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價值論上,莊子是徹底的悲觀主義者。
儒家強調人生是舞臺,我們都要化最好的妝容,賣力地唱念做打,娛樂他人,滿足自己。人生的價值,就在於立德立言立功而「三不朽」,就是要實現「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宏大理想。
墨家則認為人生如戰場,自力者強,自卑者死。唯有於人生的戰場上勇猛拼殺,苦了自己快樂別人而利天下,這樣的人生才有價值有意義。
儒家和墨家都認為人生唯有奮鬥一途。而道家則提倡清靜無為的價值觀,主張人應該如水一樣,善於示弱、居下,善於藏鋒隱銳,用無為來達到無不為的目的。
無論是理性主義的儒家,還是理想主義的墨家,甚至自然主義的老子,對人生總是抱有希望的。而莊子則是徹底陷入了對人生的絕望之中。人生的意義——儒家的舞臺墨家的戰場,老子的上善若水,到了莊子這裡,完全成了生存的困境。在莊子看來,人生如困境如牢籠,我們每個人都面臨倒懸之苦。
在莊子的人生觀中,我們要無可奈何地面臨四大困境。
第一是自然的困境。人生於自然而歸於自然,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無不受到物的限制,沒有物就沒有生命,時間與空間是生命存在的載體與依託。而物與精神的自由是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我們身體的「有所待」,是通向逍遙之境的最大障礙。大鵬扶搖九萬裡,瞬間由北海飛向南海,激起的波濤直上雲天,但沒有風,大鵬鳥無法飛翔;列子飄飄欲仙悠然自得於雲間漫步,但十五天天他就得下來,沒有風他無法悠然。大鵬與列子的困境,乃是有所待,沒有風的支撐,它將寸步難行。而人也是如此,身體需要物的支撐,沒有物就沒有身體,身體將永遠為物所限,無法達到無所待的境界,這就是人的自然的困境。
第二是人的社會困境。人無法擺脫物,更無法擺脫社會,擺脫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所以人生就是一個悲劇的存在。莊子說:
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盡。與物相刃相靡,其行盡如馳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終身役役而不見其成功,疲役而不知其所歸,可不哀邪!
人一旦秉承天地之氣而形成形體,便要不失其真性以盡天年。他們跟外界環境或相互對立、或相互順應,他們的行動全都像快馬奔馳,沒有什麼力量能使他們止步,這不是很可悲嗎!
莊子說,人一出生註定勞累一輩子,一生都在與外界事物進行無休無止的鬥爭,無休無止的摩擦傾軋,陷入了茫然無措的紛爭之中,既看不到人生的意義,也得不到人生的價值。人類被社會的大潮裹挾著不知西東,這就是人的社會困境。
第三,是命運的困境。莊子說,「未形者有分,且然無間謂之命」,意思是說,事物在未形成之前就已經天然地形成了分野,後天的努力永遠無法改變這種區別,任何努力都將無濟於事,只有安時順命才能全身。莊子還認為,「死生存亡、窮達富貴、賢與不肖,毀譽、饑渴、寒暑,是事之變,命之行也。」一切都是命運的安排,我們無處可逃。
第四種是自我困境,人生痛苦的根源其實還是自身的欲望。對此莊子有深刻的闡述,他說為名而死的堯舜禹,為財貨而死的盜蹠,其實都死於自身的欲望。而泛濫的欲望讓物成為人的主人,而人成為物的奴隸,成為名利財貨的殉葬品。莊子說:
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人則以身殉利,士則以身殉名,大夫則以身殉家,聖人則以身殉天下。故此數子者,事業不同,名聲異號,其於傷性以身為殉,一也。
莊子指出,自夏、商、周三代以來,天下沒有不因外物而錯亂本性的,小人為了追求利益而犧牲自己,士人為了追求名聲而犧牲自己,大夫為了維護家室而犧牲自己,聖人為了治理天下而犧牲自己,這四種人,事業雖不相同,名聲雖不一樣,但從損傷本性、自己這一點上看,卻是相同的。
可見,無論是堯舜禹的聖王,還是橫行天下的盜賊,無論是君子,還是小人,都繞不開欲望的塵網這就是人的自我困境。
自然、社會、命運與自我的困境交織,人生何其悲傷!人生何得逍遙?
莊子給我們的答案是齊物,就是將一切善惡美醜是非,將一切富貴榮華貧賤失意看成一樣。如此,無對立之心,則無是非;無彼此之心,則無成見;無成敗之心,則無痛苦,讓「哀樂不入於心」,讓人心如明鏡若靜水,鑑照自我返回本真,順應大自然的變化,而與萬物一體。如此可以「無所待」,「無所待」則可以逍遙。
針對具體的人生困境,在齊物的原則之下,莊子提出了具體的辦法。
如何破解自然困境呢?身體是無法實現的,但精神可以實現。心靈可以忘記一切物質,當你一無所求的時候,也許物對你而言已經不再是唯一了。因此,我們的精神可以泛若不系之舟,在萬物之間遨遊,這是超越物的唯一途徑。
如何破解社會困境呢?莊子提出了「不譴是非」的處世方法。人與人之間的摩擦,往往來自於價值標準的不同,而在不同的價值標準之下,事物就沒有了真正的標準。人總是以己為是,以別人為非,這就是社會紛爭禍亂的根源。若能夠擺脫以自我為中心的執念,同是非、同彼此,不譴是非和光同塵,則也可以逍遙了,這是超越是非的藝術。
如何破解命運困境呢?針對命運困境,莊子提出了安時處順的原則,命運讓我做什麼我就去做什麼,一切隨命運的安排,不將不迎,不喜不憂,如此可以逍遙了。
恰如一葉浮萍始終在漩渦中打轉,人生不可能逍遙,若能如柳絮如飛蓬離開人生的漩渦,超越一切羈絆心靈的藩籬,才能自由地遨遊於無垠的曠野,才會達到逍遙的境界。因此,超越的心態很重要。
莊子破解人的困境的哲學方法叫齊物論,其實也可以叫做從超越論,超越是非,超越紛爭,超越物慾,順應命運。
總而言之,逍遙就必須跳出樊籠跳出塵網,用超越的意識、超越的姿態,面對人生的四大困境,這就是莊子的超越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