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大米行業內幕:本地米賣不上高價,外地人分不出真假

2020-12-25 惠人美食

「正宗五常大米十塊一斤是成本價,外地賣的那些四五塊錢一斤的都不是真的。」

「造假者不僅在五常生產勾兌米,在五常域外也有摻兌。」

這樣的話不知道你聽過嗎?

可能有一些人看過,甚至當中有些句子被喊成了口號。

不少業內人士知道內情,可消費者卻僅能看看門道。有的人頻繁質疑,不相信市面上有純正的五常大米,形成根深蒂固的錯誤偏見。

憑啥你們五常大米就這麼貴?難道是金子做的?為啥你們五常的成本就高了?難道這不是忽悠人?

我們先說點去年的事。去年剛剛夠中秋,大興安嶺開始下雪,五常當地開始變冷。連續多颳大風不算,還送上了一場冰雹。這讓本來都快收穫的稻穀全部趴窩倒伏,地裡更是一片泥濘。

在正在灌漿的時候趴窩,導致出米率明顯下降。往年平均5個米,就只能3個米了。早在2018年秋收,稻穀的收購價格就有些反常。當年收成不好,稻花香水稻的價格變得更沒有競爭力。海量便宜外地水稻進入五常當地的米廠,讓本地米更加不具備優勢。

這樣的現象,如今日益猖獗,甚至發展成為業內都知道的事情。外地大米進入五常提高售價,本地招牌卻「蒙塵」,走到無人問津的地步。

其實去年年初的時候,五常市長就這個問題就在工作報告中強調,

「要持續加強對五常大米市場監管,嚴厲打擊域內外冒充五常大米行為。」

儘管五常這地方,有著「五常大米香天下」的名聲和「天下大米亂五常」的煩惱。

可無論是誰,卻都想走出這本地米賣不出高價、外地人買不到真米的怪圈子。

絕大多數人一提到五常大米,都會下意識覺得這是產自五常的大米。

實際上,真正能代表五常大米的,只有稻花香2號這個品種。

自從1993年田永太培育出這個品種後,五常當地超200萬畝的稻田,幾乎全都大部分種植了到互相。稻花香逐漸成為代表五常當地的品牌,也對外樹立了好口碑,成為地理標誌產品。

作為五常的農民,王曉斌曾說,

「咱這的米口感跟外地米就是不一樣,煮出來的米都泛著油光,吃起來軟糯又筋道,剩飯都不會回生。」

雖然描述起來特別好,可本地人想吃上一口純正的五常大米也並非易事。

之前央視曾派遣記者暗訪,當時就有當地人提醒過記者,

「要到農民手裡去買稻子,送到米廠盯著他們磨出來。」

調和米冒充五常大米出手,這在五常早就是公開的秘密。

有些人可能都聽過很多關於五常大米成本的話,比較可悲的是,很多消費者壓根不相信五常大米的高價格,反而拼命卻搶購四五塊錢一斤的調和米,還相信是純正的,堅信他們吃到的就是五常大米。貪小便宜又想要低於市場價格買到好東西,這樣的好事哪裡有?

稻花香這個品種好吃,可凡事卻不會十全十美,稻花香也有其缺點。

它比普通水稻品種的種植成本更高,出米率更低,更容易倒伏。

許多人都質疑過五常大米的成本,其實五常大米在產量上雖然具備優勢,但在出米率上至多也就5個點,跟普通水稻差了2個點。而且,稻花香不能大規模大幅度使用增產化肥農藥,種過地的人都知道,欠收的大米反而會更好吃。

另外,稻花香不抗倒伏,一旦倒伏,就必須要用人工收割。每畝地的收割費用就翻了一倍,今年的費用是從300塊漲到了600塊。

雖然賣的價格貴,品質也確實好,體現了品種的稀缺性,可跟外地水稻的價格戰中卻根本不佔優勢。

五常大米跟大閘蟹、水蜜桃等農產品還不一樣,水稻是不能直接銷售的,必須要經過加工廠加工變成大米。而農戶在勢力龐大的米業米企面前,本來就是弱勢群體。

農民辛苦種植耕耘出來的五常大米品牌,反而給勾兌米做了嫁衣。

那時候稻子剛下來,可就是沒人收。為啥?因為外地米洗澡之後的成本更低,五常大米賣不出去。當地農民眼瞅著外地貨車呼啦啦地進五常,一車能拉三四十噸的大米,排到好幾裡地,走都走不動。

我們之前也給大家算過成本價,這裡就不再多贅述了。可以說五常大米一畝地的種植成本超過了3000塊錢,所以農民不捨得賤賣,因為根本不賺錢,還會虧本。

按照今年的行情,品質好一點的五常稻花香水稻,從農戶手中收的價格在3元/斤左右。一斤稻子能米出來半斤米算是多的,因此裸米的價格成本是在6—7元/斤。再加上合作快遞的快遞費、包裝費、加工費和人工成本等其他費用,現在真覺得五常大米只值售價三四塊錢一斤嗎?

老百姓可以不拿自己的力氣當錢,可以不僱傭人,甚至也可以不真空包裝,就算是去掉了這些成本,老百姓真的肯四五塊錢一斤出手五常大米嗎?

秋收時節,東北就開始溫度下降,寒風刺骨,凍得手腳麻木,但卻不敢有絲毫懈怠。為了能搶先收割稻穀,早點進行自然晾曬,一般都選擇了人工,畢竟人工的成本高,但割出來的水稻味道就是不一樣。中午常常都是自帶點乾糧,來不及回家,風餐露宿,吃不上一口熱乎的。

如果說農民都沒資格說五常大米成本是多少,那究竟誰能說?

算完成本價格,相信很多人心裡也都有了一桿秤。

絕大多數消費者碰到的難題——難買到純正的五常大米,實際上會衍生出另外一個問題。

為什麼市面上真米越難越難見,假米卻橫行市場?

答:傳統出米渠道的繁瑣性。

我們只想過了這大米的源頭是農民,卻沒有想過商品中間還會經歷許多不同的步驟。簡單來說,米販子要從農戶手中收購大米,可能這時候有人會問,怎麼農民不自己賣呢?

農民整體上的文化程度都不高,這裡沒有貶低的意思,我自己也是農民。他們沒什麼特別好的銷路,再加上五常當地的重要銷售渠道都由米廠控制,所以基本上大部分農戶都把米賣給米販子。

米販子再給價格讓收購商收購,拉到了米廠加工脫粒,之後給批發商、經銷商等多個步驟,然後才會流通到大眾餐桌。許多的米商米企把米拉到加工廠,都會用機器烘乾快烘磨米,然後進行包裝。

有的米企為了賺錢,節約成本,甚至開始大肆誇讚不拋光米的好吃,直接用蛇皮袋子一裝就完事,省時省力省成本,還把產品做得很「原汁原味」。

更可笑的是,真有被誤導的消費者,覺得不拋光的米更好,還在乎那點流逝掉的可憐營養成分。說白了,大米被拋光掉的那一層就是米糠,米糠上的那點蛋白質,勉強也算得上是營養吧。可有沒有考慮過,這蛇皮袋子一裝的五常大米,後續儲藏問題怎麼辦?生蟲了怎麼辦?不好儲存怎麼辦?黴變了怎麼辦?

話說回來,還記得之前的忠告嗎?

「要從農戶手裡買稻子,看著加工廠他們磨出來。」

從加工廠走了一圈的稻穀變成大米,坦白來講,就沒人敢保證是純正的大米了。

實際情況是,沒有哪個消費者真的會較真到這個程度,特意為了十斤二十斤的口糧來到農戶家裡,直接從田間地頭拉走大米,自己送到加工廠盯著磨米加工,換上真空包裝。哪怕消費者在買到了假米後,多半也就是發發牢騷、給個差評,很少會有人真的問這點錢去維權,大家都覺得不值當。

可就是這些不較真,更加助長了那些造假者的氣焰。

所以,我一再強調,買五常大米不要去看品牌,要看價格,看原產地,更要看出米途徑,關注大米的品質。畢竟歸根結底,五常大米已不是品種範疇的事情了。我們只有找到最好最靠譜的方法,才能用最公道的價格買到品質好米。

文章結尾,打個廣告,不喜勿噴。

給大家誠心推薦這家五常大米,好米從播種生產、收割加工再到最後的包裝銷售,全程可靠看得見。農民伯伯自產自銷,去掉中間環節,最大程度保證價格和品質,吃這樣的米,才放心。

感謝大家抽出寶貴的幾分鐘認真讀完這篇文章,如果還有哪裡不懂,歡迎交流,共同探討~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用,這對我來說就是最大的努力~

相關焦點

  • 五常大米行業內幕:本地米賣不上高價,外地人分不出真假!
    由於當年收成不好,「稻花香」水稻的收購價格被進一步退稿,大量較便宜的外地水稻進入五常米廠,本地稻反而無人問津。因為這樣的現象日益猖獗,讓進入五常的外地大米提了價,本地招牌就「蒙了塵」。雖然兼有「五常大米香天下」的名聲和「天下大米亂五常」的煩惱,可農民、政府都想走出這本地米賣不出高價,外地米買不到真米的怪圈。給冒牌勾兌米做了嫁衣提到「什麼是五常大米」的時候,可能絕大多數人的反應都是產在五常的大米。
  • 五常大米現狀:本地米賣不上高價,外地人分不出真假
    秋收季節滿載收穫,也是一年之中農民最忙碌的時候,五常本地也不例外。可能許多人都聽過類似的話:「造假者不僅有『內奸』——在五常生產的勾兌米,更有『李鬼』——在五常之外的『域內造假』。」儘管兼有「五常大米香天下」的名聲和「天下大米亂五常」的煩惱,但當地農戶、米企、政府都想走出這本地米賣不上高價,外地買不到真米的怪圈。五常大米給冒牌勾兌米做了嫁衣什麼是五常大米?
  • 五常大米行業現狀,真米賣不出去,假米供不應求
    其實不僅僅是五常,今年整年的趨勢都是黑龍江玉米減產降價,大米截然不同。往年我們約定成俗的講,五常大米出米5個,就是一斤稻子磨半斤米出來。前年、去年情況更差,18年出米率在4.3個,19年在4.5個。今年要說誰家水稻不好,出米在5.7個,好的出米一般在6個以上,這算的上是整體的趨勢。
  • 五常大米行業現狀:真米賣不出去,假米卻供不應求
    作為土生土長的五常人,現在在當地種大米,怎麼也算是個從業者了。有人說五常大米行業亂象差,這是一個良心的行業,有人做營銷,有人做信譽。有人賺利益,有人為理想。而在事情的表面,沒有人能一眼區分一個人的真假和好壞。任何行當、任何事物,都有個辨別的標準,而這個標準唯一可信的就是結果。
  • 大米市場亂象多,消費者無法辨別真假,尤其是五常大米!
    都說東北人骨頭很硬氣,但這個時候不硬氣了……可能這個例子說的是一些人眼中對東北人的印象,但我實實在在目睹身邊加工廠緊挨著米企,加工廠出來的印有五常大米的包裝袋,裡面裝的卻是外地拉來的大米稻穀。處在這個行業久了,今天姑且說道說道行內人諱莫如深的那點事。先說一下,五常本地之外的大米造假不在討論之列。
  • 大米市場魚龍混雜真假難辨 標稱「五常米」 九成是李鬼
    標稱「五常米」 九成是李鬼 大米市場魚龍混雜真假難辨  專家:鑑別真假大米可嘗試從形狀與氣味入手很多加工企業會將一些粒型相似但價格相對偏低的大米摻雜進優質米中。業內人士直言,摻混比例不一樣,價格也不一樣,口感也不一樣,摻混真正的優質米越多,價格越高。記者走訪農貿市場發現,目前大米品牌繁多,價格差異也比較大,「好米」「劣米」難辨別。
  • 為什麼五常大米比較貴,五常大米如何辨別真假?如何辨別香精米?
    一.為什麼五常大米比較貴朋友們可能會疑惑,為什麼五常大米的價格要比其他大米的價格貴,普通超市裡的大米要34塊一斤,五常大米是普通大米價格的幾倍,這是因為五常大米的產量是不高的,普通大米的畝產水稻斤數是1500斤,而五常大米的畝產量是比較少的,只有1100斤左右,而且普通東北大米的出米率能達到70%,就是1000斤的水稻能磨出
  • 天冷了,主食就應該吃五常大米
    長大了,漸漸吃過了各地的大米,這才慢慢咂摸出一點滋味來,原來不同的大米,味道真的是千差萬別。如果說到我們中國最好吃的大米的話,那肯定要說一下東北大米了,東北的大米在蒸的時候,濃鬱的米香味就已經四散開來揭開鍋蓋,醇厚濃鬱的米香瞬間噴薄而出,米香味就已經讓我們聞到之後躁動不已,就是這樣的白米飯,我覺得很多人也都是能夠吃上一碗的。
  • 什麼是五常大米——只有田永太培育的稻花香2號
    最近這兩年,大米行業亂象多,卻已經是連消費者層面上都看得到的了。五常大米屢次被曝出造假問題,被央視記者暗訪曝光內幕,但後續卻不了了之。有許多消費者也反應:自己買了好幾次「五常大米」,怎麼吃都覺得普通,懷疑自己是不是買到假米。
  • 最簡單辨別真假五常大米的方法
    而所指的,就是名滿天下的五常大米。天氣寒冷,入冬之後,人體所需儲備的熱量也會增加。作為一個北方人,基本上每次到冬天都會囤積糧食過冬,哪怕現在物流行業發達,也依舊保持著這個舊習慣。畢竟一到冬天,柴米油鹽消耗得就比較快,家裡多儲備早就成了習慣。
  • 五常大米行業現狀:真米一粒難求,假米卻隨處可見
    用陽澄湖的大閘蟹來舉例子,五常大米也有異曲同工之處。貓膩越來越多,自我證明的首端越來越複雜。但,誰能證明五常大米的真假?是拿著全家福曬身份證的照片,還是賣假米就怎樣的誓言?早在2017年的時候,官方就有過報導,市面上在售的五常大米有1100萬噸。五常大米行業複雜,在管理方面可見一斑。現在主要有三個部門管理五常大米行業,五常市政府、五常大米協會和國家質量監督檢疫總局。
  • 關於五常大米,說點你不知道的,國宴享受不再遠!
    五常大米不僅品種嬌貴,出米率低,而且還非常容易倒伏,成本價上就高於其他大米。而想要從稻穀成長為品質出眾的大米,也需要一些條件。1、寒地黑土五常當地雖然官方上說是處於第一積溫帶上,但更偏向的還是第二積溫帶。
  • 關於五常大米的3個誤解,了解清楚,別在被忽悠
    稻花香品種名聲在外,而且還能售出高價,這種情況當然也想讓牟利的人來分一杯羹。品種嬌嗔、出米率比普通大米低,再加上名氣大,追捧的人多,種植成本高,自然價格也要高出許多。這種情況下,難免會有人動一些歪腦筋。
  • 五常大米:調和米供不應求,真米卻賣不出去,20斤中僅有1斤真米
    很多人可能沒聽過稻花香這個品種,但肯定都知道五常大米。實際上不少人對五常大米都有誤區,認為產自五常的大米就叫做五常大米。如果將五常本地的24個鄉鎮看成是24個不同的產區,那麼根據各方面因素的不同,產出的大米品質也是會有細微差異的,不然為什麼要分核心產區呢?
  • 淘寶天貓京東的五常大米都是假的嗎?
    線上有企業定價11.6元/斤,但卻沒有銷量,回頭一看消費者都在買某某米業59元/10斤包郵的五常大米,怎麼辦?要麼是用其他品種替代了,比如五常本地也有三四塊錢一斤不能稱之為五常大米的大米。要麼是用幾個品種摻過的米當五常大米賣,或者外地拉來點其他品種的大米替代,總之要將成本控制在4元以下,售價做到6元以下才能有帳算。這種事情,究竟是誰不知道?是監管,行業,還是平臺?其實只有貪便宜的消費者不知道。
  • 通過價格如何一眼辨別網購平臺上的五常大米?
    雖然有一定效果,但卻不一定能全都清理乾淨。就拿五常大米這個行業來說,個人認為很難。不是因為淘寶不專業,而是因為他們沒深入了解過這個行業,許多造假行為不是停留在表面,非專業人士的配合,或專業的檢測所不能洞察的。
  • 裕道府大米行業的中高端知名品牌帶你了解五常大米溯源
    12月6日上午,以「五常大米·稻香世界」為主題的第三屆中國優質稻米之鄉·五常(京東)大米節在北京盛大開幕。本次活動採用線上和線下聯動方式為全球消費者呈現不一樣的稻米盛宴。線上在京東平臺開展活動專場、主題直播、微博互動、話題傳播等活動。
  • 五常大米也分品種!到底什麼才是純正的?今天就來說道說道!
    我們換一種說法,真正能夠代表五常大米的,只有稻花香2號,官方命名五優稻4,這種大米是田永太培育研發出來的,也是可以代表國內去拿金獎的大米。見過太多的人黑五常大米,但黑五常大米的人,卻不一定吃過正宗的五常大米。
  • 一碗五常大米僅一勺是真的?勾兌米橫行 「五五開你也吃不出來」
    即摻假的五常大米,影響了米業公司對本地稻米的收購量。2018年的氣候異常,導致稻米質量下降,也成為滯銷原因之一。同在五常,使用同樣的稻種,種植出的稻米質量也存在著明顯不同。「調和米」如果按照五常稻花香米銷售出去,外地的消費者很難分辨出真假,價格卻肯定低於純正的稻花香。所以,「調和米」就應運而生了。
  • 五常大米——相關理化指標及實用的鑑別方法
    誰可以證明五常大米的真假?是拿著身份證曬全家福的照片?還是賣一粒假米就怎麼樣的誓言?一切證明面子的東西都證明不了裡子,能證明裡子的只有裡子。五常大米行業的管理是複雜的,目前主要有三個部門在管理五常大米行業,國家質量監督檢疫總局,還有五常市政府和五常大米協會,這還不包括工商,其他大米所熟知的、不熟知的某些組織或協會。以這三個部門來說,國家給五常大米地理產品有保護標誌,國家方面也是有專門的執行標準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