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是高考出分的日子,很多省市的高考狀元也相繼出爐。
不過最近有一條消息引起了網民的熱議,江蘇省的文科狀元白湘菱考了430分,卻無緣清華北大,甚至連很多985和211的名校也不能選擇。
而江蘇省文科第二名的王婭迪卻率先接到了北大和清華的入學邀請,王雅迪的分數是429,比白湘菱還要低一分,這著實令人不解。
其實要弄清楚這裡面的來龍去脈,還要從江蘇省的高考模式說起。江蘇省和其他省份的高考模式是不同的。
我們都知道,我們所學的功課有九門,全國卷的考試內容是分別是:
文綜:語文、數學、英語、文綜(政治、歷史、地理)
理綜:語文、數學、英語、理綜(物理、化學、生物)
江蘇省的高考也大同小異,不過呢,高考的時候他們只考語文、數學、外語。
分值構成是:語文(160分)、數學(160分)、英語(120分)
這樣加起來呢總分就是440分。
但是呢,如果你選擇文綜的話,語文卷就會有40分的附加題。
如果選擇理綜呢,數學卷就會有40分的附加題。
這也就是為什麼江蘇卷是480分滿分的由來。
那麼其他科目怎麼考呢?其他的就作為選修課和必修課來考,這有點類似我們的會考,在江蘇叫小高考。
選擇文綜,那麼歷史科目是必選的,然後從政治和地理中選擇一科,組合成兩科的選修課。
選擇理綜,那麼物理科目就是必選的,然後從生物、化學和地理中選擇一科,組合成兩科的選修課。
那麼剩下的科目就是必修科目,這些課程會在高二的時候考試。無具體分值,按照A+、A、B+、B、C、D六個等級劃分。
所以完整的江蘇省高考應該是:語文、數學、英語、兩門的選修課。這也就是傳說中的3+2模式。其他的四門必修課會按照成績加分,如果有一科是A的話就加一分,四科都是A的話,就加5分。
北大和清華的選修課要求是雙A+,好一點的985和211院校的要求都是要考生的選修課成績是雙A。
白湘菱雖然考了430分江蘇省文科第一,但是她的選修課政治是A,歷史科目是B+,所以沒有達到北大、清華和其他好一點的985、211院校的錄取要求。
而居於江蘇省第二名的王雅迪的雖然考了429分,但是她的選修課課程,歷史和政治都是雙A+,達到了北大和清華的錄取要求。
這也就是為什麼白湘菱沒有收到北大和清華的入學邀請,而王雅迪卻收到了北大和清華的入學邀請的原因。
雖然不能上北大和清華,甚至其他好一點的的985和211院校對白湘菱都有一定的限制。但是她的心態非常好,並且已經選擇了幾所可以去的院校,還饒有興致的研究了這些院校的宿舍和夥食,真是一個活潑開朗的好姑娘。在此也祝願她前程似錦,有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