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生為何青睞大陸高校(兩岸聚焦)

2020-12-14 臺灣頻道

  每年的臺灣高中畢業升學季,都會有各類熱門話題,而今年的話題格外特別。日前,一張臺生排隊等候廣州中山大學面試的照片登上了島內各大網站的顯著位置,臺灣高中生畢業擇校出現了新特點——「登陸熱」。

  申請數翻倍,推薦信「寫到手軟」

  「去年請我寫推薦信申請大陸高校的學生約20人,今年一下有70多人。」臺灣知名高中「建中」校長徐建國表示,近幾年申請赴大陸高校讀書的畢業生逐漸增多,今年尤其突出。前段時間加班加點給學生寫推薦信「寫到手軟」。

  今年,與徐建國有著相似經歷的高中校長們不在少數。據臺灣媒體統計,至少有10所臺灣知名高中申請赴陸畢業生數量由去年的個位數大幅增加至今年的30人以上。桃園市復旦高中校長段臺民介紹,往年學校僅有兩三名學生申請到大陸就學,今年增加到40多名。「好多學生一口氣申請了五六所大陸高校,哪怕不是頂尖名校也要試試。」在與上海復旦大學的交流中,他了解到,原本只打算招15名臺生的復旦大學今年收到了600多份臺生申請,競爭空前激烈。

  臺灣高中生赴陸讀大學,除了以學測成績申請免試入學外,也可直接參加大陸6月的高考或港澳臺聯招。隨著臺灣有意赴陸讀書的高中生越來越多,一些面向臺生的教育培訓機構也興盛起來。福建某教育培訓機構董先生介紹,他的機構目前有100多名臺生,有的是在臺灣讀完高二就休學到大陸參加補習,也有的是參加學測後成績不理想,高中畢業後到大陸補習一年準備參加港澳臺聯招。

  失望累積,臺生「用腳投票」

  為何今年申請赴陸求學的臺灣高中畢業生數量會增加那麼多?在北京創業公社任職的臺灣青年鄭博宇認為,這是家長與學生對執政當局和臺灣發展狀況失望累積的結果。「越來越多的人到大陸求學、就業、創業,不是暫時現象,局面只會越打越開。」在北京工作的他致力協助臺灣青年在大陸創業就業,也接待了許多臺灣來的參訪團,其中不乏高中生、大學生。

  「臺灣現在的發展狀況,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收入16年沒漲,其實就是嚴重的倒退。」鄭博宇分析說,「登陸熱」是人往高處走的結果,「現在資訊發達,臺灣年輕人都知道大陸發展前景廣闊,並且推出了一系列利好措施,而臺當局的施政荒腔走板,讓人看不到未來,所以才會有越來越多人有緊迫感,選擇儘快『登陸』。」

  畢業於臺南一中的宋昇端今年同時獲得了臺灣大學機械系和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的錄取資格,宋昇端反覆思量後選擇了後者。「想跳出舒適圈,迎接新的挑戰。」宋昇端表示,之前到大陸參加科技夏令營,讓他有了到大陸讀書的念頭。「競爭會很激烈,但成長也會很快。」談起未來,宋昇端認為自己很有可能將來要在大陸發展,早一點過來,可以儘快跟上大陸發展的步調。

  當局潑冷水,學校家長不買帳

  對於社會熱議的「登陸熱」,臺教育部門果然出來「潑冷水」,不僅貶低大陸求學和發展環境,甚至斷言「登陸熱」是暫時的。「現在只是剛開始而已」,針對教育部門的表態,臺灣資深媒體人趙少康不以為然,直言這股熱潮已經是不可阻擋的長期趨勢。他諫言臺當局,敢於脫離舒適圈闖蕩大陸的臺灣青年將來成功的可能性更大,當局應該把他們看成是臺灣未來的財富,「而不是淨幹些防堵、打壓的笨事。」

  更讓教育界人士和家長、學生感到惱火的是,一些高中的校長因給學生寫申請大陸高校的推薦信而被當局多次來電「關切」,甚至有情報部門直接上門「了解情況」。桃園市武陵高中今年有47人申請大陸大學,是去年的5倍。校長林清波坦言,確實受到當局有關部門「關切」,希望他解釋數量突然暴增的原因。「我告訴他,學校沒有倡導、鼓勵,寫推薦信只是滿足學生的需求。」林清波憤而反問,當局煽動民粹破壞教育氛圍,學生選擇到大陸繼續接受教育,你們還能說什麼?「不少家長希望小孩去大陸完成學業,寧可放棄臺灣名校,這是趨勢,明年人數恐更多。」林清波說。

  《 人民日報 》( 2018年05月31日 20 版)

(責編:馮粒、楊牧)

相關焦點

  • 上萬臺生大陸求學 兩岸高校「學霸」誰更拼?
    原標題:兩岸高校「學霸」誰更拼? 「『臺灣學生像羊,大陸學生像狼』,這句話流傳好久了。」臺灣大學的柯伯麟說。「2015大陸臺生研習活動」日前在臺北舉行,大陸求學歸來的臺生們現場分享經驗。兩岸學生有哪些不同,大陸高校生活跟臺灣有何差別?帶著這些問題,記者分別採訪了幾名臺生和大陸學生。 「狼性十足」名校君?
  • 臺高中校長寫推薦信寫到手軟 臺生為何青睞大陸高校
    臺生為何青睞大陸高校(兩岸聚焦)  本報記者 馮學知  每年的臺灣高中畢業升學季,都會有各類熱門話題,而今年的話題格外特別。日前,一張臺生排隊等候廣州中山大學面試的照片登上了島內各大網站的顯著位置,臺灣高中生畢業擇校出現了新特點——「登陸熱」。
  • 臺高中校長推薦信「寫到手軟」 臺生為何青睞大陸高校
    臺生為何青睞大陸高校(兩岸聚焦)本報記者 馮學知每年的臺灣高中畢業升學季,都會有各類熱門話題,而今年的話題格外特別。申請數翻倍,推薦信「寫到手軟」「去年請我寫推薦信申請大陸高校的學生約20人,今年一下有70多人。」臺灣知名高中「建中」校長徐建國表示,近幾年申請赴大陸高校讀書的畢業生逐漸增多,今年尤其突出。前段時間加班加點給學生寫推薦信「寫到手軟」。
  • 臺生沈志升的大陸生活:我們是兩岸的咖啡匙
    「我們臺生就像這小小的咖啡匙子,調和著苦甜,讓咖啡更加醇香。」這位福建農林大學的臺灣學生喝著咖啡,輕輕說道。   福建農林大學從2002年開始面向港澳臺招生,至今一共有4名臺生。第一批兩名學生已於去年畢業,旅遊管理專業的臺生去了其父在上海辦的旅遊公司,現在主要做兩岸旅遊業務;動物科學專業的臺生,則去了他父母在莆田開的養豬場,從事生豬養殖。
  • 聚焦兩岸丨2018年大陸普通高校免試招收臺灣考生
    )成績達到均標級以上的高中畢業生,即可直接申請大陸普通高校就讀免試資格。符合規定的臺灣考生可直接向大陸高校申請就讀,經大陸高校面試合格後即可錄取。根據2017年教育部印發的《通知》,自2017年10月1日,臺灣考生的學測成績達到均標級(佔參考人數總數的前50%)以上,即可直接申請大陸普通高校。這意味著,符合申請大陸求學臺生資格人數將翻一倍。
  • 國臺辦:臺生報考大陸高校十分踴躍 錄取人數較以往有較大增長
    人民政協報兩岸經合周刊記者:大陸高校現在基本已經開學了,這兩年隨著大陸高校在國際排名的不斷提升,有越來越多的臺灣青年會選擇到大陸高校就讀,想請發言人介紹一下今年臺灣青年來大陸就讀的情況,比如與去年相比,數量上有什麼變化?
  • 【臺生】2018年可憑臺灣學測成績直接申請免試入讀大陸高校
    據2011年教育部印發的《教育部關於普通高等學校依據臺灣地區大學入學考試學科能力測驗成績招收臺灣高中畢業生的通知相關通知》規定,自2011年起,大陸高等學校可依據學測成績招收前標級(佔參考人數總數的前25%)以上的臺灣高中畢業生。符合規定的臺灣考生可直接向大陸高校申請就讀,經大陸高校面試合格後即可錄取。
  • 臺籍政協委員:搭建有效平臺為臺生大陸求職提供服務
    新華社北京3月3日電(記者趙博)隨著大陸經濟發展,越來越多臺灣青年選擇來大陸求學,畢業後希望留在大陸就業的人數也不斷增多。正在此間參加全國兩會的臺籍政協委員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目前臺生在大陸求職存在諸多不易,建議從政策層面加以解決。
  • 臺灣學生為何越來越青睞大陸高校
    申請數翻倍,推薦信「寫到手軟」「去年請我寫推薦信申請大陸高校的學生約20人,今年一下有70多人。」臺灣知名高中「建中」校長徐建國表示,近幾年申請赴大陸高校讀書的畢業生逐漸增多,今年尤其突出。前段時間加班加點給學生寫推薦信「寫到手軟」。
  • 為阻止臺生來大陸求學,陸委會自問自答了8個問題
    再看看過去30多年的兩岸文教交流,可謂一波三折。特別是臺灣學生赴大陸求學的歷史,長期以來一直被臺灣各界當成一段黑歷史忽視。1992年之前就讀的老臺生,管你是北大還是清華畢業的,臺灣當局仍舊一律不予認可這些學歷,只有1992年至2011年這二十年間在臺灣承認的大陸學歷才給予採認,但截至目前為止臺灣當局仍只承認以211高校為主的大陸155所高校學歷。
  • 臺"教育部"只承認大陸41所大學 大陸臺生:不合理
    華夏經緯網1月2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兩岸教育交流未來只會擴大,只承認41所大陸大學不合理,也扼殺更多臺生的努力。」廣東暨南大學臺生陳宇弘說出許多在大陸求學的臺灣學生心聲。據報導,大陸臺灣學生聯誼總會會長邱榮利表示,臺「教育部」目前只承認大陸「985」工程的41所大學學歷,未來馬當局4年應該要鎖定大陸「221」工程的大學,以每年開放100所、4年400所的目標,循序漸進承認大陸大學的學歷。 陳宇弘指出,以人口近1億的廣東省為例,目前臺灣承認廣東的大學只有中山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實在太少。
  • 大陸名牌大學臺生想讀就能讀?今年畫風突變……
    而在往年,報考廈大的臺生通常是三四十人。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廣東中山大學。該校相關部門表示,今年計劃招30人,最後收到近600 份臺灣考生報考申請,其中符合報名條件的,共計580 多份,較往年增加了4倍。此外,復旦大學今年招15名臺生,申請者更是多達600人。
  • 大陸臺生:在北大就讀 生活真的艱苦嗎?
    在臺灣海基會11日上午舉辦「2016年臺生座談聯誼活動」中,正就讀北京大學臺生黃宣瑋分享了在大陸的生活經歷。(中評社圖片)原標題:臺生王裕慶:北大就讀,生活真的艱苦嗎?近日,臺方舉行「2016年臺生座談聯誼活動」,來自大陸的臺生與準備就讀的新生都很踴躍參加。在此次的聯誼活動裡,有許多已經就讀的臺生都談到了北大生活的甘苦談,尤其是談到宿舍本身的「不方便」與北京地鐵的擁擠,令在準備就讀的新生感到驚訝。
  • 為什麼大陸高校在臺灣「一夜爆熱」
    兩岸高校實力對比此消彼長,臺灣日益落於下風,大陸的就業市場廣闊,成長空間、薪資待遇都遠超臺灣。桃園復旦中學高三學生莊鎮元接受媒體訪問時說,今年太多人搶著赴大陸讀書,競爭太激烈,即使文學院也是一樣。「學測頂標成績申請大陸一線高校算是『符合資格』,但未必能上。」兩岸高校此消彼長以上現象給人的感覺,似乎是大陸高校在臺灣是「一夜爆熱」。
  • 臺高校校長:臺生競爭力慘輸陸生的關鍵在小確幸
    臺灣高雄大學校長王學亮(右一)(臺「中時電子報」)海外網3月17日電 據臺「中時電子報」報導,比起大多數求學態度積極的大陸學生,臺灣學生教育環境安逸、求知慾不高,致使競爭力遠落於人後,臺灣高雄大學校長王學亮接受問時建議,臺灣學生可去大陸沿海一線城市,通過交流、互相學習打開眼界,反思自身不足的原因,並直指臺灣競爭力低落的關鍵便是在「小確幸」。
  • 2018年大陸普通高校免試招收臺灣考生
    臺生憑學測成績 即可申請大陸高校免試入學資格為方便臺灣高中畢業生來大陸接受高等教育,教育部於2017年印發《教育部關於普通高等學校依據臺灣地區入學考試學科能力測試成績招收臺灣高中畢業生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 陸生赴臺遇區別對待 兩岸學生交流有待拓展
    兩岸同文同種,同根同脈,同聲同氣,十多二十年來教育交流漸趨密切。大陸在1985年就招收臺灣學生入讀大學本科,但直至2011年臺灣才承認大陸學歷,四年前首批大陸學生赴臺升大學,並於今年六月戴上四方帽。如今,到大陸讀大學以至研究院的臺生,每年上萬人,近幾年來到臺灣升大學和讀研的陸生約三千人,若加上修讀短期課程的,則超過八萬人次。
  • 臺灣考生可憑學測成績申請大陸高校免試入學
    臺生憑學測成績,即可申請大陸高校免試入學資格  為方便臺灣高中畢業生來大陸接受高等教育,教育部於2017年印發《教育部關於普通高等學校依據臺灣地區入學考試學科能力測試成績招收臺灣高中畢業生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 民進黨當局抹黑大陸難阻兩岸青年交流
    「懶人包」的內容包括「從大陸轉赴歐美高校深造較以往困難」「中美貿易摩擦致中國大陸就業創業情勢日益嚴峻」「大陸疫情信息不透明」「部分大陸學歷在臺不被承認」等等。這些信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都是臺當局憑空捏造的虛假信息,其目的在於製造兩岸之間新的對立,恐嚇臺灣學生赴大陸求學發展,破壞兩岸教育與文化交流。
  • 國臺辦:今年共有近6800人次臺灣學生報考大陸高校
    但今年大陸學生赴臺就讀遇到了重重困難,對於現在仍在臺灣學習的大陸學生,支持他們通過適當方式維護自身應有的權益。資料圖:臺灣學生在大陸實習。中新社發 陳淑華 攝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目前大陸高校已經陸續開學,請您介紹今年大陸高校招收臺生以及臺生返校報導的有關情況。大陸高校為臺生學習和生活提供了哪些便利?目前大陸學生赴臺就讀情況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