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落學堂—說說分析圖(六):
場地分析實例簡單教程
【寫在前面】經過前面幾期的理論課程,終於進入到實例講解了,這次是場地分析類型的簡單教程。
這次的心得分享比較簡單,包括下兩周的實例教程都是偏向基礎向的,都是比較簡單的案例。一是「說說分析圖」第一季剛剛開始連載(雖然還有兩期就結束了),教程類的文章還是由淺入深比較好,二來手持設備也不適合瀏覽太複雜的東西。
這次給大家帶來的是角落君幾年前的一個作業作品的一部分演示,話不多說,我們開始啦。
這期給大家主要分享的是關於場地分析的內容,也就是最開始教程提到的分析圖分類中「設計前」的內容(不了解這部分內容的小夥伴添加關注公眾號,然後回復「分析圖」把前幾期內容看一遍就明白了)。這部分內容分析角度和實質內容比較重要,也就是說你在動手畫之前,先明白要畫什麼。
通常來說,這部分內容包括有基地基礎分析,周邊的街道,交通,建築類型,建築高度,地形地貌,綠化,公共設施等等。挑選對你的建築最有利的分析。
舉個例子,我要設計一個藝術中心,那麼我在分析的過程中就要側重於推導出在這個地方設計一個藝術中心的必要性,以及為我後來的建築形態,空間組織服務。
詳細說就是分析周邊建築類型——推導出周邊沒有藝術類公共建築——所以需求。當然,任何結果都是可以有指向性的,比如推導出周邊很多藝術類公共建築——說明這一帶是城市的文化中心,所以需要建一個藝術中心……總之,你的分析圖要為你的設計內容服務。
我這個例子就是分三方面,綠化,道路交通以及建築類型。所使用軟體PS,AI。其中PS底圖填色,AI填字和線條。(理論上單獨使用其中一款軟體都可以完成上述任務,這次一箭雙鵰給大家都介紹介紹)。
囉嗦了這麼多大家是不是都等不及了……
首先導出CAD的底圖,然後丟進PS,把建築上灰色。(此處可以給把灰色選出存成單獨的圖層,便於以後編輯)。
然後種樹,自己一個圓一個圓畫也好(慢,但是很準確),用畫筆整體帶過也罷(快速,但不精確)
給樹添加陰影。雙擊樹的圖層,然後添加投影。
給建築加陰影。陰影純黑,圖層模式正片疊底,透明度根據需求自行調節,注意南北方向與陰影的合理性,這裡給大家一個小技巧,使用多邊形套索工具繪製,按住shift會自動鎖定正交與45°的角度,一般來說總平面的投影直接畫45°的即可。陰影長度與建築高度正相關。還有一款插件
可以直接生成投影圖,影子長度和透明度可選,方向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共四個,如果建築高度各式各樣不推薦,如果建築高度都差不多,這個插件就很省事了。這個插件在CC2015中自帶,在窗口—擴展裡(至少角落君的PS裡有……)
OK,基本底圖就搞定了,然後根據不同需求填色
關於顏色的選擇,小夥伴們在公眾號裡回復「配色」就知道怎麼辦啦。
OK,接下來我們把圖片託到AI裡進行填字和圖例。
這一步驟大家其實完全可以自由發揮啦。
矩形工具,圓形工具都可以,直接用吸管取色(或者按照你自己的配色表),然後旁邊打上字就可以了。對了,善用AI中對齊和分布的功能(如下圖的功能鍵)。
字的排列要有主次(也就是親密性的原則,這個之前的課程有講)。
箭頭和虛線在描邊裡可以輕鬆設置。
下一期,我們講介紹簡單的方案推演分析圖。
我們下周再見。
如果大家有任何的疑問,話題,吐槽,建議,意見,推薦欄目都可以在公眾號下直接和我對話哦,我們的成長需要你的支持。
版權聲明:未經允許本文不得用於商業及任何盈利性質用途,非商業使用轉載需完整保留作者及該訂閱號相關信息。未經允許非個人用戶不得轉載。
角落工作室推送內容
周一:【角落遊世博】:專題企劃(目前是世博會專題內容)
周二:【角落精彩】:案例
周三:【角落學堂】:教程(目前是分析圖專輯系列)
周四:【角落精彩】:案例
周五:【角落拾遺】:網站,APP推薦
周六:【角落精彩】:案例
周日: 隨機內容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關注我們微博,有不一樣的內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