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是如何出生的?那麼小的口那麼大的娃,看完還覺得生娃簡單嗎

2020-11-03 泡沫媽媽談育兒

文/泡沫媽媽談育兒

寶寶的出生日,媽媽的受難日。

寶寶是如何出生的

女性從受孕開始,就期待寶寶的降生。而一個寶寶的出生過程遠沒有男性想的那樣簡單。

從身體到心理,女性不僅生理上疼痛,其實在精神上也在遭受折磨

首先,寶寶在子宮內的不是正常以擁抱的體位和媽媽相處,而是頭朝下等待出生。

其次,寶寶出生的路徑也不是直上直下,而是通過彎彎道道出生的,這更加大了生產的難度。

這是一張「胎兒」與媽媽相處的姿勢。

胎兒頭向下,身體蜷縮。而媽媽在懷寶寶時,走路也不敢快速,每走一步都像抱著10多斤的物體行走一樣。

第二張圖是「胎兒即將生產」的圖片。

這個寶寶在媽媽的保護下,健康成長,直到預產期的這天,胎兒的頭慢慢向下走,擠到了陰道口。

第三張圖是「子宮擴開,開始見紅」

這個時期的媽媽開始害怕,因為見紅,所以慌裡慌張地收拾東西往醫院跑。在這個過程中,媽媽會很緊張,將感覺誤判成很痛很痛。

第四張圖是「羊水破裂」

等到了羊水破裂的時候,鎮痛也隨著而來。這時胎兒在向下擠壓,羊水也順著孕婦大腿而下。媽媽的緊張情緒會將疼痛感受得更加清晰。為了讓胎兒儘快出生,忍著鎮痛的媽媽,開始在病房的門口走動,以便幫助生產。

第五張圖是「子宮收縮」

子宮的收縮,讓媽媽感受明顯疼痛。隨著子宮的收縮,宮口也在慢慢的打開,一指,二指,三指……

第六張圖是「子宮頸打開,正式分娩」

當開到十指後,正式生產,但這一過程分卻是漫長的,快的3、5小時,慢的十幾個小時,這一過程無疑是等待生產最痛苦的過程。

第七張圖是「宮口全開,胎兒頭部向下移動」

隨著宮縮,胎兒慢慢被擠壓出子宮,慢慢的胎兒的頭到達了盆骨,試想一下一道門開了一拳頭的縫,你從裡面鑽出來,要用多大的勁兒,要遭多大的罪。

第八張圖:「胎兒分娩成功,胎盤脫出」

胎兒的頭部向下移動,宮縮的壓力使得孩子慢慢從陰道口出生。當胎兒的頭勉強出來後,胎兒的肩寬則將孕婦的陰道口再次撕開,要比頭部還大的口,這樣的生產過程得有多疼。

當胎兒完全出生後,還需要等待胎盤的掉落,等胎盤出來後,才算是完成了整個分娩的過程。

當家人慶祝孩子出生時,卻沒有人對產婦說一句「辛苦了」

孩子出生以後,包括產婦都會關心孩子的健康,但這對於孕婦來說並不公平,因為沒有人去詢問孕婦怎麼樣,孕婦是不是很痛很累。

當孩子出生後,最該受到關心的應該是孕婦,只有媽媽一切平安順利,孩子才會健康地成長。

在分娩完成後,希望爸爸可以這樣做:

1、安撫妻子

當妻子從產房出來時,爸爸需要先安撫妻子的情緒,關心妻子的身體情況。這樣妻子才會暖暖的,才不會產生消極的情緒。

2、查看孩子

當妻子被推進病房,開始休息後,爸爸可以去看看孩子。當然也可以靜靜等待孩子被護士送來病房。

3、照顧妻子

妻子生產後,丈夫應該注意妻子情緒變化,最後自己動手照顧妻子。對面丈夫,妻子才能發洩情緒,宣洩不滿。

所以,當孩子出生後,丈夫要更加關心妻子情緒,不要把妻子的壞情緒當成不講理。在生產完,身體激素的紊亂,導致了妻子情緒的不穩定,丈夫應該更加包容。

看完以上的圖組後,你還覺得生娃簡單嗎?這幅圖組只是希望孩子長大後,能明白媽媽的付出,爸爸能多多心疼一下媽媽們。生娃不簡單,帶娃更不易。

今日話題:看完圖組,你有什麼想要說的嗎?歡迎留言

若是喜歡我的文章記得分享收藏,關注我哦!

(本文全部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寶寶頭那麼大,媽媽產道那麼小,娃是咋生出來的?過程很心酸
    羊水破了之後,沒敢停留,直接打了120去了醫院,前一天晚上住的院,第二天下午寶寶出生,過程還挺順利的,就是因為在生產的時候,最後一下用力過猛,寶寶被衝出來了,而她也有些撕裂。沒生孩子之前,我們也好奇,寶寶頭那麼大,而產道那麼小,娃是怎麼生出來的。直到自己經歷的時候,才真正感覺到母親的偉大與辛酸。
  • 美國一孕婦站著就把孩子生下來了,網友:別人生娃咋那麼容易?
    美國佛羅裡達州,一名產婦跟丈夫來到分娩中心,還沒來得及走進醫院,在醫院停車場,站著就把孩子生下來了,孩子從產婦產道滑出的那一瞬間,產婦驚叫了一聲,助產士一下接住了孩子,她把剛出生的寶寶交給產婦抱著,和產婦的丈夫一起將產婦扶進醫院。這個視頻在網上引起了媽媽們的熱議,大家既驚訝又羨慕。
  • 生完娃的變化太扎心!看完了你還敢生寶寶嗎?
    甚至還有一些寶媽表示幾十年了都沒有起過痘,沒想到生完孩子竟然起了那麼多的「青春美麗小豆包」。+小翹臀,而生完寶寶,不僅腰變粗了,胯也會變得很寬,以前漂亮的牛仔褲、超短裙都穿不進去了,這是令大多數女性難以接受的事情。
  • 覺得生娃後夫妻間感情變了,看完這9點讓夫妻感情更上一層樓
    生娃前聽朋友說她生娃後影響了自己和老公的感情,當時聽沒太多感觸,當自己生了娃,終於理解了,並總結出來了10點,搞明白這10點你的心態會變好。寶爸認為:少喝口水,少換會兒紙尿褲不是啥大事,不至於火氣那麼大。分析:男女性格上的差異性,這個是需要對方互相理解的,男人大多做事簡單粗暴,不拘泥小節,照顧孩子粗線條。而女人大多心思細膩,面面俱到,在自己心裡寶寶最重要,所以更會照顧的仔細。
  • 娃出生後醫生給產婦看孩子屁屁,除了確定娃的性別,還另有內情
    不知道各位準媽媽在十個月的孕期是否有臆想過肚中寶寶的模樣呢?是像爸爸多一些還是像媽媽多一些呢?寶寶的長相問題估計整個孕期最關心的問題了吧。尤其是在卸下寶寶的那一刻,媽媽們總是想著這小傢伙可算出來了,喘著一口微弱的氣息想看看寶寶到底長什麼樣,可產房裡的醫生卻只是給自己看一眼寶寶的屁股?這到底是為何呢?
  • 生娃真有那麼疼嗎?一組3D圖了解生產全過程,看完感嘆母親偉大
    沒有體驗過生孩子就沒有發言權,說的一點沒錯,可能很多人都覺得,這沒什麼大不了的,生產時忍一忍就過去了,根本沒有那麼誇張…有這些想法的人大多都是男性,他們覺得生孩子是理所應當,別人生孩子一點事都沒有,怎麼輪到自己的妻子就要死要活的,有些難以理解!
  • 一邊生娃一邊拉粑粑?還撕裂?還捅菊花?這波畫風清奇的生娃揭秘,要...
    原標題:一邊生娃一邊拉粑粑?還撕裂?還捅菊花?這波畫風清奇的生娃揭秘,要命了話說,對於生孩子這事兒,沒生過的小仙女們是不是都很好奇?雖然不知到底怎麼一回事,但聽起來很神秘很麻煩的樣子……Buzzfeed邀請了耶魯大學醫學院生殖科學專家,婦產科主任醫師Mary Jane Minkin給網友答疑解惑。
  • 寶寶晚上出生好,還是白天出生好?兒科醫生:生娃也要看準時間
    導讀:寶寶晚上出生好,還是白天出生好?兒科醫生:生娃也要看準時間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晚上出生好,還是白天出生好?兒科醫生:生娃也要看準時間!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出生階段有講究,這四個階段出生的娃,天生就是幸運的
    前臺MM和我聊完之後,我才恍然大悟,Linda家寶寶確實是有福之人啊!那麼這娃到底出生在哪個時辰呢?是不是很好奇?孩子出生的好階段有四個,如果寶寶在這些階段出生,可以說對寶媽和寶寶都具有很重要的意義。但如果寶寶出生的時候,雙方老人的身體尚可,並且有時間有精力幫忙帶娃,這對於寶媽和寶寶來說,無疑是錦上添花的一件事情。為什麼說是錦上添花呢?因為寶媽們在生娃之前,就應該對自己的產後生活有一定的安排和規劃。而不是期待完全依靠老人來帶娃。
  • 生娃前後,女人的變化竟然這麼大
    生娃前後,女人的變化是翻天覆地的!曾經是愛臭美的精緻的豬豬美少女,生完娃感覺自己真的就是大媽了,老了十歲有木有!看一個美少女如何變成大媽,哈哈哈,如何蛻變,如何扎心,請您堅持看到最後呀。妮姐我是一個靈魂畫手,請欣賞一波我的手繪圖。
  • 剛出生的娃,為啥醫生只給產婦看屁屁?不光確認性別,還另有內情
    慧慧和丈夫結婚後,一直備孕不成功,終於在婚後第六年時,懷上了寶寶,為此慧慧還特意將工作辭掉,在家專心養胎。夫妻兩人對肚子裡的寶寶十分期待,總是在一起討論寶寶出生後會是什麼樣子呢?與寶寶的初次見面,慧慧腦中也閃過無數回的幻想。
  • 看完章子怡生完娃首次亮相,讓我想寫一篇生完娃保持年輕的秘訣
    如今生了娃,同學聚會時,發現很多生完孩子寶媽們打扮和容貌多多少少有些變化,討論話題的重心全放在孩子養育上。我也是30+,很多人眼中老阿姨的年齡,但我的觀念和容貌與社會定義不太一樣。我基本是把50%時間留給自己,上班+學習+ 放鬆。你可能覺得我不負責任,因為我嘗試了很多辦法,發現這麼做是可以更高效陪伴寶寶!不用花,也能做到!你是不是覺得我瘋了?
  • 生娃時寶寶偏大,寶媽生娃時「撕裂」瞬間的表情,助產師心疼
    導讀:生娃時寶寶偏大,寶媽生娃時「撕裂」瞬間的表情,助產師心疼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生娃時寶寶偏大,寶媽生娃時「撕裂」瞬間的表情,助產師心疼!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出生時間也有講究嗎?這個階段出生的娃,從小健康又幸福
    文丨任林(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孕媽小蕊前段時間順產生下了一個男孩,雖然小蕊被折騰得很虛弱,但是小傢伙卻很健康。不得不說,小蕊能夠順產這事著實是有挺多的波折。在臨近預產期的時候,小蕊的婆婆便找人打聽給即將出生的小寶寶算個良辰吉日。
  • 上午生娃和下午生娃有啥區別?醫院主任:還真不一樣,有科學依據
    在育兒這方面,老一輩的人總比年輕人講究,甚至在孩子沒有出生之前便想將自己的想法付諸實踐。比如有些老人就特別看重孩子的出生日期,連孩子的出生都想要幹涉。上午生娃和下午生娃有啥區別?婆婆深信不疑,回家便和小沐商量,說什麼也要孫子在上午出生,哪怕剖腹產也行。得知婆婆的想法,小沐難以贊同,趕緊說道:"媽,生孩子這事是順其自然的,我們怎麼能夠幹預呢?"見小沐這般堅持,婆婆也不好說什麼呢,但還是有些不高興。終於過了一個月,小沐在晚上生下了一個平安健康的寶寶,可婆婆總是唉聲嘆氣的,說孩子出生在晚上不好,以後的人生可能會很坎坷。
  • 「生完二寶後,我後悔了」,二胎媽媽帶倆娃的心酸,沒人能體會
    「生完二寶後,我後悔了」,二胎媽媽帶倆娃的心酸,沒人能體會雪楠大寶上小學二年級,把孩子送上小學,感覺生活能輕鬆一些了。但是婆婆看了許多人家都有倆孩子,也催雪楠再生一個。老公也覺得倆孩子熱鬧,想要二胎。但是雪楠覺得帶孩子很累,大寶都是自己一手帶大的,好不容易能歇一歇,不想生二胎。老公和雪楠保證,會照顧好兩個孩子,雪楠才同意生二胎。經歷了辛苦的十個月,老二出生以後,雪楠就後悔了。「生完二寶後,我後悔了。」
  • 上午生娃和晚上生娃差別大?婦科主任:準備生孩子的都來看看
    上午生娃和下午生娃區別大,這一說法有科學依據嗎?90後孕媽娜娜快要生產啦,她每天都幸福地和肚子裡的寶寶說話,唱歌給她聽,憧憬著寶寶出生時的可愛樣子。誰知她的婆婆突然打電話來,再三強調要讓寶寶在白天出生,而且最好是在上午這一階段。
  • 分娩奇葩軼事大賞:有人生娃咬過護士,有人生娃被拍成視頻當教案
    但只有親歷過分娩的寶媽們才知道,分娩何止是「疼」這麼簡單的一個字就能概括的。對於不同的寶媽來說感受也大不相同。我當時那心情···豆豆媽:剛生完姑娘,醫生瞅了一眼寶寶說,孩兒她爸肯定長得挺帥!我當時還暗暗竊喜,後來反應過來,敢情我在您眼裡得有多醜呀!
  • 生娃小趣事
    別人生娃是受罪,我感覺自己生娃像笑話。我生孩子時已經29歲了,屬於大齡產婦。懷孕四個多月,腿就腫的似蘿蔔,小腳面也像剛出鍋的饅頭,一按就是一個坑。聽說順產的孩子情商高,聽說多運動助順產,我就邁開我的小粗腿,一天走它五六裡。到預產期,孩子可能貪戀我肚子裡的溫暖,愣是不肯出來。媽媽心疼我,天天讓刨腹。
  • 生娃必備的待產包,孕媽準備好了嗎?待產包簡單實用版攻略來了
    當然不是,生娃之前還有很多工作需要做!生娃必備的待產包,孕媽準備好了嗎?前段時間和一位新手寶媽聊天,她突然說起生娃當天的尷尬事。這位寶媽生娃發作的時候挺突然,當時只有她自己和老公,兩人也是慌慌忙忙去了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