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收來之不易,意義非同尋常

2020-12-11 光明日報

【專家點評】

9月22日,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如約而至。在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特別是經歷新冠肺炎疫情和嚴重洪澇災害衝擊的這一年,豐收來之不易,意義非同尋常。

今年春耕的重要時段,正值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國,農資產品運輸和農業生產技術服務等面臨重大挑戰。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各地採取措施積極應對,將化肥、農藥和種子等農資產品納入重點保供目錄,確保春耕農資不斷鏈,打通了農資供應、農機作業、農民下田等的「最後一公裡」;各類農業社會化服務機構實時在線提供「雲春耕」服務,為農民群眾田間生產答疑解惑;各項涉農財政補貼悉數到位,給廣大農民吃下了「定心丸」……廣大農民朋友用足用好各項支持政策,一邊奮力抗擊疫情,一邊搶抓農時開展生產,努力營造了春耕生產的良好開局。今年,我國夏糧生產不僅再獲豐收,而且產量創歷史新高;秋糧雖然遭遇了嚴重汛情和多次颱風,但仍經受住了考驗,大部分地區作物長勢良好,豐收就在眼前。

豐收不僅關係著中國人的口糧、飯碗,而且為國家應對風險挑戰提供了信心和底氣。今年是經歷疫情考驗的特殊之年,也是國際局勢複雜多變之年,各種挑戰威脅著農業生產。但是,我們有日益完善的防汛體系,有不斷夯實的農田基礎設施,有大大提升的農業機械化水平,有抵禦風險的多重防護網。更重要的是,廣大農民朋友勤勞勇敢,他們以科技為引領,以政策作支撐,以保險作後盾,用辛勤的雙手開展農業生產,大大增添了豐收的底氣。疫情催化了農業機械化、智能化水平穩步提高,催生了5G智慧數字農業技術設備,全天候進行物聯網土地墒情監測、智能水肥藥一體化灌溉。農民朋友還紛紛用手機「下單」,足不出戶就能享受除草、打藥、澆水等田間管理的社會化服務。

有了豐收的「成績單」,農業基本盤才能牢牢穩住,經濟社會穩定發展才會有堅實基礎,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才更有底氣。

黨的十九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三農」工作,專門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不僅增加了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也強化了他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穰穰滿家,豐收後的農民分外欣喜。這樣的喜悅需要全國人民共同分享,把幸福通過節日傳遍千家萬戶。億萬農民慶豐收、成果展示曬豐收、社會各界話豐收、全民參與享豐收、電商促銷促豐收等各具特色的活動已經陸續展開,「中國農民豐收節」已經成為中國鄉村的文化符號。

豐收的喜悅,寫在五彩斑斕的景色裡,更寫在億萬農民的笑容裡。在廣大農民喜迎豐收的歡歌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即將如期實現,中華民族千百年來「民亦勞止,汔可小康」的願景必將變為現實。

(作者:龍文軍,系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

(項目團隊:本報記者 李慧 張勝 任爽 張士英 王斯敏)

相關焦點

  • 感受豐收喜悅,感知來之不易——阜南縣直幼兒園豐收節在行動
    秋分時節的豐收季,阜南縣直幼兒園通過家園合作讓孩子們親身感受著秋天豐收的濃烈氣息。小記錄「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為了讓幼兒懂得每一粒糧食的來之不易,形成節約的意識,阜南縣縣直幼兒園面向所有小朋友、開展了「光碟行動」活動倡議,號召幼兒以「吃光自己盤中的菜」的實際行動踐行節約精神,培養幼兒愛惜糧食、勤儉節約的良好品質。
  • 【地評線】彩雲網評:夏糧豐收,怎一個「穩」字了得!
    從實打實收情況看,今年夏糧豐收在望。「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夏糧主體為小麥,雖然產量只佔全年糧食五分之一,但對保障糧食安全至關重要。特別是在受疫情影響,多國限制糧食出口,給世界糧價帶來較大波動的情況下,夏糧穩天下安,不僅讓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底氣十足,更夯牢了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石。中國的飯碗端得很「穩」。
  • 特別的豐收 特殊的意義
    又是一季豐收糧!據農業農村部農情調度和專家實地調查分析,今年夏糧面積穩定、單產提高,豐收已成定局。連日來,自南向北,麥浪滾滾、麥香陣陣、機聲隆隆,到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金色成為廣袤田野最厚重的底色,豐收成為中國大地最亮眼的風景。
  •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大學生在德清稻田裡上了一堂豐收課
    浙江工業大學聯合德清縣人民政府康乾街道辦事處,組織莫幹山校區36名師生學生參加「稻田裡的豐收課」暨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活動。在村民的講解、示範下,大學生們體驗割水稻、拾稻穗等農耕勞動,來自大化類專業的同學們體會到了在學習農業理論知識的同時,大自然中有更多實踐知識。
  • 經濟時評:今年夏糧豐收意義重大
    2019年夏糧豐收意義重大,一方面夏糧豐收為奪取全年農業豐收奠定基礎、贏得主動,有利於促發展、穩物價、增信心;更重要的一方面在於,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是維繫社會穩定的「定海針」。2019年夏糧豐收意義重大,一方面夏糧豐收為奪取全年農業豐收奠定基礎、贏得主動,有利於促發展、穩物價、增信心;更重要的一方面在於,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是維繫社會穩定的「定海針」。農業生產穩住了,「三農」戰略後院守好了,經濟社會發展就有了「壓艙石」,應對國際上的風險和挑戰就有了充足的底氣。糧食安全極端重要。
  • 中國秋糧豐收已成定局 韓長賦:意義不同尋常
    2020中國農民豐收節期間,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中國秋糧豐收已成定局,全年糧食產量有望高位增產,預計平均畝產提高近2公斤,連續6年穩定在13000億斤的水平上。
  • 一樣的豐收,不一樣的分量——寫在2020年秋糧豐收已成定局之際
    在中國廣袤鄉土大地上,秋景勝過春光之處,莫過於稻飄香、黍金黃、豆滿秧、谷滿倉的豐收景象。9月23日,農業農村部宣布,目前秋糧豐收已成定局,全年糧食產量有望高位增產,預計平均畝產提高近兩公斤,總產量連續6年穩定在1.3萬億斤的水平上。這豐收的喜訊,無疑是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期間一份沉甸甸的節日大禮。
  • 花博園裡慶豐收
    本屆豐收節系列活動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弘揚優良農耕文化,展現農民的偉大創造,展示來之不易的豐收成果。「我們早上5點半從屈家嶺出發前來布展,帶來的50件果蔬脆片、泡藕帶等產品一上午已賣出10件,通過豐收節展銷活動,咱們的特色農產品得到了良好展示和推薦。
  • 【地評線】天府網評:豐收勿忘「粒粒皆辛苦」
    從公告看,各地糧食今年普遍獲得了豐收。然而,豐收更當勿忘「粒粒皆辛苦」,懂得節儉珍惜糧食。  節儉珍惜糧食,為了糧食安全。自古道:民以食為天。人們也常常說,「手中有糧,之中不慌。」這充分道出了糧食的重要性,經過「備戰備荒」、困難時期的人們都知道,我國曾實行了幾十年的糧票制度,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才取消。那時,只因農業生產力比較低下,糧食產量低,往往靠天吃飯,所以,人們格外珍惜糧食。
  • 敘永縣東城幼兒園開展「歡慶豐收,喜迎國慶」活動
    為弘揚傳統文化,讓幼兒感受豐收的喜悅,9月21日,敘永縣敘永鎮東城幼兒園開展了「歡慶豐收,喜迎國慶」豐收節慶祝活動。活動中,園長陳永紅分享了繪本《這就是二十四節氣之秋》,向幼兒講解了秋分相關節氣知識;主持人運用農民豐收情景角色表演,讓幼兒領略了豐收的美好景象;利用粘雀子嘴傳統習俗,讓幼兒體會農民伯伯的辛苦與糧食的來之不易,通過欣賞秋天的畫展、品嘗秋天的味道等形式向幼兒展示了秋天的絢爛之美以及豐收的幸福滋味;孩子們載歌載舞、歡聲雷動,共同歡慶豐收
  • 新學期全市學校恢復正常教育教學秩序,意義重大、來之不易!
    新學期」直播節目中提到的這些內容,讓眾多因「神獸」在家、「雞犬不寧」的家長鬆了一口氣,這也標誌著包括北京在內的中國各地疫情得到基本控制、復工復產復商復市之後復學複課終於提上日程,真可謂意義重大、來之不易!
  • 韓長賦:秋糧形勢比較明朗 豐收已成定局
    原題:把糧食安全牢牢抓在手上(權威訪談)——訪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今年我國糧食生產克服疫情影響、戰勝洪澇災害,夏糧產量創出歷史新高,秋糧豐收已成定局。把糧食安全牢牢抓在手上,對於穩固國民經濟基礎具有重要意義。本報記者就糧食生產的有關熱點問題採訪了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
  • 中央政法工作會議丨2020,政法「十新」成績單非同尋常
    法治日報全媒體見習記者 趙穎2020年是新中國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政法工作歷史上非同尋常的一年。面對百年不遇的新冠疫情突然暴發等嚴重衝擊,政法工作面臨的形勢之險非同尋常;全國政法機關和廣大政法幹警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大事要事面前主動作為,急事難事面前全力攻堅,擔當之勇非同尋常;打贏了一場又一場硬仗,防範化解了一系列重大風險,助力續寫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蹟」新篇章,效果之好非同尋常。
  • 黟縣漁亭幼兒園:走進蔬菜園 盡享豐收樂
    秋天是個豐收的季節,為了幫助幼兒開拓視野、增長知識、親近自然、感受生活,11月6日,黟縣漁亭幼兒園的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開展了秋遊暨走進各行各業社會實踐活動之五「走進蔬菜園,盡享豐收樂」。農民伯伯告訴孩子們:「多吃蔬菜有助於身體健康,不能挑食更不能浪費,我們要珍惜這些來之不易的糧食」。據悉,活動前班級教師開展主題活動,小班教師通過繪本《大公雞和漏嘴巴》、中班幼兒學習古詩《憫農》讓幼兒明白糧食的來之不易,孩子們紛紛表示不要做漏嘴巴。大班孩子還在「光碟行動」的籤名牆上寫上自己的名字,對節糧愛糧作出鄭重承諾。(程琳)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黃岡蘄春」穀子黃了、柿子紅了、蓮藕起了……我們暢享豐收的喜悅
    令人欣喜的是,全市農業農村經濟穩中向好,夏糧喜獲豐收,夏糧總產17.35萬噸,增27.86%。今年的豐收來之不易,在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來臨之際,各地用別具特色的活動,表達了豐收的喜悅和對鄉村振興的企盼。
  • 【經濟視野網】林口縣建堂鎮:黑木耳喜獲豐收 農民採摘忙
    走進建堂鎮通溝村食用菌種植基地,一排排黑色的木耳整齊的排列在菌棒上,一朵朵黑木耳長勢旺盛、肥厚光亮,張美玉和其他種植戶一樣,正在村裡木耳種植基地裡忙著採摘這來之不易的大自然饋贈
  • 寫好特殊之年的豐收答卷
    豐收了!12月10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糧食生產數據顯示,今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390億斤,糧食生產再獲豐收,產量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豐收來之不易。儘管先後受到疫情、洪澇災害以及颱風等不利因素影響,但廣大農民和「三農」戰線工作人員通過艱辛努力,交出了一張特殊之年的豐收答卷。汗水澆灌收穫,實幹篤定前行。不僅僅是農業領域,在特殊年景,我們在更多的領域,同樣要書寫好一張張「豐收」的答卷。
  • 特殊年景的豐收答卷——寫在河南夏糧產量再創新高之際
    這是「中原糧倉」再次交上的一份豐收答卷,特殊年景,穩穩地扛起了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任。「開局豐收,全年主動」,夏糧是奪取全年糧食豐收的首戰。面對病蟲害、疫情和天氣等不利因素影響,今年我省夏糧總產再創新高,充分發揮了農業「壓艙石」和「穩定器」作用,彰顯「中原擔當」。
  • 【喜迎「中國農民豐收節」】 豐收年裡慶豐收!
    【喜迎「中國農民豐收節」】 豐收年裡慶豐收!豐收的蘋果裝袋外銷。金秋時節,暖陽高照,秋高氣爽,素有「晉南糧倉」美譽的山西省運城市,玉米、棉花、蘋果、核桃、山楂、中藥材等秋糧和經濟作物在前期雨水充分滋潤下豐產豐收。
  • 陽信縣第五實驗小學舉行「豐收節」主題升旗儀式
    2020年9月21日,在第3個豐收節來臨之際,陽信縣第五實驗小學舉行「豐收節」主題升旗儀式。他說:「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新中國用僅佔世界7%的耕地,養活了世界上22%的人口」,號召同學們「珍惜每一粒糧食,踐行光碟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