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成功的人,肯定就有失敗的人。世界本身就不是公平的,事業有成的人畢竟是少數,大部分人都是從自己覺得自己是天才開始,不斷被磨滅,最終終於承認自己是個普通人。
孔子有雲,「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隨心所欲不逾矩。」三十已經成家立業,四十歲時應該可以做到不受外界的幹擾,這樣方為一個成功之人。
但是到底多少男人能做到這些呢?我們不得而知。只是四十歲一事無成的也大有人在,不過,請堅持做以下三件事,因為這還不是結束。
自我提高
四十歲從來不是一個限制他人發展的年紀,有句話說得好,叫做好飯不怕晚。實際上有很多四十歲以下的人,依舊還在不斷積累,而等到四十歲以後才能進入爆發期,比如說在《蝸居》裡扮演宋思明的演員張嘉譯,直到四十歲才演繹了這個角色而一炮而紅。
大器晚成也不是什麼貶義詞,即便是到40歲還一事無成也沒有關係,男人不能放棄一絲一毫提高自己的機會,最重要的是上進心,也是一種不願意甘於平凡的信念。
不斷地提高自己的修養和素質,等到機會能夠來臨的時候,可以做一個有準備的人。可能你的機會在41歲來臨呢?
自我紓解
40歲如果依舊一事無成,很容易成為親友攻擊的中心,也容易對自己的能力產生疑問。
但是男人不能因為攻擊而氣餒,實際上有很多人也是在不斷積累的過程中,堅持不下去了而放棄,也就因此徹底甘於平庸。
有時,事業上的磨礪並不是最痛苦的,痛苦的是親人的不理解。
但是,男人一定要學會自我紓解。以前吃過那麼多苦都可以承受下來,如果被流言蜚語打敗了,被自己的心魔打敗了,人生才是真正的失敗了。
學會從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找到自己能夠立足的點,即便年齡不小,積極向上努力進取的心態都不能放鬆。
找到釋放自己壓力的正確方式,能夠在成功路上貢獻力量。
汲取知識
知識永遠是不斷更替的。即便是四十歲一無所成的男人,也應該即時跟上時代的步伐,要學的東西永遠會有,自己沒有掌握的東西也一直都會存在,如果能夠一直不斷的汲取最新的知識,有時機會也會在不經意間被掌握。
無論是刻意的學習某些知識,還是在不斷地工作中學習新的知識都是有效的。由於科技的快速進步,世界的變化是日新月異的,如果保持著故步自封的狀態,很容易走上脫節的道路。
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一旦脫節是很難重新跟上的。因此知識的學習是一定要繼續的。
有些男人一直在努力,只是缺少能夠發揮自己才能的機會。如果能不斷提高,不斷學習,調整自己的心態,在未來有成功之機時及時把握,也能夠以最飽滿的精神狀態面對新的世界。所以以上三點,你學會了嗎?
參考資料:《社會心理學》《管理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