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女人如果一無所有,除了自己,還能靠誰?
-1-
就像那本《我不怕成為一個拼命的姑娘》的書名一樣,如果生活讓我們無所依傍,做一個拼命的姑娘,我們亦是不懼。
不論收穫多少,至少會讓人覺得實在,讓心覺得踏實。
不像依靠愛人,他十分愛你時倒好,等到愛的熱度漸漸褪卻,而且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褪去。那時,你便越來越需要看他的臉色,注意他的情緒,留意他的細節。
你會越來越謹小慎微,甚至變得膽戰心驚,一切,卻只是為了坐在他買的那張桌子上好好吃一頓飯。但這樣的飯,吃起來又如何能踏實?
不像依靠父母,他們年輕時還好,你負罪感不會那麼重,等到他們白髮漸漸爬滿頭頂,走路漸漸慢下來時,你的心會滿是悲哀,身體,卻因長期的安逸,而難以動彈。
依靠他人,到最後往往會升華為一種身與心的折磨。
-2-
想要換得相對的獨立和自由,女人在努力和意志方面,從來不甘落後。
赤腳走在昏黃燈光下的小巷裡,手提高跟鞋,二十七歲的白領麗人張瑤瑤,是大學考到這座城市來上學的。
第一年高考的成績並不理想,決定復讀的她,那年剪掉了自己引以為傲的長直發,成了班裡最不引人注目的醜女孩。復讀對於她來說是不容易的,因為父母並不支持,認為女孩讀多少書並不重要。
為了證明自己,後來她考上了一所不錯的大學。家裡一直對她是放任自流的態度,特別是她堅持著復讀,相當於違逆了他們之後,就更是一幅等著「看她能怎樣」的看好戲的心態。
大學四年,她心中一直憋著股勁兒,期間所有的花費,她從不問家裡要,父母卻非要等著她開口要,不然就不給。除了第一學年的學費,之後她竟真的再沒向他們開過口,每天除了上課,就是掙學費和生活費。
這樣堅持了四年,她終於工作,輔導員答應讓她繼續在宿舍住兩個月,這兩個月的時間,她在一家會計事務所實習,每天六七點出門,晚上即使回了宿舍,也常常加班到深夜。
等她終於有了租房的錢,她便正式開始了在這個城市的打拼。留在這裡,是她脫離那個家庭的唯一希望。她不願再回去承受他們的鄙夷,在他們看來,她就是個永遠成不了事,卻不知天高地厚的蠢女人。
-3-
拼命想讓自己過得更好的女人,生活總不會虧待她。
二十五歲那年,父母給她打過一個電話,說給她找了門親事,讓她別在外面瞎折騰了,回去好好找個人嫁了,有個人依靠著,比什麼都好。
此時的她,已是一家一百多人公司裡的中層管理,靠做業務起來的她,一路走來見過不少人情冷暖。聽到父母和以前如出一轍的語氣,她竟能漸漸理解起他們來,不像以前那般充滿「敵意」。
雖然他們不能理解她,甚至輕視嘲諷她的一切努力,但在這座城市幾年來的努力打拼,也讓她漸漸對一切變得更能理解,更能包容。包括曾令她在青春裡灑過無數淚的父母。
當然,她拒絕了,但語氣很平靜。甚至還有些溫柔,最後她還關切他們道,天冷了,快過年了別感冒。電話掛斷前,她似乎聽到話筒裡傳來很小的吸鼻涕的聲音。
在生活中努力過後,有些人會發現自己的心變得包容,變得通透。埋在心裡許久的心結,也似乎會一鬨而散,神情更加柔和,心也變得敞亮。
-4-
許多人最初拼命,是因為覺得自己除了拼命,別無其他。於是憋著一股勁兒,努力著想要得到他人的認可,義無反顧地衝向前方。
但拼命過後,才發現原來困住我們的那些人,那些事,也未嘗不暖,未嘗不美。對於停駐在當初那片狹小天地裡的我們,卻往往是難以體會得到的。
就像這本《我不怕成為一個拼命的姑娘》裡所講的許多女孩,或者女人的故事一樣,她們最初看似孤獨而決絕地拼命,但在拼命之後,都無一收穫了許多意外的喜悅。
「我不怕做一個拼命的姑娘」,這句話用在董卿的身上也同樣適用。大專畢業的她,從毫無關係背景,到後來的著名主持,一路靠自己努力過來的她,不論從人品還是人生來說,無疑都是令人欽佩的。
而一個人通過自身的努力之後的收穫,往往會遠遠超出最初的期望。生活,會給所有認真努力的姑娘,一份最絢爛的幸福。
-END-
喜歡請在下方點讚、分享、收藏和評論。#美好人生#
編輯:有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