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藏地區的寺廟中,大昭寺的聲名首屈一指,不僅因為它有悠久的歷史、宏偉的殿堂,更因為它在宗教、政治生活中佔據著特殊的地位。神秘的確認活佛「轉世靈童」的金奔巴瓶就一直保存在大昭寺的佛殿裡,這個小小的金瓶在藏族人民眼中蘊藏著「無窮的法力」。
1
活佛轉世是藏傳佛教特有的傳承方式,公元13世紀,噶瑪噶舉派的黑帽系首領圓寂後,該派推舉一幼童為轉世繼承人,從而創立了活佛轉世的辦法,此後各教派先後效法。
當時,在西藏宗教中尋訪、認定轉世靈童的方式多種多樣,歸結起來主要有非掣籤方式和金瓶掣籤方式。
非掣籤方式有多種方法:可以按遺囑、預言尋找。即根據活佛生前授記、遺囑喻示或預言線索尋訪認定;抑或依徵兆尋訪,即按活佛去世時的法體姿態和火葬時濃煙的去向以及大喇嘛的夢兆等尋訪認定;另外也可以依據護法神降神喻示,即由護法神(吹忠)降神,指示活佛轉世的方向、地點等,按此喻示尋訪確認轉世靈童。此外,還有一種方式是觀湖顯現幻景尋訪,就是根據西藏拉姆拉措聖湖中出現的幻景判斷靈童出生的地方和物象而認定。
除了上面所說的方法外,還有一些更神奇的方法,比如說首先可以秘密尋訪,選派德高望重的名僧、堪布及活佛生前的管家、近侍弟子化裝成各種不同身份的人,分赴各地暗中查訪、考察來認定靈童。
大概過程是這樣的:在卜算方位發現與活佛圓寂大致同時出生的男孩後,先觀察其長相與動作,並進行智力測試,看其有無異象:將活佛生前用過的物品與其他雜物混擺在小孩面前任其抓拿,讓幼兒辨認活佛生前的遺物,同時還可以讓其辨認與活佛共同相處的人。據說真正的轉世靈童可以在眾多物件中一舉抓取活佛生前之物,或在眾人中辨認與活佛相處過的人,藏傳佛教稱之為「宿通」。
選定靈童後,選靈童的人便囑咐其家人要認真照看小孩,不讓外人接觸。同時回去向攝政等匯報。攝政擇吉日邀請三大寺活佛和僧俗官員一起,再請乃均、曲均降神,如無誤,則報告駐藏大臣,徵求朝廷的意見,並準備迎接。由侍候活佛的三大堪布和官員、軍隊組成龐大的迎接隊伍,前往接請靈童,連其家人一同接到拉薩。如果只選到一名靈童,就直接請駐藏大臣報請朝廷,請予免去「掣籤」而直接冊封。
但是有時會有許多靈童的特殊情況發生,如果有多名靈童,那就要召集攝政和大活佛、高僧及官員到大昭寺,由駐藏大臣親自主持「金瓶掣籤」活動,大昭寺的金奔巴瓶是清朝乾隆皇帝欽賜。這個金瓶披著五彩織錦瓶衣,外壁雕滿精美的花紋,瓶中空,為一圓形籤筒,內置五柄如意狀象牙牙籤。將寫有各靈童姓名的籤放入瓶內搖後當眾掣出,定奪活佛轉世靈童。定為轉世者,其家人被封為貴族,落選者也有較好的安排。
2
公元14、15世紀之交,藏傳佛教格魯派創立。
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的最小弟子根敦朱巴圓寂後,為防止內部分裂,於是襲用噶瑪噶舉派的轉世辦法,由根敦朱巴的親屬及部分高僧指定後藏達納地方出生的一名男孩為根敦朱巴的轉世,這就是二世達賴根敦嘉措,由此形成達賴喇嘛活佛轉世系統。
達賴喇嘛的尊號始用於三世達賴索南嘉措時期。1578年,明朝順義王俺答汗賜予索南嘉措「聖識一切瓦齊爾達賴喇嘛」的尊號。此後,格魯派依此稱號追認根敦朱巴、根敦嘉措分別為第一世、第二世達賴喇嘛。1653年,清順治帝冊封五世達賴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領天下釋教普通瓦赤拉達賴喇嘛」,以朝廷的冊封形式確定了達賴喇嘛的封號和地位。此後,歷世達賴喇嘛都必須經朝廷冊封,成為一項歷史定製。
班禪,即班禪額爾德尼,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兩大活佛之一。班,梵語,意為精通五明的學者;禪,藏語,意為大;額爾德尼,滿語,意為珍寶。
宗喀巴的另一著名弟子克珠傑·格勒巴桑,年長根敦朱巴六歲,且早拜師八年,對創立格魯派有傑出貢獻,因此連同宗喀巴及宗喀巴的另一著名弟子甲曹傑被藏族宗教界合稱為「師徒三尊」。
清順治二年(1645),和碩特蒙古固始汗(清朝駐西藏的地方首領)尊格魯派領袖羅桑·卻吉堅贊為「班禪博克多」(四世班禪),這是班禪名號的正式開端。而宗喀巴及其兩名弟子(上文中的師徒三尊)則被追認為前三世班禪。
四世班禪圓寂後,後藏託布加溪卡的一位幼童被認定是他的轉世靈童。康熙五十二年(1713),朝廷正式冊封五世班禪羅桑意希為「班禪額爾德尼」,並賜金冊金印,正式確立了班禪額爾德尼的地位。從此,歷代班禪額爾德尼須由朝廷冊封,成為定製,駐日喀則。這樣,格魯派又建立起了一個班禪活佛轉世系統,並且取得了與達賴喇嘛轉世系統平等的宗教地位。
3
活佛轉世系統形成後,又經過一系列演變,最終才形成了以「金瓶掣籤」認定活佛轉世靈童的制度。
在歷史上,大活佛轉世靈童的認定存在著諸多弊端,轉世活佛往往是由「吹忠」(即護法喇嘛)作法降神禱問指定,於是賄賂、假託神言、任意妄指盛行,轉世靈童多出自王公貴族之家,一些上層貴族或大喇嘛乘機操縱了宗教大權。最嚴重的是噶舉派紅帽系十世活佛趁機提出非分之想,要分扎什倫布寺的財產。失敗後,又聯合廓爾喀入侵後藏,危及國家、百姓安全。
為了避免大活佛轉世靈童認定中的這些弊端,1792年乾隆皇帝決定達賴、班禪轉世實行「金瓶掣籤」制度,對冊封的呼圖克圖的轉世,履行「金瓶」(奔巴)掣籤,由朝廷直接審批和冊封,將活佛轉世的認定權掌握在手中。為此,乾隆降旨專門製作了兩個金瓶,一個放置在北京雍和宮,一個放在拉薩大昭寺。甘、青、川、藏地區呼圖克圖的轉世靈童,在大昭寺掣籤認定。駐京和蒙古地區的呼圖克圖的轉世靈童,則在北京雍和宮掣籤認定。
同時,乾隆還正式頒布《欽定藏內善後章程二十九條》,該章程明確規定:「大皇帝為求黃教得到興隆,特賜金瓶,今後遇到尋認靈童時,邀集四大護法,將靈童的名字及出生年月,用滿、漢、藏三種文字寫於籤牌上,放進瓶內,選派真正有學問的活佛,祈禱七日,然後由各呼圖克圖和駐藏大臣在大昭寺釋迦牟尼像前正式認定。認定達賴、班禪靈童時,亦須將他們的名字用滿、漢、藏三種文字寫在籤牌上,同樣進行。」至此,「金瓶掣籤」制度以國家法律的形式確立下來。
「金瓶掣籤」儀式非常隆重,預先要得到皇帝的批准。轉世靈童受封后,由駐藏大臣親自主持坐床典禮。坐床典禮後,轉世靈童即正式就任達賴或班禪位。即使有的轉世靈童不需要金瓶掣籤,也必須先呈報朝廷,經朝廷派人審查批准後方為有效。
「金瓶掣籤」制度一經頒布即得到了達賴喇嘛、班禪額爾德尼及各呼圖克圖僧眾的衷心擁護。金瓶製成送往拉薩後,八世達賴喇嘛上書表達了對朝廷的感激之情。「金瓶掣籤」制度形成後,掣籤大權一直掌握在朝廷手中。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其形式或細節後來有所變通,但活佛轉世,尤其是達賴、班禪等大活佛轉世必須經朝廷批准。
至此,活佛轉世的宗教儀軌自清王朝頒行「金瓶掣籤」法規之後,隨著歷史的發展演變而日臻完善,成為歷史定製。
金瓶掣籤與活佛轉世:藏傳佛教獨有的傳承方式。今天的話題就是這樣了,請關注堃哥,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