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用地倒掛市場概述
根據中國土地市場網統計,2019年佛山市南海區工業用地成交均價為728元/㎡,基本都以出讓底價成交。而南海區工業用地的司法拍賣成交價為1,200-2,200元/㎡,二手市場成交價為1,000-2,000元/㎡,佛山市南海區工業用地出讓地價明顯偏低,倒掛現象明顯。
工業用地倒掛現象產生緣由
工業企業能帶來的長期收益是地方政府「低價」出讓工業用地的主要原因。通過低廉的工業用地出讓價格來保持招商引資競爭力,吸引工業企業投資,為當地政府帶來持續的稅收收入、解決部分人口就業問題以及帶動其他產業的創收,其中稅收收入和勞動者報酬直接對政府的財政運行產生影響,其餘為社會經濟效益。一般情況下,出讓合同會載明出讓地塊的投資開發要求(投資總額、投資強度、產業類型、銷售收入和稅收要求等),例如:
「受讓人同意本合同項下宗地的開發投資總額不低於人民幣79億元,投資強度不低於每畝人民幣1,333萬元。若以外資直接投資的,則按同期銀行匯率折算成人民幣後不低於79億元。本合同項下宗地建設項目的開發投資總額包括建築物、構築物及其附屬設施、設備投資,但不包括出讓價款等。」
「本合同項下宗地擬用於引入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及配件製造、科技研發、生物技術推廣服務、醫療器械、消費電子、工業自動化、人工智慧、新材料、節能環保、大數據等項目,受讓人在完成開發投資總額後連續經營該產業項目不少於3年。」
「項目最遲須於項目用地交付之日起第5年當年實現年銷售收入不少於68,000萬元,最遲須於項目用地交付之日起第5年當年在項目用地範圍內實現的納稅額不低於5,576萬元,自項目用地交付之日起第6和第7年兩年合計納稅額不低於8,922萬元人民幣。」
工業用地倒掛產生的不良影響
工業用地出讓價格過低導致工業用地的無序擴張和粗放利用,阻礙了土地利用率的提高、工業用地的集約利用。
大多數工業用地是由農業用地轉變來的,工業用地出讓價格過低會剝奪農民和城市居民的財富,導致越來越多的財富轉移到政府和企業手裡,影響社會的財富分配格局。
政府通過低價出讓工業用地換來投資,企業投產後可以成為穩定的稅收來源,導致各地普遍競相廉價供地吸引投資,從全國來看,低價供地必然導致國有資產的流失。
工業用地倒掛的解決方法
實行「先租後讓」供應制度。先確定5年租賃期,租金標準按當年(即租金收取年)工業用地最低價標準的5%收取,租賃期結束時項目達到建設、稅收、就業等條件,再辦理工業用地協議出讓手續,5年內沒有成效、或未達到約定條件,政府收回土地,從而減少因盲目購地所導致的土地浪費。
實行土地利用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工業項目開發建設運營監管制度,將總投資、產值、稅收等重要指標列入項目履約監管協議,並在土地出讓合同中進一步明確項目建設開竣工時間和違約責任,對項目綜合效益和合同履約情況進行綜合評估,對於未達合同履約指標的,解除土地供應合同,收回建設用地使用權。
定期更新《全國工業用地出讓最低價標準》。2006年出臺了《全國工業用地出讓最低價標準》(國土資發 [2006]307號)。該標準的頒布實施,對規範全國工業用地出讓價格,防止低價出讓工業用地,但是此標準至今仍未更新,當時公布的價格已明顯低於現時價格。建議自然資源局儘快更新公布最新的《全國工業用地出讓最低價標準》,明確規定各地上報的工業用地出讓最低價格不得低於當地徵收土地的成本價,並明確3年或5年為更新期,定期公布。
聲明:本文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