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好壞在於你自己

2022-01-10 好讀文化

先來聽一首歌,而且我覺得你要關注我~


西塞羅說,探究哲理就是為死亡做思想準備,因為研究和沉思從某種意義上說,可使我們的心靈脫離軀體。心靈忙忙碌碌,但與軀體毫無關係,這有點像是在學習死亡,與死亡很相似。抑或因為人類的一切智慧和思考都歸結為一點:教會我們不要懼怕死亡。的確,理性要麼漠不關心,要麼應以滿足我們為唯一的目標。總之,理性的全部工作在於讓我們生活得舒舒服服、自自在在,正如《聖經》上說的那樣。因此,世界上形形色色的思想,儘管採用的方法不同,卻都一致認為快樂是我們的目標,否則,它們一出籠就會被攆走。誰能相信會有人把痛苦作為目標呢?

     在這個問題上,各哲學派別的看法分歧僅僅是口頭上的。「趕快跳過如此無聊的詭辯」,過分的固執和糾纏是與如此神聖的職業不相符的。但是,不管人們扮演什麼角色,總是在演自己。不管人們說什麼,即使是勇敢,瞄準的最終目標也都是快感。「快感」一詞聽來很不舒服,但我卻喜歡用它來刺激人們的耳朵。如果說快感即極度的快樂和滿足,那勇敢會比其他任何東西更能給人以快感。

勇敢給人的快感強健有力、英武剛毅,因而那是嚴肅的精神愉快。我們應該把勇敢稱作快樂,而不像從前那樣叫做力量,因為快樂這個名稱更可愛、更美妙、更自然。其他低級的快感,即使無愧於快樂這個漂亮的名稱,那也該參與競爭,而不是憑特權。我覺得,那種低級的快感不如勇敢純潔,它有諸多的困難和不便。那是曇花一現的快樂,要熬夜、挨餓、操勞和流血流汗,尤其是種種情感折磨得你死去活來,要得到滿足無異於在受罪。

千萬別認為,這些困難可以作為那些低級快感的刺激物和佐料,正如在自然界,萬物都從對立面中汲取生命一樣;也絕不要說,困難會使勇敢垂頭喪氣,令人難以接近、望而卻步,相反,勇敢產生的非凡而完美的快樂,會因為困難而變得更高尚、更強烈、更美好。有人得到的快樂與付出的代價相互抵消,既不了解它的可愛之處,也不知道它的用途,那他是不配享受這種至高無上的快樂的。

人們反覆對我們說,追求快樂困難重重,要付出艱辛,儘管享受起來其樂無窮,這豈不是說,快樂從來也不是樂事嗎?他們認為人類從來也沒有辦法獲得這種快樂,最好的辦法也只滿足於追求和接近它,卻不能得到它。可是,他們錯了,汲汲於我們所知的一切快樂,這本身就是件愉快的事。

行動的價值可從相關事物的質量上體現出來,這是事物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勇敢之上閃爍的幸福和無上快樂填滿了它的條條通道,從第一個入口直到最後一道柵門。然而,勇敢的豐功偉績主要是蔑視死亡,這使我們的生活恬然安適、純潔溫馨,否則,其他一切快樂都會暗淡無光。
  因此,所有的規則都在蔑視死亡上面相遇匯合。儘管這些規則一致地引導我們不怕痛苦、貧窮和人類其他一切不幸,但這同不怕死不是一回事。痛苦之類的不幸不是必然的(大部分人一生不用受苦,還有些人無病無痛,音樂大師色諾菲呂斯活了一百零六歲卻從沒有生過病);實在不行,如果我們願意的話,可以一死了之,這樣一切煩惱便可結束。

  但死亡卻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我們怕死,就會受到無窮無盡的折磨,永遠得不到緩解。死亡無處不在,「猶如永世懸在坦塔羅斯頭頂上的那塊巖石」,我們可以不停地左顧右盼,猶如置身於一個可疑之地。
  人們常常誤入陷阱,這是不足為怪的。只要一提到死,人們就倏然變色,大多數人如同聽到魔鬼的名字一樣心驚膽戰、惶恐不安。
  現在就操心如此遙遠的事,是不是有點荒唐?這怎麼是荒唐!年老的會死,年輕的也會死。任何人死時同他出生時沒有兩樣。再衰老的人,只要看見前面有瑪土撒拉,都會覺得自己還能活二十年。再說,你這可憐的傻瓜,誰給你規定死期了?可別相信醫生的胡言亂語!好好看一看事實吧。按照人類壽命的一般趨勢,你活到現在,夠受恩寵的了。

     你已超過常人的壽命。事實上,數一數你認識的人中,有多少不到你的年齡就死了,肯定比到這個歲數時還活著的要多。就連那些一生聲名顯赫的人,你不妨也數一數,我敢保證,三十五歲前要比三十五歲後去世的多。基督耶穌一生貴為楷模,但他三十三歲就終結了生命。亞歷山大是凡人中最偉大者,也是在這個年齡時死去的。
  死神在哪裡等待我們,是很難確定的,我們要隨時隨地恭候它的光臨。對死亡的熟思也就是對自由的熟思。誰學會了死亡,誰就不再有被奴役的心靈,就能無視一切束縛和強制。誰真正懂得了失去生命不是件壞事,誰就能泰然對待生活中的任何事。
  我反覆對自己說:「未來的一天可能發生的事,今天也可能發生。」確實,意外或危險幾乎不可能使我們靠近死亡。但是,如果我們想一想,即使這個最威脅我們生命的意外不存在,尚有成千上萬個意外可能降臨我們頭上,我們就會感到,不管快樂還是焦慮,在海上還是在家裡,打仗還是休息,死亡近在咫尺。一個人不會比另一個人更脆弱,也不會對未來更有把握。

  死亡能解除一切痛苦,為死亡犯愁何其愚蠢!

  你經歷的一切,都是向生命索取的。這其實是在損害生命。你的生命不懈營造的就是死亡。你活著時就在死亡中了,因為當你不再活著時,你已經死了。
  抑或,你更喜歡活過後才死,但你活著時就是個要死的人。死神對垂死者的打擊比對死者更嚴酷、更激烈,也更本質。
  你若已充分享受了人生,也就心滿意足,那就高高興興地離開吧。
  假如你沒有好好利用人生,讓生命白白溜走,那麼失去生命又有什麼要緊?你還要它幹什麼?

  生命本無好壞,是好是壞全在你自己。

  你活了一天,就看到了一切。一天就等於所有的天。不會再有別的光明和黑夜。這個太陽,這個月亮,這些星星,這一切布局曾照耀過你的祖宗,還將沐浴你的子孫。
  你的生命不管何時結束,總是完整無缺的。生命的用途不在於長短,而在於如何使用。有的人活得很長,卻幾乎沒活過。在你活著時,要好好地生活。你活了很久,這在於你的意願,而不在於你活的年頭。你曾認為,你不懈地前往的地方,永遠也走不到嗎?可是,哪條路沒有出口呢?
  世界萬物不是都和你同步嗎?許多東西不是和你一起衰老嗎?在你死去的那一刻,多少人、多少動物和生靈也在與世長辭!

  第一個哲學家泰勒斯明白了一個道理:生與死沒什麼區別。因此,當泰勒斯被問及他為什麼不死時,他聰明地回答說:「因為都是一樣的。」

作者


 

蒙田(1533.2.28-1592.9.13),法國文藝復興後期、十六世紀人文主義思想家。主要作品有《蒙田隨筆全集》、《蒙田義大利之旅》。在十六世紀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蒙田這樣受到現代人的崇敬和接受。他是啟蒙運動以前法國的一位知識權威和批評家,是一位人類感情的冷峻的觀察家,亦是對各民族文化,特別是西方文化進行冷靜研究的學者。


點擊文字,即可獲得更多優質閱讀

史鐵生 | 病隙碎筆

老家的庭院 | 今日重看童年擦肩而過的生命與死亡

勇敢做自己,哪怕註定向死而生

新書訊·肆一|寂寞太近,而你太遠

陳粒|新民謠時代裡,散發著暗色的奇妙能量

林清玄:在複雜的世界裡,做一個簡單的人

【紀念海子】今天我們不關心人類,只紀念他



相關焦點

  • 生命的價值在於你怎樣勇敢的活著
    自己感到自己活著沒有什麼意義,自己沒有動力、沒有壓力、沒有期待也沒有追求!渴望幸福,又不知道怎麼才能幸福?渴望愛情,卻又愛情的邊緣徘徊!渴望真實,卻感嘆這個虛假的世界!渴望做真實的自己,卻不得不瞻前顧後的考慮條件!生命的價值到底何在?在於你怎樣勇敢的活著!生命的價值在於你怎樣勇敢的活著幸福是用來感覺的,而不是用來比較的。
  • 生命的意義,就在於成為你自己.
    生命的意義,就在於成為你自己。                                                                                                              成為自己,是生命內在的真正價值。
  • 慧律法師:生命的可貴,在於能掌握生命的真實含義
    慧律法師 - 《死亡的藝術》▌第15篇:生命的可貴,在於能掌握生命的真實含義今天我已活了三十年,一位老人活了七十年,他會死,我也會死,死後同樣是一具屍骨。禪與坐是兩種不同的事情,所謂禪者超是非、超善惡、超有無、超好壞,一切沒有對立的觀念,是名禪;內不為煩惱所惑,外不為境界所擾是名禪。所以,『禪』的後面要是加上『定』就對了;『禪定』才是正確的。不能講『禪坐』,坐與禪並不一樣。坐也許是坐著休息,而禪是有定,定不見得需要坐。
  • 生命之美在於回歸自然,找回自己
    自然界給了我們生命,生命之美在於回歸自然,一切的美好,是從回歸自然開始的。大自然可以讓我們整個繁忙的心情放輕鬆,感受大自然的氣息,找回我們自己,給自己一個反省自我感受的空間。回到大自然,親近大自然,傾聽大自然的心跳,感知身邊無所不在的美。
  • 生命在於運動,健康在於鍛鍊
    1.生命在於運動,健康在於鍛鍊,跳舞活躍身心,跑步增強體質,全民健身日,在運動中尋找快樂,在鍛鍊中摟住健康,祝願你多運動,健康相伴,幸福到永久! 2.美女鄙視我們胖子!我們活該!誰叫別人有毅力呢?別人能管住自己的嘴巴,別人就有資格笑我們不想被人笑,就自己堅持點!
  • 復旦大學陳思和:書好壞的關鍵不在於其本身,而在於你怎麼讀
    真所謂「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漢姆雷特」,先生一語中的,只要是合法的內容,重點不在於書或文章的本身,而在於你怎麼讀,怎麼理解和有什麼領悟。實際上這兩者本身概念就不同。「心靈雞湯」通常是指內容或所表達的意義都比較積極樂觀,夠給人的內心帶來安慰的作用。
  • 修曼:生命在於運動,更在於「飲食」
    對於健身愛好者而言,「生命在於運動」,可謂是一句真理性的格言。雖然淺顯易懂,但卻飽含著樸素的人生道理。最近,迷上健身的小張,特別信奉這一句話。在養成健身習慣之前,他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上班族,因為不喜歡運動,再加上常年久坐辦公室的緣故,不到三十歲的年紀,他就長出了「啤酒肚」,看上去著實有點令人操心。
  • 生命的意義在於「生命的延續」!
    生命的意義生命存在於世間有何意思?人活著最終會死去;植物最終會枯萎;動物始終會死亡;地球終究會毀滅。那麼生命的意義是什麼?無數人有無數種答案,無數哲學家在探討這個問題時也是各執其詞。那麼生命在世間扮演了怎樣的角色?如果人早晚都要死去那麼活著有何意義?如果食物早晚都要腐壞那麼食用有何意思?
  • 生命,意義在於告知與體驗
    當我們給予一個人生命,通過養育,看著他一天天長大:有他自己的想法了、有他自己的情緒了,有他自己的意志時,生命的意義,首先需要告知: 我們是否告訴過孩子:你的生命是爸爸媽媽給的。生命來之不易在於生命的脆弱,怎樣的撫育才使生命不夭折…;我們為何無論如何不能輕易傷害他人性命?
  • 有關大學生人生哲理的句子:生命的價值在於自己看得起自已
    2、生命的完整,在於寬恕、容忍、等待與愛,如果沒有這一切,擁有了所有,也是虛無。人生那麼短,憑什麼讓不重要的人影響了自己重要的心情。3、那些嘗試去做某事卻失敗的人,比那些什麼也不嘗試做卻成功的人不知要好上多少。4、把反省自己當成每日的功課因為你不是完美的,會說錯話,也會做錯事。
  • 生命在於勢
    中醫講「風寒暑溼燥火」,告訴我們處於四季變化的自然環境中,如何通過適應四時變化取得自己生命的順勢。中醫講「喜怒憂思悲恐驚」,告訴我們面對不斷出現的各種事物,如何調適及把握我們的心理反應,使這種影響不要破壞生命的衡勢。
  • 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我們應該如何,定義生命的好壞?
    我們應該如何的定義這個好壞?世界上有好人和壞人嗎?為什麼我看不見世界上,有好人和壞人?其實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區別。只是,偏向於惡 或 偏向於善。其實只能說明他的生命靈魂,沒有覺醒,對他而言生命本只是欲望動物,在動物的眼裡生命無好壞之分,只有可以吃和不可以吃的問題。一個高級的生命,擁有自己獨立的靈魂,高級的智慧靈性生命,會產生慈悲愛眾生之心。
  • 生命教育在於喚醒人的生命意識
    生命教育在於喚醒人的生命意識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 馮建軍  自殺意味著身體的死亡。其實,身體的消失只是一種表面形式。在一個人決定結束自己生理生命(身體)時,其心靈、精神早已死亡。所以,拯救自殺者,主要不在於改變外部的物質生活環境。生活在富裕環境中的人,依然有自殺的;生活在艱難環境中的人,依然有意志堅強的。問題不在於環境,而在於一個人以什麼樣的態度對待生命、對待人生。  自殺者的最大問題就是生命意識薄弱,他們不懂得生命之可貴、可愛,人生之價值、意義。
  • 生命的意義在於活出真實的自己
    那天我跟她說:從今天開始,我和爸爸不再管你的學習,除非你需要我們的幫助。以後學習的事情由你自己來決定,你是想要做學霸,還是中等水平成績就好,還是成績很差甚至墊底,這三種選擇都可以。我們保證不幹預,不生氣。女兒很驚訝:為什麼?我說:因為學習是你的事情,不是我們的事情。
  • 李玫瑾教授:孩子成績的好壞,問題不在於智力,而在於注意力
    一旦孩子成績遲遲上不去,很多家長就開始懷疑自己家的娃是不是智力不行,天生不是學習的那塊料。 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卻不這樣認為,她在講座中表示:「孩子成績的好壞,問題不在於智力,而在於專注力」! 這也不僅僅是李玫瑾教授的看法!
  • 勵志短語,命的價值在於自己看得起自己,人生的意義在於努力進取
    二 * 我們可以低調,但沒必要看低自己。要知道,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是造物主最偉大的創造。只要保持好自己的特色,把自己的本色發揮到極致,你就是最好的。儘管模仿,有時候也能成功,但那已經不是你了,如假幣,贗品一樣,已經失去了意義和價值。三 * 別人的世界再精彩,哪兒不是屬於你的圈子。
  • 生命的意義就在於敬畏和尊重
    生命對我們來說,生命的意義就在於敬畏和尊重。尊重世間生命,珍惜萬物生命,尊重一花一草的生命,因為有了他們世界才得以清新。沒有意義的生命,如同行屍走肉般,沒有思想,沒有價值,苟且的活著。我們要懂得生命的珍貴,並且努力地活下去。然而總有些人,經不住社會給予他的壓力,經不起歲月給予的一點打擊,而放棄自己寶貴的生命,世界上什麼都可以放棄,但唯獨生命你絕對不能放棄!
  • 《活出生命的意義》:活著是責任,而生命的崇高在於靈魂
    作者認為,原因不在於勞動強度增大,也不在於食物短缺或氣候寒冷,甚至不是因為出現了新的流行病,而是由於多數人都天真地以為能在聖誕節前回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可能性越來越小,犯人失去了勇氣,變得沮喪,這嚴重減弱了他們身體的抵抗力,導致很多人死亡。還有一些囚徒,自甘墮落,成為行屍走肉。
  • 豆瓣8.6《遺願清單》:生命的意義在於你是什麼
    如果我問你,生命的意義是什麼?你怎麼回答我?你可能會說,賺錢;也可能會說,生活是你生命的意義,答案不同,沒有真正確定的人。胡適先生曾經說過:「人生的意義就在於我們怎樣看人生。」再看看《遺願清單》,感覺這句話正是他想要表達的主題。
  • 生命在於運動,成功在於主動,人生只有主動才能出彩
    生命在於運動,成功在於主動。一個人要有健康的身體需要運動,只有加強運動和鍛鍊身體才能有健康的體質,這個道理人們都懂,但現實中有的人就是懶惰成性,不想運動,這樣就不會有好的身體。健康在於運動,成功在於主動,人生只有主動了才能抓住機遇,以笨鳥先飛的思維去搶點人生的制高點,如此,你就走在別人的前頭,贏在了人生的起跑線上。人的一生離不開一個「動」字,一個人的能力決定你的「動功」,動功體現在一個人思維的活躍,體現在一個人動手能力和動腦能力上,知行合一是人生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