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率先採取三舉措 爭創國家食安示範城

2020-12-19 大河網

  □ 記者 楊振東 通訊員 王東山 文圖

  3月3日中午,在濮陽市百姓量販,年過六旬的李大媽提著一瓶山西陳醋找到服務員說:「來,給掃掃,看這瓶醋假不?」店員小李帶李大媽來到店門旁的一臺查詢機前,把這瓶醋外包裝上的條形碼對著查詢機的掃射口一照,查詢機大屏幕上立刻顯出這瓶醋的產地、商品名、各證照信息及批發商名稱、地址等。「看到了嗎?不假,進貨渠道可正規啦!您放心吧,在咱濮陽想買到假貨可難啦!」小李敢如此篤定地對李大媽說,有賴於濮陽市食藥監人在河南多次率先之舉——率先推行食品安全「智慧」監管,率先建立應急體系,率先研發「網際網路+明廚亮灶」系統。

  濮陽這個經濟並不發達的農 業市,為何在食藥監管上取得如此大的成績?面對記者的提問,濮陽市政府副秘書長、市食藥監局局長郭嚴峻坦言:食品安全,事關民生,只要真正心繫百姓疾苦,就能敢蹚新路,攻堅克難,幫群眾解決問題。

  A

  率先在河南採取三舉措,擁有總局在河南唯一投資建設項目

  ● 「全省率先」之一 ——在河南率先推行食品安全「智慧」監管。

  前面提到的查詢機,在濮陽市共有70臺。此外,濮陽市食藥監局依託現代信息技術,自主研發建設了食品安全溯源監管綜合平臺,將全市23152家食品企業、13萬種食品納入溯源監管,建立了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的食安監管體系,實現「源頭可溯、去向可查、問題可控、責任可追」的監管目標。

  2017年,濮陽市食藥監局又率先開發手機APP客戶端,食品經營者可通過APP查驗食品進貨臺帳。投資40萬元在市城區70家大型超市安裝食品安全信息查詢機,方便公眾查詢,拓寬社會監督渠道,提升「智慧」監管水平。

  ● 「全省率先」之二 ——在河南率先建立應急體系。

  濮陽市食藥監局報請市政府印發新修訂的《濮陽市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修訂完善《藥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為應對食品藥品突發事件提供了指南。

  濮陽市食藥監局在河南率先建立功能完備、技術領先的食藥應急指揮中心,投資118萬元配備應急指揮車和應急裝備,開展食品全全應急演練,切實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國家食藥監總局(以下簡稱「國家總局」)刊發了濮陽的經驗做法。

  ● 「全省率先」之三 ——在河南率先研發「網際網路+明廚亮灶」系統。

  濮陽市食藥監局利用網絡視頻傳輸技術,實現對餐飲服務單位的遠程監控和社會監督。河南在全省推廣濮陽的經驗做法。2017年,濮陽市850家中型規模以上餐飲服務單位全部完成「網際網路+明廚亮灶」建設,上線數量全省第一。

  ● 一個「全省唯一」 ——濮陽市積極爭取國家總局資金1000萬元,分別建設南樂縣、範縣兩個區域性食品檢驗檢測中心。該項目也是國家總局在河南投資建設的唯一項目。

  該項目建成後,食品檢驗檢測能力將在全省處於領先水平。事實上,濮陽市通過2017年涵蓋261個食品品種、1009項檢驗參數的食品實驗室資質認定評審,足以顯示該市已具備全省一流的食品藥品檢驗檢測能力。

  此外,濮陽市在全省較早印發《濮陽市食品安全黨政同責實施辦法》《濮陽市食品安全工作責任約談辦法》《濮陽市食品安全考核辦法》,壓實各部門監管責任,促使食安工作高效運轉。

  B

  爭創「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統領全系統提質升級

  濮陽市在食品安全監管方面發力,不僅志在幾個「全省率先」和「唯一」,還有更遠大的理想——爭創「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這是濮陽市委、市政府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

  2017年5月17日,濮陽市召開全市創建動員大會,按照《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標準》,印發創建工作方案。很快,黨政同責管理責任體系、統一權威的監管執法體系、快捷高效的電子追溯體系、全面覆蓋的風險監測體系、協調聯動的應急管理體系和齊抓共管的社會共治六大治理體系相繼建立健全;產地環境汙染治理、農畜產品質量安全、農村食品安全保障、檢驗檢測能力建設、食品生產經營行為規範、監管執法能力提升、食品產業發展扶植、食品安全科普宣教八大工程也積極實施;食品「三小」專項整治、學校校園及其周邊專項整治、食品行業「潛規則」專項整治、餐廚廢棄物處理專項整治、農貿市場規範提升以及打擊食品安全犯罪六大專項行動雷霆出擊。

  濮陽市力促食品藥品生產經營單位提升標準,紮實開展提升食品藥品生產經營水平的集中行動,組織開展了食品安全示範縣、食品安全示範街、食品安全管理示範單位、網際網路+明廚亮灶示範店和示範企業等系列創建活動,打造了一批示範街、示範店、示範市場和示範企業。

  C

  堅持「四個最嚴」準則,讓偽劣食品無機可乘

  ● 「四個最嚴」準則

  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是濮陽市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的一貫準則。

  濮陽市食藥監局在重點抓好《食品生產企業主體責任監督管理辦法》落實的基礎上,根據日常監督和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對全市食品藥品生產經營單位實行風險分級和誠信等級劃分管理,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2017年,濮陽市食藥監局對全市237家食品生產企業、12298家食品經營企業、6742家餐飲服務單位、662家藥品生產經營企業、907家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企業完成了風險等級評定和誠信等級劃分。全市共監督檢查生產經營使用單位5萬多家次,下達責令整改書5453份,監督檢查覆蓋率100%。2017年,濮陽市食藥監局以人民群眾關心關注的肉、菜、面、油、乳製品等日常必需品為重點,高風險品種抽檢「常態化」、抽檢品種和地域「全覆蓋」。全市共抽檢食品14288批次,藥品醫療器械927批次,化妝品200批次。

  ● 開展專項整治

  針對日常監管和監督抽檢中發現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濮陽市食藥監局深入開展元旦、春節、中秋、國慶期間學校及學校周邊食品安全、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食品安全、肉品質量安全、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三小」食品及桶裝飲用水和調味麵製品安全、嬰幼兒配方乳粉標籤標識、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多組分生化藥、疫苗、注射劑、生物製品、血液製品、中藥材、中藥飲片、特殊藥品和含特殊藥品複方製劑等高風險藥品、醫療機構藥品質量安全、城鄉接合部和農村地區藥店診所藥品質量安全、角膜塑形鏡以及貼敷類、無菌、植入性醫療器械等各種專項整治36次。2017年分上、下半年各開展了為期3個月的案件查辦集中行動,嚴厲打擊無證生產經營、非法添加及製售假劣食品藥品等違法行為,重點查辦行業「潛規則」,集中力量查辦了一批食品藥品案件,持續保持了打擊食品藥品犯罪高壓態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食品藥品安全事故的底線。2017年,全市共立案1204件,取締食品「三小」277戶,上繳罰沒款1059萬元,移交公安機關18件,刑拘15人。

  ● 強化風險排查

  食藥監管工作的本質是風險管理,濮陽市食藥監局堅持強化風險排查。

  1.督促食藥企業主動排查風險點源568個,完善預防和控制措施826條,將食藥安全風險扼制在萌芽狀態。

  2.各級監管部門建立風險排查和風險監測機制,實施網格化風險隱患排查,及時管控、化解,共排查風險隱患307個,制定整改措施498條,上報藥品不良反應報告1930例、醫療器械不良事件669份、化妝品不良反應報告258例,始終讓監管「跑」在風險前。

  為迎接黨的十九大的召開,2017年7至10月開展為期3個月的風險隱患大排查大督查,濮陽市食藥監局被評為全省食藥安全大排查大督查先進單位。

相關焦點

  • 長沙創建國家食安示範城自評結果公示
    兩年多來,在省委、省政府及省食安委的領導下,長沙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緊扣創建要求、立足長沙實際、突出問題導向,務實推進創建工作,較好地完成了創建試點任務,在全省食品安全綜合評議考核工作中連續三年評為優秀。根據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申報評價程序規定,我市已經完成創建自查自評工作,現將自評結論及有關情況予以公示。
  • 廣東東莞爭創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見成效
    東莞爭創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的成效,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食品安全狀況持續良好不斷強化主要食品抽檢,2018、2019年全市分別抽檢食品34874、45913批次,分別達每千人4批次、5.53批次,合格率分別為97.9%、98.2%。
  • 食安創建|柯橋:智慧菜場提供放心農副產品
    近期,杭州市上城區、臨安區、永康市、溫嶺市、寧波市鄞州區、慈谿市、衢州市衢江區等7個我省首批食品安全創建縣(市、區)通過驗收並公示,繼"國創"之後再度掀起一輪食安創建熱潮。全程質量追溯、"三小一攤"整治、"陽光廚房"建設等一系列"大招",見證了浙江在守護"舌尖安全"之路上砥礪奮進、勇立潮頭的堅實信仰。圍繞"市縣全參與、城鄉全覆蓋、五年全達標"的要求,食品安全創建,浙江一直在路上。
  • 廈門曬出食安創城成績單:食品安全群眾滿意度全省第一
    昨日,廈門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公布了2017年廈門食安創城的「成績單」――第三方測評結果顯示,創城以來,廈門市食品安全群眾滿意度提升了10個百分點,在全省位居第一,在國務院食安辦第二批城市中期評估中也位列第一。
  • 廈門曬出食安創城成績單 食品安全群眾滿意度名列全省第一
    昨日,廈門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公布了2017年廈門食安創城的「成績單」――第三方測評結果顯示,創城以來,廈門市食品安全群眾滿意度提升了10個百分點,在全省位居第一,在國務院食安辦第二批城市中期評估中也位列第一。
  • 許昌食安解密之二從全國最大生鮮電商平臺到食安宣傳滿眼
    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簡稱創城)以來,許昌市改造提升食品「三小」門店5086家,規劃布局食品攤販集中區域49個。  ◎食用農產品「全程追溯」  食品安全,絕非一時一地的安全,而是從農田到餐桌每時每地都須安全。如何監控全程?  為此,許昌在全市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點20個,其中省級追溯點11個、市級追溯點7個、縣級追溯點2個。
  • 「最嚴監管」護航「食安山東」 全省食品安全整體合格率達到98%以上
    13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我省食品藥品安全工作情況:2020年我省大力推進「食安山東」「品質魯藥」建設,食品藥品安全「十三五」目標任務全面完成,全省食品安全整體合格率達到98%以上,省級藥品抽檢合格率達99.6%,全省食品藥品安全形勢總體穩定向好。
  • 周寧在全省率先採取EPC+O模式治理農村生活汙水
    根據規劃目標,汙水治理項目計劃總投資3億元,並率先在我省採取EPC+O模式(即工程設計、採購、施工、運營統一打包委託,由一個主體實施)開展農村生活汙水治理。  據了解,周寧縣農村生活汙水治理項目是省委、省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省生態環境廳高度重視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工作,大力推行採取EPC+O模式治理農村生活汙水。
  • 探訪「食安山東」新路徑 山東啟動「全國融媒體食安山東行」
    11月30日上午,由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主辦的「全國融媒體食安山東行」活動在濟南啟動。來自全國各地20餘家中央、省級主流媒體記者組成的採訪團將赴濟寧、菏澤兩市,圍繞食品安全市縣創建、乳製品質量提升、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等群眾關切的重點食品安全領域進行深入採訪,呈現「食安山東」的新路徑、新亮點。山東是食品生產、流通、消費大省,確保食品安全,責任重如泰山。
  • 深化「食安山東」建設 「十三五」期間山東食品安全形勢穩定向好
    深化食安、公安、農安「三安」聯動工作機制,設立省教育廳等10個省食藥安辦副主任單位,成立學校食堂、打擊違法犯罪、源頭治理、風險監測與評估、單位食堂等5個專項協作小組,完善省食藥安委會工作規則,發揮成員單位職能作用,強化部門間協調配合。各級食(藥)安辦加強統籌協調,建立完善了信息通報、形勢會商、應急處置、聯合督查、考核評議等工作機制。
  • 創新智能化監管,銀光「校餐安」亮相全省學校食品安全「兩會」
    今日頭條、封面新聞、新浪四川、四川食安等多家新聞媒體對此次會議中展現的銀光「校餐安」智慧食安監管系統進行了專題報導。向陽橋中學和龍泉二中食堂運用銀光軟體的「校餐安」智慧食安監管系統,充分展示了AI智能晨檢、無接觸遠程巡查、採購追蹤溯源等功能,在「校餐安」智慧監管雲平臺上,食堂的涼菜間、洗菜間、烹飪間等區域的實時情況一目了然,全面公開食堂的操作過程、後廚環境等信息,實現遠程、實時、動態、全過程監管與社會監督。
  • 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濟南摁下「加速鍵」
    此外,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還是一個城市科創實力的象徵,在項目招引、人才引進等方面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金招牌」。截止目前,我國已有北京懷柔、上海張江、安徽合肥、廣東深圳4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未來,第五個中心將花落誰家?據媒體報導,四川、湖北、陝西等省份近期公布的「十四五」規劃建議中也已提出,全力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競爭可謂十分激烈。
  • 四川解讀最新發展思路:支持有條件城市爭創全省經濟副中心
    支持成都加快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圍繞服務國家戰略、帶動區域發展、參與全球合作,加快提升對國際國內高端戰略資源的集聚集成能力,加快建設「五中心一樞紐」(全國重要的經濟中心、科技中心、西部金融中心、文創中心、對外交往中心和國際性綜合交通通信樞紐),進一步增強對全省其他區域的引領輻射帶動能力,高水平打造引領四川發展的「主幹」。
  • 「食在平度」撬動全域旅遊
    馬家溝芹菜系列、臘杆子燒雞、新河驢肉、店子火燒、吳大寶燒肉、巧女張水餃……一大批美食在青島平度市開展的為期一個月的「食在平度」美食大賽中脫穎而出。「作為打造『食在平度』旅遊目的地品牌的一部分,此次大賽主打食養、文化、旅遊牌,讓遊客吃出美味、吃出營養、吃出文化,最終目標是讓『食在平度』引爆全域旅遊。」平度市旅遊局局長、「食在平度」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高明江介紹說。
  • 社會共治食安 廈門「食安鬥陣行」入選全國十佳案例
    廈門網訊(本組文/廈門日報記者陳泥,通訊員楊鈴,本組圖/市食安辦提供)由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中國工商出版社主辦的首屆市場監管領域社會共治高峰論壇日前在北京舉行。論壇上發布了全國市場監管領域十大社會共治案例,我市的「食安鬥陣行」活動入選全國十佳,成為政府類案例中唯一的食品相關案例。
  • 探訪「食安山東」新路徑|「食安濟寧」,不斷提升百姓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關係到百姓的『舌尖安全』,『食安濟寧』就是要多措並舉,加大力度,不斷提高百姓食品安全的獲得感。」12月3日,濟寧市市場監管局局長侯典峰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從南張中學的精管食堂,到康泉食品的「良心」操守,再到百意購物「全程溯源」,「全國融媒體食安山東行」採訪團的記者們感受到「食安濟寧」給讓老百姓帶來的食品安全獲得感。目前,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要求,濟寧全面建立健全市、縣、鄉鎮(街道)三級黨政領導班子食品安全責任體系,完善了綜合協調工作機制,「食安濟寧」有了堅強的後盾。
  • 「全國融媒體食安山東行」活動在濟南啟動
    11月30日,由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主辦的「全國融媒體食安山東行」活動在濟南啟動。來自全國各地20餘家中央、省級主流媒體記者組成的採訪團將赴濟寧、菏澤兩市,圍繞食品安全市縣創建、乳製品質量提升、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等群眾關切的重點食品安全問題進行深入採訪。  山東是食品生產、流通、消費大省,確保食品安全,責任重如泰山。
  • 全國融媒體食安山東行②——「刨根問底」成武的「食安錦囊」
    12月1日,「全國融媒體食安山東行」採訪團來到成武縣「刨根問底」他們的「食安錦囊」。「首先『上線』過硬,縣裡把食品安全作為『一把手』工程,書記、縣長任縣食品安全委員會主任;再者,捨得花錢,2018年以來,共撥付食品安全監管經費3834.3萬元,補齊了人員、裝備、技術『三大短板』。」成武縣委書記崔學民告訴記者。
  • 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布局科技創新策源地!濟南這樣抓發展的...
    市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為濟南今後的創新之路謀篇布局:強化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科技自立自強,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加快建設人才強市,營造優良創新生態,打造科技創新重要策源地。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創新正驅動濟南發展升級蝶變,並不斷激發出更加強勁的澎湃動能。
  • 事關河北全省醫院……這些變化一定要知道!
    此項工作得到國家肯定,具體做法在國家醫改簡報專題刊發,改革成果正在越來越多地惠及廣大人民群眾。 在重點領域創新方面,以省為單位率先啟動跟進落實國家藥品集中帶量採購,通過帶量採購、量價掛鈎、以量換價,降低藥品價格。建立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醫療服務價格調整向體現技術勞務價值的服務項目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