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作品,侵權必究
在這個人人都會陷入迷茫的時代,如何擺脫迷茫,變成一個內心強大的人,進而走向成功,是每一個人都需要探索和解決的人生問題。
我們都知道,每一個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風順的。
一個人在成功之前,總會經歷一些度日如年的痛苦日子。
困難困境往往是對人的一種考驗,考驗一個人的內心是否足夠的堅強,意志是否足夠的堅韌,決心是否足夠的堅定。
著名的國學大師南懷瑾曾經說過:一個人想得到怎樣的人生,都是自己選擇的結果,無論是身在困難還是困境中,一定不要放棄自己。
這番話就是要告訴我們,要做一個內心強大的人,遇到困難和挫折不要輕易退縮,更不要輕言退卻。
當一個人遇到困難的時候,如果選擇了退縮甚至退卻,就會逐漸迷失自己。
如果選擇了逃避,就會如同一條死魚一樣,隨波逐流,徹底迷失自己,最後導致的結果就是沉淪、厄運讓一個人無所適從。
只有在困難時意志堅定、心如明鏡的人,才能獲得時來運轉的機會。
因此,一個人遇到困難時,一定要懂得堅持,給好運一點時間,讓子彈飛一會兒。
這就告訴我們,遇到困難,做一個內心強大的人。
一個內心強大的人,並不是因為他總是會贏,而是他輸了一千次一萬次,依然保持內心的坦然與淡定,依然在困境中發憤圖強、奮起直追。
而且,內心強大的人,他們身上往往都有這樣三個特點。
一、目標明確,思路清晰
一個人想要成就一番事業,首先要給自己樹立遠大的人生目標,然後再去規劃,進而去執行。
宋代的理學家程顥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志不篤者,不能力行。
一個人生於天地間,如果沒有遠大的目標,志向不夠堅定,追逐眼前利益,那麼,他做任何事情都不會有建樹,也不會有成績,更不會有碩果。
這樣的人也是無法取得成功的,更不會進步。
晚清的權謀大師曾國藩在功成名就之後,便經常寫信告誡家族子弟:一定要從小立下遠大志向。
只有從小立志,將來才能有所成就。
曾國藩曾對他的兒子說:一般人都希望自家的孩子能夠做上大官,我倒不希望你做大官,我希望你能做一個讀書明理的君子。
這番話說的很有遠見。
讀書明理,就能夠身處困境中而不迷茫。
一個人在年輕的時候,是無法決定自己將來的地位的,也不能決定自己取得多大的成就,但他可以決定自己想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一個人只有樹立明確的目標,才能不被一時的挫折打敗。
在人生的逆境中,要懂得默默的積蓄力量,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微勢中孜孜不倦、奮力求索,不斷充實自己,自我增值。
能夠做到這一點,才是一個真正內心強大的人,做人就要成為這樣的人。
二、意志堅強,鬥志昂揚
一個人要幹成事,首先要給自己定位。
有位才有為。
一個人能夠找準人生的方向,這是非常幸運的。
因為,只有有了目標,才會產生奔向目標的源源動力。
但是,在達成目標的過程中,往往會經歷很多曲折,這時候就要通過磨練意志,來不斷激勵自己。
很多人在面對挫折的時候,都會心力憔悴,心灰意冷,這是很正常的心態。
面對挫折,誰都不會高興。
然而,挫折並不可怕,困難也不恐懼。
當我們遇到挫折、困難、失敗的時候,沒有堅強的意志力,往往選擇了放棄,不敢捲土重來。
就像楚霸王項羽一樣,不肯過江東,不敢捲土重來。
那些失敗的人,都不是被困難打倒的,而是因為內心的脆弱,無法走出心理怪圈,最終導致自己碌碌無為、一事無成,淪落為世間平庸者當中的一份子。
蘇軾在《晁錯論》中曾言: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
晚清大儒曾國藩一直把這句話當成自己一生的座右銘,約束自己,激勵自己,磨練自己。
正是因為曾國藩有超乎常人的意志力,才能實現格物致知,齊家修身,平治天下,最終成為萬千世人心目中成功者的佼佼者。
所謂不怕萬千人阻擋,就怕自己投降。
海明威在《老人與海》中說道:一個人並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盡可以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
人的一生,根本就沒有真正的絕境。
心裡的絕境,才是真正的絕境,走不出,也越不過。
無論一個人遭受多少艱辛,也無論一個人經歷多少苦難,只要堅強的內心裡還懷有一粒信念堅定的種子,總有一天,這個人就能夠絕處逢生,困境突圍,蛻變重生,生命之花在搏擊奮進的徵途上綻放並結出累累碩果。
那些意志堅強的人,那些定力非凡的人,他們不畏艱難險阻,勇於克服困難,始終保持鬥志昂揚的精神狀態,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宏大格局,披荊斬棘,勇往直前,最終取得了勝利,獲得了成功。
這才是一個內心強大的人應有的品格,值得每一個人認真學習。
三、謙虛謹慎,不驕不躁
當一個人還沒有成功時,一定要懂得低調做人,懂得謙虛謹慎,懂得虛懷若谷。
因為沒有成功時,誇耀就會引來別人的嫉妒。
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凡事都要很謙虛,很謹慎,正因為這樣,一個人才能很快取得進步。
但是,當一個人顯達之後,看到自己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一般人都會志得意滿,甚至會表現出洋洋自得的樣子。
這個時候,往往就會過分炫耀自己,態度張揚,個性飛揚,覺得「老子天下第一」。
即便真的是「老子天下第一」,也不能說自己是天下第一,要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功成不居,謙虛謹慎。
《尚書》有云:滿招損,謙受益。
上古幾千年來傳下來的名言古訓,值得一生體悟。
不論一個人有多成功,也不論一個人取得了多麼大的成就,都不要覺得自己了不起。
如果取得一些微末成績就覺得自己很了不起,那麼,這個人是渺小的,也會帶來很大的危機。
一個人失去了謙虛謹慎的態度,就會讓自己陷於不利的境地。
如果一個人在成功之後,還能夠保持低調的態度,那麼,千萬不能小瞧。
有實力、有底氣的人,根本不會表現出非常張揚的言行,跋扈的個性,他們根本不會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也不管別人在背後說什麼,依然保持「仰天大笑出門去」的不羈,依然保持「竹杖芒鞋輕勝馬」的坦然,依然保持「直掛雲帆濟滄海」大氣。
這就是一個內心強大的人的表現,只有這樣,才能擺脫迷茫,點亮信心的火種,照亮前行的道路。
更多精彩,請關注雄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