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睿評 | 當臺灣政客還在爭論「反共」或「臺獨」時,年輕人已經不想陪他們玩了

2021-02-16 參考消息

最近,臺灣藍綠陣營各有事件引發輿論關注,藍營主角是99歲高齡的退役上將許歷農,他通過一封公開信宣稱自己這個曾經的「反共思想陣營主導者」不再反共、只有兩岸統一才能互利雙贏;綠營主角是「臺獨」色彩鮮明的民進黨「明日之星」賴清德,他在9月8日走馬上任成為新一任行政機構負責人。大陸這邊,於9月4日舉辦了一場盛大的兩岸交流30周年紀念活動。兩岸關係未來走向何方,再次引發兩岸中國人的思考。

首先來看藍營方面。

9月2日,許歷農以「99高齡老人的真心話」為題發出公開信說,最近有青年朋友質疑我「過去接受正規軍事教育,一直以『反共』為思想教育的主題,為什麼現在的態度不能貫徹」?

許歷農表示,大陸自改革開放以來有效開放社會生產力,快速推動基礎建設,提升經濟成長;推動科學教育,提升科技水平,目前已加入國際太空競賽;改善兩岸關係,強調「求同存異」、追求「互利雙驘」等等。目前大陸已經不再貧窮、落後,而是世界經濟大國之一。當年「反共」的理由早已不復存在,當然不能為反對而反對,這就是他不再「反共」的理由。

許歷農還建議,因為客觀形勢特別是兩岸關係的改變,兩岸應儘速籤訂協議並公布「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和大陸都是中國的一部分,中國的領土、主權不容分割」。

▲許歷農(臺灣中時電子報)

許歷農曾參與過「千古奇冤」的皖南事變與三大戰役中的「平津戰役」,國民黨敗退臺灣後歷任陸軍官校校長、金門防衛司令部司令、行政機構「退輔會」主委、李登輝時期「國家統一委員會」副主委等職,歷練豐富。許歷農作為深藍精神領袖,此次宣布「不再反共」,輿論普遍認為「意義非凡」。

中評社認為,許歷農是站在了中華民族的立場看待世局,值得敬佩和支持;世局巨變,造成那個時代恩怨的條件和原因已經不復存在,「反共」必然繼續造成兩岸敵對,兩岸關係不可能有真正的和平發展。

再觀民進黨方面,該黨前主席施明德早前曾評價,「國共間有奪權的血海深仇,臺灣人和大陸人之間歷來沒有殺父之仇、毀家之恨……現在國共之間竟已濃情蜜意,而無冤無仇的共產黨與民進黨之間竟變成幾近勢不兩立的敵視聯絡。」施明德認為,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在於「兩岸掌權者的氣量凹凸」。

▲資料圖片:2017年五一假期,臺灣著名景點日月潭的湖面顯得很平靜。曾經喧鬧的碼頭鮮見大陸遊客的身影。

然而事實卻是,僅從民進黨上臺一年有餘始終「跌跌不休」的民調數字就能看出,島內民眾直觀的感受是作為執政當局的民進黨不僅首先是自身氣量狹小,執政能力也是弱得可憐。

《美麗島電子報》最新民調顯示:在藍綠兩大黨好感度評價方面,民進黨好感度只剩28.3%,稍優於國民黨的24.5%;反感者為47.6%,國民黨則是47.4%。民進黨前民意代表林濁水認為,這份民調透露出兩個對蔡英文和民進黨的重要危險信息:一是民進黨的負面評價已經超過國民黨,二是蔡英文在年輕人中的信賴感趨於平淡。

為了挽救頹勢與提前布局2018年臺灣地方選舉,蔡英文9月5日親自宣布將由臺南市長賴清德取代林全出任行政機構負責人。但賴清德「臺獨」意識形態鮮明的背景,立刻引發島內外擔心這會令「臺獨」明暗合流,臺灣再無寧日。輿論亦普遍認為,在臺灣政治體制和蔡英文政策思維不變的情況下,不僅民進黨無法改變其民調下滑的趨勢,兩岸關係的未來也將遭遇更加嚴峻的挑戰。

▲蔡英文(中)9月5日舉行記者會,宣布賴清德(右)接替林全(左)出任臺行政機構負責人。(臺灣「中央社」)

島內輿論起伏由來已久,大陸方面促合促統意願卻始終如一。2017年恰逢兩岸開啟交流30周年,9月4日,「兩岸一家親,共圓中國夢——兩岸交流30周年紀念大會」在香港舉行。國臺辦主任張志軍致辭時指出,回顧兩岸交流所經歷的不平凡歷程,可以得出四點深刻啟示:

    

一是血濃於水的親情和共同的歷史文化是兩岸同胞衝破藩籬、交流融合的不竭動力;

二是大陸的改革開放為兩岸同胞擴大交流特別是臺灣同胞來大陸發展開闢了廣闊天地;

三是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排除「臺獨」幹擾破壞為兩岸交流合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夢想。

▲9月4日,「兩岸一家親,共圓中國夢——兩岸交流30周年紀念大會」在香港舉行,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大會上致辭。

無數事實早已證明,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一條正確道路,兩岸關係向前發展的大趨勢誰也擋不住。即便是在民進黨當局單方面改變現狀,兩岸官方失去「九二共識」共同政治基礎導致兩岸關係降至冰點的這兩年,大陸仍然吸引了越來越多包括青年在內的臺灣民眾前來實習、就業、創業、生活,他們有興趣認識大陸、了解大陸、尋夢大陸,這樣的臺灣民眾只會越來越多,因為「決定兩岸關係走向的關鍵因素是祖國大陸的發展進步」。

有學者指出,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既是大陸在目前兩岸關係新形勢下為繼續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而提出的新主張,也是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來落實國家統一的新思路。

臺當局前領導人馬英九在7月15日出席一場兩岸合唱音樂會時曾說:只有兩岸年輕人在很早的階段就結為好友,才是兩岸永遠和平的最大保證。所以,當兩岸在經濟、社會、文化等各個領域真正實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你我」的新常態時,當兩岸實現全方位融合時,兩岸和平統一也將指日可待。(作者系臺灣問題評論員)

(以上言論系專家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

打開參考消息客戶端看更多外媒資訊>>

相關焦點

  • 鬱慕明喊話臺灣年輕人:別做他們的馬前卒
    鬱慕明喊話臺灣年輕人:別做「臺獨」政客馬前卒新黨榮譽主席鬱慕明日前赴大陸出席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學術研討會。臺灣中時新聞網25日消息稱,對於現今臺灣兩岸局勢發展,鬱慕明認為,現在民進黨當局執迷不悔,勾結外國勢力反大陸,這是不對的。兩岸都是一家人、中國人,年輕人不應淪為「臺獨」政客的馬前卒。
  • 參考睿評 | 今天,我們來看看臺灣「皇民」走得有多遠
    近期,籠池在接受採訪時,多次坐在這張條幅前,似乎在展示自己的背景,也讓不少日本電視觀眾看在眼中。今天要說的另一件事兒,則來自媒體報導:最近,有大陸記者在東京羽田機場目擊一臺灣女子手持貼有「臺灣國」貼紙的「護照」入關,日方人員查驗後未有異議將其放行。此事給島內一些「獨派」打了興奮劑。而該當事女子更是「驚喜」自己上了新聞,在論壇上宣稱已用「貼紙護照」進出日本5次都沒被刁難。
  • 為了反共養他14年,他逃美前卻傷透臺灣人的心
    全臺憤怒:為了反共養他14年,他逃美前卻傷透臺灣人的心  在被民進黨用臺灣納稅人的錢豢養了14年後,境外反華分子王丹這兩天突然決定離開臺灣回到美國。  但令所有臺灣人都震驚的是,這個被民進黨吹捧為「民主良心」的王丹,卻在臨離開臺灣時甩下了一句令民進黨非常尷尬,更引起全臺灣人公憤的話…
  • 「國際銳評」美國政客打「臺灣牌」是在玩火!
    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部長亞歷克斯·阿扎9日抵達中國臺灣地區,並於次日與臺灣地區領導人會面。此舉嚴重違反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精神,違背一個中國原則,中方已就此提出嚴正交涉。美方一些政客基於選舉政治需要以及遏制中國的冷戰思維,蓄意操弄臺灣議題,向「臺獨」分子傳遞錯誤信號,就是在玩火,小心引火燒身!
  • 參考快評|"臺獨"主張退燒?臺灣民意對蔡英文已經不耐煩
    【新聞事件】參考消息網6月6日報導 臺灣美麗島電子報5月進行民調顯示,51.3%民眾不認為蔡英文上任後在兩岸關係部分做到「維持現狀」。同一份民調顯示,53%民眾支持將「維持現狀」納入民進黨黨綱,取代「臺獨黨綱」,單從綠營支持者來看,也有高達60%對此表示支持。
  • 參考快評 | 在這個國家,「反共狂魔」為啥突然閉嘴了?
    這位「反共狂魔」似乎突然收斂了,不再對社會主義體制進行「抨擊」,反而表示美國「尊重」越南的「政治體制」,「重視與越南的全面夥伴關係」。蓬佩奧的這番表態耐人尋味。世人皆知,中國和越南政治體制類似,均堅持共產黨領導、維護社會主義制度。
  • 汪暉對話藍博洲:反駁「臺獨」史觀,讓臺灣民眾多了解中共
    從臺灣的角度,我覺得藍博洲先生的工作給了大陸人理解二十世紀中國一個契機,一個重新從一個特殊角度去看待我們自己經歷過的歷史角度。今天,我們對整個二十世紀中國革命,對於社會主義,對於毛澤東的爭論都是巨大的,我們知道過去這些年,在大陸流行文化中,「民國熱」非常盛行,用這樣語境來閱讀藍博洲的作品,我希望他能夠給我們一些震動,讓我們重新進入到歷史裡面,去理解二十世紀中國,乃至理解我們生存狀態。
  • 新黨副主席呼籲:臺灣要面對現實,「臺獨」是個假議題
    對此,新黨副主席李勝峰對外表示稱,其解決關鍵就在於,臺灣必須真誠地面對現實,不要一直活在自己幻想的世界裡。臺灣「不敢『臺獨』,不想統一,和談又不要」,而且就算是想要維持現狀,那也必須要考慮,究竟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才可以維持住現狀。所以李勝峰呼籲稱,「臺灣必須要面對現實,才能選擇自己真正的出路。」
  • 99歲許歷農:我為何不再"反共"要統一?
    據香港中評社報導,臺灣「新同盟會」榮譽會長、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在「93軍人節」公開發表文章,講述他為何以前「反共」現在促統的來龍去脈。許歷農強調,臺灣與大陸相隔一衣帶水,近在咫尺,搬不動,移不開。理性明智的抉擇,唯有選擇兩岸「互利雙贏」的統一方案,國家之福,全民之福!
  • 臺獨政客再發弱智言論,竟提議邀香港人來臺灣當兵
    近日,鼓吹「臺獨」的「臺灣基進黨」的「立委」陳柏惟在臺灣「立法院」質詢時,提議可邀香港人赴臺當兵。消息一出,島內罵聲一片。據臺灣《中國時報》25日報導,陳柏惟與國民黨「立委」吳斯懷24日在「立法院」質詢時均關心「國軍」的戰力。
  • 臺灣部分年輕人價值觀為何錯亂?看看民進黨「108課綱」你就懂了
    臺灣部分年輕人價值觀錯亂這些年輕人的價值觀真的開始錯亂了嗎?他們這套雙標是怎樣產生的呢?是怎麼樣的教育讓這些年輕人的價值觀如此的扭曲?其實和島內「臺獨」勢力有著莫大的關聯。這些「臺獨」分子一直在扭曲歷史,試圖讓後代們「去中國化」,這也讓這些年輕人從小就接受著「反中」的教育,特別是如今臺灣的歷史教材已經正式將臺灣從中國史上抹去。
  • 某些人在臺灣宣揚臺獨 到大陸卻自稱中國人撈錢
    臺灣年輕人「臺獨化」是誤解邱毅臺灣近日有兩份民調出爐。第一份民調是《臺灣競爭力論壇》自2013年以來持續進行的季度調查,顯示臺灣人民具中華民族認同的比例達八成七,認同自己「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的比例有六成。
  • 藍博洲直面臺灣歷史,「我的書對『臺獨』非常有殺傷力」
    《幌馬車之歌》第一稿發表時,僅有三萬字,他隱去了主人公鍾浩東是共產黨員這個關鍵信息。「我只說他加入了一個組織,懂的人自然懂。要知道臺灣當時是反共的,寫出來肯定要被抨擊。」「逐步讓大家知道,鍾浩東這樣的人物就是共產黨」,這是藍博洲的策略。多年來,隨著更多檔案材料解密,越來越多的當事人願意出面說話,《幌馬車之歌》的故事也不斷擴充著。到了2015年的第三版,主文部分已經從第二版的6萬字擴充到9萬字。
  • 七成青年願為臺灣而戰?前「立委」:騙美國人的啦
    事實上,當下臺灣的年輕人和整個社會的氣氛是越來越不想戰,也越來越不能戰。正如遊教授所言,首先就體現在國軍的役期。臺灣地區人民服兵役的時間從1949年國民黨剛剛流亡到臺灣之時的3年減少到90年代的兩年。2000年大幅縮減為1年10個月並在之後的幾年繼續逐年遞減,到2008年的時候剩下1年2個月。
  • 「臺獨」政客提議「請香港人到臺灣當兵」 臺網友罵翻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3月25日訊「臺獨」政客又出無腦言論,主角還是那位「獨派」組織「臺灣基進黨」新科民意代表陳柏惟。繼日前叫囂要在民進黨當局外事主管部門設置所謂的「中國司」「內交部」後,陳柏惟再次展現他痴心妄想的本能。
  • 兩種「臺獨」一脈相承??評李登輝的「隱性臺獨」與彭明敏的「顯性...
    評李登輝的「隱性臺獨」與彭明敏的「顯性臺獨」(1996.04) 2001-06-26 16:50:23        華夏經緯網 人所共知,臺灣島內現有兩種「臺獨」:一種是以彭明敏為代表的「顯性臺獨」,亦稱
  • 島內「臺獨」氣焰空前囂張 其實只是蔡英文在吹口哨壯膽
    唐湘龍:解放軍在跨海攻臺的準備方面,我認為已經非常充分。今天蔡英文只能是吹口哨壯膽,她還秉持著固有的戰術思維:臺軍現有的軍事準備,雖然不足以在兩岸決定性的衝突中取勝,但一定會給解放軍帶來很大傷害,那種痛感會使解放軍投鼠忌器。而且,這背後還有潛臺詞,現在的民進黨政客覺得美國對臺灣的政治和軍事承諾來得比過去更積極,所以他們認為即使發生軍事衝突,美國對臺灣的介入會比過去更牢靠。
  • 臺灣丨背離「九二共識」是「臺獨」自取滅亡的加速器
    今年中國的兩會已經落下帷幕,此次會議提出了許多重要議案,尤其是在國家安全問題上有了明顯進展。此前全國人大已經通過了有關香港地區的國家安全法,這令許多分裂勢力感到十分忌憚。但是在面對臺灣問題上,此次的政府工作報告似乎沒有太多篇幅,甚至並沒有著重提到「九二共識」,這一下就刺激到了「臺獨」勢力的神經,大陸方面的態度難道真的轉變了嗎?
  • 臺灣教師 解放軍打來時直接投降,一切都不必費心了
    (臺灣「中時」資料照)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美國智庫「2049計劃」研究員易思安(Ian Easton)在其新書中提及「中國大陸擬在2020年『攻臺』」,引起島內話題。對此,臺灣大直高中公民教師黃益中在臺灣《聯合報》的投書直言,不論是否危言聳聽,但一定要居安思危,況且大陸從未說過放棄「武力攻臺」。
  • 「臺獨」還叫囂「矮化臺灣」時,蔡英文已經和「中國臺灣」同框了!
    臺灣童軍總會理事長林右昌對此解釋「這是百年前就留下的英文名稱」,但對於China後面這個明晃晃括號,林右昌還是表達了不滿:「若有機會,未來可推動改名」。因為「童軍是臺灣少數可以帶著『國旗』參與的國際組織」,所以,林右昌認為,這樣可以「使臺灣增加國際能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