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門菌屬歷年考試中是重要的考點,很多知識點與其相關,本文對相關知識點的進行了表格總結,希望可以幫助各位考生。
生物學特性形態與染色革蘭陰性直桿菌特殊結構無芽胞,無莢膜,除雞沙門菌外都有周身鞭毛,能運動,多數有菌毛。培養特性營養要求不高氣體環境兼性厭氧。菌落特徵在普通瓊脂培養上即能生長,在液體培養基中呈均勻混濁生長。在SS瓊脂和麥康凱瓊脂培養基上35~37℃24h可形成直徑約2~4mm的透明或半透明菌落,對膽鹽耐受。產H2S者在SS瓊脂上形成黑色中心菌落。生化反應除亞利桑那菌外均不能發酵乳糖,不產生靛基質,不分解尿素,甲基紅反應陽性V-P試驗陰性。大多數菌株產生H2S。發酵葡萄糖產酸產氣(傷寒沙門菌產酸不產氣)。抗原及分型主要由O抗原和H抗原組成,部分菌株有類似大腸桿菌K抗原的表面抗原,與細菌的毒力有關,故稱Vi抗原。Vi抗原加熱60℃ 30分鐘或經苯酚處理被破壞,Vi抗原存在時可阻止O抗原與相應抗體發生凝集。標本採集根據不同疾病採取不同的標本進行分離與培養。腸熱症的第1、2周採血液,第2、3周採糞便與尿液。整個病程中骨髓分離細菌陽性率較高。變異性S~R變異菌落光滑型經人工培養傳代後逐漸變成粗糙型。此時菌體表面的特異多糖抗原喪失,在生理鹽水中可出現自凝。H~O變異指有鞭毛的沙門菌失去鞭毛的變異。相位變異具有雙相H抗原(第Ⅰ相為特異相,第Ⅱ相為非特異相)的沙門菌變成只有其中某一相H抗原的單相菌。V~W變異失去全部Vi抗原的變異。致病性致病因素侵襲力、內毒素和腸毒素所致疾病腸熱症即傷寒與副傷寒病。由傷寒與副傷寒沙門菌所引起的慢性發熱症狀。為法定傳染病之一食物中毒引起食物中毒的沙門菌以鼠傷寒、腸炎、湯卜遜、豬霍亂、乙型及丙型副傷寒沙門菌為常見。慢性腸炎沙門菌可引起老人和兒童的慢性腸炎。敗血症多由豬霍亂沙門菌引起治療傷寒沙門菌感染氯黴素、氟喹諾酮類、氨苄西林、複方磺胺甲口惡唑、三代頭孢等。防治原則加強飲食衛生,防止汙染食品及水源經口感染,攜帶者的積極治療,皮下注射死菌苗或口服減毒活菌苗是預防沙門菌屬細菌傳染試題走一撥:
1、【2019年真題】沙門菌屬中的Vi抗原屬於是
A、菌體抗原
B、鞭毛抗原
C、表面抗原
D、H抗原
E、0抗原
答案: C
解析: 沙門菌的抗原結構主要有3種,即菌體(0)抗原鞭毛抗原(H)及表面抗原(Vi抗原)。
2、對沙門菌屬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革蘭陽性菌
B、寄生於人類和動物腸道中
C、一般無莢膜
D、營養要求不高
E、不發酵乳糖或蔗糖
答案: A
解析: 沙門菌為革蘭陰性桿菌,無芽胞,無莢膜。
3、沙門菌屬在普通平板上的菌落特點為
A、中等大小,無色半透明
B、針尖狀小菌落,不透明
C、針尖狀小菌落,黏液型
D、中等大小,黏液型
E、扁平粗糙型
答案: A
解析: 沙門菌屬在普通瓊脂平板上可形成中等大小,無色半透明、邊緣整齊的光滑型菌落。
4、沙門菌屬
A、不發酵葡萄糖
B、不發酵麥芽糖
C、不發酵甘露醇
D、不發酵乳糖或蔗糖
E、多數不產生硫化氫
答案: D
解析: 沙門菌屬發酵葡萄糖、麥芽糖和甘露醇,不發酵乳糖和蔗糖,除傷寒沙門菌不產氣外,其他沙門菌均產酸產氣。
5、沙門菌屬典型的初步生化反應結果為
A、硫化氫(+)靛基質(+)尿素(+)氰化鉀(+)賴氨酸酶(-)
B、硫化氫(+)靛基質(-)尿素(-)氰化鉀(-)賴氨酸酶(+)
C、硫化氫(-)靛基質(+)尿素(-)氰化鉀(-)賴氨酸酶(-)
D、硫化氫(+)靛基質(+)尿素(-)氰化鉀(-)賴氨酸酶(+)
E、硫化氫(-)靛基質(+)尿素(-)氰化鉀(+)賴氨酸酶(-)
答案: B
解析: 沙門菌屬產硫化氫,不分解尿素,靛基質試驗陰性,賴氨酸脫羧酶試驗陽性,氫化鉀生長試驗陰性。
6、沙門菌屬最常引起的疾病是
A、食物中毒
B、敗血症
C、腸熱症
D、腹瀉
E、毒血症
答案: A
解析: 食物中毒是最常見的沙門菌感染,約佔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