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心理學與女性成長》專欄,通過專欄的學習,你可以獲得更多關於女性成長的知識,解決在自我發展和提升過程中遇到的困擾。讓我們女人明白和掌握內心強大的方法、成長的方向以及將來的人生規劃等。儘快,從底層上去改變思維模式,從層次上去提升自我。
專欄講師:說愛,1000+情感案例研究者,知名心理學博主,專注研究女性心理學
《水調歌頭》中寫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人生海海,浮浮沉沉,沒有誰能夠一帆風順。」
在人生這場歷練之中,任何一個人都將經歷挫折和磨難,而長久的愉悅感和幸福感往往被某些經歷所減退甚至消磨。
人們對於快樂的追求是永恆的,為了追求這種令人舒適的精神愉悅,常常通過積累物質上的需求、不斷追求目標、麻痺自我來達到某種假象的長久愉悅。
而實際上一個人的內心無法真正接受生命所帶來的變化,必然無法長期保持快樂,而阻止悲傷的捷徑就是學會接納。
精神愉悅的真正來源
人們以為「快樂」的來源是一切能夠讓自我滿足的人與事,實際這只是快樂的呈現形式,而真正快樂的產生是一種神經遞質的分泌:多巴胺。
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主導著人類的情感和感覺,正是由於多巴胺的分泌讓人產生積極、興奮、愉悅的生理狀態。
而當多巴胺停止分泌則會產生悲傷甚至陷入抑鬱,而人產生消極情緒並非是某種其他物質的產生所引起,而是由於某種影響抑制了多巴胺的分泌。
多巴胺的量產生量下降,人自然而然的愉悅感下降,當到達了一定界限,就會產生悲傷的感情。
而保持長期快樂的本質實際上就是阻止外來物質對多巴胺分泌的影響,從而保證持續的精神愉悅。
但人生並不能萬事亨通,在這場旅途中我們必然會面臨諸多意料之外的遭遇,而這些境況會直接影響情緒。
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碑文上寫著:「這時候我在想,如果我一開始的願望是改變我自己,那麼我自己改變了,同樣有可能改變我的家庭、我的國家、甚至改變整個世界。」
在追求持續快樂的路途上與其想著如何改變即將發生的糟糕事情,不如學會改變自己,改變看待事物的方式,改變自我的心境,一切也皆因為自我的改變而改變。
所以,我們認為聰明的女人要懂:下面這兩種方式,可以讓你長期快樂。
一、消化悲觀意識
要相信人人都會產生悲觀情緒,但並不是人人都能因為這樣的情緒而被影響,面對同樣的遭遇報以不同的態度,往往得到的也不盡相同。
心理學家通過研究發現很多長時間能夠保持心情愉悅的人都有一種「消化能力」,這種能力表現在對消極事物的的接納能力和忽略程度。
而正是由於人們過分關注消極事物本身,多巴胺的合成被抑制,自我也陷入了某種難以自拔的抑鬱情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