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人民武警和您在一起!

2020-12-22 新華網客戶端

這是立春後的第3天,一場大雪將京城覆蓋,整個世界似乎一下子安靜了下來。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永遠不會停止奔跑。在營區、在武漢、在全國,他們腳步執著而急切、堅定而有力,一直向著前進的方向。

他們說,疫情在前,我們向前!

他們說,疫情再重,崗位不動!

這,就是人民武警,一群頭頂國徽的忠誠衛士,他們永遠和人民在一起。

-------------------------

戰「疫」已經打響,這戰場之上,離不開的是英雄,亦如文字也不可讓英雄缺席。請允許我們,用筆真實記錄下,庚子年的這個初春,那一個個陌生卻又熟悉的背影、那一句句溫暖而又清脆的心聲、那一條條樸實而又閃亮的評論……

銘記,是為了向更多的平凡者致敬!

-----1-----

就在人們居家隔離,避免人群聚集時,有這樣一群人,卻選擇了逆行。

車站、機場、碼頭,繁華都市、風雪邊關、高原戈壁,每天有近20萬武警官兵戰鬥在執勤一線。熱血在胸膛澎湃,黨旗在戰位飄揚。

「武警部隊因使命而存在,一切為了人民!」無聲誓言照亮人們回家的路。

因為,他們眼中,沒有疫區只有人民;他們腳下,沒有坦途只有戰場。

一對雙胞胎小女孩向執勤武警戰士行隊禮的照片刷屏了,風雪中、口罩下,是雙眼的凝視,碰撞的更是人性的光輝。

網友熱評:哪裡有武警,哪裡安全感爆棚!應該給我們最可愛的人加根雞腿!

是的,哪裡有人民需要的地方,哪裡就有武警官兵,人民武警永遠和您在一起!

-----2-----

光看這張全身防護的照片,很難看出他們的職業。

2月1日起,武警湖北總隊機動支隊百餘名官兵開始擔負火神山醫院警戒保障任務,他們和眾多醫護人員一起,戰鬥在了疫情防控最前沿。

這是一個特殊戰場,風險無處不在。

指導員左龍飛參加過抗洪搶險、軍運會安保等重大任務。口罩下,他眼圈紅了,「看到每天轉來的患者,我忍不住想流淚……」

儘管防護服遮擋嚴實,戰士肖郡的媽媽從電視上還是一下子認出了他:「兒啊,聽媽的話,值好國家的班!」

網友評論:防護服擋不住閃亮的帽徽!他們只不過是一群孩子,卻無愧火神山的「守護神」!

是的,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軍人一直在戰鬥,人民武警永遠和您在一起!

-----3-----

「爸爸媽媽去打怪獸了,要去救別的小朋友。」這是武警湖北總隊醫院醫生胡霞給4歲兒子發的一段視頻。她和同為醫生的丈夫堅守在抗疫一線,半個多月沒見孩子了。

作為武漢市首批公布的61家設置發熱門診的醫療機構之一,總隊醫院從1月26日零時起開始24小時接診。

像這樣的「抗疫夫妻」,總隊醫院就有14對。「平時基本碰不上面,見到了,也只能隔著防護服用肘部碰一下,算是打個招呼。」說著說著他們就笑了。

網友淚目:他們笑了,我們哭了!有了您們,我們今年還能去武大看櫻花!

是的,大家、小家,沒有國哪有家;醫生、護士,疫情面前首先是個戰士,人民武警永遠和您在一起!

-----4-----

疫情面前,挽起衣袖,奉獻一腔熱血。

這是武漢疫情剛剛發生後,武警某部官兵義務獻血的場景。為了保障疫情防控期間湖北省血液安全供應,滿足駐地臨床用血需要,年輕的武警官兵來了!

「多抽點吧,我早上多喝了一袋奶。」一名新戰士淳樸中帶著稚嫩的話語,打動了每一位護士小姐姐。

有詩人說過,這散發著體溫的一腔熱血,將匯聚成愛的海洋。

網友點讚:誰不吝嗇自己的生命,關鍵時刻,我們不知道他們是誰,卻知道他們為了誰!

是的,鮮血是世界上最珍貴的能量,也是人民子弟兵獻給人民最純潔的情感,人民武警永遠和您在一起!

-----5-----

「中國加油」「眾志成城」「白衣天使」……這些篆刻出自一名普通的武警基層官兵之手。

鄭建清,武警福建總隊漳州支隊執勤二大隊教導員,為了給一線的醫護人員送去問候,他用了3個通宵刻出了6枚方章。由於趕時間,刻刀幾次劃破手指。他說:「這種切膚之痛,是我對武漢同胞最大的牽掛。」

他把愛寫進祝福,把祝福刻進石頭。

一寸方章,赤子寸心。

網友熱評:鮮紅的字體就是燃燒著的勝利火焰!燭光雖微,卻能傳遞溫暖與光明!

是的,不論是初春到來前的嚴冬,還是歲月靜好的每一天,人民武警永遠和您在一起!

-----6-----

把危險留給自己,用生命守護生命!

這份請戰書上有43名醫護人員的籤名。他們是武警特色醫學中心的一線骨幹。

他們中間,有曾在抗擊非典中致殘、常年與輪椅為伴的武警十大忠誠衛士趙紅豔,有新婚燕爾的年輕人、有哺乳期的媽媽們、有已遞交轉業報告和離職申請的官兵員工,疫情來襲,他們共同的、唯一的、無條件的選擇,出徵!出徵!

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網友評論:無論在哪個角落,都能看到提燈女神的燈一直亮著。你若安好,春天不遠!

是的,前方後方都是一個方向,生死戰場,我們隨時準備戰鬥,人民武警永遠和您在一起!

-----7-----

向釵群,武警廣東總隊醫院一名護師,因回湖北老家休假無法返回,經組織批准,她就地轉入疫情防控戰鬥。

她主動選擇了任務較重的宣恩縣中西醫結合醫院協助工作,由於交通管制,她每天只能冒著嚴寒步行上班,一天的微信運動有3萬多步,都相當於跑了一個21公裡。到醫院後,10個指頭早已凍僵,要用熱水泡上5分鐘才能恢復。

「前方有病魔,身後是親人,這個時候,我必須得挺住!」 身單力薄的她,把親人和人民放到同一個天平上。

網友讚譽:不在主戰場,心有主心骨。這樣的武警小姐姐,給我來一打。

是的,一個人,有時也能代表一支隊伍,不論何時何地,人民武警永遠和您在一起!

-----8------

當兵11年的武警寧夏總隊退伍老兵,重返「戰場」!

王晶沒有想到,他在微信群裡的一個倡議,會在短短幾天內組建起一支有著近200臺車輛,能夠接送3000多名醫護人員上下班的車隊。

他給車隊起了一個響亮的名字:橄欖綠愛心車隊。這個名字包含了他對武警的深厚情結。他承諾:大家儘管來,所有的油錢、飯錢,都是我的。

愛心,匯聚成一股冬天裡的暖流。

面對鏡頭,王晶動情地說:「如果一個小小的善舉,能在人們心中產生『漣漪』,我願做這樣的一顆石子。」

網友留言:「白衣天使」+「橄欖綠」,口罩之下,這是多麼和諧的畫面。老兵,好樣的!

是的,從武警戰士到普通公民,變化的是身份,不變的是赤誠,人民武警永遠和您在一起!

-----9-----

「老程,你捐贈的口罩收到了,放心吧。」當武警上海總隊執勤第五支隊助理員程穎接到老同學的電話,緊繃的臉頰有些許釋然。

程穎是湖北恩施人,當他在朋友圈看到老家醫用物資特別緊缺的消息,徹夜難眠。作為漂泊在外的遊子,他的心早就從黃浦江飛到了長江之畔。

一個普通的人,能做什麼?他想了很久,答案有了:去做一件普通的事!

於是,他費盡周折地跑了25家藥店,好不容易才湊齊了500個3MKN90口罩,以通山縣一中96級募捐分隊的名義寄給了通山縣人民醫院。

故鄉是根,遊子是根上的泥土,土從不分離,心從不枯萎。

網友評論:500個口罩雖不多,但是一滴水,卻能折射一個人的心靈!

是的,授人玫瑰,手有餘香,武警官兵就是手捧鮮花的使者,人民武警永遠和您在一起!

-----10-----

近日,一段「湖北姑爺」的視頻在網上走紅。視頻中的小夥子信心十足、幽默風趣,「我愛人是湖北人,我想告訴湖北的親人們,我來了!小舅子小姨子們請放心!」

這位主人公是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韓丙超,他的愛人是武警河北總隊醫院護士長王莉。夫妻二人,一個在前線,一個在後方,不同的地方,卻是一個軍人家庭的共同戰場。

一對軍醫好夫妻,兩個抗疫急先鋒。

戰爭年代,父送子、妻送郎、父子一同上戰場。和平年代,動人的故事依然在風中傳唱。

網友熱評:小舅子小姨子給你點讚,來碗熱乾麵!親人來了,我們安心了!

是的,你們安心,我們心安!人民武警永遠和您在一起!

-----11-----

「火神山、雷神山,打得病毒無處竄!」軍娃劉禕蕾的一段快板說唱,字正腔圓,逗樂了不少人,網上播放量瞬間衝上10W+。

小禕蕾是武警山東總隊聊城支隊助理員劉旭的7歲女兒。武漢疫情發生後,作為部隊文藝骨幹的劉旭連夜創作了快板,沒想到,頗有文藝細胞的小禕蕾很執著,半天不吃不喝,竟然背得滾瓜爛熟。為了拍出滿意的視頻,小姑娘一共錄了15遍。

她說:「我大聲唱,在一線救人的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們才能聽得到,我要為他們加油!」

童心可鑑,女替父言。

網友點讚:祖國的花朵,可敬的人民子弟兵教育出了可愛的小軍娃!麼麼噠,親一個!

是的,全家齊上陣,一個不能少,人民武警永遠和您在一起!

-----12-----

這是一個特殊的網絡課堂,這是一場直抵人心的空中連線。

為緩解人群湧向醫院造成交叉感染,減輕醫院就診壓力,武警湖北總隊醫院聯合微脈網際網路平臺,開展在線免費義診,全面權威解答市民、網民的疑惑。

呼吸科、內科、外科、心理諮詢科等9名醫生輪流上陣、如約在線。

連日來,連線成了熱線,一雙雙看不見的溫暖大手,把一個個問號拉直。留言下,一個個吃驚、害怕、恐懼的表情,被點讚、鼓掌、送花的表情所代替,生命的綠色正在網際網路上萌發!

網民評論: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才能想出這麼好的創意。如果接通電話,我要先為他們唱一首《愛的奉獻》!

是的,你看見我們的時候,我們在您身邊;您看不見我們的時候,我們還在您身邊,人民武警永遠和您在一起!

軍人、軍嫂、軍娃;

軍裝、西裝、防護服。

在茫茫人海裡,他們都有一個神聖的稱呼,人民武警!在戰疫面前,他們濃縮成一個共同的形象:英雄群雕!

你不必記住我,你看到祥和的炊煙,那就是我!你不必記住我,你握住希望的雙手,那就是我!一位執勤的武警戰士寫道:此刻,我多想做一隻報春的鳥兒,銜來一片希望的春色。

越過生命的零度,就是春暖花開。

您聽,人民子弟兵「誓死不退」的誓言,已融入萬物復甦蓬勃生長的力量。

那是春天的腳步,那是嘹亮的軍號,那是勝利的奏鳴曲!

疫情在前,我們向前!

疫情再重,崗位不動!

文中照片及視頻提供:李曉燕、田棟、陳超、楊壘、蘇鵬、王文俊、程壯壯、張業照等

相關焦點

  • 人民的力量——《星空朗讀》致敬最美戰疫人
    歌戰疫之英勇,誦平凡之偉大。由浙江廣播電視集團出品、浙江之聲、電視錢江都市頻道聯合製作的「人民的力量—《星空朗讀》致敬最美戰疫人」於3月31日21點50分登陸浙江衛視,浙江之聲、浙江新聞廣播、中國藍融媒同步播出。4月1日19:00,浙江電視臺錢江都市頻道精彩重溫。
  • 湖南人民調解員行動在戰「疫」一線!
    湖南人民調解員行動在戰「疫」一線!長沙為配合社區準確掌握每一個小區的居民防疫情況,長沙市開福區司法局所屬專業性行業性人民調解員和專職人民調解員積極主動請戰參與疫情防控工作。
  • 戰「疫」路上,武警四川總隊醫院門診部「花木蘭」向「疫」而行
    「張大嘴巴,啊……」庚子歲尾,新冠疫情突襲蓉城,防疫抗疫工作緊張進行,武警四川省總隊醫院門診部的「花木蘭」們再次向「疫」而行。截至目前,「花木蘭」們已經在崗位上堅守了11天,她們向疫而行、向陽而開,為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 這場戰「疫」裡,總有逆流而上的你
    人民有難軍人當先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 他們依然選擇「優先」哪裡有危難,哪裡就有我們的身影「你好,請測一下體溫,36.5℃正常,謝謝配合武警阿壩支隊參謀張馳騁在休假期間,主動向金堂縣退役軍人事務局請纓,加入金堂縣趙家鎮志願者的隊伍。金堂縣作為成都東部門戶,每天進出縣城的人員和車流量相對加大,當前正處於返崗工作高峰期,做好人員信息登記、進行體溫檢測是疫情防控的一項重點工作。初春的寒風依舊刺骨,張弛騁每天早上8點準時到達站點工作,堅守在戰「疫」一線為民服務。
  • 繪戰「疫」,畫英雄|最萌正能量!小學生畫筆中的戰「疫」故事
    「疫」作品為武漢送去溫暖傳遞滿滿的抗疫正能量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看這些戰「疫」小先鋒的畫中「話」希望這些「00後」孩子的作品能夠給予大家溫暖和鼓勵我畫的是一位武裝了無數疫苗的醫生,相信在全國人民的支持與團結下,我們必定能打贏這場戰「疫」。作品我從構思到完成大約用了一個半小時。為了主題突出,我選擇了最簡潔的方式來創作。接下來我會繼續創作,表達我對於這次抗擊疫情的信心。我要對醫護人員說:武漢加油,中國必勝,祝所有的一線醫護人員和志願者們身體健康,戰勝疫情,平安歸來!
  • 習近平戰「疫」高頻詞
    習近平多次主持召開重要會議,頻頻作出重要指示,親臨一線調研指導,連續開展「電話外交」……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原創品牌欄目「講習所」推出文章,以1月20日至3月17日新華社通稿為樣本,為您梳理習近平戰「疫」期間提到的高頻詞。
  • 【戰「疫」日記】佟盛磊:我和我的戰「疫」姐妹們
    【戰「疫」日記】佟盛磊:我和我的戰「疫」姐妹們 2020-03-07 17: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踐行初心使命 戰「疫」敢打硬仗 ——全軍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
    踐行初心使命 戰「疫」敢打硬仗 ——全軍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積極投身疫情防控阻擊戰-吉林廣播網_吉林廣播網,吉林人民廣播電臺,新聞綜合廣播,交通廣播,經濟廣播,鄉村廣播,音樂廣播,資訊廣播,健康娛樂廣播,故事廣播,教育廣播,在線直播,在線點播
  • 紀錄片《我的戰「疫」》走進山大附中,戰「疫」英雄現場講述「疫」線故事
    為激發青少年責任擔當意識,山東廣播電視臺發起以「身邊最閃亮的星」為主題的紀錄片《我的戰「疫」》進校園系列公益活動,為廣大師生送上「開學第一課」。11日下午,活動第一站來到山東大學附屬中學千佛山校區。學生們觀看了由山東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承制的紀錄片《我的戰「疫」——山東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口述實錄》,三名片中主人公——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護理部主任曹英娟、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血液淨化器官移植科副主任醫師崔先泉、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郭海鵬,受攝製組邀請來到現場,向學生們講述戰「疫」一線的體驗。
  • 東北財經大學留學生:戰「疫」路上 我們在一起!
    新華社瀋陽6月20日電題:東北財經大學留學生:戰「疫」路上 我們在一起!新華社記者王瑩、吳子鈺聯繫上扎雅時,在東北財經大學攻讀審計學博士學位的她正忙著為論文答辯做準備。儘管畢業季學習繁忙,但扎雅仍然充分利用課餘時間,為學校的防疫工作出了一份力。
  • 東城區婦聯組織參觀「我們在一起」—東城戰「疫」主題展覽
    歡迎關注東城區婦聯官方帳號6月10日下午,東城區婦聯理論中心組成員、區婦聯及區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全體黨員幹部參觀了在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舉辦的「我們在一起」——東城戰「疫」主題展覽。大家依次參觀了白衣執甲、守護家園、保障民生、共謀發展、眾志成城等篇章,一張張紀實圖片,一封封請戰書、一篇篇民情日記、一件件抗疫實物、一部部文藝作品......,都從不同角度展現了我區各條戰線廣大幹部職工及志願者們同心戰「疫」的生動場景,並將大家又一次帶回到新冠肺炎疫情發生的那段最風險的緊急時刻。
  • 戰」疫「號碼通守護您的財產安全
    遠程辦公海量電話溝通,誰來保證大家免遭電話欺詐和隱私洩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不少騙子利用疫情實施新型詐騙。例如假冒政府、醫藥研究機構給受害人打電話,推銷假冒的防疫情藥品(口罩)或所謂防疫情「新藥」。針對不法分子利用社會熱點事件實施詐騙的行為,為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2月8日,360手機衛士上線戰「疫」號碼通,用戶可通過360手機衛士來電秀識別企業機構的官方認證信息。
  • 「戰「疫」說理」戰「疫」彰顯大學生的家國情懷和責任擔當
    戰役說理配圖  作者:李 輝 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導    面對疫情:緊張而不慌張、關注而不恐懼    疫情期間,絕大多數大學生處於居家狀態,同家人,同所在社區、所在城市、所在省市,同全國人民一起面對疫情
  • 在華日本人戰「疫」故事:和孩子一起居家隔離的日本媽媽
    原標題:在華日本人戰「疫」故事:和孩子一起居家隔離的日本媽媽——疫情中,那些堅守在中國的日本人(4) 人民網北京3月10日電(袁蒙 玄番登史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發生,讓今年春節變得格外「特殊」。各地延長了春節假期;學校延期開學,改為網上授課;許多企業和工廠也推遲了復工時間,開始遠程辦公。近日,人民網採訪了一些疫情期間繼續生活和工作在中國的日本人,了解他們眼中的中國戰「疫」。受疫情影響,原定於2月中旬結束寒假的北京市各中小學均延期開學,改為進行線上授課、網絡直播教學。孩子們居家隔離,家長們可犯了難。貓冬(化名)女士就是這樣一位在家照顧孩子的日本媽媽。
  • 致敬戰「疫」後方的「無名之輩」——戰「疫」「夫妻檔」系列報導...
    編者按: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無數「逆行」勇士——白衣天使日夜奮戰在一線,用實際行動踐行醫者的使命與擔當,用大愛寫就對黨和人民的忠誠。為更好地反映我市感人的戰「疫」場面,本報推出戰「疫」「夫妻檔」系列報導,敬請關注。身著防護服在留觀疑似病房內做消殺的馮雨。
  • 【戰「疫」說理】科技戰「疫」強化自主創新信心
    戰「疫」中,處處閃耀著科技之光、創新之光,也充分彰顯了科技創新的關鍵利劍作用。科技創新為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提供了戰略支撐,並凝結成全球戰「疫」的中國經驗、中國方案。我們應把戰「疫」科技創新的成功實踐作為生動教材,常學常思、悉心領悟,從中體悟科技創新的硬核力量,進一步增強自主創新的信心,更加堅定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之路。
  • 戰「疫」 中小學生徵文:《致-抗疫一線的白衣天使》
    (點擊圖片進入專題)同舟共濟 全民戰「疫」 山東省中小學徵文大賽小學組徵稿展示:作品:《致--抗疫一線的白衣天使》作者:唐璐瑤 濟南市經緯小學 六年級除夕夜你們安慰好父母,撫慰著手中的寶寶,整理好行裝,和愛人、家人在匆忙中告別。你們急赴湖北,我想你們面對一場未知的疫情,應該也很「害怕」,但你們知道這是你們的責任更是人民的期盼,你們沒有退路,如果你們不無畏出徵,人民將有更大的犧牲。
  • 武警貴陽支隊:疫情「清零」不鬆勁 秣馬厲兵正當時
    3月16日,貴州全省實現新冠肺炎病例"清零",戰"疫"取得了階段性勝利,但行百裡者半九十,一旦防控措施過早、過度鬆勁,疫情有可能"死灰復燃"。為防止"最壞的情況"發生,武警貴陽支隊全體官兵堅守在戰疫一線,履行好疫情防控保障使命,不到最後不輕言勝利。 當前,國際疫情日益嚴峻,境外輸入病例成為主要病源,儘管貴州已經實現病例"清零",但龍洞堡機場、貴陽北站中武警官兵依舊堅守在崗位上為城市人民保駕護航。
  • 戰「疫」 中小學生徵文:《那些默默奉獻的人》
    >指導教師:孫建鑫戰疫情同舟共濟,擔使命共克時艱。他們早已把自己的性命與患者生命緊緊連在一起。許多外地的醫護人員也馳援武漢,即使相隔兩地甚遠,即使有的家人反對,即使明知前方存在巨大困難和風險,仍然義不容辭。醫護人員,我想對你們說:你們在一線工作,整天穿著防護服也不透氣,汗水浸透了你們的衣衫,口罩也在你們的臉上留下了深深的勒痕,困了累了卻依然堅持。
  • 樂亭縣中堡鎮防控辦的「流水帳」:戰「疫」,我們在一起!
    鎮防控辦負責全鎮疫情上情下達,數據摸排,各方協調工作,更是天天「疫」線。 只有我知道我這有限的腦容量,從戰「疫」開始就自動屏蔽了一切與疫情無關的信息,每天腦子裡都像過電影一樣把每天接收的訊息都「演」幾遍,唯恐因為自己的疏忽漏下一個環節,給我鎮防疫工作造成影響甚至危及全鎮人民的生命安全。休假的女兒曾抱怨同我一樣擔任「戰疫」聯繫人的丈夫「你們要麼不說話,一說話就是疫情,單位是家,家是單位,跟我不好好說話,打電話倒是客客氣氣,不回來我倒還清靜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