一天睡眠不足,怎麼辦如果孩子長期出現落地醒,我建議照料者應該選擇直接在床上哄睡!
  • 寶寶一放床上就醒,一定要抱著睡,咋辦?
    不抱不睡,全家崩潰!在0~1歲的時候,大部分寶寶都習慣被抱著睡覺,因為在家長的懷裡,寶寶會感到幸福、安全。但是,抱著睡真是太!累!了!好不容易哄睡著了,一放床上就醒,然後放聲大哭,還得重新再哄。這時,真的很想把ta重新再塞回肚子裡。如何解決這難題?
  • 剛滿月的寶寶落地醒抱著睡怎麼破?網友:剛一波就好了
    寶寶沒有安全感,平時多抱著寶寶,寶寶睡著後最好能跟寶寶一起躺一會。慢慢來,然後試著在寶寶剛有困意時就放床上,多試幾次放下的時候慢一點,寶寶的屁股放到床上後,頭先別放,用騰出來的另一隻手雖然抱睡不好,但睡不好更糟啊。反正這事沒得解,慢慢熬吧。初期完全抱睡做不到,一味地抱睡他會更依賴,把握個度吧。
  • 天越來越熱了,寶寶還是「落地醒」,「貼胸放下法」嘗試脫離抱睡
    小心翼翼的把寶寶哄睡,以為有個喘息的機會,結果寶寶「落地醒」,像是未卜先知一樣一不小心就成了「落地醒」的幫兇。2)還沒進入深層睡眠有些寶媽好不容易把寶寶哄睡了,想要做一些自己的事情。小心翼翼的將寶寶放下,結果剛放下想要離開寶寶就醒了,只能繼續抱著哄睡,被看的死死的。
  • 寶寶要抱著睡,一放下就醒?月嫂需要這8招
    好幾個月嫂反映,遇到了這樣一個問題:寶寶要抱著睡,一放床上就醒,就像跟床有仇似的,該怎麼辦呢?先說寶寶為什麼喜歡抱睡?2、睡覺時間儘量少抱脹氣是一陣一陣的,如果寶寶是因為脹氣哭醒,把他抱起來幫助排氣,等他舒服了之後儘量別抱著睡,不要因為害怕寶寶醒而總是抱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