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報導(駐英國記者 段雪蓮):Keep Calm and Carry On, 保持冷靜,繼續前行。這句簡潔有力的標語印在紅底白字的海報上,與紅色電話亭,黑色計程車一起,被默認為是英國的視覺符號。然而,令人有些意外是,這張現代感十足的海報竟是戰爭的產物。雖在二戰爆發前夕問世,但它一直被陳壓箱底,直至70多年後被無意發現,受到熱烈追捧。
1939年4月,戰爭陰雲密布。德國納粹像是綏靖政策下豢養的一隻猛獸,試圖將歐洲大陸納為盤中之物。自知戰爭災難不可免的英國政府緊急組建信息情報部,旨在通過鋪天蓋地的宣傳,安定民心,獲取支持。
設計戰爭宣傳海報是信息情報部成立後的首要任務之一。僅在兩個月內,包括Keep Calm and Carry On 在內的三款海報便火速出爐付梓印刷。一旦戰爭爆發,印量近400萬份的海報將被張貼在全國各個角落。
正在倫敦大學研究英國戰時信息情報部歷史的亨利 歐文博士向記者解釋,在廣播和報紙還是主要大眾媒介的時代,海報作為戰爭宣傳工具擁有廉價,易操作等多種優勢,「當時他們選擇通過海報來進行宣傳的原因有幾個,其中最重要的是,這是一個快速的能達到廣大民眾的渠道;按照當時信息情報部的計劃,這些海報要在幾天之內讓全國的民眾都知道戰爭的爆發及其原因。這也是Keep Calm and Carry On這張海報誕生的起源。」
由信息情報部一手牽頭設計完成的共有三款海報,除了我們熟知的那張Keep Calm and Carry On, 另外兩張海報的文字為「你們的勇氣,你們的熱情,你們的決心,將為我們帶來勝利」(Your Courage, Your Cheerfulness,Your Resolution Will Bring Us Victory)以及「自由危在旦夕,用你們所有的決心來保衛它」(Freedom is in Peril. Defend It With All Your Might)。然而,鮮為人知的是,只有後兩款海報在英法對德宣戰後,被大規模分發,得以履行歷史使命,「這兩款海報加起來共大約150萬份在戰爭的第一周裡被分發到英國各處,但Keep Calm and Carry On這張海報卻沒有。這其中的原因有兩個,首先,英國政府原先預想德軍會在戰爭開始便大規模轟炸英國,而這張海報正是為了在空襲中安撫人心用的,事實證明,轟炸並沒有如期發生,所以海報也被收起來,等待將來用。另外一層原因是,當時有部門做過調查後發現,已經張貼的兩張海報效果沒有想像中好。導致已經印刷出來的250萬張Keep Calm and Carry On 海報被存在警察局、消防站、銀行等地方,直至戰爭結束也沒有機會亮相。」
二戰後期的英國物資睏乏,大部分Keep Calm and Carry On海報都被當做廢紙回收後重新利用。倖存的少數海報也輾轉至各地,銷聲匿跡。直到70多年後的某一天,英格蘭北部安尼克小城一家書店店主斯圖爾特 曼利在整理庫存時發現一張紅色的舊海報,覺得不錯就裱起來掛在了牆上。不想海報大受顧客歡迎,經常有人來詢價,有意購買。曼利索性將海報翻印出售,從此由這張海報衍生的紀念品銷售便紅火的一發不可收拾。在戰爭時期默默無聞的海報穿越到和平年代,成為了標誌著英國以及英國人個性的流行符號。
歐文博士對此並不十分意外。他認為,這張海報的設計,即使在1940年代的英國,也是極具超前意識的,「海報的設計很新穎。因為他們非常需要快速吸引公眾的注意力,所以覺得用只以文字作為內容的海報會比傳統的帶圖畫的海報更加直接。如果你走在街上看到這麼簡潔的海報你就會注意到它。而紅色背景白色文字,兩種色彩的運用也是有意圖的,設計師認為這兩種顏色大膽突出,能夠刺激視覺以致思維神經。而被置於文字上頭的那頂王冠標誌,給了這張海報官方的權威。甚至文字的字體也很摩登,選擇用無襯線體,讓海報看上去更乾淨有力。我覺得如此設計是海報即使在今天也十分受歡迎的原因。它幾乎是永恆的,仿佛就像昨天才設計出來一樣。」
而版面設計之外,文字傳遞出的精神,則仿佛是對英國人國民性格再妥帖不過的總結,「Keep Calm and Carry On說出了英國人,或者更具體的是英格蘭人的性格。它告訴人們,即使戰爭到來,也要臨危不懼,照常的過日子。英國人在國際上的形象向來如此,即使下雨了也要執著地排隊,事情發生了也慢吞吞,不慌不忙。Keep Calm and Carry On這幾個字就仿佛道出了英國人性格的真諦。有趣的是,當初選擇海報標語的時候,曾有人覺得它太英國了,不會達到吸引人的效果。另外,就像我剛才說的,海報上有一頂王冠,它象徵著英國王室,再加上紅色常常讓人聯想到英國隨處可見的紅色電話亭,等等,這些因素綜合在一起,讓Keep Calm and Carry On這張海報成為了在全球範圍內受追捧的產品。」
2015年,距離二戰歐洲戰場取得勝利整整70周年。包括歐文博士在內的研究團隊正在以Keep Calm and Carry On這張海報的失而復得,重獲新生為線索,探討二戰期間宣傳海報的運用方式及效果。不僅僅在英國,其他參與二戰的國家都將海報作為「牆壁上的武器」,用來鼓舞士氣,激勵民心,「海報的作用就像是為戰爭鋪了一張大背景,二戰期間,難以計數的海報被張貼在英國的每個角落,普通民眾走在大街小巷隨時都能看到,它們時刻提醒民眾戰爭的緊迫,每個人都應該有所準備。所以,雖然表面上海報並沒有改變戰場上的戰事,但它的確改變了普通人對戰爭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