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論才人,可以分為三類,一類能文,另一類能武。第三類呢,就是既能文又能武的全才了。這種人是非常難得的,要是遇上了,統治者必定對其青睞有加。武將施展才能是靠在戰場上拼殺滅敵,而文人就是靠筆上功夫來證明實力了,由此古代文人給我們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霸氣詩篇。小編今天就來帶大家扒一扒歷史上都有哪些狂詩豪句呢?下面一共搜羅了五篇經典同大家分享,有四個是武將,竟只有一個是文人出身。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這首詩的作者是黃巢,提起黃巢,大家第一個聯想起來的應該就是黃巢起義這個事件吧。沒錯,他就是那個領導農民起義、推翻唐朝數百年統治的故事主角。他寫下這首《不第後秋後賦菊》時候懷著無比氣氛的心情,回想自己也曾為了考取功名而苦讀數年,幾次復讀依舊無法出頭之後選擇了另一條道路。事實證明,他也的確是個有能力的厲害人物,考試的道路不適合他罷了。
第二首是大詩人李白的一首經典詩作《行路難》。大家都知道他被稱作是詩道神仙,但他還有個名號是作詩狂魔,他的確為詩而狂,這個稱號可謂實至名歸。李白留下的詩作不僅數量很多,質量也是相當的高。他的詩作讀來朗朗上口,還能振奮人心、啟示人生。在學校時,老師讓我們選一句名言作為自己的座右銘貼在課桌上,小編寫的就是李白的名詩句。別說還真的很有用,每當我遇到困難、灰心喪氣的時候,大詩人李白都陪伴著我,給我加油打氣呢!「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當我們身邊的夥伴遇到困難、舉步不前時,不妨將這句詩贈予他,相信他如果能夠空出時間、細細品味一番,必然能大為受益,然後振作起來、整裝出發。
王昌齡道「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數千年的歷史過去了,如今的我們已經告別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只能從史書的記載中了解到,古代的戰爭相當頻繁,由此需要很多保家衛國的將士。這首《從軍行》描寫了英勇無畏的將士們枯燥無味的軍旅生活,讀詩的時候,我們忍不住咬緊牙關,因為心緒被緊張的作戰所牽動,同時心情也會很澎湃,因為詩中戰士們作戰的決心和誓死衛國的氣概實在是太強大了。這首詩帶我們領略殘酷的戰場,體味將士們的人生,還能激勵後人。
第四首是《江城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詩的作者辛棄疾,那可是頭號愛國選手,一生的心願就是能夠報效自己的祖國。可惜人生起起伏伏,滿懷壯志卻無從施展,時間不等人,得不到重用的他,一年年加速地衰老著。由此愁緒也來得特別的頻繁,他只能用作詩來發洩。寫詩即使排解鬱悶之情,也是為自己爭取機會,因為他並沒有放棄,他不甘心。我們通讀他的詩作,感覺到他的豪情就如同滔滔不絕的江水撲面而來,數千年的歷史城牆已經阻擋不了這個激烈的勢頭,我們忍不住為他叫好,想同他一起爭取機會、為國效力。
最後一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南宋嶽飛的一首霸氣詩作。「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看看這個沖天的勢頭,要不是身居高位的大將軍,誰能有這個氣魄?這首《滿江紅》是他的經典之作,我們的將軍不光是抵抗外賊的一把手,更是才情滿懷的大詩人。他作為南宋軍隊的核心人物,把金賊治得服服帖帖的,讀他的詩就知道他在戰場上帶領軍隊打敗敵人的時候,是多麼的勇猛霸氣。詩裡不乏數年來徵戰沙場的勞苦艱辛,也書寫了自己對於胡虜的恨之入骨,更多的是告訴大家他為了保家衛國不惜付出自己生命的決心,何等的壯烈,讓人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