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部分嬰幼兒服裝批發不合格 購買最好認準A類

2020-12-23 南海網

  親,給小孩買衣服要看標識是不是A類

  服裝分為ABC三大類,你知道嗎?嬰幼兒服裝必須是A類,海口市博愛橫路附近多家嬰幼兒服裝批發店所賣服裝標識不合格

  一些剛生小孩的年輕父母,給小孩買衣服時往往只看是否漂亮,卻忽視嬰幼兒服裝的質量問題。根據國家紡織製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等制定的新版《國家紡織品基本安全技術規範》(GB18401-2010)規定,紡織產品分為三類:A類為嬰幼兒用品,B類為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C類為非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父母或者家人在給小孩買服裝時,要看清標識上是否標明A類。

  對此問題,南國都市報記者近日走訪海口市多個嬰幼兒服裝店,發現多數品牌嬰幼兒店所賣服裝標識合格,而海口市博愛橫路附近以及紅龍商場內的大量嬰幼兒服裝店,批發的服裝標識很簡單,部分服裝標識只有一個透明貼膜,店主坦言這些服裝都是批發到我省的農村去銷售,不賣這些價格便宜的服裝,就沒法做生意。不管是何種理由,都不能成為違法的依據,今年以來,海口市工商部門查處了一大批銷售標識不合格的嬰幼兒服裝店。

  □南國都市報記者林文泉

  海口市紅龍商場附近的商鋪,銷售的嬰幼兒服裝部分標識不合格。

  嬰幼兒服裝的正規標識。

  海口市紅龍商場內一商鋪,銷售的嬰幼兒服裝標識不合格。

  海口市紅龍商場內一商鋪,其銷售的嬰幼兒服裝只有一個透明的貼膜當標識。

  本版圖片均由南國都市報記者林文泉攝

  部分年輕家長

  不知服裝A類為何物

  2012年實施的新版《國家紡織品基本安全技術規範》,與2003年公布的舊國標相比,新國標將適齡範圍擴大到3周歲,適用的身高範圍提升到100釐米,且所有嬰幼兒用品都必須符合國家基本安全技術類別A類指標,包括內衣、睡衣、肚兜、包巾、床上用品等。

  由於3歲以下的嬰幼兒皮膚比較嫩,因此產品的級別要求較高。除了產品標識牌上應註明產品執行標準、安全技術類別、產品規格,標註「嬰幼兒用品」、「A類」、「GB18401-2010」等字樣,不同的級別還意味著對一些有害物指標的限量完全不同。如對甲醛的要求,A級最嚴,標準是小於等於20mg/公斤,而B類則是小於等於75mg/公斤,C類為小於等於300mg/公斤。

  對嬰幼兒服裝必須是A類的情況,家長們是否知道呢?記者採訪了10名年輕的家長,其中7名家長對此表示了解,剩餘的3名家長對此表示不清楚。市民孫女士表示,孫子剛出生一個月,給其買了一些漂亮的衣服,表示自己對孫子的疼愛。對於衣服標識是否標明A類,她根本不知A類為何物。「以前給小孩買衣服,哪件好看就買哪件,還要看標識是否標明是A類的啊?」

  當天,記者電話採訪了兩名農村的父母,其中一位父親楊先生表示,在農村市場裡給小孩買衣服,哪可能有標識,如果想買好的,只能到市裡,或者到海口去買。在農村買的衣服,如果認為有問題,多洗兩遍就行了,應該就解決了。

  沒標識的服裝比正規的便宜一半

  這些不合格的嬰幼兒服裝,到底是從哪裡批發來的呢?記者經過多方打聽,得知海口市博愛橫路附近,以及紅龍商場內有大量的批發無標識的嬰幼兒服裝店。15日,記者在博愛橫路看到有多家商鋪銷售沒標明是A類的嬰幼兒服裝,其中一家店銷售的服裝,只是是衣領下方標籤上印有「虎航」兩個字,背面則是聯繫電話;更有些服裝只有一個透明貼膜而已。

  記者以顧客身份與商家進行一番討價還價,了解到沒有標明是A類的半歲以前的嬰幼兒服裝只賣15元/件,而1歲左右的嬰幼兒服裝賣25元/件。採訪過程中,記者發現各商鋪不光賣沒有標明A類嬰幼兒服裝,還銷售正規的嬰幼兒服裝,但價格卻翻了一倍。

  「你要買這種好一點的衣服啊,最少都要30元/件,看你喜歡哪種。」一商鋪老闆說。

  記者追問,「為什麼這件衣服要貴一倍啊,我看都差不多。」

  商鋪老闆回應,「這怎麼可能一樣,你看看衣服上的標籤,一個標籤上寫得這麼詳細,另外一個這麼簡單。」

  記者問,「那這兩件衣服的質量會不會有很大差別啊?」

  商鋪老闆稱,「其實也沒有很大的差別,只是一個是大廠生產,一個是小廠生產而已。」

  「不賣便宜服裝沒法做生意!」

  在4月15日的調查中,記者不僅僅發現博愛橫路有多家服裝店銷售標識不合格的嬰幼兒服裝,並且還在紅龍商場內發現多家商鋪也有同樣的情況。隨後,記者撥打了12315投訴,文明東工商所執法人員馬上趕到現場進行查處。

  在紅龍商場內一商鋪,工商執法人員要求商家將標識不合格的嬰幼兒服裝全部下架,並且接受調查。店主溫某對於工商的執法很不理解,表示商場這麼多家商鋪都在銷售標識不合格的服裝,為何只檢查她一家;而且這些衣服都有廠名、廠址等,都比較正規了,為何還要檢查。

  現場,工商執法人員店主進行勸導,店主情緒才慢慢緩和下來,並接受本報記者的採訪。

  店主溫某表示,去年工商執法人員就已經來檢查過多次,告知不能賣標識不合格的嬰幼兒衣服,可這些標識不合格的嬰幼兒服裝確實比正規的便宜很多,目前商場內所有的商鋪都在銷售這個標識不合格的衣服,如果就她一個銷售價格偏高的正規衣服,根本就不會有人來她的店批發了,只能關門。

  「不賣便宜嬰幼兒服裝沒法做生意!」溫某無奈地說。目前海南省農村群眾的生活並不富裕,很多農民不可能花高價給小孩買衣服,所以是有人購買,才形成這樣的市場。來紅龍商場以及附近的嬰幼兒服裝批發店買衣服的人員,多數是鄉鎮農貿的鋪面老闆。如果服裝批發店都批發正規的服裝,那麼生活不富裕的群眾去哪裡買衣服?

  工商查處一大批不規範商鋪

  嬰幼兒服裝批發店不管出於何種目的,都應該誠信、守法經營,而銷售標識不合格的嬰幼兒服裝,肯定是違反了我國的相關法律法規。對此,文明東工商所今年以來,光是紅龍商場,就已經查處了21家服裝店。

  2015年1月26日,工商執法人員在日常市場巡查中,發現海口市美蘭區紅龍商場101號鋪面鋪面的貨架上擺放著6條用於銷售的「開心寶」牌服裝,經現場初步調查,該服裝上沒有依法標明產品安全類別(A、B、C類)的標識,也無法在該商品上找到標註產品安全類別的標誌,其行為涉嫌銷售未依法按《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範》標明產品安全類別(A、B、C類)的服裝的行為,責令其立即停止其違法經營行為,並罰款2000元。

  同日,工商執法人員發現紅龍商場55號鋪面的貨架上擺放著6條用於銷售的「戀依港」牌服裝,該服裝上沒有依法標明產品安全類別(A、B、C類)的標識,也無法在該商品上找到標註產品安全類別的標誌,責令其立即停止其違法經營行為,並罰款2000元。

  1月23日,工商執法人員在日常市場巡查中,發現紅龍商場1號鋪面的貨架上擺放著多條用於銷售的「頑皮小將」牌服裝,該服裝上沒有依法標明產品安全類別(A、B、C類)的標識,也無法在該商品上找到標註產品安全類別的標誌,責令其立即停止其違法經營行為,並罰款1000元。

  如何辨別真假A類服裝

  本報提醒廣大家長,家長在選購童裝時要注意查看服裝的標籤標識和使用說明。由於嬰幼兒處於發育初期,皮膚細嫩,穿著不當容易對其安全、健康造成隱患。某資深嬰幼兒服裝店老闆介紹,很多根本達不到A類標準的嬰幼兒服裝,生產廠家為躲避檢查,也披上了合格的外衣,家長們除了要看清標識外,還應該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

  摸一摸:儘量選擇純天然纖維產品,如純棉。由於嬰幼兒皮膚嬌嫩,自身調節能力差,而棉產品因其手感柔軟,吸溼、透氣性好,穿著舒適,所以成為嬰幼兒服裝首選。

  看一看:注意服裝外觀質量,如領型是否端正、對稱,門襟是否平直,花型圖案是否一致,面料有無明顯瑕疵等。貼身穿著的,儘量選擇淺顏色產品。聞一聞:打開衣服包裝,首先嗅聞衣服有無異味,一定要選擇無異味(黴味、汽油味、煤油味、魚腥味等)的產品。

責任編輯:郭祖瑩

相關焦點

  • 成都工商:嬰幼兒服裝需選「A類」標籤
    2012年國家有關部門專門制定了GB 18401-2010《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範》,規定嬰幼兒紡織產品必須符合該標準中的A類要求,並規定在使用說明上必須標明「嬰幼兒用品」字樣。  嬰幼兒服裝質量直接關係到寶寶的健康成長。4月2日,成都市工商局特別提醒,選購童裝的家長要注意查看服裝的標籤標識和使用說明,嬰幼兒服裝必須注有「嬰幼兒用品、A類」字樣。
  • 成都工商提醒:嬰幼兒服裝必須注有「嬰幼兒用品、A類」字樣
    今(2)日,市民吳先生撥打12315熱線,投訴金牛區某家嬰幼兒用品店售賣的嬰幼兒服裝有質量問題。成都市工商今日發布5條嬰幼兒服裝選購注意事項,提醒消費者嬰幼兒服裝應注有「嬰幼兒用品、A類」字樣。 成都市工商局工作人員介紹,嬰幼兒服裝、服飾是指年齡在36個月以內的嬰幼兒穿著或使用的的紡織產品,一般適用於身高100cm及以下嬰幼兒使用的產品可作為嬰幼兒紡織產品。
  • 3歲以下娃娃要穿A類服裝 好多家長都不知道
    近期,兒童服裝問題頻出,多個地方工商部門對兒童服裝抽檢發現,很大一部分童裝不合格,部分地區兒童服裝不合格率甚至超七成。優衣庫、H&M個別童裝也涉嫌違規如果說批發市場、街邊小店、電商渠道出現不合格的嬰幼兒服裝是意料之中的話,那麼國際大牌直接違規則令人愕然。在西單大悅城H&M店,一款型號為90/56(身高/胸圍)的上衣,沒有「嬰幼兒用品」的字樣,同時標稱為B類。
  • 《嬰幼兒服裝標準》細則頒布!
    我國首部針對嬰幼兒服裝服飾安全制定的《嬰幼兒服裝標準》10月1日起正式實施,標準實施後,重金屬殘留量超標、pH值不合格及安全設計不合格的嬰幼兒服裝,將不得出廠銷售。  新標準有多項「不準」  《嬰幼兒服裝標準》主要針對24個月以內的嬰幼兒制定。
  • 淄博5批次嬰幼兒服裝抽檢不合格!
    >兩個領域 在生產領域對26家企業生產的 嬰幼兒服裝產品26批次進行了抽檢 發現3批次產品不合格 流通領域對2家銷售企業的 2批次產品進行了抽檢
  • 9批次兒童和嬰幼兒服裝被查出問題
    近期,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在省內開展了2018年兒童及嬰幼兒服裝產品質量「雙隨機」專項監督抽查,並將對外公布抽查結果。  數據顯示,本次共抽查廣東省內99家企業生產的99批兒童及嬰幼兒服裝產品,經檢驗,發現9家企業生產的9批次產品不合格,不合格產品發現率為9.1%。
  • 成都市工商局:10批次嬰幼兒服裝抽檢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6月1日,成都市工商局官網發布2018年一季度嬰幼兒服裝商品質量抽檢結果。成都市工商局2018年第1季度對成都市錦江區、青羊區、新都區、簡陽市、金堂縣、新津縣等區域的專賣店、小商鋪以及荷花池專業批發市場銷售的嬰幼兒服裝進行了質量抽檢。本次抽檢委託深圳市英柏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承檢。
  • 甜沐沐︱嬰幼兒只能穿A類服裝?A類,B類,C類到底有啥區別?
    8月1日起,強制實行了GB18401-2010新國標,與2003年的舊版標準相比,新國標中「嬰幼兒服裝」的範圍擴大了。首先是「嬰幼兒服裝」適用的年齡範圍從2周歲擴大到3周歲,而適用的身高尺碼範圍則從原先的80釐米提高到100釐米。另外,新的國標還規定,產品標識牌上應標註產品執行標準,並按GB18401要求標明產品執行的安全技術類別。也就是說,嬰幼兒服裝必須標註上「A類」「GB18401-2010」等字樣,同時還要標註產品規格(即身高、胸圍、腰圍等信息)。
  • 不合格嬰幼兒服裝 知名品牌上榜
    內容摘要:前不久國家質檢總局在全國抽查了105種兒童及嬰幼兒服裝及產品,發現了14種不合格的產品,包括HM和巴布豆等知名品牌。4月29日《首都經濟報導》節目播出「不合格嬰幼兒服裝 知名品牌上榜」,以下為文字實錄:主持人:那麼我們現在再來關注一個有關嬰幼兒服裝的問題,前不久國家質檢總局在全國抽查了105種兒童及嬰幼兒服裝及產品,發現了14種不合格的產品,包括HM和巴布豆等知名品牌。
  • 工商教你辨識嬰幼兒服裝
    2012年國家有關部門專門制定了GB 18401-2010《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範》,規定嬰幼兒紡織產品必須符合該標準中的A類要求,並規定在使用說明上必須標明「嬰幼兒用品」字樣。 嬰幼兒服裝質量直接關係到寶寶的健康成長。為此工商局特別提醒:選購童裝的家長要注意查看服裝的標籤標識和使用說明,嬰幼兒服裝必須注有「嬰幼兒用品、A類」字樣。
  • 嬰幼兒服裝必須是A類 漢中暫未完全執行
    隨後,記者又走訪了幾家賣有嬰幼兒服裝的攤位,但是所賣的三歲以下童裝都沒有標明A類產品。「A類產品價錢高不好賣,所以在進貨的時候不會進的。」一位老闆告訴記者。當記者問道是否知道國家出臺的「要求三歲以下的童裝必須標明為A類產品同時標明嬰幼兒服裝」相應規定時,老闆卻只是含含糊糊地敷衍。攤位上嬰幼兒服裝幾乎都沒有達到新國標的要求,那麼其它的大型商場又如何呢?
  • 廣州質監抽查兒童及嬰幼兒服裝:21次產品不合格
    10日,廣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在其官網通報2015年廣州市兒童及嬰幼兒服裝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共抽查了45家企業生產的74次產品,經檢驗有16企業的21次產品不符合標準要求。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生產廠家在面料後整理工藝中,使用了低成本的含甲醛的整理劑或是在使用過程中會釋放甲醛的助劑。   纖維成分含量有11批次產品不合格。纖維成分含量是服裝產品的重要品質指標之一,原料成分的優劣是決定服裝產品價值的重要因素之一。消費者在選購服裝時往往是依據明示纖維成分含量進行選購,纖維成分含量未標註或標註不正確,將直接損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 蘇州質監抽檢嬰幼兒及兒童睡袋 近兩成不合格
    中國江蘇網訊 兒童節來臨,蘇州市質監局組織檢測機構,對來自蘇城實體店和電商平臺的50批次嬰幼兒及兒童睡袋開展了質量安全風險監測。昨天公布的結果顯示,有9批次監督結果不合格,合格率為82%。  做睡袋的「仿絲棉」  原是「100%聚酯纖維」  作為直接反映服裝、睡袋等所用面料材質構成的指標,纖維含量決定了睡袋的使用性能,也是家長購買時的主要參考指標之一。肌膚嬌嫩的嬰幼兒對於睡袋的材質往往更「挑剔」。一旦選用了不吸汗、不透氣的纖維材料製作的睡袋,容易誘發皮膚瘙癢、皮炎等疾病。
  • 3歲以下嬰幼兒服裝標準必須達「A類」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對於已出臺近一年的新國標,部分消費者感覺很陌生。雖然家長非常關心童裝安全問題,但對於童裝吊牌上的A類、B類、C類,很多人都不知道意味著什麼。更多的家長只在乎衣服材質、手感及氣味,最重要的安全標準往往被忽視了。 「不清楚國標的事,啥叫A類?還是一等品靠譜吧。給孩子買衣服,我就看面料、樣式和價格,有時候看等級,一般優等品、一等品面料都不錯。」
  • 部分問題兒童服裝含一級致癌物,孩子穿上易過敏
    8月5號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了2019年廣東省服裝質量抽查報告,發現有幾百款衣服不合格,其中有三款服裝的問題是甲醛超標。而央視網中的每周質量報告中也提到了嬰幼兒服裝中甲醛超標的事情,2005年國家出臺的《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範》中,衣服根據甲醛的含量分為ABC三類,a類的嬰幼兒服裝中甲醛含量每千克衣服中不能超過20毫克,b類接觸皮膚類服裝甲醛含量每千克不能超過75毫克,c類是非直接接觸皮膚類服裝甲醛含量每千克不能超過300毫克.
  • JJ時尚服飾批發網重金購買服裝批發拼音域名
    ,從雙拼、三拼、到四拼等拼音域名,近來都頻頻交易和啟用,拼音域名已經成為網際網路發展的重要部分。服飾   服裝   服裝批發     近年來國內拼音域名越來越受到網際網路巨頭們的關注和重視,從雙拼、三拼、到四拼等拼音域名,近來都頻頻交易和啟用,拼音域名已經成為網際網路發展的重要部分。
  • 江蘇省張家港市市場監管局:3批次兒童及嬰幼兒服裝產品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記者 徐遠官) 近日,江蘇省張家港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20年兒童及嬰幼兒服裝產品質量監督抽查情況。經檢驗,3批次不合格。本次監督抽查的兒童及嬰幼兒服裝產品涉及的標準主要有GB31701-2015《嬰幼兒及兒童紡織產品安全技術規範》、GB/T29862-2013《紡織品纖維含量的標識》、FZ/T73025-2013《嬰幼兒針織服飾》、FZ/T73045-2013 《針織兒童服裝》、FZ/T73005-2012《低含毛混紡及仿毛針織品》、FZ/T81007-2012《單、夾服裝》、GB/T33271-2016《機織嬰幼兒服裝
  • 部分中高檔品牌超四成不合格!上海口岸進口嬰童服裝抽檢結果公布
    中青在線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王燁捷)日前,上海海關對外公布了上海口岸進口嬰童服裝的抽檢結果。數據顯示,從今年1月1日到5月底,上海海關共對1478個貨物批的進口嬰童服裝實施抽樣送檢,查出不合格331批,不合格率為22.4%。主要不合格項目為色牢度、繩帶、附件抗拉強力等。
  • 市場監管總局抽查:21批次兒童及嬰幼兒服裝產品不合格
    >產品等級生產日期/批號抽查結果主要不合格項目110/56 120/60 140/68 150/72合格品款號MF172739不合格120/53合格品AB3401121不合格105/52 140/64 150/72 130/64 合格品款號QSDS627不合格
  • 9批次兒童及嬰幼兒服裝不合格,「青蛙王子」在列
    中新經緯客戶端7月31日電 據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公告,抽查發現9批次兒童及嬰幼兒服裝產品不符合相關標準的要求,不合格項目為繩帶要求、附件拉力、纖維含量、耐溼摩擦色牢度、pH值項目。公告顯示,本次抽查依據GB 31701-2015《嬰幼兒及兒童紡織產品安全技術規範》、GB/T 31900-2015《機織兒童服裝》、FZ/T 73045-2013《針織兒童服裝》、GB/T 33271-2016《機織嬰幼兒服裝》、FZ/T 73025-2013《嬰幼兒針織服飾》等標準的要求,對兒童及嬰幼兒服裝產品的甲醛含量、pH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耐水色牢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