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好特殊之年的豐收答卷

2020-12-11 浙江在線

寫好特殊之年的豐收答卷

2020年12月11日 03:49:09 來源:浙江在線-浙江日報 逯海濤

  豐收了!12月10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糧食生產數據顯示,今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390億斤,糧食生產再獲豐收,產量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豐收來之不易。儘管先後受到疫情、洪澇災害以及颱風等不利因素影響,但廣大農民和「三農」戰線工作人員通過艱辛努力,交出了一張特殊之年的豐收答卷。汗水澆灌收穫,實幹篤定前行。不僅僅是農業領域,在特殊年景,我們在更多的領域,同樣要書寫好一張張「豐收」的答卷。

  2020年逐漸走向尾聲,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歲末年初喜話豐收,不僅是對過去一年的總結回顧,更是對來年更好光景的祈盼祝福。就像那些金燦燦的稻穗,今年的豐收成色十足。先看一組數據,今年全國糧食總產量比上年增加113億斤,增長0.9%;畝產量比上年增加0.9公斤,增長0.2%;全國糧食播種面積17.52億畝,比上年增加1056萬畝,增長0.6%。這三個增長,既有量,更有質,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質」體現在哪裡?首先,這是在重重困難之下取得的豐收。除了疫情,今年部分地區還遭受了百年一遇的洪澇災害,颱風對沿海地區也造成了一定影響。但是各地一邊加強田間管理,一邊積極抗災減災,努力把災情對糧食生產的影響降到最低,這體現出中國人骨子裡「與天爭時」的那份勤勞。此外,各個層面的惠農政策紛紛精準落地,各地加大對糧食生產的扶持力度,提高了農民種糧積極性,糧食播種面積止跌回升。更重要的是,農業現代化突飛猛進,科技為豐收保駕護航。今年11月初,袁隆平團隊雙季稻畝產達到1530.76公斤,再次刷新雜交稻畝產紀錄。農業物聯網技術、蔬菜工廠化育苗技術、水肥一體化噴灌技術……不斷推出的農業「黑科技」讓豐收的科技味和未來感十足。

  豐收,不僅僅是「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在豐收的傳統意象之中,不光是物阜民豐,還蘊含安居樂業、國泰民安之意。也許從年景上看,2020年不是那麼「風調雨順」,有著各種溝溝坎坎、磕磕絆絆,甚至還有激流暗礁。但是,只要我們把基因中那種「與天爭時」的勤勞運用到各個領域,用努力、汗水、智慧來澆灌,2020年也將會是中國在更多領域的「豐收年」。在經濟領域,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最新報告預測,中國將是2020年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世界主要經濟體,全年經濟增長預計為1.8%,2021年經濟增長預計將達到8%。在科技領域,「北鬥」組網、「嫦娥」攬月、「奮鬥者」號深海坐底……你若耕耘,就儲存了一次豐收;你若努力,就儲存了一個希望。2020年這個特殊之年,使我們更加懂得了這個道理。

標籤: 責任編輯:葉琛欣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或電頭為"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浙江在線",並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相關焦點

  • 特殊年景的豐收答卷——寫在河南夏糧產量再創新高之際
    7月16日,國家統計局河南調查總隊發布數據顯示,今年我省夏糧總產量再創新高,比歷史最高水平的2019年增產1.67億斤,其中小麥總產量750.63億斤,佔全國總產量的28%以上,繼續保持全國領先。這是「中原糧倉」再次交上的一份豐收答卷,特殊年景,穩穩地扛起了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任。「開局豐收,全年主動」,夏糧是奪取全年糧食豐收的首戰。
  • 一樣的豐收,不一樣的分量——寫在2020年秋糧豐收已成定局之際
    在中國廣袤鄉土大地上,秋景勝過春光之處,莫過於稻飄香、黍金黃、豆滿秧、谷滿倉的豐收景象。9月23日,農業農村部宣布,目前秋糧豐收已成定局,全年糧食產量有望高位增產,預計平均畝產提高近兩公斤,總產量連續6年穩定在1.3萬億斤的水平上。這豐收的喜訊,無疑是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期間一份沉甸甸的節日大禮。
  • 《淮南日報》:特殊之年的優質「高考答卷」
    淮南二中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高考備考,實現「雙豐收」,600分以上315人,650分以上65人,8人達清華北大線,3人考取中科大少年班——特殊之年的優質「高考答卷」喜訊!經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招生組確認,淮南二中有8名同學達清華、北大線,其中,孫玉文同學提前被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英才班」錄取(全國每年招生不超過30人)。
  • 特別的豐收 特殊的意義
    夏糧豐收的如願實現,是特殊之年交上的特殊成績單,彰顯出農業農村戰線的使命和擔當,必將為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增添更多信心和底氣。這不是一季普通的豐收!今年開局有多艱難,豐收的意義就有多重大。這是在遭遇新中國成立以來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疫情後贏得的豐收,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農業的基礎性地位、糧食安全的戰略作用更加凸顯;這也是糧食安全被列為「六保」之一,構成經濟社會運行基本盤背景下奪得的豐收,只要處於基礎之基的糧食生產穩字當頭,「六穩」「六保」就有了堅實的物質支撐;這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之年獲得的豐收,確保重要農產品特別是糧食供給,始終是農業的首要任務和頭等大事
  • 高考作文輔導175:「寫好時代答卷 青年責無旁貸」文題解讀+範文
    ……最後,班主任在點評中說:「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考題,你們要奮力寫好時代賦予青年人的答卷……」這次班會引起了同學們的深思。請你結合材料內容,代表班上同學給《時代青年報》專欄投稿,引導大家「寫好答卷,從我做起」,體現你的認識與思考,並提出希望與建議。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 農民「畫豐收寫豐收展豐收」
    近日,由省農委和省文聯聯合主辦的首屆黑龍江農民村寨「畫豐收寫豐收展豐收」活動在綏稜縣靠山鄉靠山村舉行以農民為主體,用藝術展現農民豐收,讓藝術融入農民生活。舉辦此次活動,旨在推動農村文化大繁榮大發展,讓農民切實感受到榮譽感、幸福感、獲得感,促進文化振興,助力鄉村振興。省內的知名畫家、書法家、民俗藝術家同熱愛繪畫、書法、民俗的農民一起進行現場創作、交流。 海倫縣農民剪紙大師傅清超(左二)展示她現場創作的《豐收圖》。
  • 高三滿分作文點評:《不負青春韶華,寫好時代答卷》
    過去,我們已書寫了無數的考試「答卷」;現在,我們更應以豪邁的情懷和崇高的志向,不負青春韶華,寫好時代的答卷。(開篇大氣,連用一系列複句,聯繫現實,鮮明提出觀點。)青年書寫時代答卷,要築牢理想信念。(分論點一:扣住青年、時代,強調理想信念。)
  •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 寫好鄉村振興「答卷」
    張新宇強調,要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注重基層幹部培養,建立務實管用制度,狠抓工作責任落實,奮力書寫鄉村振興的「武義答卷」。縣委常委、組織部長柳尊科參加調研。  修舊如舊的葉長老街、鵝軟石搭砌的景觀小品、如火如荼建設中的仿古亭臺……經過環境綜合整治,如今的葉長村已是步步皆景。張新宇一行穿過老街巷道,不時駐足觀看。
  • 不平凡的豐收——寫在第三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
    豐收,是千百年來中國農民最大的期盼。9月22日秋分日,我國迎來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此時的中國大地,夏糧十七連豐已入倉,秋糧陸續收割、瓜果飄香,全年豐收在望。各地慶豐收,迎小康,一張張笑臉見證倉廩的充實,滿足寫在臉上,幸福留在心裡。食為政首,糧安天下。這份豐收的喜悅,來之不易,也更具特殊意義。
  • 豐收來之不易,意義非同尋常
    在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特別是經歷新冠肺炎疫情和嚴重洪澇災害衝擊的這一年,豐收來之不易,意義非同尋常。今年春耕的重要時段,正值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國,農資產品運輸和農業生產技術服務等面臨重大挑戰。
  • 如何寫好特殊時期的畢業論文
    受疫情影響,高校畢業生既不能返校,也不能按原計劃做實驗、進行田野調查,甚至接受導師指導和查資料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約——  如何寫好特殊時期的畢業論文  光明日報記者 周世祥 劉博超  「我不能回校做實驗,論文寫不出來怎麼辦?」
  • 河北平山縣:「紅綠畫筆」揮寫脫貧答卷
    平山縣泓潤生態園櫻桃喜獲豐收。作為河北省扶貧龍頭企業,該園區實施「租金、薪金、股金」三金模式,帶動45個貧困村5266人脫貧。▲平山縣西柏坡鎮梁家溝村居民小區全貌。該村依託西柏坡景區,大力發展旅遊經濟,村集體年收入達100萬元。
  • 非凡之年的教育「答卷」(一)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這一年,千百年來困擾中華民族的絕對貧困問題終於劃上句號;這一年,全國人民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共渡難關,取得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的決定性勝利。
  • 秋分,讀寫蘊藏豐收充盈感裡的奮進
    或許,「秋日勝春朝」正在於春播、夏種之後,滿載沉甸甸的收穫,為冬藏帶來了安全感、充盈感、飽滿感,這是一個勤勞智慧的國家和民族幾千年的情感認同。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四季不問趕路人、大地不知耕耘者,但是四季從不虧待任何奮進者、拼搏者,大地也從不虧欠任何勞動者、耕耘者。秋分,是一場驗收、更是一場收尾,一場最後的「答卷」。
  • 國慶假日 豐收時節:分享節日歡樂 禮讚豐收中國
    ,在祖國遼闊的田野上,國慶的節日氣氛與豐收的喜悅交織在一起,呈現出鄉村振興的生動畫卷。  落實總書記囑託,過完節,當地就加緊編制查幹湖流域生態保護規劃。新疆阿克蘇的蘋果、浙江黃巖的蜜橘,都在枝頭告訴我們豐收啦!在陝西渭南,靠著種葡萄致富的農民,敲鑼打鼓,歡度佳節。  這兩年,村裡種植的葡萄遠銷越南、泰國等地,農民年人均收入13000多元。
  • 寫在齊魯大地上的民生答卷
    回眸2020年,山東民政人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時刻把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聚焦脫貧攻堅,聚焦特殊群體,聚焦群眾關切,從「定好盤子」到「找準路子」,從「開好方子」到「擦亮牌子」,在一路追求速度、力度與溫度的徵途中,打響了一場針對痛點、難點、堵點、盲點問題的攻堅戰。
  • 2018年優秀策論文範文:守好新時代答卷人的「守則」
    習近平總書記在新進中央委員會委員、候補委員和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的講話中強調,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在新時代的道路上,優秀答卷自然也不是靠吹的,而是要靠實實在在答的,作為答卷人,面對時代出的「考題」,只有牢牢遵守「考生守則」,做到擺正位置、端正態度、用心作答,閱卷人才會打出高分,取得優異成績。  寫清姓名,擺正自身位置。答卷前,什麼最重要?自然是寫清姓名,擺正位置,倘若連自己的名字都寫不清,那麼成績再高又有何意義?
  • 詩詞裡的豐收│久違了,豐收節!
    秋分後的三五日,就是秋社,社日裡,人們載歌載舞地祭祀娛神和飲社酒、分社肉的活動,最能表達豐收的喜悅。當然,這歡慶並不僅僅限於秋社。其實,秋收後的慶祝活動源遠流長,早在西周時期就已有之。(範成大《秋日田園雜興》)範成大雖然寫的是近兩千年前南宋搶收的場面,然而對每一個參加過上世紀秋收的人來說,這場景再熟悉不過。豐收的季節,老天給幾個晴好的日子,那是再愜意不過。鄉鄰你幫我我幫你,趁著晴天搶收,往往是夜以繼日。豐收的喜悅驅散了疲勞和困意,歡聲笑語伴隨著打稻聲,不打完不散場。這歡悅裡也不是沒有擔心,最擔心的就是下雨。「秋來只怕雨垂垂,甲子無雲萬事宜。
  • 如何寫好特殊時期的畢業論文-光明日報-光明網
    「主要影響的是2021年畢業的學生。今年6月畢業的碩、博士生預答辯已經完成,而2021年的畢業生正要進行為期數月甚至一年的田野調查,但不少學生因疫情原因還未出發。」對外經貿大學信息學院副教授李亮也表示,經管研究需要做實地調研、企業訪談,現在只能藉助IT工具,用問卷和語音電話,這類博士現在壓力是比較大的。
  • 河北廣播電視臺:寫滿真情實意的扶貧答卷
    2020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河北廣播電視臺緊緊圍繞「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主題,以「真」為關鍵詞,策劃多專題專欄,記錄舊貌換新顏,全面鋪展輿論氛圍,解鎖小康生活新模樣,探索幫扶不同路徑,奮力答好收官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