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陶瓷典藏·九秋雅韻——上海陶瓷雅集成員收藏聯展典舉辦

2021-01-15 新民晚報

上海曾被譽為中國收藏界的半壁江山。文人介入藝術收藏,是海派收藏文化的一大特色。由上海中福古玩城主辦的第六屆「九秋雅韻——上海陶瓷雅集成員收藏聯展」12月3日至8日在上海市浙江路上的中福古玩城舉辦。

圖說:「九秋雅韻——上海陶瓷雅集成員收藏聯展」啟幕 官方圖

參與聯展的收藏家有沈怡萱、金曉東、顧行偉、岑富榮、施偉成、梁志偉等,展會將有一批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高古瓷器,明清民國彩瓷、紫砂,當代名人名家瓷器,清代民國以來的老書籍老地圖,當代名人名家文稿信札收藏專著等藏品展出。

圖說:眾多收藏家參與了此次聯展 官方圖

已出版《謙和儒雅的官窯青瓷》《歷代鳥食罐精品鑑賞》專著的瓷器收藏家沈怡萱,這次展出稀見的南宋官窯長頸瓶,南宋官窯穿帶瓶,宋元傳哥窯乳足雙耳爐,北宋定窯花口盤,北宋官款定窯盞和連體盞託。已出版《古瓷燈話》《藏瓷說藝》專著、創辦了《滬港典藏雜誌》以及三個瓷器博物館的文人收藏家顧行偉將展出宋代湖田窯長頸瓶一對、宋代龍泉旋紋瓶、明代青花人物大香爐、明代德化窯關公造像,清乾隆粉彩山水瓷板一對。紫砂收藏家施偉成將展出明晚期梨皮紋長方形紫砂盆、民國蓮生刻一顆印紫砂盆、民國任淦庭刻紫砂六角盆、民國潛陶刻紫砂大圓盆、民國胡漢文刻緊砂大圓盆。

圖說:聯展現場 官方圖

瓷器收藏家岑富榮將展出當代名家名瓷藏品,如王曉帆髙白釉薄胎粉彩竹林七賢大碗、畢淵明髙白釉薄胎粉彩竹林國寶大碗張志湯粉彩八駿圖宗式對瓶、周湘浦墨彩描金觀音對瓶(武聖關公)、劉雨岑粉彩花鳥菱型對瓶等;收藏家金曉東將展示一批名人手稿信札參展,這些手稿的主人包括了劉海粟、吳冠中、周汝昌、馮其庸、王世襄、周而復、王朝聞、柯靈等;收藏新人梁棟將展現在佳士得拍賣會等競購得來的收藏:南宋龍泉窯雙魚紋盤、明哥釉八角杯、清康熙清花杯及小盤一組、清康熙素三彩碗一隻、清乾隆晚期至嘉慶竹雕山水人物筆筒等。

圖說:聯展現場 官方圖

12月7日下午2時至4時,還將舉辦「2019第五期中福文化藝術大講堂」活動,參展的收藏家將與聽眾零距離交流。(新民晚報記者 樂夢融 通訊員 宗福)

相關焦點

  • 推動陶瓷史學:中國古陶瓷研究個案與反思
    來自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臺北故宮博物院、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省博物館、深圳文物考古鑑定研究所、深圳博物館、上海博物館及復旦大學的專家學者介紹了日本及浙江省相關陶瓷研究最新進展,上海博物館研究員陸明華以郎窯為個案,作了相關問題的報告,臺北故宮博物院餘佩瑾研究員就琺瑯彩為題作了個案分析,深圳博物館研究員郭學雷就古陶瓷研究方法作了多面向探討的陳述。以下是部分報告內容。
  • 浙江中立古陶瓷博物館
    在慈谿古塘街道坎墩達道155號,有一家主營換熱、製冷空調設備的企業———寧波中立集團有限公司,該公司董事長聞長慶在製冷專業方面曾獲得多項國家專利,而他自籌資金創辦的浙江中立古陶瓷博物館作為民間越窯研究基地更是名聲在外。
  • 「創意」陶瓷古風雅韻馬克杯復古咖啡杯,陶瓷的材質
    【創意】陶瓷古風雅韻馬克杯復古咖啡杯【創意】陶瓷古風雅韻馬克杯復古咖啡杯,陶瓷的材質,讓你整體都充滿活力,早上泡上一杯牛奶,一款充滿文藝氣息的水杯,環保健康。【創意】陶瓷古風雅韻馬克杯復古咖啡杯【創意】陶瓷古風雅韻馬克杯復古咖啡杯,不管是正面好事裡面,整個杯子呈現出了一個復古的時尚,都非常具有文藝氣息。可插吸管帶蓋陶瓷杯衝牛奶既復古,又不乏時尚,適合辦公、家用,是我們健康、品味生活的最佳伴侶哦。
  • 張浦:被譽為古陶瓷鑑定的「火眼金睛」
    原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委員、江蘇省政協委員、中國古陶瓷學會名譽會長、南京博物院研究員、江蘇省古陶瓷研究會顧問張浦生先生,多年來熱心於古陶瓷的研究和教學,並有多部專著出版,是一位知識淵博的古陶瓷學者,也是位桃李滿天下、可親可敬的老師。
  • 景德鎮市近代陶瓷研究院院長章浩分享藝術陶瓷欣賞與收藏心得
    備受關注的「巧匠精品·藝術輝煌」景德鎮近百年陶瓷藝術典藏展,正在東莞快意美術館火熱展出中。陶瓷欣賞1月5日下午,景德鎮市近代陶瓷研究院院長、著名陶瓷美術家章鑑傳人、陶瓷藝術收藏家章浩結合展覽,以「藝術陶瓷欣賞與收藏」為題,在展覽現場作了一場主題講座,生動講述了陶瓷的起源與流變、陶瓷收藏的意義和方法等內容,引領大家走近陶瓷,為大家揭開陶瓷的神秘面紗。
  • 科學鑑定古陶瓷防騙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吳德群)近日,由皇朝遺珍古陶瓷實驗室主辦的「科學鑑定古陶瓷鑑賞會」在深圳舉行,吸引了內地及港澳收藏界交流科學儀器鑑定和複合鑑定技術,同時集中展出了由此項技術鑑定的40位收藏家的數十件古陶瓷真品。
  • 中國陶瓷工藝美術大師張彩霞陶瓷藝術連載
    張彩霞 中國陶瓷工藝美術大師、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山東省特級陶瓷藝術大師、山東省陶瓷藝術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齊魯工業大學客座教授、山東省淄博高層次人才、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訪問學者,中國矽酸鹽學會陶瓷分會古陶瓷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陶瓷工業協會陶瓷專業委員會理事、霞之彩藝術館藝術總監
  • 中國陶瓷名窯大師作品展在「上海之巔」開幕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莊濱濱 上海報導12月20日,一場名為「『CHINA 高度』中國陶瓷名窯大師作品展」的藝術大展在中國第一高樓——上海中心大廈126層巔峰藝術空間開幕。「CHINA 高度」中國陶瓷名窯大師作品展共展出最新的陶瓷藝術精品54件,中國傳統「八大名窯」的汝窯、耀州窯、定窯、磁州窯、鈞窯、景德鎮窯和哥窯,以及洛陽三彩、宜興紫砂、上海漢光瓷、唐山骨瓷、佛山石灣窯、德化白瓷、淄博刻瓷、龍泉青瓷、汕頭陶瓷微書等各有精彩作品亮相,作品器形涉及罐、瓶、壺、盆、屏、雕塑、瓷板畫等,種類豐富,各具特色,精彩紛呈。
  • 陶瓷新品「東窯·浦東陶瓷」亮相上海
    觀眾為喜歡的陶瓷拍照    東方網記者展翔10月21日消息:中國陶瓷的一個新品種——「東窯·浦東陶瓷」在東方明珠上海問世。10月21日,「東窯·浦東陶瓷展」在上海浦東新區隆重開展。  「東窯·浦東陶瓷」,是相對於我國北方的汝窯、鈞窯、磁州窯,南方的越窯、龍泉窯、景德鎮窯等窯口而言,用上海本地原料為主製作的陶瓷,是地地道道的我國東部的「上海陶瓷」。  上海是國際大都市,也是文化厚重之地。
  • 第二屆上海中心關寶琮陶瓷藝術展舉行
    「文化復興--第二屆上海中心關寶琮大師陶瓷藝術展」日前在上海中心大廈舉行。展會上展出多年精心創作和收藏的繪畫和陶瓷藝術精品,與人們相約「中國第一高樓」,共同分享中華傳統文化藝術創作成果。來自京滬浙等地的文化名家和媒體代表應邀出席了展覽開幕式。
  • 古陶瓷投資收藏六大認知誤區:十個藏家九個錯!
    國外人仰慕我國的陶瓷產品,甚至將我國的國名都以「china(陶瓷)」取代,可見中國陶瓷在我國甚至世界歷史上的重要地位。而陶瓷的高大上定位,也使得我國的陶瓷文化非常的豐富。在我國甚至世界上的博物館裡,陶瓷產品是必不可少的收藏品。
  • 日本的中國古陶瓷梳理研究 打開亞洲視野
    《東洋陶磁》(東洋陶瓷),年刊,日本東洋陶瓷學會主編,創於1973年,現已出版到第三十幾期,學術性很強。他是專業的陶瓷史學家,著有《中國的陶俑》、《中國陶瓷史》等;很少有日本學者能寫中國陶瓷史通史,而他能做到。
  • 古陶瓷修復大家於愛平:「大巧若拙,大工無痕」
    於愛平用全部的心思鍾愛著她的職業,用精湛的技藝,淵博的學識,極致的耐心讓一件件殘缺的古瓷重新綻放光芒,現在的於愛平仍然單純憑藉手工筆塗修復陶瓷。 2000年,於愛平成立了 「古陶精舍」工作室,作為「古陶精舍」的創始人,在修復陶瓷的同時招徒傳承技藝,親傳親授,從不懈怠。她發揚傳承的理念,如慈母嚴師,用睿智的思想影響和引導了一批批的學生。
  • 葛介屏書法精品展在安徽胭脂紅古陶瓷博物館開幕
    1月12日上午,由安徽胭脂紅古陶瓷博物館主辦的當代著名書畫家葛介屏先生的書法精品展在安徽胭脂紅古陶瓷博物館隆重開幕。 此次葛介屏先生書法精品展主要是收藏家操海祥、張海生和葛介屏家族後裔私人藏品,共展出作品196件,為歷次展出之最,其中有71件作品屬首次參展。其獨創的「魚頭燕尾」隸書享譽全國,對甲骨、鐘鼎、碑碣等字體具也有比較深入的研究。葛介屏先生書法筆墨蒼勁,自成一派,飽含了他對書法藝術的熱愛和深情。
  • 日本人研究中國古陶瓷:多元背景 百花齊放
    不久前,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特聘教授謝明良在出席復旦大學舉辦的「中國古陶瓷研究:探索與思考」學術討論會上,就日本研究中國古陶瓷的歷史和現狀進行了一番檢視,介紹了日本出版的中國陶瓷史書籍、雜誌和相關學者。
  • 中國矽酸鹽學會古陶瓷專業委員會蒞臨暨宋朝曜變建盞學術研討會
    2020年11月21日,中國矽酸鹽學會古陶瓷專業委員會專家組一行蒞臨南平市曜變陶瓷研究院開展「宋朝曜變建盞學術研討會」。參加本次研討會的有中國古陶瓷藝術家聯盟主席、中國矽酸鹽學會古陶瓷專業委員會主任葉國珍,工信部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專家庫成員裘國樑,首批建窯建盞技藝復原專家組的成員陳輝,中國美術學院副教授劉建國,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張自軍,開封市德莊陶瓷博物館館長陳連義
  • 孫瀛洲:古陶瓷鑑定泰鬥是這樣煉成的!
    明成化鬥彩三秋杯孫瀛洲捐贈 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這對罕見的鬥彩三秋杯就是古陶瓷鑑定大師孫瀛洲先生捐獻給國家的。正是這種執著與熱愛,讓他收藏了一大批高質量的陶瓷精品,從晉唐名瓷,宋代五大名窯瓷器到明清瓷器,無所不包,自成體系。
  • 第三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陶瓷類)
    他是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高級會員、江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景德鎮古陶瓷研究學會會員、景德鎮雕塑研究會理事。曾擔任市政協第七屆於第八屆委員。1990年被評為景德鎮市有突出貢獻拔尖人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87年、1997年先後兩次在香港舉辦個人作品展。2002年應邀到美國路易州大學講學,進行陶藝交流。其作品大多是傳統的人物形象:羅漢、達摩、鍾馗、皇帝、張飛、文成公主、文姬歸漢等等,也創作了動物陶塑《大鴨》、《神仙魚》等。不少作品獲全國陶瓷美術設計一等獎、中國工藝美術品百花獎珍品獎、優秀新產品一等獎等獎項,不少珍品還被國外收藏。
  • 古陶瓷的老化痕跡和鑑定方法(舉一反三視頻講解)
    伍秋鵬教授手把手教您古董古瓷器鑑定秘籍,必將讓您終身受益,想成為古瓷器鑑定高手,就從這篇古陶瓷的老化痕跡和鑑定方法(舉一反三視頻講解)開始吧!謹記搜索「伍秋鵬去偽存真古瓷學院」古陶瓷的老化痕跡和鑑定方法(舉一反三視頻講解)① 聘請名師授課伍秋鵬:實戰古瓷鑑定家、大學教師。長期從事文物考古、收藏鑑定和教學培訓。
  • 第五屆景德鎮陶瓷藝術大師作品鑑賞會將於近期在石舉辦 郝小學
    第五屆景德鎮陶瓷藝術大師作品鑑賞會將於近期在石家莊舉辦 新媒體聯盟訊(郝小學)旨在弘揚中國陶瓷文化,展現江西景德鎮陶瓷藝術成就,讓石家莊人民近距離了解並鑑賞景德鎮陶瓷藝術的「2018中國(石家莊)第五屆景德鎮陶瓷藝術大師作品鑑賞會」, 將於4月20日在四季旅居旅遊文化廣場舉辦,展期至5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