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秋糧豐收已成定局 韓長賦:意義不同尋常

2020-12-11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9月23日電 (記者 陳溯)中國農諺「八月十五定收成」,在中秋節到來之際,中國糧食生產情況也到了揭曉之時。2020中國農民豐收節期間,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中國秋糧豐收已成定局,全年糧食產量有望高位增產,預計平均畝產提高近2公斤,連續6年穩定在13000億斤的水平上。

韓長賦表示,從目前情況看,前兩季的夏糧和早稻已豐收到手,分別比上年增產24.2億斤、20.6億斤,夏糧產量創歷史新高,秋糧形勢也比較明朗,豐收在望,今年還是一個豐收年,糧食會有個好收成。

韓長賦表示,之所以判斷今年秋糧能夠豐收,主要是因為今年秋糧面積明顯增加,預計秋糧面積超過12.8億畝,比上年增加800萬畝,此外,雖然今年氣象災害頻發,但對產量影響有限,作物長勢整體較好。

「今年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給全球經濟社會帶來巨大挑戰,在特殊的年份裡,奪取今年糧食豐收有著不同尋常的特殊意義。」韓長賦表示,端牢14億中國人的飯碗,為經濟社會穩定提供了有力支撐,為脫貧攻堅、全面小康奠定了堅實基礎,在世界糧食貿易鏈供應鏈受疫情衝擊的背景下,中國奪取糧食和農業豐收,做到「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牢牢把握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主動權。

韓長賦表示,今年對農業來說是個多災之年,糧食豐收實屬不易,春耕備耕時過「新冠肺炎疫情關」,南方水稻雙搶時過「洪澇關」,東北秋收前過「颱風關」,還過了草地貪夜蛾等「病蟲關」。面對各種災情,中國政府對抓好今年糧食生產高度重視,出臺了一系列扶持糧食生產的政策,及時搶種、搶收、改種、補種,把糧食麵積作為約束性指標、產量作為指導性指標下達各地,明確目標任務,壓緊壓實責任,這是多年沒有的。

「目前秋糧大面積收穫在即,我們將組織好秋收,調度好農機,減少收穫環節糧食損失,全力以赴奪取秋糧好收成。」韓長賦說。(完)

相關焦點

  • 韓長賦:秋糧形勢比較明朗 豐收已成定局
    原題:把糧食安全牢牢抓在手上(權威訪談)——訪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今年我國糧食生產克服疫情影響、戰勝洪澇災害,夏糧產量創出歷史新高,秋糧豐收已成定局。把糧食安全牢牢抓在手上,對於穩固國民經濟基礎具有重要意義。本報記者就糧食生產的有關熱點問題採訪了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
  • 一樣的豐收,不一樣的分量——寫在2020年秋糧豐收已成定局之際
    在中國廣袤鄉土大地上,秋景勝過春光之處,莫過於稻飄香、黍金黃、豆滿秧、谷滿倉的豐收景象。9月23日,農業農村部宣布,目前秋糧豐收已成定局,全年糧食產量有望高位增產,預計平均畝產提高近兩公斤,總產量連續6年穩定在1.3萬億斤的水平上。這豐收的喜訊,無疑是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期間一份沉甸甸的節日大禮。
  • ...調研時強調:毫不鬆懈抓好秋糧生產,全力奪取全年糧食和農業豐收
    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8月16日消息,8月11-14日,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在黑龍江調研時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紮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抓緊抓實抓細農業生產各項工作,毫不鬆懈抓好秋糧生產,全力以赴奪取小康之年糧食和全年農業好收成,鞏固農業農村發展好形勢
  • 「蟲口奪糧」力保秋糧豐收
    發布會上有記者問:日前農業農村部發布消息稱,今年夏糧豐收已成定局。但同時我們也了解到,今年病蟲和旱澇災害可能偏重發生,特別是草地貪夜蛾今年傳入我國,對秋糧生產威脅很大,下一步農業農村部還將採取哪些措施確保全年糧食豐收?潘文博說,秋糧才是全年糧食生產的大頭,產量佔全年的四分之三左右。
  • 特別的豐收 特殊的意義
    又是一季豐收糧!據農業農村部農情調度和專家實地調查分析,今年夏糧面積穩定、單產提高,豐收已成定局。連日來,自南向北,麥浪滾滾、麥香陣陣、機聲隆隆,到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金色成為廣袤田野最厚重的底色,豐收成為中國大地最亮眼的風景。
  • 新疆:83萬畝棉花豐收已成定局 收購工作準備就緒
    來源:牛錢網原標題:新疆:83萬畝棉花豐收已成定局 收購工作準備就緒作為新疆國家級優質商品棉生產基地的瑪納斯縣,今年夏天儘管遭遇高溫乾旱等極端天氣侵襲,但其棉花仍有望獲得豐收。據當地農業部門日前測產數據顯示,今年全縣83萬畝棉花預計單產總產都將創歷史新高,豐收已成定局。「像我現在拿的這株棉花,它的有效桃子是十個,要把這十個桃子全部開完,我們1畝地500公斤,一點問題都沒有,豐收已成定局……」這些天,在瑪納斯縣六戶地鎮陳家渠村,棉農黃生兵每天都會到棉田裡察看棉花長勢,目前他種植的200畝優質棉已有20%棉桃裂口,吐出白色棉絮。
  • 農發行德陽市分行:「早、實、快」護航秋糧收購開秤
    支持轄內收儲企業開展秋糧收購。 據四川德陽省食油儲備庫負責人介石剛介紹,「從開秤情況來看,今年的疫情對秋糧收購沒有形成太大的影響,秋糧豐收已成定局,農戶售糧的積極性比較高,大部分售糧戶還處於價格觀望之中。」今年農發行德陽市分行1800萬元的收購資金早已審批到位,對今年的秋糧收購,他充滿了信心。
  • 豐收bumper harvest
    9月29日,農業部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秋糧豐收已成定局,全年糧食有望實現『八連增』」。與此同時,當前稻穀、小麥和玉米三種糧食平均價格卻同比上漲了一成多。請看《中國日報》的報導:Consumers will still face moderate grain price hikes this year, despite the country seeing a bumper harvest, a senior agricultural official said
  • 我國秋糧收購將全面啟動 產量價格預計雙增長
    有關部門和各地加大政策性糧食銷售力度,加快騰倉並庫,取得了明顯效果,主產區倉容完全能夠滿足秋糧收購需要;農發行已安排1600億元收購信貸資金,16個省份組建糧食收購貸款信用保證基金,不斷完善運行機制,目前基金總規模約75億元,可發放收購貸款1000多億元,全力保障企業收購資金需求;同時,各地還主動與交通運輸、鐵路等部門加強對接,協同保障糧食運輸運力。目前,秋糧收購準備充分,各項工作已經就緒。
  • 三門峽:2019年秋糧喜獲豐收 單產創歷史最高水平
    今年以來,全市上下積極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毫不動搖抓好糧食生產,積極推動「藏糧於地、藏糧於技」落實落地,進一步優化種植結構,加強中低產田改造,狠抓關鍵措施落實和田間管理,加之良好的氣候條件,為秋糧生產奪取豐收打下堅實的基礎。
  • 關於中國秋天的豐收故事
    這是萬物成熟的時節,這是中國收穫的季節。  一  從北到南,秋天的中國,景色多姿多彩。  看西北!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布爾津縣有個禾木村,位於新疆布爾津縣喀納斯湖畔,秋日的村莊美若童話,吸引了眾多遊人。在甘肅酒泉金塔縣沙漠胡楊林景區,十月金秋,胡楊林匯成一片金黃。  看華北!老舍先生曾說,「北平之秋便是人間天堂。」
  • 今年糧食收購價格上漲 豐收後的糧食怎麼賣
    今年對農民來說,或是個豐產又豐收的好年頭。不僅全年糧食產量再創新高,秋糧的收購價格也比去年漲了。今年糧食市場交易情況如何,豐收後的糧食怎麼賣,種糧食的農民收穫又如何?糧食收購價格穩中有漲稻穀、小麥、玉米三大主糧價格的收購價格均有上漲。
  • 今秋豐收猶三思——寫在慶祝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之際
    今年梅雨季,安徽省遭遇持續強降水,長江、淮河、巢湖流域平均降水量分別是常年同期的2.3倍、近2倍和近3倍,均為歷史同期最多,給當地秋糧生產帶來嚴重影響。與秋糧水稻類似,夏糧小麥收穫同樣不易。肥東縣家庭農場主王軍民清晰記得,疫情防控最緊張的時刻,他家小麥遭遇病蟲害,幸虧政府及時開通了農資運輸的綠色通道,並組織農技人員通過微信群、視頻連線方式指導農民。
  • 雲南陸良華僑農場秋糧喜獲豐收
    【解說】10月,正值秋糧收穫的季節,雲南陸良華僑農場裡也是一片豐收的景象,最後一批葡萄已經採摘完畢,連片的水稻植株清秀,稻花飄香,飽滿的稻穗已經灌漿低頭,不少農家的院子裡曬滿了金燦燦的玉米。
  • 豐收來之不易,意義非同尋常
    【專家點評】9月22日,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如約而至。在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特別是經歷新冠肺炎疫情和嚴重洪澇災害衝擊的這一年,豐收來之不易,意義非同尋常。今年,我國夏糧生產不僅再獲豐收,而且產量創歷史新高;秋糧雖然遭遇了嚴重汛情和多次颱風,但仍經受住了考驗,大部分地區作物長勢良好,豐收就在眼前。豐收不僅關係著中國人的口糧、飯碗,而且為國家應對風險挑戰提供了信心和底氣。今年是經歷疫情考驗的特殊之年,也是國際局勢複雜多變之年,各種挑戰威脅著農業生產。
  • 【喜迎「中國農民豐收節」】 豐收年裡慶豐收!
    【喜迎「中國農民豐收節」】 豐收年裡慶豐收!豐收的蘋果裝袋外銷。金秋時節,暖陽高照,秋高氣爽,素有「晉南糧倉」美譽的山西省運城市,玉米、棉花、蘋果、核桃、山楂、中藥材等秋糧和經濟作物在前期雨水充分滋潤下豐產豐收。
  • 2019年宜興市秋糧豐產豐收
    原標題:2019年我市秋糧豐產豐收 據國家統計局宜興調查隊消息,去年,宜興市秋收糧食作物畝產589.4公斤,同比增加4.9公斤,增幅0.80%;主要糧食作物水稻畝產達612公斤,同比增加9.7公斤,增幅1.60%,兩項畝產均創十年新高。
  • 經濟時評:今年夏糧豐收意義重大
    2019年夏糧豐收意義重大,一方面夏糧豐收為奪取全年農業豐收奠定基礎、贏得主動,有利於促發展、穩物價、增信心;更重要的一方面在於,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是維繫社會穩定的「定海針」。農業生產穩住了,「三農」戰略後院守好了,經濟社會發展就有了「壓艙石」,應對國際上的風險和挑戰就有了充足的底氣農業農村部日前宣布今年夏糧豐收已成定局,在面積穩定的基礎上,畝產將提高10公斤。
  • 21考研擴招成定局?!多所高校已官宣
    對於各大院校的考試指導和學科設置有重大指導意義。無論是中國傳媒大學全面改革初試自命題科目+初試達國家線即可進入複試+複試增加材料評議環節;還是深圳大學所有的專業碩士的考試科目,由英語二改為英語一,都是一定程度上對會議的響應,更多改革的後浪或許正陸續湧來。對21考研的影響,我們也可以略窺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