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時而媽媽,點擊上方「關注」,和我一起,分享育兒經驗。
圖片來自網絡
好像我們都會理所當然的認為孩子懂得時間呢,經常說快點,再玩5分鐘就回家,還剩幾分鐘飯趕緊吃完。
然後看他們一臉茫然,不為所動的時候,又被氣得大發雷霆,說這孩子怎麼說不聽,磨磨蹭蹭的,浪費時間。
明明都約定好了,時間到了也不遵守。很多學齡前的孩子腦海裡還沒有時間概念呢,跟他們講時間,他們根本就不懂什麼意思呢!又怎麼能要求他們守時,遵守約定呢?
時間看不見摸不著,很抽象的。就像嬰兒一開始睡覺我們建議白天不要拉上窗簾,晚上睡覺關燈,就是為了讓寶寶懂得白天晚上的差異。
圖片來自網絡
日常我們要給孩子灌輸時間的概念。根據寶寶所處階段和現在能力,讓寶寶潛移默化的認識時間。而不是急於求成的一下子讓寶寶看得懂時鐘。
首先,我們應該讓孩子懂得時間大概念——一天。很多寶寶以為睡醒了就是新的一天,所以應該先從認識一天開始。把一天分為上午,中午,下午,晚上。
我們可以在平時的時候,把時間帶入交流中。比如睡醒了,跟寶寶說「早上好,我們要起床啦!」
「上午去散步,中午吃飯後休息。」類似這樣把日常活動和時間結合起來。慢慢讓寶寶明白一天中這四個時間段。
圖片來自網絡
等孩子明白了一天的概念後,我們可以開始用沙漏,然後讓他們了解講一本繪本,唱一首歌,看一集動畫片時間流逝了多少。用具體的事件和時間結合起來。
讓他們明白時間不是永恆定格的,而是流逝不復返的,這樣就能懂得珍惜時間。然後我們可以說唱完一首歌,講幾遍繪本我們就去做其他事情,這樣約定孩子也容易遵守。
這個過程可以鞏固鞏固再鞏固,不要急於讓孩子一下子就級達到完全懂得時間是什麼。
這個要求會高點,需要孩子懂得數1到60,最好懂得5,10,15這樣數數的時候。用鐘錶來教孩子很有意義的,雖然手機,電子表都可以看時間,但相對鐘錶就少了很多。
01.製作鐘錶
一開始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做手工,比如蛋糕盤,硬卡紙之類的都可以,和孩子一起做個簡易的鐘表,兩張蛋糕盤疊在一起,上面一張寫1到12,後面寫對應的秘密數字。
最好指針能手動調整的,製作鐘錶的過程既增加了親子互動,又能學習。
然後我們可以先讓孩子觀察製作好的鐘表,有哪些東西,讓孩子先認識兩個指針,告訴孩子,時鐘有兩個手臂,長的叫「分針」,短的叫「時針」。
02.認識小時
這時我們就可以開始和孩子玩遊戲了,保持長手臂——分針在12的位置不動,轉動短手臂,和孩子一起讀出幾點。
還可以和他們的日常作息結合起來,比如幾點起床,幾點吃飯,小孩子都喜歡父母一起陪著玩的,我們儘量有趣的帶動孩子,讓孩子在玩中學。
我家侄女當初並沒有教她認鐘錶,是挺遺憾的,因為我們大人習慣用手機看時間。而有一階段她對數字感興趣,也注意到我們都是用手機看時間,她也拿著手機問我們幾點。
那時3歲的她已經懂得數1到20,看得懂幾點,但是幾分有時還不懂。如果當初想教她認鐘錶的話,現在要她在規定的時間內做完事情也比較容易了。
圖片來自網絡
我還是建議孩子一開始用時鐘來學習,和看著時鐘做事會比較容易有時間觀念。
03.認識分針
這個就有點要花心思了,畢竟分針指向1,讀數卻不是1,這時可以讓孩子先知道1到12他們分別代表哪些秘密數字。等到分針指向該數字,它的秘密數字就該出現了。
先讓孩子熟識1代表5,2代表10,這樣以此類推。等他們完全掌握的時候,就可以開始撥動分針啦,一開始還是保持時針不動,只動分針。
然後讓孩子說出幾點幾分,比如12:05分,每天玩幾分鐘,也很輕鬆的。
04.一起讀出小時和分針
最後要懂得看整體的時間了,不過不急著達到這一步,前面的階段一定要掌握好,不然得不償失。要讓寶寶記得先看短手臂,確定點,再看長手臂確定分。
像平常孩子吃飯的時候,可以放一個鬧鐘在旁邊,跟他們約定好分針走到哪裡時間就到了,飯沒吃完也就到此為止。讓他們懂得時間,遵守約定。
孩子不是天生就懂得的,都是在日常生活中習得,需要父母的引導,玩中學,不要操之過急,立馬就要孩子掌握,我們可以分成小目標來帶動孩子學習。
而我們現在和他們相處的模式,學習方法也將對他們有所影響。
我是時而媽媽,點擊上方「關注」,和我一起,分享育兒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