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選秀和《董小姐》的相互成全是偶然亦是必然,觀眾、聽眾已經越來越明白這行業到底是個怎麼回事,所以無形中也發揮出了越來越高的參與度。之於電視節目,草根們的主動參與是為體現電視的「代入感」;之於唱片,聽眾能在聆聽的過程中有著對照自身或者映射現實的心理活動,即為聽唱片時的「代入感」。
宋冬野首張專輯《安和橋北》。 >>>>[點.擊.試.聽]
宋冬野。
網易雲音樂官方下載地址
網易音樂獨家報導(文/三石一聲)演出市場紅火、音樂選秀節目收視屢創新高、大牌做評審的大好趨勢更是一眼望不到頭,樂壇當真就繁榮了嗎?至少在一眾仍舊以聽新專輯為生的樂迷們看來,答案是No!八月的唱片行當著實冷清,大家幾乎從月初就在盼著月底(8月23日)楊丞琳的發片了,可這邊楊小姐的《天使之翼》還沒展翅飛出太高地平線高度,8月26日董小姐「背後的男人」宋冬野竟然以一張製作預算遠遠小於《天使之翼》的《安和橋北》在樂迷圈內炸開了一波波不小的漣漪。
你無法預料聽眾們的審美是一個怎樣的新陳代謝之速度。回想十二年前,周杰倫首度到內地宣傳處女作專輯時,內地還有媒體要拿來另一位R&B前輩杜德偉的名聲來「罩」周杰倫;待到近來杜德偉復出發片,記者會上卻要靠著一位叫做羅志祥的後輩來爭取能搏到更大一點的新聞版面。你以為楊丞琳這三年正在一步一個腳印被扶正到歌壇一線的陣營中來,但《董小姐》的躥紅速度卻使得宋冬野的這次發片動作幅度一點也不比各位「一哥」、「一姐」們來得要小,偏偏《安和橋北》沒有瞄準市場的熱點在創作,專輯中更多表達的是各種對舊時人事物的點點追憶,已經成為樂迷的討論之熱點中心,「這讓人措手不及,宋先生。」
背景介紹:
安和橋&安河橋:《安和橋北》的影響範圍當真不算太廣泛,但所到之處幾乎「鏢鏢必達」,聽眾之於宋冬野、之於「安和橋」的討論熱度極高,還有樂評人戲稱北京地鐵「四號線終點站安河橋北能成為新的粉絲朝拜聖地嗎?」只不過,此「安河橋」非彼「安和橋」,曾經被宋冬野認為看到名字就想生活在此一輩子的世外桃源活生生被改成了一架現如今沒靈魂的鋼筋水泥橋,於是曾經的「安瀾、平和」之意也頓失,《安和橋北》便成了一張獻給過去人事物的專輯,這其中有變成了「安河橋」的「安和橋」,有董小姐、莉莉安等大美妞兒,還有有宋冬野先生最深愛的他的奶奶——張先諾先生。
音樂表現:
關於《安和橋北》專輯中十二首曲目在「感情、技術、配器、編曲、音質、層次、律動、創新等等多個角度」的詳解,老宋自己已經在微博以及其他音樂網站上發布了,還請聽眾不厭其煩地輕移玉步去查看。
當然,宋冬野的創作、演繹頗具可聽性的,不然你以為他招人愛的是他的外貌嗎?又非人人都是愛熊的基佬,所以書歸正題,宋冬野能打動人的終歸是他的音樂。
他惆悵唱出的《莉莉安》、《鴿子》,他賣萌唱出的《斑馬,斑馬》、《夢遺少年》,還有他幾乎用繩命在創作、在詮釋的《安和橋》,他想或不想都已被人人傳唱的《董小姐》,這些曲目排列、組合在一起,產生了很奇妙的聽覺反應,像是一個言辭過激的少年被圓潤、豐滿的編曲削出了一副舒服的稜角,也像是一張略顯粗糙的Demo輯被純熟的製作提升到了一個精緻的新境界。當宋冬野要以《安和橋北》獻給張天諾先生時,這禮物的品相是優質、並且有細巧心思在裡面的。
裝幀設計:
《安和橋北》實體CD被做成相冊一樣的外貌,CD卡槽也是依著相片卡槽的制式來設計的,封面在大片的紅色包裹下,是一張宋冬野和奶奶張天諾的合影,這除了是一張CD,也是一份屬於宋冬野和奶奶的獨家記憶。
專輯內頁的上色不再似封面上的紅彤彤,而以黑白色係為主,內頁照片上的殘垣敗瓦,透露出懷舊的味道,關於宋冬野記憶的色彩就在這對比強烈的黑白色澤之間流露出來。不過宋冬野沒忘再賣個萌,比如歌詞本封面上那隻胖貓頭鷹。
樂評人點評:
音雄:安河橋下的時代憂傷
每座城市一定有愛,城市促成愛、城市割捨愛,我們選擇愛,選擇放棄愛,《安河橋北》中,城市與愛得命運是共通的。而面對離開還是留守的時代糾結,我不再懷疑《安河橋北》並不僅僅單單只是一張「情謠」,就像安河橋下,並非僅僅單單只流過清澈的水。 【詳細】
琳距離:實則憂傷的不能自已
宋冬野成了2013年第三季的典型性事件,第三季人們淡忘了陳奕迅、楊丞琳,但記住了宋冬野。《安河橋北》是一張整體氣質統一度相當高的民謠專輯。在這張唱片裡,聽不到野心,聽不到匠心,既不會自怨自艾,也不會無病呻吟,卻隨著他低沉沙啞的嗓音進入了一個憂傷而懷舊的時代。 【詳細】
Sean:當創作人遇上草原
至於宋冬野的音樂本身,不必苛責也不必追捧。分眾趨勢愈演愈烈,音樂人們不妨就在創作上各顯神通吧。每一個時代裡那些善於投機取巧的人固然會成功,一門心思寫歌的人應該也會。宋冬野的音樂,不必看作什麼榜樣,也無須挖掘其中的功利成分,完全當做一種可能就好。 【詳細】
沉默電話:放下董小姐 唱得更動人
宋冬野——這個2009年就開始原創之路的民謠音樂人,這個已有成熟個人音樂路線,頗具小眾口碑、惹人喜愛的胖子,卻是因為一場選秀的契機才得以進化升級,實屬難言的感情色彩。但這結果或有客觀的妙,雖然形式上略顯不甘。 【詳細】
網友點評:
網友牛田:宋冬野紅了,估計再也不會唱《遠見西山》了。
網友糯米斯周:宋冬野,不僅僅只有董小姐!
網易青島網友 :怎麼他就火了呢?
網易寧夏手機網友:中國不多的民謠歌手,他的歌很好聽。
網友片皮鴨鴨:在《董小姐》被唱爛之前就喜歡宋胖子了,新碟有好多老歌,不過還是支持啦!快點讓我看一次現場吧!
總結:
在選秀都難再成就一首神曲的年代,《董小姐》和2013「快男」居然還能相互成全,這不得不令人電視製作方喜極而泣。《安和橋北》專輯並沒長出一副「高富帥」的嘴臉,卻幾乎以一副「橫空出世」的姿態領航了整個暑期檔專輯的話題與口碑。仿佛傳統唱片體系下的巨星如張震嶽、陳奕迅、容祖兒、楊丞琳一時間都沒宋冬野能引發這麼高的討論熱度。
電視選秀和《董小姐》的相互成全是偶然亦是必然,觀眾、聽眾已經越來越明白這行業到底是個怎麼回事,所以無形中也發揮出了越來越高的參與度。之於電視節目,草根們的主動參與是為體現電視的「代入感」;之於唱片,聽眾能在聆聽的過程中有著對照自身或者映射現實的心理活動,即為聽唱片時的「代入感」——《安和橋北》之成功,就在於專輯中一個個關鍵詞所引發的的聽眾代入感,無論是普通歌迷還是樂評人們,他們在宋冬野的創作中回味起了自己走過的人生(路途或長或短),之後搖旗吶喊著「致青春」的情懷,也便自然而然就融入在了宋冬野的民謠世界,乾淨、純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