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壽命現今最長的也就是傳說中的彭祖,活了800歲。200年後,難道人人都成了彭祖?
是的,一位作家給200年後的女兒寫了一封信,信裡描繪了這樣一幅場景:
第一,人不會死,不會生病。
第二,所有的腦子都連著網際網路的。
第三,銀行是不中斷的。
第四,家裡四面窗都是電視屏幕。
第五,工廠全移到太空。
第六,恆星之間的航行。
這是穿越到未來的一次探險,是腦洞大開,還是另有隱情?
01這位作家是誰?
這位作家是科幻小說家劉慈欣。大家叫他大劉,他稱自己——劉電工。
他畢業於華北水利水電學院(現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水電工程系,曾在一家電廠任計算機工程師。
他所著的兒童文學、長短篇小說,尤其是科幻小說,都被人稱道。2015年8月23日,憑藉《三體》獲第73屆世界科幻大會頒發的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為亞洲首次獲獎。
02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動用國家力量催更的中國第一人
2015年《三體》第一部出版後不久,劉慈欣收到一封郵件:「你好,美國總統歐巴馬先生看了您的《三體》之後,十分喜歡 能否發一下後續的作品,很著急。」
劉慈欣以為是惡作劇,直接把郵件刪除了,也沒當回事。直到後來,美國外交部找到中國外交部協調此事,大劉才幡然醒悟,原來那封郵件真是美國總統發的。
以國家政府名義向作者催稿,時任總統的歐巴馬也算是任性了一把。
Facebook創始人扎爾伯格說:「我只有點滴時間閱讀,得讀快一點,趕在年底讀完它。」
小米創始人雷軍說:「這十年裡面,我推薦最多的書是《三體》。《三體》不僅僅是本科幻小說,本質上是哲學書,主要講宇宙社會學,其中提到的黑暗森林、降維攻擊尤其深刻。」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對話楊振寧時,高贊《三體》:「中國有很多科幻小說是不錯的,比如《三體》。劉慈欣的小說,有非常深厚的修養和準備。他利用深厚的科學知識作為想像力的基礎,把人間的生活、想像的生活融合在一起,產生了獨特的趣味。」復旦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嚴峰說:「我毫不懷疑,這個人單槍匹馬,把中國科幻文學提升到了世界級的水平。」
劉慈欣的作品是天馬行空,宇宙遨遊,寫給女兒的信裡,會不會也是延續了他的寫作風格了?
03劉慈欣寫給200年後的女兒的一封信——《在時間之河的另一端》
這是一檔讀信欄目《見面如字》中公布的:劉慈欣寫給200年後的女兒的一封信——《在時間之河的另一端》,除了各種不可思議的想像外,滿滿的舐犢情深。
這是劉慈欣2013年所作,可以看到其中的有些方面,現在竟然就實現了;就像童年的動畫片《哆唻A夢》中的各種未來,都成了真實可見。
親愛的女兒:
你好!這是一封你可能永遠收不到的信,我將把這封信保存到銀行的保險箱中,委託他們在我去世後的第二百年把信給你。不過我還是相信,你收到信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當你看著這張信紙上的字時,爸爸早已消逝在時間的漫漫長夜中。我不知道人的記憶在兩個多世紀的歲月中將如何變化,經過這麼長的時間,我甚至不敢奢望你還記得我的樣子。
但如果你在看這封信,我至少有一個預言實現了:在你們這一代,人類徵服了死亡。在我寫這封信的時候已經有人指出:第一個永生的人其實已經出生了,當時我是相信這話的少數人之一。
我不知道你們是怎麼做到的,也許你們修改了人類的基因,關掉了其中的衰老和死亡的開關,或者你們的記憶可以數位化後上傳或下載,軀體只是意識的承載體之一,衰老後可以換一個……
你收到這封信,還說明了一個重要的事實:銀行對這封信的保管業務一直在正常運行,說明這兩個多世紀中社會的發展沒有重大的斷裂。這是最令人欣慰的一件事,如果真是這樣,那我的其他的預言大概也都成為了現實。在你出生不久,在我新出版的一本科幻小說的扉頁上,我寫下了:「送給我的女兒,她將生活在一個好玩兒的世界」,我相信你那時的世界一定很好玩兒。
你是在哪兒看我的信?在家裡嗎?我很想知道窗外是什麼樣子。對了,應該不需要從窗子向外看,在那個超資訊時代,一切物體都能變成顯示屏,包括你家的四壁,你可以隨時讓四壁消失,置身於任何景致中……
你可能已經覺得我可笑了,就像一個清朝的人試圖描述21世紀一樣可笑。但你要知道,世界是在加速發展的,21世紀以後,二百多年的技術進步相當於以前的兩千多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所以我不是像清朝人,而是像春秋戰國的人想像21世紀那樣想像你的時代,在這種情況下,想像力與現實相比將顯得極度貧乏。
好吧,你也許根本沒在看信,信拿在別人手裡,那人在遠方,是他(她)在看我的信,但你在感覺上同自己在看一樣,你能夠觸摸到信紙的質地,也能嗅到那兩個多世紀後殘存的已經淡到似有似無的墨香……因為在你的時代,網際網路上聯結的已經不是電腦,而是人腦了。資訊時代發展到極致,必然實現人腦的直接聯網。
你的孩子不用像你現在這樣辛苦地寫作業了,傳統意義上的教育已經不存在,每個人都可以在聯入網絡的瞬間輕易擁有知識和經驗。但與人腦網際網路帶來的新世界相比,這可能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
說到孩子,你是和自己的孩子一起看這封信嗎?在那個長生的世界裡,還會有孩子嗎?我想會有的,那時,人類的生存空間應該已經不是問題,太陽系中有極其豐富的資源,如果地球最終可以養活一千億人,這些資源則可以維持十萬個地球,你們一定早已在地球之外建立新世界了。
那時的天空是什麼樣子?天空是人類所面對的最恆久不變的景致,但我相信那時你們的天空已經有了變化,地球上所有的能源和重工業都已經遷移到太空中,那些漂浮的工廠和企業構成了星環。那是太空城,我甚至能想出他們的名字:新北京、新上海和新紐約什麼的。
你的職業是什麼?你所在時代應該只有少數人還在工作,而他們工作的目的已經與謀生無關。但我也知道,那時仍然存在著許多需要人去做的工作,有些甚至十分艱險。在火星的荒漠,在水星灼熱的礦區,在金星的硫酸雨中,在危險的小行星帶,在木衛二冰凍的海洋上,甚至在太陽系的外圍,在海王星軌道之外寒冷寂靜的太空中,都有無數人在工作著。你當然有權選擇自己的生活,但如果你是他們中的一員,我為你而驕傲。
你在那時過得快樂嗎?我知道,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煩惱,我無法想像你們時代的煩惱是什麼,卻能夠知道你們不會再為什麼而煩惱。首先,你不用再為生計奔忙和操勞,在那時貧窮已經是一個古老而陌生的字眼;你們已經掌握了生命的奧秘,不會再被疾病所困擾;你們的世界也不會再有戰爭和不公正……但我相信煩惱依然存在,甚至存在巨大的危險和危機,我想像不出是什麼,就像春秋戰國的人想像不出溫室效應一樣。這裡,我只想提一下我最擔心的事情。
你們遇到TA們了嗎?你知道我指的是什麼,人類與TA們的相遇可能在十萬年後都不會發生,也可能就發生在明天,這是人類所面臨的最不確定的因素。關於未來,這是我最想知道的一件事。雖然我早已聽不到你的回答,但還是請你告訴我一聲吧。
親愛的女兒,現在夜已經深了,你在房間裡熟睡,這年你13歲。聽著窗外初夏的雨聲,我又想起了你出生的那一刻,你一生出來就睜開了眼睛,那雙清澈的小眼睛好奇地打量著這個世界,讓我的心都融化了,那是21世紀第一年的5月31日,兒童節的前夜。現在,爸爸在時間之河的另一端,在二百多年前的這個雨夜,祝你像孩子一樣永遠快樂!
爸爸
2013.05.24
喜歡的朋友可以點上面連結購買!138元7冊,《三體》全3冊,《流浪地球》都包括了
04結語
大劉寫給女兒的信,表面上是描繪的一個科幻世界,實際上是對人性的一種反思,有對未來的憧憬,也有悲涼一面的反思,正如他的作品一般,值得細品。
信中最後一句,也是所有父母對孩子最大的期許吧:永遠像個孩子一樣快樂
無論世事變遷,積極地面對,會成為父母的驕傲!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作者已籤約「維權騎士」、「百度授權」,侵權必究。
歡迎關注【右右細毛和爸媽】3歲雙胞胎男孩家庭,爸媽說故事,輕鬆趣味育兒,家庭共同成長。爸爸IT男,項目管理師,善於篩選育兒知識,去偽存真;媽媽人力資源管理師,曾經職場,如今全職,一定最懂你的心。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