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去年的「果汁死亡案」嗎?死人是大事,只要是牽動了人命關天的事兒,傳播力都是風暴級的
美國直銷巨頭如新的「果汁死亡案」爆發後,如果你還沒有給爸爸媽媽打電話預警,那麼說明你有一對不怎麼令人操心的二老。
如果你還記得曾經有一片叫做《流感下的北京中年》,講的是家裡嶽父來北京看孩子,洗完澡沒穿上衣,開著窗吹風,結果受涼了,得了流感,以為只是正常感冒,結果72小時內嘗試了各種醫療手段,最後肺部衰竭死亡。
這個喝果汁死亡的發燒病人,是如新直銷公司旗下負責拉人頭的業務員林麗,連續高燒,她的上線「導師」洗腦告訴她「千萬不要去醫院」,「醫院都是騙人的」、「醫院會把你治死」,只需要每天都喝如新果汁,就能治好。
這種果汁很貴,690元10小袋,號稱可以治病、排毒、甚至癌症。從成分表上看,690的果汁,果汁含量40%,有很多添加劑。
「果汁死亡案」是死者林麗的丈夫丁強曝光的,他形容自己的妻子「走火入魔」,是在2016年被朋友拉人頭做下線以後,瘋狂地推廣如新產品,向周圍的朋友灌輸「生病千萬不能去醫院」的理念,自己的孩子生病也不讓去醫院,讓他們吃如新,自己每天要吃16種如新的「神藥「,甚至連飯都不吃,在她生病的最後一個多星期,不吃飯,不吃藥,只喝如新,感覺自己的病沒有起色,那就加量。
」家裡的如新紙箱堆出了3米多高,家裡只要能換成如新的都換了,連我新買的洗面奶也被扔了,換成如新的「
在林麗去世前,有一陣子她經常在家放如新的洗腦培訓錄音,來回播放「做如新女人,被丈夫反對」,不斷宣揚女人做如新,經濟獨立,離婚後事業有成,揚眉吐氣的案例。
林麗的婆婆抹著眼淚跟鄰居說,因為媳婦太強硬,孩子生病不給吃藥,家裡人只能偷偷給孩子吃藥。更可怕的是,林麗連疫苗都不讓孩子打,從17年4月以後,就不讓孩子打疫苗了。
在林麗的如新業務員群裡經常分享如新果汁治癒了癌症,腰間盤突出,不孕、卵巢囊腫等疑難雜症。
如新有一款明星減肥產品TR90,號稱是從基因上改變你,讓你成為易瘦體質,能減脂肪不減肌肉,賣1萬多,買五送一,5個人捆綁一個小群,如果一個人減脂量不夠,其他人都拿不到贈品,給參與如新TR90減肥計劃的群友,施加了巨大的精神壓力。
林麗死後,她的小區裡很多曾經被她成功安利如新的網友,都匿名向媒體爆料了之前的種種
比如:
如新的Spa機能撫平皺紋
「我大哥石灰入眼受損,眼睛閉不上,用了如新spa機,好了」
「有人用了如新Spa機,白髮變黑了」
這些故事,都是「果汁死亡案」的前因後果,直銷這個話題背後,是人心和行業的巨坑。
如果一個醫生可靠,他會老老實實地告訴你,XXX治不了XXX,絕不會跟你說,都能治,這是不負責任的。
是一個有責任心的醫者最起碼的嚴謹態度。
給患者及家屬,設置合理的期望值
是醫生的良心和責任感。
權健、如新、爆雷後
直銷/傳銷的原罪到底是什麼?
絕大多數人搞不清楚龐氏騙局是怎麼回事,網際網路金融接連爆雷後,被騙走了一輩子養老金的阿婆們,死也想不通理財理財,怎麼最後就把錢給理沒了?
「果汁死亡案」背後,不是如新一家所面臨的信任危機,是直銷/傳銷模式背後的風暴眼。
有的人很討厭微商,但微商成功的案例也還是有的,
但如果微商,換一個稱呼變成「傳銷」呢
很多婆婆要跳起來說,傳銷是要死人的,如果媳婦敢做傳銷,就去舉報,抓她去坐牢。
這話並沒有誇張,傳銷是真的會死人的,家破人亡。
但如果把傳銷,再換一個概念,變成「直銷」呢?
合理合法合規,稅沒有少交,東西好用,正宗美國貨,線下店洋氣豪氣,打廣告請的都是國家明星運動員,央視砸廣告,幾乎所有的一線傳媒都做過背書,四度奧委會制定營養品。
當「傳銷」換個詞變成了「直銷」,又有了國字號背書,強大明星團隊代言,聽起來就不那麼可怕了。可這是一個微商+傳銷,任意砸錢就可以投央視廣告,甚至冠名國字號晚會的時代,真不知道該信誰。
再進一步,如果把「直銷」變成「訂閱」,聽起來就一點問題都沒有了吧?
大名鼎鼎人見人愛的日本品牌Pola屢屢被在日本的華人扒皮當年做直銷的「黑歷史」,網友的原話是「當年都是全職主婦、寶媽、退休阿姨上門挨家挨戶來推銷Pola,後來不知道怎麼被中國炒紅了,就洗白白變成了日本貴婦牌?」說實話,第一次聽到這版本,我也驚呆了。
訂閱是個什麼概念?
80後應該記得,很多很多很多年前,有個叫做麥考林的東西,在我們小時候,很紅過,據說還活著,活得很好,還是很多阿姨在買。
不帶任何偏見的說,無論哪種模式,和產品到底好不好用都沒有直接關係。
無論你有多討厭微商、傳銷,都不代表東西不好用。
當然東西有多好用,也不代表就安全。
模式是模式
品質是品質
信任經濟=最低的獲客成本
林麗的躺贏夢,還沒實現,就死了。
模式是模式,產品是產品,心態是心態,果汁治不了病,果汁也害不了命,但你非要把果汁熬成能治病的藥,耽誤了治療,害了命的是「不治」,而把林麗推向「相信果汁能治病」的瘋狂洗腦術,卻是利益,這兩個字。
層層盤剝的傳銷模式,註定了每一層級的業務員都是利益牢牢捆綁在一起的,他們必須給自己洗腦,給彼此洗腦,一起團結一心給外人洗腦,只有這樣,這一條繩子上的螞蚱,才能實現後半生的躺贏。
偏方救命?
果汁抗癌?
我們該如何保護家人的性命?
臺灣醫師類的電視節目,分享過不同科室的案例
講一個80+歲的婆婆,很健康,看起來只有60+,痴迷於養生,每天吃維生素,還學習電視裡教的果蔬汁,每天給自己榨果蔬汁,大量喝,結果發現自己尿不出尿,就以為是喝水少了,加大每日果蔬汁的劑量,結果腎衰竭了,去醫院一查,是草酸中毒,這就是非常典型的養生矯枉過正,食物相剋,大量的果蔬汁+大量的維生素C,這個婆婆每天給自己吃2k的維生素,已經超過了人一天維生素C的攝入高限了。
在這個腎衰竭最後只能去洗腎的案例裡,並沒有權健,安利,如新的洗腦,但老太太還是把自己給吃出毛病了。
這集電視節目裡講到說,人們對進補有一個誤區,認為說,我腎不好,虛弱,我就該好好補補腎,於是去燉那種高湯,嘌呤、脂肪都很高的老火靚湯,以為腎虛的人喝了能夠長精力,結果卻加重了病情,醫生在節目裡說,腎臟功能不全的人,最好就是多喝白開水,不要喝負擔那麼重的廣東人煲的濃稠靚湯,甲魚+雞+花膠+海參這種。
以訛傳訛,尤其是,在環環相扣的利益加持下,以訛傳訛,就成為了殺人的魔鬼。
人們不相信網上電商,於是傳銷微商開了線下店
人們不相信朋友圈賣貨,於是傳銷微商在央視透了廣告
人們不相信網紅,於是傳銷微商請了大明星、運動員
人們不相信民營企業,於是傳銷微商砸錢請國字號背書,冠名國字號晚會
最後,我們真的不知道,到底還能相信誰
就算耗盡畢生的學習力,也不可能三年五年學成一個醫生。
我們到底該如何理性地篩選信息,捍衛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安全呢?
你需要克制
幾個原則
1、病了,先去看病
無論大病小病,只要是生病,去看病,無論你多討厭醫生,多厭惡醫院
這並不代表說,就沒有無良醫生耽誤病情,事實上我身邊已經很多起,被所謂的醫學科普號,行業最尖端的著名三甲醫院耽誤病情的案例。
但是你記住,無論在那裡看病,風險都不可能是0%,醫院仍然是安全性、專業度最高的選擇了,你可以多去幾家醫院,尤其是一些儀器類檢查的分析,可以多聽幾個醫生。
無論是中醫、偏方、保健,運動,都是配合治療的,保健不能代替藥物。
2、做深度體檢,深度排查,尤其是腫瘤指標物篩查
防病比治病重要一百倍!!!
一定要做體檢,一定要做,一定要做,無論多大的抗拒,多麼害怕焦慮,體檢是一定要做的,老人家是很討厭做體檢的,我以前也是,但是治病的時間窗口很短,錯過就錯過了,一旦錯過,神仙都救不了你。
3、保健養生,是你的終生修煉
但不能救急救病,須得專業指導
人只要一生病,送進醫院,就跟躺在了砧板上的魚一樣,任人宰割,咱們國家醫療資源那麼緊缺,你根本不知道醫生對你採取的治療,到底是不是靠譜。
事實上,即便是去最有名的醫院,風險也一樣存在。
最理想的狀況,並不是生了病,找最好的醫生,最好的醫院。
最理想的狀況是,了解你的身體,儘量不生病。
無論是中醫、芳療、食補、保健營養,還是健身、作息條例,這些都是改善我們生命的質量,所必須的終生修為,你絕不能指望靠這個東西來救急救命,但學會看自己的體檢報告,了解自己的身體,學習最基礎的營養學、保健知識,能幫你至少避免一些食物相剋的養生陷阱。
總之,不要隨便聽信推銷員誇大保健品的療效,如果他說這個東西能治XXX,那就請他用理論知識體系去支撐。
「果汁死亡案」裡,林麗的死,絕對不只是如新的錯,她自己有錯,家人有錯,上線有錯,如新有錯,社會有錯,利益更有錯。
如果沒有利益這隻看不見的手
狠狠地推一把
以訛傳訛的誇大營銷
魔性洗腦式廣告
也不會傳播得如此激進彪悍
不是掙多少錢的問題
這是人命
商業模式有價值觀對錯麼?
當然有
善良比聰明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