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歸」大學生返鄉創業 賺得了錢發展得了家鄉經濟

2020-12-20 閩南網

師範生創辦「沉香王國」

­  「80後」師範院校畢業生王大裕,創辦了自己的「沉香王國」,僅用5年時間,帶領鄉親們走上脫貧致富路。

­  2011年,王大裕瞄準沉香,選址老家加樂鎮開始種植,一上來就承包了30畝地。沉香價值不菲,但沉香樹需種植6至8年才會產生經濟效益,結香也很費功夫,還要應對隨時刮來的颱風。因為這些,一開始很多親友都反對。

­  王大裕卻堅信自己的選擇。

­  在說服家人後,王大裕購進了一批沉香加工設備,還專程從廣東聘請了師傅,給當地鄉親培訓加工、雕刻等手藝。他先用收購來的沉香做原料,建起了加工生產基地,並逐年擴大沉香樹種植面積,如今已超過600畝。

­  短短幾年間,原來每斤最高150元的沉香漲至4000元。2014年,王大裕發起成立了裕豐沉香專業合作社,並在海南和北京等地鋪開銷售網絡,形成了沉香種植、加工、展覽、銷售等完整的產業鏈,年銷售總額達2000萬元。他感謝澄邁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和政務環境,讓創業者消除後顧之憂。

­  為帶動村裡的貧困戶脫貧,王大裕鼓勵自己廠裡的工人推薦身邊家庭經濟困難的鄰居來入職,初學者每月補貼1500元,掌握技術後每月固定工資2500元。

­  王大裕在金江鎮興建的沉香產業園是一座園林式建築,集沉香觀賞、品鑑、交流、文化休閒於一體。他掰著指頭算了一筆帳:在裕豐沉香專業合作社帶動下,加上縣鎮兩級政府提供貸款和基礎設施支持,加樂鎮周邊農戶紛紛加入,種植沉香近1000畝;經過8年管理,畝產值可達30萬元。「沉香種植加工銷售整個產業鏈,至少能新增300—400人的就業機會」,王大裕自豪地說。

­  今年,王大裕註冊了「樂香裡」商標,成立了海南香裡文化產業有限公司。據統計,3年來,澄邁縣有28名返鄉大學生註冊自主品牌產業。楊思濤表示,大學生返鄉創業一方面帶動了個人及家庭走向致富之路,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當地剩餘勞動力的就業和脫貧問題。

  原標題:澄邁「城歸」大學生返鄉創業

責任編輯:凌芹莉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澄邁「城歸」大學生返鄉創業
    萬元……   在海南澄邁縣,「城歸」大學生返鄉創業的動人故事不勝枚舉。   2013年,澄邁縣在全省率先開展鼓勵和扶持返鄉大學生自主創業活動。3年來,全縣累計投入622萬元,扶持154名返鄉大學生創業,拉動創業資金近1億元。澄邁縣委書記楊思濤表示,要營造良好創業環境,鼓勵和扶持返鄉創業大學生加快成長,以創業帶動就業,以創業帶領村民致富,進一步推動新農村建設。
  • 那些返鄉創業的大學生,現在都過得怎麼樣?
    首先聲明:堅決擁護國家支持大學生返鄉創業的政策;堅決支持大學生返鄉支持鄉村建設。今天想聊的是,透過諸多大學生返鄉創業中的種種經歷,來審視鄉村人才引進面臨的一些問題。鄉村振興大背景下,鄉村充滿了太多魅力和機會。但和所有行業一樣,並不是所有大學生都適合返鄉創業,甚至說,多數都不適合。
  • 【動態】廣安區:舉辦返鄉優秀大學生「家鄉行」活動助推人才強區
    、在建項目,了解家鄉經濟社會發展變化,吸引更多在外大學生返鄉就業創業,自去年以來,廣安區委組織部、人社局、教科體局、團委、總工會等部門積極組織開展廣安籍在外大學生「家鄉行」活動,今年是第二次開展。隨後,大家還對龍安柚加工廠房和正在進行裝修的龍安柚文化展廳進行了參觀,紛紛感言家鄉發展得越來越好。「看到家鄉的變化,尤其是這些特色產品走出城,走向全中國,作為廣安人,我很驕傲、很自豪」。畢業於廣安二中就讀於成都醫學院的付祥峰激動地說道。
  • 大學生返鄉創業養鴯鶓,沒想到這麼賺錢
    大學生李錦恆在父母的支持下,返鄉創業,在家裡養殖起了鴯鶓。大學畢業後卻沒有走大部分大學生畢業後考試謀職業的路,帶著夢想,2010年剛跨出校門的李錦恆毅然選擇來到了工地上,和工匠們一起幹起了苦力活。幾年下來,李錦恆從工地上賺到了一些錢,他將賺到的錢買了房買了車。正當李錦恆琢磨著如何返回家鄉創業致富時,一次去上海的旅途中,認識了一位姓陳的鴯鶓養殖大戶,在認真交流的過程中,李錦恆了解到鴯鶓養殖是一個新鮮且待開發的行業,市場潛力大,非常適合創業。
  • 城歸⑦|80後大學生辭職回鄉養羊:還沒盈利,但值得去冒險
    【編者按】「城歸」,簡指從城市返回鄉村的創業人員。近年來,農民工返鄉創業累計達到了450萬人,還有約130萬居住在城鎮的科技人員、中高等院校畢業生等下鄉創業創新。「城歸」群體越來越多,帶來的是人口紅利的升級。
  • 鼓勵大學生返鄉創業 我們能做什麼
    然而,大學生返鄉創業過程中依舊存在著不少問題,例如大學就讀專業與農村就業需求不匹配、難以融入鄉村的「圈子」、找不準定位等。如何進一步鼓勵大學畢業生返鄉創業,參與鄉村振興,成了今年省兩會不少代表和委員的討論焦點。
  • 返鄉大學生「放羊班」有啥不一樣——革命老區甘肅慶陽大學生返鄉創業群像
    環縣返鄉大學生在「放羊班」接受培訓。受訪者供圖新華社北京8月17日電(記者梁軍、任延昕、張睿、李傑)8月17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返鄉大學生「放羊班」有啥不一樣——革命老區甘肅慶陽大學生返鄉創業群像》的報導。
  • 「商機無限」貞豐返鄉創業發展協會:根植家鄉熱土 創業帶富鄉鄰
    貞豐縣返鄉創業發展協會堅持「根植家鄉熱土、創業帶富鄉鄰」理念,以整合優勢資源和抱團取暖發展的模式,吸引大批在外貞豐籍創業者返鄉創業,協會通過推進黔貨出山、招商引資、愛心幫扶等舉措,助力家鄉建設取得豐碩成果。
  • 開化:硬核舉措招引大學生返鄉就業創業
    8月21日,浙江日報12版刊登文章《鄉盼家燕歸 智匯錢江源 開化:硬核舉措招引大學生返鄉就業創業 》,全文如下:大學生是創業創新的主力軍,是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活力之源、動力之源。近年來,開化縣聚焦大學生這一極有活力的群體,相繼出臺一攬子招引大學生返鄉就業創業的新政策、新舉措,積極為開化籍大學生回鄉打開路徑、拓寬渠道、搭建舞臺,讓大學生在反哺家鄉中見證青春、接續奮鬥、實現夢想。
  • 海南十名返鄉大學生分享助力鄉村振興的創業故事
    12月17日,全省產業扶貧工作推進會暨百鎮千村建設、大學生農村創業現場會在瓊海舉行。會議指出,我省鼓勵支持大學生農村創業,培養更多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本版選登我省10名返鄉大學生創業事跡,號召更多青年紮根農村,助力鄉村振興。
  • CCTV《創響中國》鼎力支持返鄉創業,助力新農村蓬勃發展
    2015年上半年連續4個月,國務院頒布了5份文件,鼓舞大學生和農民工返鄉創業。2016年6月,國務院再發紅利,對返鄉創業的大學生和農民工提供低息貸款補助。黨中央不斷釋放支持創新創業的政策利好,在頂層設計和國家戰略層面,給了返鄉創業者充份的政策扶持。
  • 我的「十三五」故事:家鄉這麼美 我堅定了返鄉創業的信心
    日前,鹽亭縣富驛鎮返鄉創業人士劉海周正在藤椒地裡和農戶們一起修剪藤椒,提到家鄉的變化,劉海周抬頭望向雨過天晴後的碧藍天空,深深吸了一口氣,微笑著說:「家鄉這麼美,我堅定了返鄉創業的信心。」
  • 開封示範區杏花營街道開展「我和我的家鄉千名大學生返鄉實踐」活動
    映象網訊(記者 崔學慶 通訊員 楊月)暑假期間,在讀大學生陸續返鄉,為進一步做好返鄉大學生假期社會實踐活動,引導開封籍大學生在投身家鄉鄉村振興、服務家鄉基層建設、參與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的過程中受教育,促進開封籍大學生在了解家鄉發展變化、參與家鄉基層工作和推動學校與家鄉合作的過程中長才幹
  • 40名在外優秀大學生「家鄉行」助推人才強區
    據悉,為邀請在外廣安區籍優秀大學生代表走訪部分重點企業和在建項目,了解家鄉經濟社會發展變化,吸引更多在外大學生返鄉就業創業,自去年以來,廣安區委組織部、人社局、教科體局、團委、總工會等部門積極組織開展廣安區籍在外大學生「家鄉行」活動,今年是第二次開展。
  • 莆田:返鄉大學生樂獻力
    圖為返鄉大學生參觀了解木蘭溪治理情況。本報訊 為更好凝聚大學生的人才資源優勢,吸引大學生返鄉建功立業,近日,荔城區舉辦第七屆返鄉大學生暑期交流班,40多名荔城籍返鄉大學生參加。本屆返鄉大學生暑期交流班以「乘風破浪、奮鬥有我」為主題,經網絡報名和學校推薦,來自福州大學、莆田學院等多所高校的40多名荔城籍返鄉大學生參加。
  • 逐夢黑土地——返鄉大學生創業助力鄉村振興
    新華社哈爾濱1月7日電題:逐夢黑土地——返鄉大學生創業助力鄉村振興新華社記者王建清晨的陽光照射在皚皚白雪上,35歲的王翯駕駛麵包車,走村入戶收購農產品。「小王來了,到屋裡坐會兒。」黑龍江省寧安市三陵鄉脫貧群眾胡玲和王翯打招呼,從屋裡拎出一籃笨雞蛋。
  • 錦州凌河:團區委開展「返鄉學子看家鄉 青春助力三城聯創」活動
    為充分發揮共青團聯繫團員青年的橋梁紐帶作用,豐富返鄉大學生暑期生活,通過近距離感知家鄉變化,增強大學生對家鄉的認同感,提升廣大學生積極響應回鄉建設號召,激發返鄉熱情。8月21日,團區委開展「返鄉學子看家鄉 青春助力三城聯創」活動。團區委第十屆委員及候補委員、機關青年、大學生志願者參加活動。
  • 團莆田荔城區委開展返鄉大學生暑期交流
    近日,團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區委開展主題為「乘風破浪、奮鬥有我」的2020年返鄉大學生暑期交流班活動,吸引40餘名荔城籍返鄉大學生參加。返鄉大學生暑期交流班是團荔城區委連續7年精心打造的特色品牌活動,連續2年被團福建省委、省教育廳等單位評為福建省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團隊。荔城籍返鄉大學生參觀了木蘭溪生態治理展示館,了解木蘭溪治理帶來的變化;到莆田工藝美術城黨群服務中心的匠心黨建館,現場觀看木雕作品雕刻過程,感受傳統技藝,體會匠心精神。
  • 要幫大學生創業賺更多錢
    年僅18歲的農家少年初涉商海,就受騙欠下十餘萬元債務;他南下闖蕩絕處逢生,22歲就身家千萬;不久之後的投資失敗讓他重新跌入人生谷底,兩年之後,27歲的他重新復出,並「揚言」要幫助大學生創業、就業,賺更多的錢。    他就是郭俊峰。幾經創業的高峰與低谷,他對創業有了不少的心得。現在,他在經營著越眾創業網,目的就是幫助大學生圓他們的創業夢。
  • 壽寧縣下黨鄉:返鄉創業路更寬
    壽寧下黨村民王光棟通過返鄉種植茶葉,創辦民宿、餐館等,成為村裡的致富帶頭人返鄉創業路更寬東南網7月12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單志強 範陳春 通訊員 吳通華)揉捻,發酵,烘焙,復焙……近段時間,身兼車間主任和制茶師的王光棟在壽寧縣下黨鄉的夢之鄉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一直忙碌著,不厭其煩地重複這些制茶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