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凡的豐收——寫在第三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

2020-12-11 人民網

山東省濟南市槐蔭區吳家堡辦事處七里舖村,村民房貴林眼望金黃的稻田,滿臉都是豐收的喜悅。人民網宋翠 攝

「你看這稻穗,籽粒飽滿,灌漿足,今年又是大豐收啊!」山東省濟南市槐蔭區吳家堡辦事處七里舖村,村民房貴林攏起一綹稻穗,樂呵呵地說:「今年雨水充沛,稻子長勢非常好。」

「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豐收,是千百年來中國農民最大的期盼。9月22日秋分日,我國迎來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此時的中國大地,夏糧十七連豐已入倉,秋糧陸續收割、瓜果飄香,全年豐收在望。各地慶豐收,迎小康,一張張笑臉見證倉廩的充實,滿足寫在臉上,幸福留在心裡。

食為政首,糧安天下。這份豐收的喜悅,來之不易,也更具特殊意義。今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確保農業豐收、農民增收直接關係到全面小康的質量與成色。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洪澇災害、早霜、病蟲害等多重考驗,全國各地攻堅克難,用豐收豐產端穩了中國飯碗,也為中國經濟社會的穩定發展築好了「壓艙石」。

農業豐收、農民增收致富

民以食為天,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

9月中下旬,已經進入收穫期的山東省濟南五洲水稻種植產業化基地一片繁忙,聯合收割機在金黃色的稻田裡撕開一道口子,房貴林站在地頭,望著沉甸甸的稻穗,笑得合不攏嘴。

在山東省濟南市,村民向人民網記者展示灌漿飽滿的稻穀。人民網宋翠 攝

房貴林家裡原來有7畝水稻田,從插秧到收割全部是人工。2009年土地全部流轉給五洲農業後,他也進入公司成了產業工人,每個月能領2600元的工資,這日子別提多紅火了。

鏡頭轉向東北。9月19日的遼寧,雖然玉米還沒到大面積收割的時候節,但撫順市湯圖鄉龍鳳村村民金克貴已經能看到豐收的希望。「今年種的新品種,畝產估計能有3000棒左右!」金克貴告訴記者,雖然是第一年種植,又趕上疫情和天氣的影響,但產量還是很不錯的。

黑龍江省是國家最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和糧食戰略後備基地,是全國糧食生產第一大省。秋收時節,記者在黑龍江富錦市東北水田專業合作社的萬畝大地號裡看到,金燦燦的水稻已近成熟,連成了一片「稻海」,蔚為壯觀。

黑龍江省富錦市「萬畝水稻公園」。人民網焦洋 攝

57歲的理事長劉春站在一望無際的「稻海」前,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再過幾天,合作社的1萬多畝水田就要開鐮收割了。「看我這水稻穗一個一個沉甸甸的,今年一定有個好收成。」劉春笑著說。

2月麥田除草關鍵期,專家因疫情不能現場指導;3、4月連續乾旱,沒有有效降雨;6月玉米剛剛播種,又遇到水災……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大楊鎮聶橋村種糧大戶聶紅偉,今年可以說是歷經考驗,但在各方的支持下,他還是迎來了豐收。

在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聶紅偉種植的玉米又將迎來大豐收。人民網王曉飛 攝

「我流轉了1280畝地,今年雖然挑戰不斷,但好在去年建好了高標準農田,還跟企業籤訂了優質專用小麥訂單,保證了今年的糧食產量,也保障了村民和合作社成員的收入。」聶紅偉高興地說:「玉米馬上要收割了,今年肯定也是一個大豐收。」

「我家有20畝的冬棗園,每畝產量2000斤,照今年的市場價,每斤平均能賣到12元。」山西省運城市臨猗縣冬棗產業發展顧問王五喜說,「棗甜廟上、棗富廟上,我們只要把這20畝棗田照顧好,就能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最近幾天,陝西省延安市吳起縣薛岔村村民汪佔海都是天蒙蒙亮就招呼客商進園批發蘋果,看著一顆顆鼓鼓的大蘋果被裝箱拉走,汪佔海有說不完的幸福。

「2017年起我就種上了蘋果,到今年已經發展起了10畝袖珍蘋果。雖然由於今年遇上春凍和疫情疏於管理的原因有些減產,但每畝收入6000多元沒問題。」汪佔海告訴記者。

裡外兼修 鄉村顏值提高變美

「裝滿糧袋子,鼓起錢袋子。」時至今日,豐收的內涵,已不再局限於糧食的豐收,更是農民「錢袋子」的豐收、農村生活物質的豐盛、人居環境的改善等一系列變化。

今年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實現之年。三年行動的持續推進,村內道路乾淨了、房子新了、村容村貌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在遼寧省盤錦市大窪區榮興街道,記者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村莊。這裡不僅有著優美的田園風光,更有著一排排利用閒置民居改造成的民宿。精品民宿、民族風情的住宅小區和商業街、傳承文化的博物館……如今的榮興朝鮮族風情小鎮已初具雛形。

遼寧盤錦市榮興街道全貌。榮興街道供圖

盤錦市從2014年開始加強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全市農村新建黑色路面4300公裡;取締院外旱廁,無害化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90%以上;農村24小時供水覆蓋率達到100%。

大山深處的垃圾怎麼辦?安徽省霍山縣環衛清運工汪先奉表示,「我們專職負責清運山裡的垃圾,每天都在村子裡跑,一天能跑100公裡。」

為了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霍山縣實行了「網際網路+城鄉環衛一體化」PPP項目,引入社會資本組建專業公司,政府購買服務,公司聘用968名村級保潔員,覆蓋了125個行政村、10個社區的生活垃圾保潔和轉運服務。

山西省農業農村廳農村社會事業促進處楊忠表示,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三年來,中央和省級財政安排農村廁所革命補助資金15.98億元,截止今年8月底,全省三年新改造農村戶廁114.76萬戶,全省農村衛生廁所戶數累計達到340.8萬戶,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59.37%,比2018年提高34個百分點。

在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靈山街道,記者看到每天會有專人對村莊人居環境整治進行現場「找茬」。對發現的問題拍照留存,跟蹤調度,並以「督查通報」的形式發到社區和村莊落實整改,限期反饋整改落實情況。

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靈山街道美麗鄉村一角,猶如一幅新畫卷。靈山街道辦事處供圖

「日常巡查人員每次都將發現的環境衛生問題,拍照發到微信調度群,雖然讓人臉上有些掛不住,但是問題確實存在,俺們心服口服。」集旺疃村支部書記王心團說道。村莊通過及時對問題照單整改,人居環境整治「月考」成績逐月提高。

在山東省濟南市,目前全市已完成67萬餘戶戶廁改造任務,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90%以上,開工建設農村公廁822座,建成改廁服務站150餘個,二次生物發酵池52個。

在黑龍江,農村廁所多設在室外,夏天蚊蟲滋生,冬天又冷又凍,如廁不便。據了解,黑龍江省目前已累計完成農村室內改廁21.45萬戶;已完成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建設的行政村達到7364個,佔8967個行政村的82.12%;預計2020年可全部完成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建設,初步實現所有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治理的目標。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並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須做到精準發力、持續推進、久久為功。在鄉村面貌煥然一新的同時,讓農民得到更多實惠、獲得更強的幸福感,繪就一幅「有面子更有裡子」的美麗鄉村圖景。

歡聲笑語慶豐收

為慶祝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國家層面安排了一系列節慶活動。比如,組織黃河流域9省區聯動「慶豐收、迎小康」系列重點活動、組織金秋消費季、組織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等。

「這些活動將產生很強的節慶效應,可以激發社會和市場的積極性、創造性,拉動鄉村消費、帶動鄉村產業、實現鄉村價值。」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說道。

今年,農民豐收節的主會場設在山西省運城市。運城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志峰表示,「運城市將通過『一主兩副三會場』,多形式、立體式地呈現中華民族燦爛悠久的農耕文明、廣大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時代風採、河東大地繽紛多彩的豐收美景。」

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農民豐收節開幕式現場表演。廬江縣宣傳部供圖

9月20日,在安徽省廬江縣,慶祝活動在特色民俗節目「舞龍燈」中喜慶開場,《豐收頌》《大豐收》等節目和民俗表演相繼呈現。同時,在活動現場展出了無人機、大型耕種機械以及大型收割機械等現代化新型農業裝備,大家紛紛駐足觀賞,對目前我國農業機械現代化水平感到驕傲和自豪。

抗擊疫情、防汛減災……今年的農民豐收節對湖北省武漢市更加意義非凡。9月20日,武漢上千市民齊聚集江夏區烏龍泉街四村聯盟茗泉谷,共慶豐收。玉米、辣椒等各色農產品營造出喜悅的豐收氛圍。荊楚漢秀、草把龍、扎染等傳統手工藝,吸引不少市民拍照留念。

呂劇表演、舞蹈大賽、器樂聯奏等一個個節目精彩上演……9月19日,濟南市歷城區第三屆「中國農民豐收節」開幕。濟南市民通過欣賞表演、參與互動、享受美食的方式,了解新時代新農村的巨大變化。

陝西省寶雞市隴縣東南鎮梁甫村村民正與遊客一同採摘果樹上的顆顆紅果。隴縣宣傳部供圖

「今年的豐收節恰逢全國消費扶貧月,為了把消費扶貧作為增加農民收入、鞏固脫貧成果的重要抓手,陝西各地在豐收節同期舉辦特色農產品展銷會,廣泛動員引導社會各界人士購買特色農產品,以消費促進貧困群眾增收,助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陝西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王韜說道。

在北京市豐臺區,今年豐收節期間,不僅有豐富的民間藝術表演和豐收田園藝術集市等活動,還推出了豐年星空音樂美食節,讓城裡人在田裡感受星空、聽音樂、品美食、與農民朋友一起分享勞動成果。

9月21日,黑龍江省建三江千萬畝良田開鐮收穫。黑龍江北大荒農墾集團總公司建三江分公司供圖

「從目前田間調查和專家分析看,雖然經歷了颱風等極端天氣的影響,今年仍是個農業豐收增產年。」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顧毅表示,豐收節期間全省將開展100位脫貧致富農民笑臉徵集活動、開展「農業生產大王」「脫貧致富農民帶頭人」評選活動、金秋消費季「家鄉有好貨」直播活動等,全面展示黑龍江農業新成果、農村新風貌、農民新形象。

今年豐收節恰逢其時、意義重大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廣大農民特別是貧困地區的農民同步小康,才是真正小康。于康震表示,辦好今年農民豐收節,就是要引導帶動農民群眾共同參與見證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的偉大歷史時刻,充分展示農業農村發展的巨大成就、整體消滅絕對貧困的制度優勢、中華農耕文明傳承的無限活力、鄉村全面振興的光明前景。

陝西省寶雞市隴縣河北鎮李家下村進入了農忙季節,村民正頂著烈日炎炎收麥。隴縣宣傳部供圖

「今年是特殊之年,雖然我國糧食生產取得巨大成就,但是並不意味著可以高枕無憂。」中國農業大學農民問題研究所所長朱啟臻表示,通過慶祝中國農民豐收節,把農業的安全意識、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新型主體的培育等認知傳播給全社會,倡導「節糧」「惜糧」風氣,減少餐桌上的食物浪費,讓所有人都來關注「三農」問題。

遼寧省社科院副院長、研究員牟岱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繼續舉辦中國農民豐收節體現了黨中央對「三農」工作的重視,能更好地推動農業參與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同時,鼓舞了廣大農民進一步參與脫貧攻堅戰、鄉村振興的熱情和奮鬥精神。

山西農業大學農業經濟管理學院副研究員殷海善認為,今年舉辦中國農民豐收節意義重大。一方面,能夠引導大家保護耕地,發展農業、推廣農業先進科學技術,增強農業抗風險能力、生產能力,更要節約糧食,杜絕浪費;另一方面,可以促進農業產業全面發展,通過電商直播、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增加農民收入,實現鄉村現代化。

農民的脫貧、農村的小康、農業的成就,與國家的繁榮富強血脈相連。不平凡的一年,舉辦第三個農民豐收節,是對豐收的喝彩,是對勞動的歌頌,是激發社會和市場的積極性、創造性,轉化成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能。讓我們共同慶豐收、共迎小康!

(孟哲、宋翠、劉穎婕、李夢文、桑莉媛 、麥文雄、焦洋、湯龍、韓震震、趙越)

相關焦點

  • 漫評:致敬勞動 食之有道——寫在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
    漫評:致敬勞動 食之有道——寫在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 2020-09-21 20:15:40來源:龍虎網
  • 共慶特別豐收 喜迎全面小康——熱烈慶祝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
    原標題:共慶特別豐收 喜迎全面小康——熱烈慶祝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 當大地披上彩裝,當臉頰溢滿笑顏,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來了! 在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向全國廣大農民和工作在「三農」戰線上的同志們致以節日祝賀和誠摯慰問。
  • 秋入田間唱豐收——寫在第三屆「中國農民豐收節」即將到來之際
    在這個碩果纍纍的季節,我們迎來第三屆「中國農民豐收節」。白山松水間,一派忙碌的收穫景象。   作為農業大省和糧食大省,我省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提高糧食安全保障能力,人均糧食佔有量、商品率、調出量及玉米出口量多年保持全國首位。新的一年,又會創造怎樣的精彩?
  • 迎中國農民豐收節 福建農民田間地頭享豐收
    圖為豐收節上舉行打穀子比賽。 林文斌 攝中新網福建永安9月20日電 (林文斌 陳登達 魏興谷)入秋了,收穫的時刻也隨之到來。在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即將到來之際,福建三明永安市小陶鎮舉辦的農民豐收節活動19日登場,當地農民載歌載舞,歡慶豐收。
  • 【喜迎「中國農民豐收節」】 豐收年裡慶豐收!
    【喜迎「中國農民豐收節」】 豐收年裡慶豐收!豐收的蘋果裝袋外銷。金秋時節,暖陽高照,秋高氣爽,素有「晉南糧倉」美譽的山西省運城市,玉米、棉花、蘋果、核桃、山楂、中藥材等秋糧和經濟作物在前期雨水充分滋潤下豐產豐收。
  • 第三屆中國農民豐收節 「豐收中國·最美農民」書畫邀請展開幕
    10月15日,由中國農牧產業聯盟、聖羊農科院主辦,聖陽文化傳媒、聖羊書畫院承辦的第三屆中國農民豐收節「豐收中國·最美農民」書畫邀請展在北京炎黃藝術館舉行。圖為第三屆中國農民豐收節「豐收中國·最美農民」書畫邀請展現場  農業文化與書畫藝術的雙向發展意義非凡。廣闊天地間,需要凝聚共識、聚合力量、整合資源。
  • 今秋豐收猶三思——寫在慶祝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之際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方問禹、姜剛、林超金秋時節,豐收又至。疫情、汛情連番考驗,讓2020年的秋收景象更添一份色彩,顯得格外生動。尤為不易,尤其關鍵,尤待從儉。慶祝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之際,正在田間忙碌的農民、幹部和專家們,稻花香裡猶三思。
  • 南陽將舉辦第三屆農民豐收節 主場活動將設在西峽縣丹水鎮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孟向東 王娟9月18日,記者從南陽市獲悉,在9月22日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該市將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推動品牌農產品、民俗文化、生態環境等優質鄉村資源與城鄉市場對接,提振消費,帶動鄉村產業、實現鄉村價值、增加農民收入。
  • 每天都是豐收日:農民評說 「中國農民豐收節」
    記得有一年,我家的麥子顆粒飽滿,獲得了大豐收,鄰居都跑到我家換麥子做來年的麥種,我媽說:「豐收的喜悅就像自己的孩子考上了名牌大學一樣。」  隨著科技的發展,農民豐收不再是難題,而如何把農產品賣個好價錢才是我最關心的問題。在2014年,我家將普通的玉米農作物換成了經濟作物甜玉米。第一年收成非常好,市場上供不應求,賣了一個好價錢,比種植普通玉米收益增加了一倍。
  • 都江堰旁話豐收:農民詩歌裡的豐收節
    新華社成都9月23日電(記者周相吉、李力可)「秧耙杆杆丈二長,嘴唱歌來手薅秧……」23日,在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都江堰市全國分會場現場,村民唱起當地特有的「薅秧歌」,在辛苦的勞作後喜迎豐收。早在2003年,柳街鎮便成立了四川省第一家農民詩社「柳風農民詩社」,而楊奇旭也是「柳風農民詩社」的一員。23日,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都江堰市全國分會場現場,遊客漫步在雨後稻田中的綠道。
  • 「地評線」齊魯漫評:中國農民豐收節,讓農民在「C位」享受豐收喜悅
    9月22日,我們將迎來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當前各地正在做好相關籌備工作。今年中央1號文件明確指出,要以「慶豐收、迎小康」為主題,辦好中國農民豐收節。各地要在此前兩年農民豐收節成功舉辦的基礎上,堅持以小康為「主題」、以農民為「主角」、以農村為「主場」,以因地制宜、開放創新、節儉熱烈為原則,讓農民在「C 位」享受豐收喜悅,真正將農民豐收節辦出特色、辦出成效、辦到農民群眾心坎上。堅持以小康為「主題」,充分展示脫貧攻堅成就,凝聚共奔小康合力。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
  • 同慶豐收 共迎小康 大同市歡慶第三屆中國農民豐收節
    生活晨報全媒體記者 馮建軍 袁建國 通訊員馬靜波 李常慧大同報導 歲稔年豐,又是一年豐收季。9月23日上午,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大同活動月豐收慶典在農業嘉年華啟幕。慶典活動在渾厚雄健、剛勁激昂的鑼鼓演奏《秦王點兵》中拉開序幕。
  • 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將至 燕趙大地豐收現場哪家強?(組圖)
    從巍巍太行到渤海之濱,從冀中平原到壩上高原,廣袤的燕趙大地上,一幅豐收的畫卷正在徐徐展開。在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各地農民都在品嘗豐收的味道,享受豐收的喜悅。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豐收現場哪家最強!●邢臺:花生熟了,農民富了
  • 擁抱咱自己的節日——寫在第一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之際
    原標題:擁抱咱自己的節日——寫在第一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之際  五穀豐登秋分始,家家戶戶慶豐年。  9月23日,農曆秋分,我們迎來了首個「中國農民豐收節」。
  • 江蘇各地將舉行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慶祝活動
    發布會現場江蘇廣電記者申琪報導:9月22號,將迎來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今天,江蘇省舉辦新聞發布會,省農業農村廳等部門通報豐收節期間江蘇各地主題活動。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在這樣一個關鍵年份,辦好農民豐收節意義重大。全省活動的總體安排是「1+5+N」,即1個省級主場活動、5個省級重點活動和若干地方活動。
  • 樂陵小棗、青州蜜桃、膠州秧歌...山東各地爭曬豐收 喜迎豐收節
    齊魯網9月22日訊 首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讓我們一起走進鄉村田野,感受農民豐收的喜悅。
  • 共慶中國農民豐收節 日日順樂農鄉裡宴豐收
    9月23日是中國農民豐收節,是屬於農民的日子。共慶第二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日日順樂農聯動全國各地10萬農村觸點,共同舉辦了以「日日順樂農鄉裡宴豐收」為主題的豐收節活動,讓農民共享豐收之樂。
  • 在第二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
    據新華社北京9月23日電 9月23日是秋分日,我國迎來第二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通過中央電視臺農業農村頻道,向全國廣大農民和工作在「三農」一線的同志們表示誠摯的問候,並熱烈祝賀央視農業農村頻道正式開播。  習近平指出,春種秋收,天道酬勤。
  • 中國農民豐收節放假嗎 2018豐收節放假幾天時間安排
    凡是上班的人相信大多數都盼著每年可以多有幾個節日,可以多放兩天假,這不小編就給各位帶好來了。近日,國務院發布《關於同意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的批覆》同意自2018年起將每年農曆秋分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那麼中國農民豐收節放假嗎?具體放哪幾天?
  • 中國農民豐收節:60餘場活動歡慶豐收喜迎小康
    昨天上午,「美麗鄉村·築夢有我」豐收節專場暨北京市慶祝活動、房山區秋收節開幕式在長陽鎮舉行,活動在喜慶熱烈的農民鼓樂歌舞《好收成》中正式開始。《葡萄成熟時》《我們是一家人》《鄉村「家」文化》等微電影,小中見大,從不同角度展示了北京農業的新發展、農村的新氣象、農民的新風貌,歌舞表演《小康路上,一個不少》更是將活動帶入了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