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奇葩軼事大賞:有人生娃咬過護士,有人生娃被拍成視頻當教案

2020-11-19 錦鯉媽咪

對於寶媽們來說,分娩無疑是一生中最難忘的記憶之一。

執筆:張大貓

編輯:張大貓

定稿:歐陽比文

說起生孩子,大部分人第一反應只有一個字——疼。

但只有親歷過分娩的寶媽們才知道,分娩何止是「疼」這麼簡單的一個字就能概括的。對於不同的寶媽來說感受也大不相同。

有的人生娃可能就是幾個小時的功夫,而有的人可能要煎熬好幾天。正因如此,不同的人在分娩過程中也會經歷許多不同的事情。

這些或溫情或尷尬的小故事,到頭來隨著寶寶的降生都成了一種美好的回憶。

盤點那些分娩過程中發生的小故事,快來看看有沒有同款

昨天群裡聊天,聊到了分娩的話題,結果大家的話匣子一下子就收不住了,開始分享自己分娩時遇到的各種趣事。

萱萱媽:記得以前看電影有一幕,助產士用吸塵器改裝的吸引器把胎兒吸出來,一直以為是搞笑虛構的片段。結果這招真用在我身上了!果然藝術源於生活!

團團媽:我生產前體重180。上了產床我跟醫生說,我都3頓沒吃了,你得好好鼓勵我。結果醫生輕拍了一下我肚子,輕描淡寫道:「沒事,這一身肉足夠了。」我當時那心情···

豆豆媽:剛生完姑娘,醫生瞅了一眼寶寶說,孩兒她爸肯定長得挺帥!我當時還暗暗竊喜,後來反應過來,敢情我在您眼裡得有多醜呀!

樂樂媽:懷孕38周的時候突發急性闌尾炎,事態緊急直接剖宮產生的娃,然後把闌尾割了。到現在孩兒他爸還說「兒子是割闌尾送的~」

嘉寶媽:我當時剖宮產,醫生和麻醉師還有護士嘴一直沒閒著在聊天,各種講笑話,說小時候的糗事,樂得我在產床上一顫一顫的,醫生拍了我一下說,樂就樂不要顫這麼大力!結果我笑得更狠了。

妞妞媽:我可能是讓醫生們印象最深的產婦。生姑娘的前一刻,護士長趴在我身推我肚子,結果當時不知道腦子哪根線不對,我一使勁狠狠咬了她大腿一口······

檸檬媽:我是生產了才知道,羊水破的時候是有聲音的,「啪」的一聲跟氣球破掉是一樣一樣的,尤其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聽的特別清楚······

核桃媽:我不知道是不是該驕傲,生孩子的時候被醫生拍攝記錄了,當成教案了。

球球媽:我開一指的時候還在玩手機,然後銀行給我打電話推銷保險,我非常淡定跟他說,我在生孩子,你確定給我推薦保險嗎?結果那頭一聽趕緊「抱歉打擾了」掛了電話。

彭彭媽:孩出生醫生把剪刀遞給老公,別我攔下了。我辛苦了這麼久,還用他來剪彩?

包包媽:我生娃時候使不上勁兒,助產士就按我肚子想把孩子推出來,結果一個用力過猛,我把早餐吃的菠蘿包吐出來了,也因為這一下把孩子推出來了。兒子小名菠蘿包就是這麼來的。

悅悅媽:我打了無痛後睡了一覺,生娃的時候被叫起來依然很困,還想睡一會兒,然後分娩時醫生一直在拍我的臉,醒醒別睡了,你該生娃了······

菲菲媽:我是提前預約了無痛,不過生產過程比預料要快得多,進了產房一個多小時就生完了,麻醉師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生娃的時候我還不忘玩手機收能量。

聽了這些寶媽的分享,群裡不少正懷孕的準媽都表示輕鬆了不少。看來生娃似乎也沒那麼可怕。

不過雖然如此,但生娃也不是件簡單的事情,產前許多準備工作還是要多多上心的。尤其是物品準備,一定要齊全,落下一樣都很耽誤事。

產前都應該準備哪些東西?

首先是產婦用品。毛巾(兩條)、洗漱盆(兩個),然後其他各種細節的東西,比如刀紙一次性內褲等物品,可以通過準備待產包就基本全包括了。

另外一些待產包裡不會包括的比如襪子、拖鞋、洗漱用品、餐具等,也要準備一下。有的寶媽可能還需要巧克力,都可以提前準備。

其次是給新生兒準備物品。毛巾、洗漱盆、奶瓶等一系用具,以及紙尿褲、尿布、嬰兒服、襪子、口水巾等等都需要提前準備好。

最後就是各種證件了。身份證、戶口本、醫保卡、病歷、準生證、孕檢手冊等等都要準備好。陪產的人數在2~3人為宜,然後不同的東西由不同的人負責,這樣也能避免出差錯。

錦鯉媽咪碎碎念

其實生娃有的不止是疼痛,也包含了點點滴滴的溫情小故事,這些也隨著寶寶的降生成了寶媽生命中最刻骨銘心的一段記憶。

希望每個孕媽都能留下一段最美好的生產回憶~!你分娩時都發生哪些好玩的事嗎?歡迎留言分享。

相關焦點

  • 同樣都是生娃,為何有人哭有人笑?
    導讀:同樣都是生娃,為何有人哭有人笑?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同樣都是生娃,為何有人哭有人笑?!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產房是一個很棒的地方。新生兒在哭,其他人在笑。
  • 生娃前 到底要不要看分娩視頻
    比如第一次生孩子,很多媽媽都很緊張害怕,擔心生娃很疼,擔心自己能不能順利誕下寶寶。於是,有些準媽媽會在網上搜索「分娩視頻」,想看下生娃究竟是怎樣的,這樣自己心裡有個底。生頭胎的時候什麼視頻啊圖片啊我一律選擇不看,就是擔心看了更害怕。所以生娃的時候,確實很疼,但是自己看不到,忍忍就好了。生二胎的時候,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看了一個外國的寶媽生娃的過程,天哪,嚇傻了!到現在還有陰影。
  • 生娃前和生娃後,為什麼有人「老十歲」,有人卻迎來「第二春」?
    文丨小影(文章原創 ,轉載請註明,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生兒育女是絕大多數女人人生中必須經歷的過程,對於生完娃的女性,很多人會說這是她們人生中的巨大蛻變,而這種蛻變不僅有思想上的,同時還有身體上的。小林的閨蜜前段時間剛生下一個可愛的寶寶,一想到閨蜜如今生下小孩,她從前帶娃的生活一下子就浮現在了眼前。
  • 生娃前與生娃後,狀態天差地別,有人「老十歲」有人反而自行變美
    現代醫學手段已經盡力把對媽媽的傷害降到最低,但是女性經歷過分娩後的變化,用眼睛就能看出明顯改變。面部膠原蛋白流失很多寶媽因為分娩消耗了大量精力,人體對皮膚的供養能力也會大不如前,再加上生完孩子並不是萬事大吉,還需要照顧寶寶的吃喝拉撒。
  • 走路生下了個娃?生娃如母雞生蛋,網友:同是生娃,為啥我這麼痛
    小編看到這個視頻,被嚇得不輕,一方面是擔心產婦和寶寶的生命安全,雖然這位產婦生產很快,非常順暢,就跟母雞生雞蛋似的,但是分娩過快,宮內和宮外壓力巨變,很容易造成寶寶皮膚的毛細血管破裂,嚴重的還能導致孩子頭部血管破裂。除了寶寶存在生命危險之外,很可能還對產婦的生命構成威脅。對產婦的影響則是容易造成產後大出血和產後感染。
  • 生娃前和生娃後,為什麼有人「老十歲」,有人卻迎來了「第二春」
    文丨小影(文章原創 ,轉載請註明,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生育帶給女性的變化是非常大的,生娃前和生完後,為什麼有人&34;,有人卻迎來&34;呢?陳女士原本有一份不錯的工作,和丈夫結婚之後有了寶寶,而老人又遠在鄉下,因此陳女士只能辭去工作,在家裡一心一意地帶娃。
  • 上午生娃和下午生娃有啥不同?產科護士:不是迷信,有科學依據的
    而在剖腹產的時間上,婆婆和小劉有了不同的意見,婆婆執意要讓小孩在上午出生,小劉認為婆婆太過迷信。為此婆媳二人在醫院裡爭執不下,此時經過一個產科護士,她表示:老人的想法不是迷信,是有科學依據的。1、產婦上午狀態更好生育過寶寶的女性都知道,生娃其實是一個體力活,寶媽要在產房奮鬥幾個小時才能把寶寶生下,一些產程比較慢的孕婦,經歷的時間還要長。
  • 「午時不生女,子夜不生男」?生娃時間有講究,別只看娃的感受
    小嬰兒出生的那一刻,護士會記下他出生時間是「幾時幾分」,拿到現在來看,這只不過是一組數字。但在以前,寶寶在什麼「時辰」出生,是很有講究的。
  • 打了無痛分娩,生娃輕鬆嗎?
    看到很多寶媽關注無痛分娩到底好不好,有木有副作用?打了無痛分娩,生娃輕鬆嗎?下面結合本人的親身經歷來談一下。思緒回到2016年,本來預產期是6月29號。25號凌晨三點多,起床廁所就發現內褲有淺淺的血跡,褐色的分泌物。
  • 生娃醫院怎麼選?公立私立各有利弊
    顧老師的浙江表妹幾個月前在一家公立母嬰醫院生了娃,生寶寶打了無痛,說是一點都不痛,生好了立刻就有人來指導哺乳啦。浙江是我國率先推行無痛分娩的地方,表妹得到了非常到位的關懷。再想想我生娃時的痛苦回憶,嘖,簡直不願意回想。
  • 站著生娃,趴著生娃,外國產婦這樣生娃你見過嗎?
    孕婦懷孕後關心的事除了胎兒的發育問題,就剩下分娩時的問題了,很多剛懷第一胎的孕婦對分娩或多或少都會有點害怕。其實生孩子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可怕,孕婦順產的時候可以有很多種方法,下面就為大家一一介紹。躺著生,躺著生孩子時最常見的生娃姿勢,也是最傳統的生娃姿勢,但是這種方式並不是對產婦來說最好的分娩方法,因為順產的時候孕婦需要使很大的勁,分娩的時候產程又比較長,會對產婦的內臟有一定的壓迫。蹲著生也是分娩方式中比較常見的一種,蹲著生的時候產婦的雙手要有抓握的地方,這樣可以讓產婦的產道可以達到最寬的狀態,產婦可以更好的發力,減少分娩的時間。但是這樣的產婦一般會比較累。
  • 「醫生快來,我老婆生了!」深圳二胎孕媽把娃生在了路上
    深圳二胎孕媽把娃生在了路上還在私家車上,寶寶就「露頭」了李女士(化名)家住龍華觀瀾,約兩年前,在深圳市婦幼保健院迎來了自己第一個寶寶,如今懷上了二胎,預產期是9月16日,一家人都很期待二寶的到來。深圳二胎孕媽把娃生在了路上有驚無險,李女士難掩喜獲二寶的喜悅,開玩笑道:「真會挑日子,妥妥滴預備教師一枚呀」,朋友聽了李女士的遭遇,也笑著說「既然是路上生的,不如寶寶小名就叫『路笙』吧!」
  • 外國寶媽直播生娃,直接用手拽出來!醫生: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對於女人來說,生孩子是一件令人提心弔膽的事情,每個人的體質不同,生娃是否順利就好像"玄學",但是產婦對生娃的態度還是很謹慎的。外國有一位寶媽直播生娃,直接刷新了人們對生娃的看法,有人表示看完視頻三觀都被震碎了。
  • 白天生娃和晚上生娃,究竟有啥區別?醫生說了這三點
    在懷孕期間,準媽媽不僅非常關心孩子的健康,而且特別關心另一個問題,就是在分娩時選擇剖腹產還是順產。相信所有孕媽都已經考慮過這個問題,甚至有人對此很糾結。對於順產而言,時間的選擇相對較少。分娩時孕婦比較放鬆,但是產後的恢復會給孕婦帶來很大的困難。實際上,無論哪種方式,都有人選擇。
  • 生娃後,為什麼有人胖成"球",有人瘦成"猴"?
    結婚生孩子,對於女性來說意義重大,不少女性在生了孩子後胖成"球",身材變形到別人都快認不出來;同時也有不少女性,生了娃後,身材卻出奇的瘦,這是怎麼回事呢?同樣生了個娃、坐了個月子,為啥差距這麼大呢?
  • 男的體驗分娩疼痛才知生娃有多痛
    男的體驗分娩疼痛才知生娃有多痛3月8日婦女節看到醫院的一則消息「分娩吧爸爸」,還有精美禮品相送,我抱著好奇的態度,去體驗一下10級的痛感是怎樣的,當時想反正疼不死去感受一下妻子臨產前的痛感,希望到時候能夠和她感同身受,更加關愛自己的妻子。
  • 為何生娃有快有慢?這四類女人分娩最「容易」,看後才知差距在哪
    ,有些女性生產甚至會折騰一天一夜,而現實生活中又看到很多新聞,有人逛著街就把孩子生了,還有上個廁所就分娩了。為什麼有的產婦生娃聽起來很快很容易,有的卻是痛的死去活來,分娩極慢?分娩的快慢其實和準媽媽的這幾個因素相關。
  • 7個分娩「冷知識」,生過娃的人才知道,孕媽快來了解下好處多多
    ,被醫生訓斥留點力氣李陽在分娩的時候選擇了順產,在手術過程中,醫生一讓李陽用力,李陽就大喊大叫,好幾次都嚇到了醫生和護士,畢竟才剛開始,不應該疼成那樣啊。「不疼就別亂叫了,留點力氣生娃吧,還得好幾個小時呢」,李陽聽到這話尷尬不已。
  • 90後「超人媽媽」火了,生完娃後淡定走出產房,護士:第一次見到
    而她自己生完娃後,在家人的攙扶下淡定走出產房,身體素質和精神狀態看上去都特別好,完全不像剛生過小孩的樣子。這位媽媽的舉動驚呆了在場的醫護人員,護士表示:第一次見到這麼強悍的媽媽。1、注意攝取能量分娩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而且需要產婦消耗很大的體力,因此寶媽得有足夠的能量來支持自己。如果生娃生到一半的時候,寶媽沒有力氣了,宮口就會開的很慢,而且很容易會引起難產,這對媽媽和寶寶都不利。因此在自然分娩前,寶媽最好吃一些有營養,易消化的食物。
  • 俄羅斯媽媽「遊泳生娃」,分娩方式讓人感慨:不愧是「戰鬥民族」
    生育之苦,除了十月懷胎的漫長折磨,還有一朝分娩的12級疼痛。 下海遊個泳「順便」生了個娃,令人稱奇,網友:果然是戰鬥民族 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個事情,一位俄羅斯媽媽「遊泳生娃」,讓人感嘆原來生孩子還有這種簡易和快手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