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9月23日電 (記者 陳溯)中國農諺「八月十五定收成」,在中秋節到來之際,中國糧食生產情況也到了揭曉之時。2020中國農民豐收節期間,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中國秋糧豐收已成定局,全年糧食產量有望高位增產,預計平均畝產提高近2公斤,連續6年穩定在13000億斤的水平上。
韓長賦表示,從目前情況看,前兩季的夏糧和早稻已豐收到手,分別比上年增產24.2億斤、20.6億斤,夏糧產量創歷史新高,秋糧形勢也比較明朗,豐收在望,今年還是一個豐收年,糧食會有個好收成。
韓長賦表示,之所以判斷今年秋糧能夠豐收,主要是因為今年秋糧面積明顯增加,預計秋糧面積超過12.8億畝,比上年增加800萬畝,此外,雖然今年氣象災害頻發,但對產量影響有限,作物長勢整體較好。
「今年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給全球經濟社會帶來巨大挑戰,在特殊的年份裡,奪取今年糧食豐收有著不同尋常的特殊意義。」韓長賦表示,端牢14億中國人的飯碗,為經濟社會穩定提供了有力支撐,為脫貧攻堅、全面小康奠定了堅實基礎,在世界糧食貿易鏈供應鏈受疫情衝擊的背景下,中國奪取糧食和農業豐收,做到「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牢牢把握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主動權。
韓長賦表示,今年對農業來說是個多災之年,糧食豐收實屬不易,春耕備耕時過「新冠肺炎疫情關」,南方水稻雙搶時過「洪澇關」,東北秋收前過「颱風關」,還過了草地貪夜蛾等「病蟲關」。面對各種災情,中國政府對抓好今年糧食生產高度重視,出臺了一系列扶持糧食生產的政策,及時搶種、搶收、改種、補種,把糧食麵積作為約束性指標、產量作為指導性指標下達各地,明確目標任務,壓緊壓實責任,這是多年沒有的。
「目前秋糧大面積收穫在即,我們將組織好秋收,調度好農機,減少收穫環節糧食損失,全力以赴奪取秋糧好收成。」韓長賦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