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新浪財經APP:手機看港股 無限免費股價提醒
港股level2十檔行情 實時翻看機構底牌(免安裝)
中港基金互認,決策層再開A股「洩洪閘」
作者:雷美珍
兩名消息人士周四對路透稱,籌備已久的中國內地與香港兩地基金互認安排的政策快將公布,意味著內地逾6萬億元人民幣公募基金有望「出海」分銷到香港市場,也為國際資金進一步開啟中國投資大門。
消息人士表示,兩地政府部門以及中國證監會[微博]、香港證監會已經準備就緒,基金互認的政策「很快就會公布」。
其中一名消息人士指出,滬港通升級版、深港通以及基金互認乃中港兩地政府部門同步推進的「一系列」工作,無分先後,並將於今年內全部啟動。這次基金互認較市場引頸以待的深港通走快一步,主要由於後者涉及系統測試等技術問題而需要稍等一會。
香港證監會發言人接受路透查詢時對上述消息不予置評;而中國證監會方面,路透暫未能取得聯絡。
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將為亞洲財富管理提供新的增長點。而中港基金互認有助盤活兩地資管市場,亦有利於香港成為海內外基金產品進出口平臺。
中國證監會主席肖鋼此前表示,近年來內地財富管理需求旺盛,但境內產品種類和參與境外投資途徑有限,資產配置範圍受限,滬港通開啟為兩地財富管理行業提供了新的發展空間。
跨境投資需求
一名中資資產管理公司高管稱,基金互認對基金業的發展有重要作用,特別是隨著人民幣國際化以及資本帳戶開放,市場對內地與香港的跨境投資需求會愈來愈大。
路透的報導發出後,植根香港的基金公司惠理集團0806.HK 午盤一度跳漲11%,終場收升9.83%;大市恒生指數.HSI 亦短暫由跌轉升,但最終仍收跌。
惠理集團行政總裁謝偉明對路透稱,基金互認將凸顯出香港作為主要資管中心的地位。由於中國投資者被壓抑的巨大境外投資需求存在,互認安排將引導內地資本走向香港以至全球市場。
「對香港市場而言,更多資本流入,將令本地資產管理行業變得更加活躍,並吸引更多基金公司在香港銷售其產品,從而提升香港在區內的競爭力。」他說。
事實上,霸菱、德盛安聯、摩根資產等外資基金公司早已摩拳擦掌,紛紛推出香港註冊基金,一旦互認安排出臺,馬上部署進攻內地市場。於倫敦及約翰尼斯堡上市的金融集團Old Mutual旗下資產管理分支去年亦落戶香港作為其亞洲業務總部。
產品直接銷售
內地與香港的監管層於2012年開始討論基金互認安排,翌年達成初步協議。根據有關安排,預期在香港註冊成立及營運的證監會認可基金將會成為「獲認可香港基金」,而合資格的內地基金則可成為「獲認可內地基金」。這些基金將可獲準直接在對方的市場銷售。
不過,在初始階段,只會包括簡單的基金產品。
香港證監會此前指出,這項互認安排有望為本港投資者帶來新機遇,拓闊在香港銷售的產品類別,並為基金管理業帶來更多投資資金,及開闢銷售和市場推廣的新渠道。
截至2013年底,香港的基金管理業務合計資產達破紀錄的16萬億港元,其中超過70%來自海外投資者;而持牌資產管理公司及基金顧問公司的佔比約74%,註冊機構處理的資產管理業務及其他私人銀行業務的佔比為23%。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末,中國公募基金資產規模合計達6.2萬億元人民幣,單月大增近萬億元或18.3%。
(轉自阿爾法金融)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
文章關鍵詞:基金業港股滬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