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齊魯漫評:中國農民豐收節,讓農民在「C位」享受豐收喜悅

2020-12-11 閃電新聞

9月22日,我們將迎來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當前各地正在做好相關籌備工作。今年中央1號文件明確指出,要以「慶豐收、迎小康」為主題,辦好中國農民豐收節。各地要在此前兩年農民豐收節成功舉辦的基礎上,堅持以小康為「主題」、以農民為「主角」、以農村為「主場」,以因地制宜、開放創新、節儉熱烈為原則,讓農民在「C 位」享受豐收喜悅,真正將農民豐收節辦出特色、辦出成效、辦到農民群眾心坎上。

堅持以小康為「主題」,充分展示脫貧攻堅成就,凝聚共奔小康合力。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舉辦主題為「慶豐收、迎小康」的農民豐收節具有特殊意義。要緊緊圍繞小康這個主題,以舉辦農民豐收節為載體,通過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營造積極熱烈的社會氛圍,充分展示農村發展成就、推進脫貧攻堅的制度優勢、中華農耕文明傳承的無限活力以及鄉村全面振興的光輝前景,切實增強農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進一步激發農民群眾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積極性,凝聚起共奔全面小康和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的強大精神力量,引領億萬農民群眾共同見證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的偉大歷史時刻。

堅持以農民為「主角」,廣泛發動農民群眾參與,展現良好精神風貌。秋分時節秋高氣爽、碩果飄香,是享受豐收喜悅的美好季節。「中國農民豐收節」是億萬中國農民慶祝豐收、享受豐收的節日,農民是豐收節的「主角」,只有真正讓農民站在「C位」,實現農民的節日農民樂,才能使農民豐收節實至名歸。這就要充分考慮農村風土人情,從農民切身利益出發,結合各地民俗文化、農時農事,組織開展好農民喜聞樂見、豐富多彩的活動,切忌搞整齊劃一、千篇一律的活動,不能用城市的視角組織活動、慶祝節日。要通過充分展示農業豐收成果和豐收景象,讓廣大農民真正放放鬆、歇歇腳,參與和享受屬於自己的節日。同時,也要以節為媒充分展示農民意氣風發的良好精神面貌,讓全社會進一步增進對農民的深厚感情,為農民群眾帶來更多福祉。

堅持以農村為「主場」,注重豐富民俗文化活動,營造熱烈社會氛圍。農村是承載鄉愁的所在,農民豐收節要把農村作為「主場」,通過各具特色的民俗活動充分展示鄉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的時代風貌。要按照活動重心下沉到鄉村、就地取材、節儉辦節的原則,形成全民慶豐收、曬豐收、話豐收、享豐收的濃厚氛圍,讓人們重拾對那座山、那片水、那塊田、那些人的情感寄託。同時,各地要充分利用豐收節慶效應,連接國慶節、中秋節等假日市場,創新線上線下多種形式,通過節日提供的大平臺,實現產銷精準對接,共同打造豐收節金秋消費季,培育豐收農事節慶品牌,為農業增效、農村發展、農民增收注入新動能。(文/藺炳正)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齊魯網·閃電新聞立場,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漫評:致敬勞動 食之有道——寫在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
    漫評:致敬勞動 食之有道——寫在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 2020-09-21 20:15:40來源:龍虎網
  • 【喜迎「中國農民豐收節」】 豐收年裡慶豐收!
    【喜迎「中國農民豐收節」】 豐收年裡慶豐收!豐收的蘋果裝袋外銷。金秋時節,暖陽高照,秋高氣爽,素有「晉南糧倉」美譽的山西省運城市,玉米、棉花、蘋果、核桃、山楂、中藥材等秋糧和經濟作物在前期雨水充分滋潤下豐產豐收。
  • 每天都是豐收日:農民評說 「中國農民豐收節」
    農民評說 「中國農民豐收節」    經黨中央批准、國務院批覆,自2018年起每年農曆秋分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中國農民豐收節」的設立是對「三農」事業貢獻者的肯定與讚譽,同時也是中華民族「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必勝信念的體現。  小時候,大人們在地裡幹活兒,我在地裡帶著弟弟妹妹翻石頭,抓蟲子,趟水,洗腳丫,各種「瘋跑亂顛」。長大後,我也有一把子力氣,就加入到了除草、打藥、澆水、收割、晾曬、入倉的勞作中。
  • 迎中國農民豐收節 福建農民田間地頭享豐收
    圖為豐收節上舉行打穀子比賽。 林文斌 攝中新網福建永安9月20日電 (林文斌 陳登達 魏興谷)入秋了,收穫的時刻也隨之到來。在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即將到來之際,福建三明永安市小陶鎮舉辦的農民豐收節活動19日登場,當地農民載歌載舞,歡慶豐收。
  • 膠州"中國農民豐收節"開幕 本地農副土特產集體亮相
    膠州本地產葡萄亮相「中國農民豐收節」。青島新聞網9月21日訊(記者 任俊峰 通訊員 隋麗君)2018年9月23日,是國家確定設立的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膠州鋪集鎮農民種植的「西施紅」蘋果,色澤味俱佳。
  • 第三屆中國農民豐收節 「豐收中國·最美農民」書畫邀請展開幕
    10月15日,由中國農牧產業聯盟、聖羊農科院主辦,聖陽文化傳媒、聖羊書畫院承辦的第三屆中國農民豐收節「豐收中國·最美農民」書畫邀請展在北京炎黃藝術館舉行。圖為第三屆中國農民豐收節「豐收中國·最美農民」書畫邀請展現場  農業文化與書畫藝術的雙向發展意義非凡。廣闊天地間,需要凝聚共識、聚合力量、整合資源。
  • 不平凡的豐收——寫在第三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
    豐收,是千百年來中國農民最大的期盼。9月22日秋分日,我國迎來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此時的中國大地,夏糧十七連豐已入倉,秋糧陸續收割、瓜果飄香,全年豐收在望。各地慶豐收,迎小康,一張張笑臉見證倉廩的充實,滿足寫在臉上,幸福留在心裡。食為政首,糧安天下。這份豐收的喜悅,來之不易,也更具特殊意義。
  • 共慶中國農民豐收節 日日順樂農鄉裡宴豐收
    9月23日是中國農民豐收節,是屬於農民的日子。共慶第二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日日順樂農聯動全國各地10萬農村觸點,共同舉辦了以「日日順樂農鄉裡宴豐收」為主題的豐收節活動,讓農民共享豐收之樂。
  • 今天是 2019 中國農民豐收節
    IT之家9月23日消息 2018年6月份國務院同意批覆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自今年起將每年農曆秋分設為「中國農民豐收節」。這也是第一個在國家層面專門為農民設立的節日。今年9月23日是秋分日,我國迎來第2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今年中國農民豐收節的主題是「我的豐收我的節」,其中「節」是載體,「豐收」是內核,「我」是主體。
  • 中國農民豐收節明天開幕!
    新安縣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距離 2020中國農民豐收節新安縣慶祝活動 倒計時1天 今年各地的遊客將與新安縣鄉親們一起
  • 黃河神仙灣——慶祝「中國農民豐收節」
    2020.9.22日,新安縣第三屆「中國農民豐收節」在正村大河田園雅竹農莊舉行!豐收節作為古老農耕文化古國,中國豐收節由來已久。中華農耕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豐收是千百年來農民最大的期盼,農事豐收對社會安寧同樣意義非凡。我國古代就有慶五穀豐登、盼國泰民安的傳統。天壇、地壇、日壇、月壇的遺蹟和地名。這些地名多少都與農事豐收有關係。《萬曆十五年》記載,明代皇帝每年需攜百官到先農壇祭祀先農神並「親耕」,以寓意五穀豐登,足見豐收在傳統農耕文化中至高無上的地位。
  • 豐收美景「嘉年華」裕安區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
    美麗的鄉村風景如畫,豐收的田野瓜果飄香……10月12日,裕安區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開幕,在主會場全國美麗鄉村示範村蘇埠鎮南樓村的文化廣場上,豐收的歌聲悠揚,歡慶的鼓聲響徹,豐收糧倉映得滿眼金黃
  • 共慶特別豐收 喜迎全面小康——熱烈慶祝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
    原標題:共慶特別豐收 喜迎全面小康——熱烈慶祝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 當大地披上彩裝,當臉頰溢滿笑顏,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來了! 在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向全國廣大農民和工作在「三農」戰線上的同志們致以節日祝賀和誠摯慰問。
  • 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將至 燕趙大地豐收現場哪家強?(組圖)
    從巍巍太行到渤海之濱,從冀中平原到壩上高原,廣袤的燕趙大地上,一幅豐收的畫卷正在徐徐展開。在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各地農民都在品嘗豐收的味道,享受豐收的喜悅。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豐收現場哪家最強!●邢臺:花生熟了,農民富了
  • 福建省「中國農民豐收節」主會場在永春縣啟動
    央廣網福州9月22日消息(記者萬存靈 通訊員劉文標)虎虎生威的永春白鶴拳、剛勁奔放的威風鑼鼓、矯健有力的南獅表演……9月22日,2020年福建省「中國農民豐收節」在主會場――永春縣岵山鎮茂霞村啟動,荷花塘中盛大的舞臺上,一個個展現農民豐收喜慶的文藝節目陸續上演,引發觀眾陣陣掌聲。
  • 中國農民豐收節放假嗎 2018豐收節放假幾天時間安排
    網友們歡呼雀躍,畢竟節日不嫌多,越多越好哇。  不管怎麼說「中國農民豐收節」是億萬農民慶祝豐收、享受豐收的節日,也是五穀豐登、國泰民安的生動體現,這一天讓我們一起種菜收菜做菜吧。
  • 桃園豐收忙 2019無錫陽山農民豐收節歡樂開啟
    今年豐收節恰逢新中國成立70周年,被大片桃樹包圍的朱村整個氛圍布置更顯喜慶和熱鬧。圍繞惠山鄉村民俗、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以及非遺文化傳承三大主題,主辦方設置了多點位的展示。桃園市集上,剛下地的新鮮瓜果、蔬菜讓人紛紛搶購;陸墟馬燈、挑花擔等民俗巡遊讓人大開眼界;家家戶戶在門口架上圓匾,支上爐灶,做糰子、包包子、磨豆漿、包餛飩、剝玉米、燉桃膠羹,用農家的熱情歡迎每一位遊客;鏗鏘有力的歡慶鑼鼓既表達了農民豐收的喜悅,也向新中國70華誕獻上了自己的祝福。荷塘、菜地、桃林、稻草人偶、稻草動物……現場無處不在的質樸與清新,感染著每一個過往的人。
  • 2020年麗水·蓮都「中國農民豐收節」昨開幕
    一場小雨翩然而至,給今年的豐收節帶來了一些浪漫的氣氛。蓮都區麗新畲族鄉鹹宜村佔灣自然村,麗水·蓮都「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在微微雨幕中拉開了帷幕。 鼓點聲聲,說不盡豐收喜悅;舞步翩翩,跳不完農民喜慶。舞臺上,四面八方的農民表演愛好者趕來了,碧湖南山村民林宏和呂慧釵就是其中的代表。6時,她們便從家裡出發趕往佔灣自然村。
  • 許昌市建安區喜迎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
    「中國農民豐收節」開幕式現場「流量」直播據悉,此次建安區農民豐收節活動共設置了5個環節:開幕式及文藝演出、農產品展銷推介、金秋消費季、農業農村發展成就實地觀摩和鄉村產業發展沙龍。讓廣大群眾在分享豐收喜悅的同時,充分展示科技強農新成就,產業發展新領域,鄉村振興新面貌,更好地傳承和發揚我區獨有的農耕文化,讓更多的人了解建安區,感受建安區的民俗風情,打響建安區特色品牌,助力建安區鄉村振興。慶豐收、曬豐收、享豐收。
  • 今年多了個節日「中國農民豐收節」,會不會放假?為何定在秋分?
    據消息,國務院已經批覆同意自2018年開始,農曆秋分當日未「中國農民豐收節」。初聽這個節日,確實令人有些興奮,說明國家關注農村農業生產的目光並未遠離。這個節日的設定,使得近9億多的農民有了屬於自己的節日,雖然這個節日冠以「豐收」二字,但我們寧可相信這就是一個「農民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