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

2021-01-12 瀟湘晨報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定(2021.1.1)

(1998年4月9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974次會議通過,根據2020年12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23次會議通過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民事審判工作中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等二十七件民事類司法解釋的決定》修正)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等有關規定,對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問題作以下規定:

第一條同一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組織因不同的法律事實,分別涉及經濟糾紛和經濟犯罪嫌疑的,經濟糾紛案件和經濟犯罪嫌疑案件應當分開審理。

第二條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以為單位騙取財物為目的,採取欺騙手段對外籤訂經濟合同,騙取的財物被該單位佔有、使用或處分構成犯罪的,除依法追究有關人員的刑事責任,責令該單位返還騙取的財物外,如給被害人造成經濟損失的,單位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三條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以該單位的名義對外籤訂經濟合同,將取得的財物部分或全部佔為己有構成犯罪的,除依法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外,該單位對行為人因籤訂、履行該經濟合同造成的後果,依法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第四條個人借用單位的業務介紹信、合同專用章或者蓋有公章的空白合同書,以出借單位名義籤訂經濟合同,騙取財物歸個人佔有、使用、處分或者進行其他犯罪活動,給對方造成經濟損失構成犯罪的,除依法追究借用人的刑事責任外,出借業務介紹信、合同專用章或者蓋有公章的空白合同書的單位,依法應當承擔賠償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被害人明知籤訂合同對方當事人是借用行為,仍與之籤訂合同的除外。

第五條行為人盜竊、盜用單位的公章、業務介紹信、蓋有公章的空白合同書,或者私刻單位的公章籤訂經濟合同,騙取財物歸個人佔有、使用、處分或者進行其他犯罪活動構成犯罪的,單位對行為人該犯罪行為所造成的經濟損失不承擔民事責任。

行為人私刻單位公章或者擅自使用單位公章、業務介紹信、蓋有公章的空白合同書以籤訂經濟合同的方法進行的犯罪行為,單位有明顯過錯,且該過錯行為與被害人的經濟損失之間具有因果關係的,單位對該犯罪行為所造成的經濟損失,依法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六條企業承包、租賃經營合同期滿後,企業按規定辦理了企業法定代表人的變更登記,而企業法人未採取有效措施收回其公章、業務介紹信、蓋有公章的空白合同書,或者沒有及時採取措施通知相對人,致原企業承包人、租賃人得以用原承包、租賃企業的名義籤訂經濟合同,騙取財物佔為己有構成犯罪的,該企業對被害人的經濟損失,依法應當承擔賠償責任。但是,原承包人、承租人利用擅自保留的公章、業務介紹信、蓋有公章的空白合同書以原承包、租賃企業的名義籤訂經濟合同,騙取財物佔為己有構成犯罪的,企業一般不承擔民事責任。

單位聘用的人員被解聘後,或者受單位委託保管公章的人員被解除委託後,單位未及時收回其公章,行為人擅自利用保留的原單位公章籤訂經濟合同,騙取財物佔為己有構成犯罪,如給被害人造成經濟損失的,單位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七條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將單位進行走私或其他犯罪活動所得財物以籤訂經濟合同的方法予以銷售,買方明知或者應當知道的,如因此造成經濟損失,其損失由買方自負。但是,如果買方不知該經濟合同的標的物是犯罪行為所得財物而購買的,賣方對買方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第八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一條第一款的規定,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本規定第二條因單位犯罪行為造成經濟損失的,對第四條、第五條第一款、第六條應當承擔刑事責任的被告人未能返還財物而遭受經濟損失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受理刑事案件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一併審理。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因被害人遭受經濟損失也有權對單位另行提起民事訴訟。若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另行提起民事訴訟的,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

第九條被害人請求保護其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在公安機關、檢察機關查處經濟犯罪嫌疑期間中斷。如果公安機關決定撤銷涉嫌經濟犯罪案件或者檢察機關決定不起訴的,訴訟時效從撤銷案件或決定不起訴之次日起重新計算。

第十條人民法院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發現與本案有牽連,但與本案不是同一法律關係的經濟犯罪嫌疑線索、材料,應將犯罪嫌疑線索、材料移送有關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查處,經濟糾紛案件繼續審理。

第十一條人民法院作為經濟糾紛受理的案件,經審理認為不屬經濟糾紛案件而有經濟犯罪嫌疑的,應當裁定駁回起訴,將有關材料移送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

第十二條人民法院已立案審理的經濟糾紛案件,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認為有經濟犯罪嫌疑,並說明理由附有關材料函告受理該案的人民法院的,有關人民法院應當認真審查。經過審查,認為確有經濟犯罪嫌疑的,應當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並書面通知當事人,退還案件受理費;如認為確屬經濟糾紛案件的,應當依法繼續審理,並將結果函告有關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

十二、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定》 1.將引言修改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等有關規定,對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問題作以下規定:」

2.將第一條修改為:

「同一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組織因不同的法律事實,分別涉及經濟糾紛和經濟犯罪嫌疑的,經濟糾紛案件和經濟犯罪嫌疑案件應當分開審理。」

3.將第八條修改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一條第一款的規定,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本規定第二條因單位犯罪行為造成經濟損失的,對第四條、第五條第一款、第六條應當承擔刑事責任的被告人未能返還財物而遭受經濟損失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受理刑事案件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一併審理。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因被害人遭受經濟損失也有權對單位另行提起民事訴訟。若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另行提起民事訴訟的,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

來源:兩高權威解讀

【來源:廣東省工商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一個不存在的規定:《民事糾紛案件中涉及刑事犯罪程序問題意見》
    來源 | 民商爭議解決作者 | 蔣一凡分享 | 傑拉德法評針對民事案件的全部或部分事實涉嫌刑事犯罪或者案件所涉的犯罪事實已經法院刑事判決的問題處理,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974次會議1998年通過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定》(法釋[1998]7號,下稱最高法7號文)。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01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施行的《關於審理涉及計算機網絡域名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條規定,人民法院在審理域名糾紛案件中,對符合本解釋第四條規定的情形,依照有關法律規定構成侵權的,應當適用相應的法律規定;構成不正當競爭的,可以適用民法通則第四條、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條第一款的規定。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船員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船員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2020年6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03次會議通過,自2020年9月29日起施行)法釋〔2020〕11號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船員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已於2020年6月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03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20年9月29日起施行。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
    一圖讀懂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中的幾大亮點 2020-12-10 11: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嚴格區分經濟糾紛與經濟犯罪,護航民營企業發展
    嚴格區分經濟糾紛與經濟犯罪,護航民營企業發展 2021-01-05 11: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的理解與適用
    1993年8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關於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為全國各級法院正確審理名譽權糾紛案件,提供了司法解釋的依據,及時緩解了當時名譽權糾紛案件數量增加快、新問題多、法律規定不完備的問題。總結7年來適用《解答》審理名譽權案件的情況,有必要回顧以下《解答》產生的背景、制訂的依據和所要解決的問題。
  •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新修訂的《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據賀小榮介紹,根據2020年8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09次會議通過的《關於修改<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的決定》,今天,最高人民法院正式發布新修訂的《規定》。民間借貸是除以貸款業務為業的金融機構以外的其他民事主體之間訂立的,以資金的出借及本金、利息返還為主要權利義務內容的民事法律行為。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2015年6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655次會議通過,根據2020年8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09次會議《關於修改〈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的決定》修正,該修正自2020年8月20日起施行)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侵犯植物新品種權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侵害植物新品種權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2006年12月25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411次會議通過,根據2020年12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23次會議通過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 雁翎學院集中學習《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為進一步提升支部幹警的業務水平,9月7日下午,仁懷法院第四黨支部(雁翎學院)組織召開支部學習會,集中學習《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是在黨的十八大提出依法治國、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支持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發展等各項重大戰略決策的背景下
  • 民刑交叉案件審理程序系列研究之一:法律規則
    民刑交叉案件審理程序規則一覽表1998年最高院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定   法釋〔1998〕7號第一條 同一公民、法人或其他經濟組織因不同的法律事實,分別涉及經濟糾紛和經濟犯罪嫌疑的,經濟糾紛案件和經濟犯罪嫌疑案件應當分開審理
  • 龍山區人民法院:最高法發布新修訂的《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發布新修訂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並回答記者提問。據賀小榮介紹,根據2020年8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09次會議通過的《關於修改<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的決定》,今天,最高人民法院正式發布新修訂的《規定》。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並考慮社會治安狀況,在本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數額幅度內,確定本地執行的具體數額標準,報最高人民法院備案。 司法解釋對掩飾、隱瞞涉及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計算機信息系統控制權的犯罪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行為構成犯罪已有規定的,審理此類案件依照該規定。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與企業改制相關的民事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與企業改制相關的民事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法釋〔2020〕18號被修訂的司法解釋之一) (2008年5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447次會議通過,根據2014年2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607次會議《關於修改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的決定》第一次修正,根據2020年12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23次會議通過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破產企業國有劃撥土地使用權應否列入破產財產等問題的批覆
  • 【優化營商環境】羅田法院:嚴格區分經濟糾紛與經濟犯罪,護航民營...
    【優化營商環境】羅田法院:嚴格區分經濟糾紛與經濟犯罪,護航民營企業發展 2021-01-05 17: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依法妥善審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
    :現將《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依法妥善審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三)》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最高人民法院2020年6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依法妥善審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三)為依法妥善審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涉外商事海事糾紛等案件,平等保護中外當事人合法權益,營造更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依照法律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已於2020年10月19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13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匯總|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依法妥善審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
    ▼▼▼法發〔2020〕12號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於依法妥善審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一)》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解放軍軍事法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生產建設兵團分院:現將《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依法妥善審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
    (不需要一分錢投入)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 (2005年3月29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346次會議通過,根據2020年12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23
  • 最高法發布新修訂的《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
    8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新修訂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並回答記者提問。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賀小榮,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委員、民一庭庭長鄭學林,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長劉敏出席發布會並介紹相關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