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企業人員在領取原產地證書。 西安海關供圖
中新網西安12月10日電 (田進 何茂源)10日,陝西森弗天然製品有限公司向西安海關所屬關中海關申請一份中澳自貿協定原產地證書,企業發送申報信息42秒後,海關即完成了證書智能審核,反饋提示企業「審核通過,可列印」。
據了解,這是陝西省首份智能審核通過的自貿協定原產地證書,標誌著陝西省原產地證書審核邁入「智能化」時代,陝西企業可以實現足不出戶,「秒速籤證」。
原產地證書是出口貨物享受國外關稅減免和其他優惠待遇的重要憑證,在國際貿易中享有「紙黃金」美譽,對提升產品出口競爭力具有重大意義。
12月10日,海關總署在全國全面推廣原產地證書智能審單,對普惠制原產地證書、非優惠原產地證書、自貿協定原產地證書等16種證書進行智能審核。智能審核基於風險分析,通過制定證書審單規則,實現系統自動審核。企業發送申請後,系統即刻審核並將審核結果反饋企業,實現了企業7×24小時申報,海關不間斷審核,證書隨報隨審,大幅提升審核效率,縮短審核時長。申報內容準確規範的證書可以實現「秒審」「秒籤」。
關中海關綜合業務二科科長餘增碩介紹,「原產地證書信息基本全由英文填寫,人工審核難以做到寬嚴尺度完全一致,『智能審核』運行後,統一了審核規則,減少了關員主觀因素的影響,有利於原產地籤證工作專業、規範、高效的開展,籤證質量和效率進一步提升。結合海關之前實施的原產地證自助列印,形成了『申報—審核—出證』的『自助+智能』一體化,企業從發送證書申請到向客戶寄出證書的時間,可由原來平均半個工作日縮減至幾分鐘以內,時間成本將大幅降低。」
據介紹,智能審核新模式優化了證書審籤流程,使海關原產地籤證工作重心從事前審核向事中事後監管轉移,向原產地優惠政策宣傳和幫扶企業轉移,在助力企業用足用好原產地證提高企業競爭力、開拓國際市場的同時,也將成為海關專業、規範、高效籤證的得力助手。
今年前11個月,關中海關籤發各類原產地證近1.4萬份,籤證金額11.14億美元,轄區出口企業累計可享受關稅優惠約2.7億元。西安海關在前期加強對企宣傳的基礎上,全力指導企業做好申報工作,確保轄區企業第一時間享受到證書智能審核帶來的改革紅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