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去公職,放棄百萬年薪,這對85後小夫妻選擇回到大山……

2020-12-27 婚姻與家庭

作者:丹顏 編輯:李津

來源:婚姻與家庭雜誌(ID:hunyinyujiating99)

被現代社會淘汰的古老手工藝,必然有它消失的理由,可在韋珊和鄧崇堅眼裡,讓它保存下來的理由只有一個:健康。

8月的柳州,夏意正濃,天明欲曙。晨霧籠罩著寂靜的小山村,一間亮燈的小屋裡傳來「咯吱咯吱」的石磨聲。裡間一對小夫妻正忙碌著,男的推磨,女的蹲在土灶前燒火。鍋裡「咕嘟咕嘟」冒著熱氣,白花花的豆漿翻滾,豆香四溢。小屋裡熱氣蒸騰,兩個人的衣衫早已被汗水打溼了。

他們是柳州市柳城縣大埔鎮正殿村盤龍屯的村民,這對85後小夫妻,曾先後考上大學,走出大山。丈夫鄧崇堅曾在市委宣傳部工作,前途無量;妻子韋珊曾是年薪近百萬的女老闆。但如今,他們雙雙回到大山,當起了作坊主。3年來,他們無數次失敗,賠進百萬身家,只為傳承一門古老的手工技藝。

01

我看好這個項目,

也看好你

鄧崇堅和韋珊從小一起長大,是青梅竹馬的好玩伴。在鄧崇堅眼裡,愛人韋珊本身就是一部傳奇。1986年出生的韋珊是個壯族姑娘,她12歲喪父,和阿媽相依為命,早年的經歷造就了她獨立、能吃苦的品格。2005年,韋珊考入西安一所高校,畢業後從事旅遊行業。

為了方便照顧阿媽,2010年,韋珊來到距離家鄉170公裡的旅遊勝地桂林。聰明能幹的她買來大巴車,自己搞起了旅遊。接下來的3年裡,她越戰越勇,陸續開了一家旅行社、兩個飯店,還在市區給阿媽買了一套房子,存下一筆不菲的養老金。

不到30歲就步入了中產階層,一切順遂而美好。然而,這種平靜很快就被打破了。2015年的一天,阿媽被查出乳腺癌。韋珊心急如焚,四處奔走尋醫。住院治療後,阿媽的病情終於穩定下來。醫生告訴韋珊,好心情和健康飲食有利於身體康復。韋珊便買來各種膳食書,查閱了大量資料,親手做飯給阿媽吃。但韋珊越研究越發現,市場上的食材都不太好,不是添加劑太多就是不新鮮,原料不行又怎麼做出營養健康的飯菜呢?這讓她很無奈。

不久後的一天,韋珊回家鄉辦事,偶遇發小鄧崇堅,許久不見,兩人一起吃了頓飯。席間,他們回憶起童年,感慨良多。鄧崇堅夾起一塊腐竹,皺眉道:「現在的什麼東西都沒有以前的味兒了。以前咱村家家戶戶都做腐竹,現在沒人做了。你看這腐竹,根本沒豆香味,吃起來像嚼塑膠袋一樣。」 童年的記憶像跑馬一樣被翻出來。小時候,每天夜半,阿爸起來磨豆,阿媽生火,韋珊每天伴著磨豆子的「咯吱」聲入睡,山裡的清泉水做出的腐竹,口感勁道,好吃極了。韋珊的眼圈紅了,是呀,那是屬於阿爸特有的味道。

那晚回家後,韋珊久久不能入眠,腦子裡一直回味著童年的豆香味,如果讓媽媽嘗嘗這個味道,她一定非常開心。這鐵鍋古法制腐竹是家鄉盤龍屯的特產,從清代傳到現在已經是第四代了,可惜,現在沒有年輕人願意學,眼看就要絕跡了。

第二天,韋珊給鄧崇堅打了個電話,告訴他自己特別想學做腐竹,鄧崇堅給了她很多建議,兩人又聊了很久。那段時間,兩人有空兒就一起研究腐竹。韋珊覺得,安全食品是未來的主流,做健康腐竹,不僅能傳承老祖宗的技藝,還是一個創業的好方向。韋珊平時大大咧咧,但一旦認真起來,舉手投足間都有女王範兒。鄧崇堅驚訝地發現,10年磨鍊,讓韋珊變得成熟大氣。此時的鄧崇堅在當地市政府宣傳部工作,公務員的工作雖然穩定體面,可他覺得有些沉悶,在韋珊身上,他找回了久違的活力和激情。一個大膽的念頭冒了出來,鄧崇堅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老韋,你未嫁我未娶,要不,咱倆戀愛吧,一起做腐竹好不好?」韋珊愣了足足5秒鐘,然後她聽見自己的聲音,「行啊!老鄧。」

從此,兩人經常在電話裡一邊談戀愛一邊談創業。阿媽聽說韋珊要回老家做農民,搖搖頭,「人生有三苦,撐船、打鐵、做腐竹,一個姑娘家,好容易有了今天的成績,為什麼還要自找苦吃?」韋珊笑著糾正阿媽,「是賣豆腐,不是做腐竹。」阿媽直嘆氣,「做腐竹比賣豆腐還要苦10倍!你呀,早晚會後悔的。」

由於從小一起長大,鄧崇堅十分了解韋珊。但還是忍不住問她:「老韋,萬一咱倆賠了呢?」韋珊說:「我本來也是兩手空空打天下,大不了重頭再來,倒是你,為了這個,放棄了前途無量的鐵飯碗,你想好了嗎?」鄧崇堅說:「我看好這個項目,也看好你!」

2015年9月,鄧崇堅辭去了公職,韋珊也轉手了桂林的公司,兩人聯手創業。經過多番考察,他們最終將廠址定在了家鄉盤龍屯,這裡有純淨的山泉水,有兩個人成長的足跡,更重要的是,有阿爸的味道。這想法溫馨而浪漫,然而很快,他們就知道了什麼叫自討苦吃。

02

創業有風險

愛你沒商量

儘管條條大路通羅馬,但顯然,韋珊和鄧崇堅選擇了特別崎嶇的一條路。被現代社會淘汰的古老手工藝,必然有它消失的理由,可在這對戀人眼裡,讓它保存下來的理由只有一個:健康。為了保證食材健康,韋珊和鄧崇堅選用柳州當年產的非轉基因黃豆,產量小、價格高。為了保證品質,白天,兩人開著車到處收購,三斤五斤的,一點點收上來。後來,為了保障貨源,兩人乾脆扛著鋤頭墾荒種豆。累了,就坐在田埂上,看看雲,吹吹風,彼此貼著對方的背,感覺無比踏實。

凌晨一兩點,韋珊和鄧崇堅的小作坊就開始忙碌起來,磨漿、洗漿、煮漿,5點開始上鍋起皮。古法制腐竹最講究手頭上的功夫,鐵鍋裡的豆漿溫度需要保持在80攝氏度左右,每隔12分鐘拉起一張豆皮。為了保持手的靈敏度,手套不能戴太厚。每天拉8小時的腐竹,手指頭被燙腫了,一碰就流血。作坊裡溫度高達四五十攝氏度,韋珊中暑暈倒過好幾次,但她硬是堅持下來了。鄧崇堅心疼她,磨豆和拉腐竹的活兒每次都搶著做。

3個月後的一天,韋珊和鄧崇堅把自己做的腐竹成品給鄉親們品嘗,大家驚喜地發現,他們做出了兒時的味道。族老說:「十幾年了都沒吃過那么正宗的腐竹。」聽著大家的誇讚,韋珊和鄧崇堅相視一笑。

事業邁出第一步,愛情也瓜熟蒂落。2015年12月,韋珊和鄧崇堅在家鄉辦了一場熱熱鬧鬧的婚禮。婚後沒幾天,鄉親們發現,他們的磨坊半夜又亮起了燈,「咯吱咯吱」的磨磨聲,在深夜裡顯得那樣清晰。

腐竹實驗成功,投產卻依然困難重重。首先是培訓工人難度大,手工製作腐竹,每一道工序環環相扣,只要出一點兒差錯,一鍋腐竹就會全軍覆沒。其次是腐竹容易發黴,儲存很難把握。連續好幾個月,韋珊和鄧崇堅每天都開車將壞腐竹餵豬,每個月十幾萬元投進去,兩人的積蓄很快所剩無幾。那陣子,鄉親們一看到他倆,就招呼:「又餵豬去?」最開始,豬見了他們熱情地往前拱,到了後期,豬都不理他們了。為了緩解氣氛,鄧崇堅不忘和韋珊開玩笑,「老韋,你看,豬一見你怕得直哼哼。」

2016年4月,鄧崇堅的父親因為股骨頭壞死癱瘓在床,需要鄧崇堅全天照顧。整整半年,韋珊獨自挑起了大梁。腐竹技術不穩定,廠房要擴建,買原材料,工人開支,每一項都需要錢和精力,韋珊忙得焦頭爛額。因為做腐竹太辛苦,工人流失的厲害,韋珊只得白天當老闆,夜裡當工人。工廠離家只有5分鐘的路程,可她一連幾天不進家門。

4月的柳城縣,氣溫已高達30多攝氏度,工人們揮汗如雨。鄧崇堅在熱氣蒸騰的作坊裡找到了專心致志拉腐竹的韋珊。看著妻子忙碌憔悴的樣子,這個大男人眼眶溼了,他二話不說,把韋珊拉到一旁,自己幹了起來。韋珊說:「你去照顧爸,這個我來。」鄧崇堅的鼻音有點兒重,「說好的一起創業,缺了老闆怎麼成?」

腐竹的品質總算穩定下來,鄉親們開始佩服起這對小夫妻,不少人把孩子送到作坊裡跟他們學習。韋珊夫婦很快拉起了有20多個工人的穩定隊伍。2016年6月,古法腐竹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成功。那一天,韋珊特地去了一趟阿爸的墳前,邊哭邊笑,「爸,老祖宗的手藝保住了。」

但此時,兩人已經賠進200萬元的積蓄,還有100萬元的貸款,古法腐竹的銷路卻堪憂。韋珊和鄧崇堅算了一筆帳,轉基因東北大豆只需要2元一斤,而廣西本地黃豆要賣4元左右,原材料上就貴了一倍;人工方面,機器腐竹,400斤黃豆只需3個人,而手工腐竹需要10個人才能完成,人工上多出了2倍多;產量方面,機器腐竹比手工腐竹多50%的產量;此外,因為沒有添加劑,手工腐竹的保質期只有3個月。眼看成堆的腐竹擺滿倉庫,韋珊和鄧崇堅傷透了腦筋。

03

最崎嶇的路上,

藏著最美的風景

每個人心中都應有兩盞燈,一盞是希望的燈,一盞是勇氣的燈。所幸,在夫妻倆創業的過程中,這兩盞燈一直都在。經過思考,韋珊和鄧崇堅決定主動出擊,親自跑銷售。

2016年7月的一天,柳州一個腐竹展銷會上出現了一對打扮樸素的小夫妻。他們的腐竹賣相太差了,顏色不鮮亮,色澤不均勻,整整一上午,展位前無人問津。直到下午,一位70多歲的老人不經意路過,忽然停下來,兩眼放光道:「這才是真正的腐竹,幾十年沒見過有人做了。」韋珊覺得遇到了知音,忙說是自己做的。很多人圍過來,詫異地看著夫妻倆,連連搖頭,「不可能,看你們的樣子也不像是做腐竹的人。」韋珊和鄧崇堅哭笑不得,兩人今天特意穿上了跟鄉親們借來的農家衣衫,「難道我們就這麼不像能吃苦的人?」

不管怎樣,這次展銷會給了他們不少信心,至少人們對健康食品還是認可的。他們開始深入社區,凌晨5點,兩人開著車進縣城小區,用電磁爐支起鍋灶,熬上一鍋豆漿,現場製作腐竹,免費請大家品嘗。看見城管,兩人手忙腳亂收拾東西,開著車就跑。有時候剛支上鍋,天下起雨來,兩人又狼狽地淋了一身溼。

韋珊和鄧崇堅去各大飯店推銷,老闆們對腐竹的味道十分認可,可一談價格,又紛紛搖頭。最後,兩人漸漸摸出了門道,專門去一些打著土家菜、私房菜等招牌的飯店,終於和幾個飯店老闆達成了長期購買協議。

除了線下,兩人還在網上經營了腐竹的自營平臺和淘寶店,產品銷往全國各地,越來越多的人認可韋珊夫婦的腐竹。法國美食博主戴興然聽說了他們的故事,漂洋過海來到盤龍屯,品嘗過後,讚不絕口。2017年,夫妻倆終於盈利了50多萬元。2018年,他們預計將產量提高到100噸。

從戀愛到創業再到結婚,腐竹讓他們重新認識了彼此。經過兩年多的婚姻生活和共事的磨合,他們更加了解對方,感情也越來越穩固了。當意見相悖時,從最初的一爭高下,學會了冷靜下來,再慢慢溝通。

韋珊覺得,鄧崇堅是個暖男,家務全包,也會包容她的小情緒。兩個人曾經因為經營理念吵起來,韋珊扯開大嗓門,說:「我要跟你決戰!等我上網選一樣武器先!」鄧崇堅笑著連連投降,說:「不用選了,買個喇叭回來你就贏了。」

鄧崇堅覺得,自己才是最大的贏家,和韋珊在一起有數不清的快樂和活力,這是以前的生活裡體會不到的。開荒種黃豆,開三輪摩託車去拉柴、劈柴,曬黃豆……農民幹的最苦最累的活兒,她都幹得有模有樣,從不叫苦,不僅如此,她還總能給自己找出樂子來。有一次,韋珊的閨蜜過生日,韋珊和鄧崇堅做完一天的腐竹,手都沒洗乾淨就跑去給閨蜜慶生。派對上,韋珊變身時尚辣妹,她身著性感的禮服,卻偷偷伸出髒兮兮的手指……看著妻子可愛的樣子,鄧崇堅哈哈大笑。

韋珊說他們兩個性格相似,比較犟,也比較執著。正因如此,他們才能把一份如此艱難的事業經營得風生水起。韋珊夫婦將來最大的願望是建一個傳統鐵鍋手工腐竹的博物館和傳承基地,讓更多的年輕人參與到這件事當中,把傳統技藝和健康理念傳承下去並發揚光大。

據說最崎嶇的路上,藏著最美的風景。他倆就像他們所種植的小黃豆,頑強紮根在故鄉的土地上,一路攜手,與清風日月相伴,看著最美的風景,做著最愛的事。

相關焦點

  • 他是北大藥學博士,放棄百萬年薪回農村種地,6年過去了現如何
    然而,他卻和很多通過高考走出農村的孩子不同,他沒有選擇留在城市。6年前,甘願放棄百萬年薪,再次回到家鄉種肉蓯蓉,把幾萬畝的荒漠變成了良田。1976年出生的賈存勤考上的是北京大學藥學院,通過自身努力,他還獲得了北大藥學博士學位。走出校園大門,憑藉紮實的專業功底,他被北京一所著名的製藥公司聘請。
  • 辭去公職後人生或許更精彩
    據說他在任上因為工作原因,被上級領導約談、誡勉談話了幾次後,他就向組織提出辭去領導職務改任普通公務員,上級領導找他談話幾次,他態度比較堅決,惹怒了領導說:你要不想當官,不想付出那就把公職也一起辭掉。此人也是個血性漢子,第二天就正式申請辭去公職。這個領導據說家境殷實,有賓館、超市,據說辭職後幹得風生水起。
  • 6年前,放棄百萬年薪,北大博士選擇回村種地,近況是這樣
    賈存勤,一個北大畢業的博士生,在畢業之後放棄百萬的高薪工作,為了自己的夢想,回到農村老家種植肉蓯蓉,經過幾年的艱苦奮鬥,賈存勤的努力再也不是一時衝動,而是通過自己的努力,是使大片的荒漠變成綠洲。在畢業之後,賈存勤順利進入北京當地的醫藥有限公司,並在公司裡工作了8年,到最後一年的時候,他順利升職為北京市人社局的高級工程師,當時的年薪已經達到了百萬。但是就在賈存勤事業正盛的時候,他卻為了自己心中的夢想,毅然決然的放棄北京的大好事業,選擇回到自己的家鄉種植植物—肉蓯蓉。
  • 90後泰順小哥為它放棄百萬年薪!
    90後泰順小哥為它放棄百萬年薪!   2018年7月,他和小夥伴一起創立了「跑步雞」項目。集團公司擔任經理的唐平冬,辭去年薪百萬的
  • 辭去公職的創業者與「公考熱」成鮮明對比
    31歲的章莉如今是一名大學講師,2013年8月底,她辭去了街道辦大學生村官的公職(事業單位編制),回家結婚生子、隨後又進入西安一所民辦高校做代課老師。時至今日,許多人對章莉當初的選擇都表示不理解。當初和她一起進入街辦的另兩個同事後來都轉考了公務員。但章莉則表示她很喜歡目前一邊代課、一邊複習準備考博的狀態。章莉1986年出生於寶雞一個工人家庭。
  • 她辭去公職,年薪20萬!有能力的人,跳出體制只需要一個機會
    單位一位四十多歲的女教師辭去公職了!所以,最近這幾年,政府將那些派過去的老師,逐步撤回了國辦學校。而單位的這位女同事不想回來,於是選擇了辭去公職,徹底留在了民辦學校。原因也很簡單,經過這些年的發展,這些民辦學校的收費標準已經非常高了,相應地民辦學校的骨幹教師的薪資水平,也比國辦學校高出數倍,年薪20萬以上。在這種條件下,這位女教師辭職的選擇,也就合乎情理。
  • 男子辭去年薪百萬工作去英國讀研,結果回國後找了一個月工作愣了
    男子辭去年薪百萬工作去英國讀研,結果回國後找了一個月工作愣了在職場中,很多人都不安於現狀,也不會放過任何提升自己的機會,畢竟只有這樣,才不會輕易被淘汰,而且當能力提高的時候,自己才會掌握主動權。近日,一位男子在職業論壇留言,分享了自己工作經歷,「男子辭去月薪百萬工作去英國讀研,結果回國後找了一個月工作愣了」。到底怎麼回事?請往下看。據描述:找不到工作!自己離職前在搜狐帶團隊,kpi月入百萬,後又到英國讀了一年研究生。
  • 一公職人員辭去公職11年後仍被查
    編者按辭職下海11年後,何從華被立案審查調查,再次證明了「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道理。本案中何以對何從華立案調查?與其所在黨組作出黨紀處分又是如何銜接的?何從華辭去公職後收受100萬元「安家費」併到原工作業務直接相關的企業任職的行為如何定性?何從華及其辯護人所提認罪認罰問題,為何不予支持?一審認定的自首情節,為何予以糾正後仍維持原判量刑?
  • 他放棄美國百萬年薪,回國創業4年賺20億,卻因妻子回到美國養老
    哪怕是後起之秀拼多多,一年的交易額都能達到4700億,但是要說中國最強的電商平臺,絕對不是這4家,而是多年前的易趣網,它所達到的成就遠不是阿里和京東可以達到的。他放棄美國百萬年薪,回國創業4年賺20億,卻因妻子回到美國養老。當時易趣網在創立的時候,馬雲還沒有成立淘寶網,而劉強東依然在中關村賣碟,黃錚在做什麼我們就不太清楚了。
  • 溫州姑娘考取北美精算師後 卻放棄百萬年薪工作 為啥?
    人物名片:  劉若虛,80後,溫州市區人,在溫州中學畢業後被香港大學精算專業錄取,並於2013年考取北美精算師正式會員資格,現在香港自主創業。這是一名很有範的女子,名叫劉若虛,80後,溫州市區人。她讀書的時候就是學霸,現在在香港自主創業。  劉若虛畢業於溫州中學,畢業後被香港大學精算專業錄取,並於2013年考取北美精算師正式會員資格。她說,精算師就是各大保險公司內具備專業金融知識的數學專業人員,主要從事保險費、賠付準備金、分紅、資產負債管理等的計算。好的精算師年薪高達百萬元,而她的年薪也曾超過百萬元。
  • 浙江一公務員辭去公職11年後仍被查
    何從華辭去公職後收受100萬元「安家費」併到原工作業務直接相關的企業任職的行為如何定性?何從華及其辯護人所提認罪認罰問題,為何不予支持?一審認定的自首情節,為何予以糾正後仍維持原判量刑?我們特邀相關單位工作人員對這些問題進行解答。
  • 放棄百萬年薪,卻三次創業失敗,最終讓他選擇了輕生
    2018年1月,35歲的80後創業者茅侃侃選擇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後來發現的遺書顯示,他自殺的原因正是由於公司的資金鍊斷裂。茅侃侃生前有很多標籤,「80後傑出企業家」、「北京IT四少」等等,可以說是IT界的風雲人物。
  • 「70後」放棄百萬年薪,抖音直播「帶著老媽遊中國」
    昨天,記者了解到,揚州一位「70後」因為在抖音直播「帶著老媽遊中國」而受到網友們的關注。據了解,今年,他放棄了百萬年薪,開著房車陪媽媽出去旅遊,因為媽媽提出希望拍點視頻留下點什麼,他還專門帶上了攝影團隊。途中,媽媽提出要幫助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五常的農民多賣點米,他臨時決定親自收米,並且在抖音開直播助農。
  • 一公職人員辭去公職11年後仍被查 官方詳解查處過程
    雷思珏 攝辭職下海11年後,何從華被立案審查調查,再次證明了「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道理。本案中何以對何從華立案調查?與其所在黨組作出黨紀處分又是如何銜接的?何從華辭去公職後收受100萬元「安家費」併到原工作業務直接相關的企業任職的行為如何定性?何從華及其辯護人所提認罪認罰問題,為何不予支持?一審認定的自首情節,為何予以糾正後仍維持原判量刑?
  • 辭去公職近7年後,一學霸官員被調查!
    辭去公職近7年後,一學霸官員被調查!今年49歲的李磊,曾掛職雲南省政府黨組成員、省長助理,2011年12月獲任德宏州委書記(掛職),成為當時最年輕的地委書記,任職兩年後,2014年1月辭去公職,至今次被查。值得關注的是,2014年接任德宏州委書記的王俊強,主政德宏州5年,去年10月卸任,調任雲南省委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一個月後即落馬。
  • 海歸博士放棄百萬年薪 辭職翻譯國學典籍製作視頻
    海歸博士放棄百萬年薪 辭職翻譯國學典籍製作視頻   楚建德,海歸博士,辭去上市公司財務總監高薪職位,數年來埋頭翻譯國學經典。現在,他已將儒釋道等諸子百家及唐詩、宋詞甚至童蒙養正著作在內的48部經史子集翻譯製作成1.2萬個中英雙語視頻,總播放時長560小時,中英文共700多萬字。這還沒完,他還準備繼續翻譯中醫典籍、四大名著、中國文化專題等。「希望300年後,西方家庭仍有我們製作的這些視頻和光碟」,楚建德說。
  • 他放棄年薪百萬,回鄉拿月薪3000?
    華為去年發布了一個「天才少年計劃」,任正非要在全世界範圍內招聘,開出百萬級別年薪。有一個叫張霽的通過了七輪層層考核成功拿下天才少年最高一檔待遇,年薪201萬,有人問他「啥感覺呀?」張霽說「沒感覺啊,還有公司給我開300萬年薪,我沒去!」
  • 張昆瑋:放棄谷歌百萬年薪,辭職回家任教,月薪三千是浪費才華嗎
    然而近年來這些清華、北大等名校的畢業生紛紛走下了「神壇」,開始體驗起了「普通人」的生活,前有北大博士賣豬肉,後有清華學姐講脫口秀。今天我們故事的主人公也是如此,他作為清華姚班畢業的天才卻毅然決然地放了谷歌年薪百萬的工作,選擇回到家鄉的一所二本院校任教,每個月只拿三千塊的工資,他就是張昆瑋。
  • 重慶80後神童,放棄國外百萬年薪,回國下農村,拿1000元月薪
    美國名校耶魯大學,拿全額獎學金的學霸,畢業後拒絕百萬年薪,到中國農村大山裡當月薪1000多元的村官;兩次拒絕組織的提拔,堅守在農村,並且發動校友來創業,幫助村民脫貧。耶魯學霸、當村官、不圖升官、不圖發財,你沒聽錯,他就是秦玥飛!
  • 他是北大博士畢業的甘肅小夥,放棄百萬年薪,回家種地如今怎樣?
    前言:相信很多人都想要讀大學,找到好的工作,但是無奈城市的壓力始終是這麼大,而且很多人都不再想要安逸的生活了,都喜歡跳出來創業,尋找自己喜歡的行業去創業,趁著還年輕拼搏一下,就有這麼一個人,他是北大的博士畢業,他工作幾年爬上了百萬年薪職業,但是因為他想要回家種田,圓自己一個夢,他便放棄了自己的高薪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