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豐收背後的稻之「道」

2020-12-22 鎮江金山網

金山網訊  鎮稻新品種選育與推廣應用團隊是我市唯一水稻育種專業團隊,已在該領域深耕60載。一代又一代接力,團隊始終以選育「優質高產多抗」水稻品種為己任,大力開展科技攻關,用品種創新支撐鎮江糧食產業的發展。近日,記者來到田間地頭,走近這支榮獲2019年市創新爭先成績突出的科技團隊,聽他們講述稻之「道」。

科技引領,品種創新促發展

市農科院水稻育種團隊源於1958年,歷經4代人。為了適應種業新形勢,從2010年開始,在繼承優良傳統的基礎上開拓創新,逐步形成了現在的「鎮稻新品種選育與推廣應用團隊」,目前團隊成員共8人。

採訪時,團隊的專家們都穿著長筒雨靴在各自的「責任田」裡忙碌著:有的在記錄數據,有的在割稻取樣……團隊負責人、市農科院糧油作物研究室主任龔紅兵介紹,團隊旨在立足我市、面向全省,服務於黃淮海及南方稻區稻作生產,為廣大農民提供優良鎮稻系列新品種及其配套栽培技術,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近5年來,我們先後承擔國家、省、市各類科研項目20多項,育成並審定了鎮稻18號、鎮糯19號、鎮糯20號、鎮稻21號等鎮稻系列水稻新品種10個,其中5個水稻新品種已實現經營權轉讓,直接轉讓收益超過2000萬元。」說起一項項成績,龔紅兵如數家珍,他介紹,鎮稻系列新品種在江蘇、安徽等省推廣面積已超過2000萬畝,創造社會經濟效益10多億元。近年來,團隊先後榮獲農業部中華農業科技二等獎、鎮江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各1項,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3件、品種權14項,制定省級地方標準10項,發表研究論文25篇。

針對外來軟米品種「常吃膩味,久放易陳」等問題,團隊通過應用分子標記技術、基因編輯技術等新技術、新方法,積極開展集成創新,先後培育出鎮稻656、鎮稻448、鎮稻9077等中低直鏈澱粉粳稻新品種,既解決了軟米品種存在的突出問題,又提早了生育期,有利於實現稻麥周年豐產豐收。

無私奉獻,汗水澆灌稻花香

皮膚黝黑、渾身散發著濃濃泥土味的團隊「掌門人」龔紅兵,是位大名鼎鼎的水稻育種專家——省「333工程」和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層次人才培養對象、市「169工程」學術技術帶頭人……此外,團隊成員中還有省「333工程」培養對象4名、省六大人才高峰培養對象1名,市「169工程」學術技術帶頭人1人、科技骨幹3人。

科研是寂寞又辛苦的。團隊每位成員幾乎沒有休息日:「5+2、白+黑」,天亮就要趕往基地,天黑了才回到辦公室。杜燦燦是團隊裡最年輕的一員,畢業於揚州大學農學院碩士的她今年30歲,孩子剛兩歲,一家三口卻分居三地,「一年四季完全歇不下來,我愛人在南京讀書,只能把孩子送去徐州老家。」眼眶有些溼潤的這位年輕媽媽,已經很久沒有抱一抱自己的孩子了。

農科院的農業科技創新基地擁有300多畝農田,院裡12個人負責這麼大面積的土地,工作量可想而知,「我自己負責的區域裡,走一圈的話需要四五天時間。」杜燦燦說,農作物不會休息,他們當然也不能歇!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團隊成員為保證早上7點能趕到基地,不少人將孩子送到學校的時候往往校門還沒開,只能託付給傳達室。

秋去冬來,團隊部分水稻育種人會像候鳥一樣往南遷徙,追著太陽、趕著時間,在祖國最南端的海南島一住就是半年,辛勤耕耘;留守者則一頭扎進實驗室,用最新的科技手段加速水稻育種進程。

60年不忘初心、60年披風瀝雨,一代又一代鎮稻育種人奮戰在科研第一線,形成了「勇於創新、不斷超越、百折不撓、永不懈怠」團隊精神,為水稻事業奉獻著青春汗水。(胡冰心)

相關焦點

  • 金色豐收
    金色豐收 2014-07-24
  • 夢想小鎮這家企業摘得全國農牧漁業豐收成果獎一等獎
    記者日前從杭州未來科技城相關部門了解到,由夢想小鎮入駐企業杭州稻道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州稻道」)參與、浙江大學主持的「水稻有害生物的生態工程治理技術集成創新與示範推廣」項目,獲2016-2018年全國農牧漁業豐收成果獎一等獎。
  • 親子收稻、年代印象館……嘉定這場豐收慶典,美了金秋
    秋高氣爽,田壟間翻湧的稻浪號召著人們前來共享豐收的喜悅。10月31日上午,伴隨著激情四射的鼓舞表演《鼓悅豐年》, 2020嘉定區農民豐收節暨鄉悅華亭金秋豐收慶典在華亭鎮聯一村正式啟幕。圖說:秋高氣爽,田壟間翻湧的稻浪號召著人們前來共享豐收的喜悅。華亭鎮供圖稻田為席天為幕,金秋醉美豐裕時。一陣鑼鼓喧囂後,一場趣意盎然的親子「收稻比賽」在哨聲與吶喊聲中精彩上演。來自全市的30組親子家庭穿梭稻田之間,躬身彎腰、揮舞鐮刀,盡情享受著收割的幸福與快樂。
  • 金色的梯田,輝煌的樂章,譜寫著哀勞山深處哈尼人的豐收景象
    九月,是一個收穫的季節,雲南的哈尼梯田,也於此刻披了上金黃的盛裝,這席盛裝,全部由「豐收」所織成。甲寅,雲南紅河州哀勞山深處的一個集鎮,因為哈尼人的世居,層層疊疊的梯田便被「鐫刻」在了這裡。秋天的哈尼梯田,輝煌又富於氣勢,閃耀著特有的光芒,那是哈尼人譜寫在大地上的金色樂章,洋溢著收穫的幸福感。上百斤重的稻米袋,絲毫沒有嚇退哈尼婦女,她們背著米袋,沉著自在的在田間走著、說著、笑著......很明顯,這是一份豐收的喜悅,她們正在把一份沉甸甸的幸福背回家。
  • 豐收的色彩裡不只有金色
    當又一個中國農民豐收節與我們相見在金秋,相信不少人不約而同想到金色。金色象徵著豐收,也代表著豐收。不過,當我們走近各地為這個節日所舉行的各種慶祝活動,就會發現如今豐收是五彩斑斕的組合,金色早已不是豐收的唯一色彩。
  • 喜獲豐收!企石140畝金色稻田裡藏著鄉村振興的美圖~
    企石江邊村140畝稻田喜獲豐收! 12月8日上午 水稻收割正在熱火朝天地進行 沉甸甸的稻穗壓彎了稻稈
  • 遊走「金色」線路 歡慶豐收時節丨我市推出17條農旅線路
    遊走「金色」線路 歡慶豐收時節丨我市推出17條農旅線路 2020-10-02 22: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韶關豐收季①|又是一年稻黃時,武江河畔話豐年
    來自廣州、深圳、佛山、東莞、珠海、江門等地的新媒體「大V」與小編、攝影師、專業「飛手」等聯手廣州日報、韶關日報、韶關廣電、韶關本地自媒體業者等,共同走進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韶關系列活動的主會場武江區的田間地頭,喜看稻菽千重浪,農家有稻初長成。
  • 金色豐收季
    廣西昭平縣仙回瑤族鄉金色的田野(10月31日攝)。深秋時節,地處廣西大山深處的昭平縣仙回瑤族鄉5000多畝晚稻豐收在望。
  • 描寫秋天田野的句子大全 放眼望去一派豐收景象
    1、秋天的田野,一派豐收的景象,金燦燦的;秋天的田野,一幅壯麗的景色,紛呈多姿的;秋天的田野,種子已孕育成熟,對未來充滿著希望!   2、秋天是個豐收的季節,我喜歡秋天。因為我喜歡秋天的田野,秋天的田野是金黃色的,遠遠地看去地上好像鋪上了一層金黃毛毯,我真想踩上去玩個痛快,更加想和農民伯伯一起享受這豐收的喜悅。
  • 「「飛閱」中國」金色田野豐收忙
    11月8日,航拍的安徽銅陵義安區東聯鎮水滸村及周邊的金色田野。連日來,安徽銅陵鄉村田野的水稻等莊稼陸續成熟,田野裡一片金黃,呈現出美麗的豐收畫卷。新華網發(過仕寧 攝)11月8日,航拍的安徽銅陵義安區東聯鎮水滸村及周邊的金色田野。11月8日,航拍的安徽銅陵義安區東聯鎮水滸村及周邊的金色田野。11月8日,航拍的安徽銅陵義安區東聯鎮水滸村及周邊的金色田野。
  • 五穀豐登 魚肥蟹美 我們豐收啦!
    豐收蟹肥菊黃,丹桂飄香暑去秋來收穫忙春種秋收,春華秋實辛勤耕耘換來碩果纍纍今日(9月22日)秋分也是中國農民豐收節央視新聞帶您看最「接地氣」的直播最熱火朝天的豐收現場魚肥蟹美正當時秋風響 蟹腳癢眼下正值盤錦稻田蟹豐收的季節今年遼寧盤錦河蟹取得了大豐收博覽會現場蟹王蟹後爭霸賽最吸引人眼球510克的蟹王 376克的蟹後雙雙打破去年紀錄天津市寶坻區豐收節慶祝現場記者體驗稻地裡摸魚和釣蟹耐性和技術缺一不可四川內江資中縣有著中國鯰魚之鄉的美稱
  • 青田稻米豐收節暨友稻農業稻米豐收開鐮儀式舉行
    齊魯網濱州11月5日訊又到一年豐收季,位於世界水稻種植黃金緯度帶的濱州高新區青田辦事處友稻農業科技園區內,一片片已經成熟的金色水稻靜待收割,這些湯稠透明、香甜耐品、味道濃鬱的稻穀有一個十分響亮的名字——舊鎮大米。
  • 走進秋的世界——《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秋天初來之時,並不那麼明顯,但漸漸的能夠感受到涼風習習,秋高氣爽;漸漸地能夠聞到飄散在空氣中的成熟果實的芬香;漸漸能夠看到被秋風染黃了的落葉鋪滿小路。讓我們走進鋪滿金色巴掌的小路,去感受秋天濃烈的氣息。
  • 嵩明縣金色豐收嘉年華啟幕,展示農村改革發展巨大成就
    11月8日,嵩明縣金色豐收嘉年華活動在領秀·時代廣場正式開幕。活動將持續三天,為嵩明縣廣大農民和市民帶來一場參與感十足的盛會。嵩明縣素有「滇中糧倉」、「花燈之鄉」、「龍獅之鄉」美譽,去年更是榮登「2018中國幸福百縣榜」。
  • 美麗的季節豐收的日子
    1/9 金秋十月是豐收的季節
  • 黔江:玉米豐收 「金色棒子」掛滿小院
    為了打贏脫貧攻堅戰,今年黔江區繼續抓牢糧食生產不放鬆,藉助基層科協的科普力量,大力推廣先玉1170、正大999等優良玉米品種,引導農戶種植玉米18.9萬畝獲得豐收,預計實現產量7.07萬噸。當前,正是玉米、水稻收穫的季節,也是最缺勞力的時節。
  • 溫州平陽相約金色田野 共享豐收喜悅
    圖集11月6日,「相約金色田野 共享豐收喜悅」——2020年平陽縣農耕文化節活動在溫州市平陽縣昆陽鎮上林垟金山農耕園舉辦。上林垟是浙江省糧食功能區,也是昆陽鎮糧食主產區之一。上林垟村黨委書記林禮將表示,舉辦農耕文化節可以讓市民走進農村、了解農村,感受農村魅力與平陽的農業特色,分享農民朋友們的豐收喜悅,傳承腳踏實地的農耕精神,打造富有特色的平陽農耕文化新名片。在慶祝豐收的同時,現場還舉行了平陽縣供銷歷史記憶館揭牌儀式。
  • 豐收節裡談育人,南京農業大學穠味思政課坐而論「稻」
    交匯點訊 22日是中國第三個農民豐收節,當天,在南京農業大學,一堂以「尊稻」為主題的特色思政課在教工食堂開講,師生們圍坐餐桌前,聽南京農業大學水稻栽培團隊丁豔鋒教授、李剛華教授從微視頻《穠味思政·尊稻》說開去,講述一粒稻米背後的故事。
  • 藍山:喜看稻菽千重浪 稻田鋪金秋色美
    秋風拂過,沉甸甸的金黃稻穗迎風招展,陣陣稻香撲面而來,一串串隨風而動的稻穗,恰似那一個個躍動的音符,呈現出一幅「喜看稻菽千重浪」的壯美畫卷,預示著又是一個豐收年。藍山縣土市鎮加大煙水煙路等煙基工程建設,推廣「煙+稻」輪作模式,一季烤菸之後的稻田十分肥沃,晚稻長勢來得好,稻穗顆粒飽滿,平均畝產在千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