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日報12月11日訊(記者向吟吟) 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推進原產地證書籤證智能化、標準化、規範化,根據海關總署統一部署,12月10日,衡陽海關正式啟動原產地證書智能審核工作,出口企業申領原產地證書邁入「秒籤」時代。當天上午,衡陽市得陽鞋業有限公司和衡陽瑞達電源有限公司申請的原產地證幾秒鐘便通過了審核。 「從發出電子申請到自助列印出證書,前後不到一分鐘。」瑞達公司業務代表表示,「智能審核功能不僅審核速度快,還能做到證書即發即審。公司海外客戶分布較廣,過去因為時差等原因導致客戶反饋信息不及時,往往會耽誤申請證書,現在這個問題解決了。」出口原產地籤證工作一直是衡陽海關服務地方外貿發展、貼近企業需求、直接惠企的一項重要工作。在國際貿易中享有「紙黃金」美譽的原產地證書,是我國出口商品在進口國享受關稅減讓優惠及貿易便利的重要憑證。而「智能審核」,是指海關在原產地證書審核過程中,利用原產地籤證大數據,制定證書審單規則,建立智能審單規則庫,由智能審單系統進行自動審核,審籤效率大幅提高,對申報準確、規範的原產地證書實現「秒籤」。如果再疊加已經實施原產地證書自助列印改革,企業從申請證書到籤發證書的時間由原來的按工作日計算縮減至以秒計算。衡陽海關工作人員介紹,「智能審核」運行後,企業申報的原產地證將原先海關關員人工審核轉變為由系統自動運行審核規則進行審核,並將審核結果即刻反饋給企業,不但節約了人工審核的時間,也實現了原產地證書的全天候、智能化、無人式智能審核,全年不分節假日、全天24小時,隨報隨審。據悉,目前已納入智能審核模式的原產地證書有中國-東協自貿協定、中國-澳大利亞自貿協定、中國-韓國自貿協定、中國-智利自貿協定等16種,所有在海關申請原產地證書的企業,其申報數據都適用「智能審核」。為了充分發揮智能審核帶來的便捷,衡陽海關同步進行了線上線下的政策宣講和培訓,加強對原產地申領企業的指導和幫扶,助力企業通過規範的申報實現系統的「秒審」「秒放」,為衡陽商品「走出國門」提供有力支撐。同時,衡陽海關提醒廣大出口企業,在申報原產地證書時,須嚴格按照證書填制說明規範填寫,並及時留意證書回執信息,提高申報準確率,以便更好地適應系統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