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農的煙杆蟲

2021-03-04 淡然相隨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淡然相隨」,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清朝年間,有一個嗜煙如命的老農,早晨起床臉還沒有洗,就先得抽上一口,要是上茅房,必得先裝滿一袋煙,抽完了才走出茅房,每頓飯後撂下飯碗總得過足了癮才下地幹活,用他的話說就是「來鍋葉子煙,快樂賽神仙」。

這老農手中的煙杆,可是一根有年紀的煙杆了,聽說是老農的爺爺的爺爺輩傳下來的。那煙杆已經被幾代人的手磨得光滑油亮。大約是歷經了歲月的煙燻,那煙杆早已通體發紅,變成血一樣的絳紅色,還隱隱發光。更絕的是,晚上就寢,老農將煙杆掛在床前,煙杆裡的煙油會順著菸嘴口出溜出來,油光剔亮,稠得像蜜,牽成了絲,眼看就要拉斷,誰知那煙油「哧溜」一下自個兒縮了回去,奇得很!老農不知其中道理,反正當作寶貝一樣貼身不離。

說起這煙杆的奇來,還有一個秘密。老農家裡餵了不少牲畜,經常要放到野外餵草。林子裡經常有野貓、野豬、野獾在牲畜吃草的地方屙屎屙尿,尤其是野貓屙的尿,一旦牲畜不小心吃了,那牲畜的腳就會浮腫,痛苦得不吃不喝。換作別人家遇到這類事情,早就不知所措了。可老農自有他的一套方法,他把那貼身的煙杆取出來,找來一根細長竹籤,從煙杆裡掏出一些煙油泥垢,和些清水餵給牲畜喝了,嘿!第二天牲畜浮腫的腳就會消除。這事在周圍越傳越神,誰家牲畜得了這病,便都來找老農幫忙,老農倒像成了名醫。所以,老農愈加得意了。

話說有一天,老農正蹲在自家門前抽著葉子煙,一個商人模樣的年輕人騎著馬經過,對著老農的煙杆看了很長一陣子才走。老農沒有在意,只是很小心地摸摸煙杆便趕緊回屋了。可是第二天,那個年輕人又來了,又是看了很長一陣子才離去。如此過了三天,老農心裡起了疑心,懷疑那個年輕人在打什麼壞主意,準備下次年輕人來的時候問個明白。

第四天,那個年輕人果然又來了。老農正要上前問個明白,年輕人卻跳下馬,徑直朝老農走過來。

「老人家,我是來此地遊玩的布商,這幾天我聽說您老有一根不錯的煙杆,特地來看一看。」年輕人上前作揖,說道,「只是怕您誤會,故不敢造次打攪。」

老農仔細打量年輕人,不像是心懷叵測之人,就問:「聽誰說的,一根普普通通的煙杆,有什麼好看的?」

年輕人又是一笑:「老人家,我已經來過三次,每次都注意到您手中的煙杆,不愧是祖上寶貝,您老人家謙虛了。我有一個朋友,專愛此物,我這次來就是想把您這根煙杆買下,作為禮物送給他,不知您老願意不願意?」

老農一直深愛他的煙杆,就像寶貝疙瘩一樣,可到底寶貝到什麼地步,他卻不知道。這個年輕人既然想買,何不如藉此機會試探一下,能值多少錢?於是老農說道:「我這是祖上傳下來的遺物,怎能隨便當作東西出賣?不可不可。」

年輕人一聽這話,顯出一副很著急的樣子:「老人家,我那位朋友是生死之交,救過我一命,無以回報,現在我生意做大了,又巧遇了您手裡這樣寶貝,自當想方設法送給朋友。」

老農一看這陣勢,知道問價錢的時候到了,便說道:「我這可是祖宗遺物,賣出去可是不肖子孫呀,錢多錢少倒是其次。」

「老人家,您開個價,多少?」年輕人往前一步,彎腰問道。

「這,祖宗遺物呀——你說,出多少價?」

年輕人看著老農的臉,舔了舔嘴唇,說:「五百兩白銀。」

「多少?」

「五百兩。」

老農總算聽明白了。五百兩白銀呀,他家的祖上還沒有誰有過這樣多的家產,他這一輩子、下輩子都可以不用愁了……

年輕人不知道老農的心中想法,以為是價格太低,又連忙說道:「老人家,是不是價錢太少,可以再商量商量嗎?我們借一步到家中說話,如何?」

進了家,老農請年輕人坐下,自個兒掏出煙杆抽起了葉子煙,心裡嘀咕著眼前發生的事情。年輕人一看老農的架勢,趁熱打鐵說道:「老人家,我知道您的心思,這樣吧,我再加三百兩,八百兩白銀怎麼樣?」

老農只是一個勁地抽菸,仍然一句話不發,他還沒有轉過神來,他不知道這個年輕人是不是瘋了。年輕人卻是急得坐不住了,嘴裡嘀咕半天,又一咬牙,說道:「老人家,您就成全我吧,您看,一千兩,怎麼樣,一千兩,就這個價錢,不能再加了,您老說句話呀。」

老農看見年輕人急成那樣,激靈了一下,從沉思中醒過來:「這件事我得和家裡人商量一下,祖宗的遺物嘛,您說是不?要不明天您再來,給您回話。」

「好的,好的,我明天一定來,聽您的佳音。」說完,年輕人轉身上馬離去。

待年輕人走遠,老農把全家人叫來,把剛才發生的事情原封不動地說完,全家人個個喜上眉梢,說那個年輕人不是腦筋有問題,就是觀世音派來幫助他們家的善人、神仙,會有這等好事?不就是一根上了年頭的煙杆嘛,賣!老農從腰間拿出煙杆,從頭到腳來回看了三次,想著那自動縮回的煙油和牲畜浮腫的腳,怎麼也抵不上一千兩白銀稀奇,於是也就下定決心準備賣了。

第二天,年輕人如約而至。一番寒暄,年輕人說要看一看老農的煙杆,老農故意裝成很謹慎的樣子,小心翼翼地將煙杆遞給年輕人。年輕人拿到手裡,細細看過,高興得連連說:「就是它,就是它,好!好!果然是寶貝。」然後還給老農,又說道,「老人家,我這次出門,沒有帶太多的銀兩,不過您放心,我這裡有五百兩的銀票,我先放在您這裡,我這就回家準備剩下的銀兩,來回大約需要三個月的路程。我們以三個月為期限,三個月之後我準時回來,將餘下的五百兩白銀給您,您再把您的煙杆完好地交給我,如何?我們立字為證。」說完,立下字據,付了銀票。

臨走時,年輕人又要求看一眼煙杆,一再囑咐老農要妥善保管好煙杆,切不可失信。老農連連點頭答應。

轉眼三個月過去了,年輕人果然信守承諾,帶足銀兩來到老農家。老農急忙回屋取出煙杆交給了年輕人。年輕人高興地接過煙杆,誰知看過之後,臉色大變,連說:「不是的,不是的,錯了、錯了,這不是原來的那杆煙杆。」老農連忙接過,看了又看,說:「沒錯呀,就是三個月前你看過的煙杆,一直都是我保管的,我天天都要看一遍。」

「什麼,您每天看一遍?只是看看,沒有抽嗎?」

「沒有,我怕給你弄壞了。」

「您,您呀,一件天下稀世珍寶讓您給毀了。」年輕人捶胸頓足地說道。

原來呀,這老漢不知道,他這根煙杆竟然是一件活寶,在這煙杆的煙鍋處住了一隻煙蟲。只有米粒般大小,蛀穴一般人很難發現,就算是老農這樣天天拿在手中的人,如果不去仔細看,也不知這其中的底細。這煙蟲可是個靈物,全靠每天新鮮的葉子煙味和不溫不火的煙油滋養,平時主人抽菸的時候,它就老老實實地呆在蛀穴裡面,晚上主人不抽的時候,它才探出頭來透透氣。

這煙蟲也不知在煙杆裡待了多少年,一身的皮就和那煙杆的顏色一樣了。

年輕人對煙杆有些研究,聽說了老農煙杆的事,仔細一琢磨,覺得其中道理正是在那隻煙蟲身上,要知道那煙蟲是個寶,經它吞吐的煙油不僅能治牲畜的浮腫病,還能治人身上的創傷,要是賣到京城,起碼值千兩黃金。於是年輕人專程跑了過來,通過三天的觀察,再經過親眼驗證,發現了煙杆的秘密,才肯出這麼昂貴的價錢。

再說老農,原本也是一片好心,想到人家出如此高的價錢,不能對不起人家。所以在年輕人走後,就把這隻煙杆取下來,用一塊乾淨的棉布包好,放了起來。殊不知,那活寶幾日得不到新鮮的煙油滋養,便一命嗚呼了。

老農聽到這個秘密,又是懊惱又是驚奇,便將煙鍋取下,往茶桌上一磕,果然有一條小蟲掉出來,不過已經變硬成了一具軀殼了。

你若喜歡,點個在看 

相關焦點

  • 「果園老農」訴「老農果園」侵犯商標權
    想必消費者對「果園老農」這一商標並不陌生,其商標權利人金果園老農(北京)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金果園老農食品公司)創始於2006年,是一家集果仁深加工、品牌代工生產及產品代理為一體的專業休閒食品銷售、加工型企業。
  • 河北老農藏有一金碗,專家鑑定後興奮地要讓老農上交,老農:不交!
    原來老農在整理房子的雜物時,本想把家裡的一張破舊的大床劈碎當柴火燒了。可是當他把大床劈開兩半時,從大床裡掉出一個黑色的木盒。 老農當場就意識到這個木盒並不簡單,因為木盒上雖然很多灰塵,卻沒有任何朽壞的樣子。打開裡面一看,老農興奮得幾乎要跳了起來,原來裡面有一個金碗,而且這個金碗的樣子非常稀奇。
  • 陝西老農挖出4個夜壺,用了26年,專家勸起上交,老農:10萬拿走
    這就是今天要給大家說的陝西老農挖出4個夜壺,用了26年,專家勸起上交,老農:10萬拿走!那麼究竟是什麼樣的三個寶貝呢?下面就讓小編一起來帶大家看看吧!上面剛說了,老農一鋤頭下去之後火星四濺,虎口發麻。而老農以為是挖到了石頭,然後就用手開始刨,但是將這個東西挖出來之後,老農卻有點傻眼了,這不是四個黑罐子嗎?
  • 逐步接軌「社會保險」 臺灣老農津貼邁向落日
    華夏經緯網1月9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老年農民福利津貼暫行條例」昨天交付「朝野」協商,臺「農委會主委」陳保基表示,「改革跨出第一步,代表『朝野』不再用老農津貼來作選舉論述。」「農委會」下一階段將讓老農津貼接軌社會保險,逐步規劃讓老農津貼落日。 據報導,民進黨「立委」劉建國指,老農津貼應擺脫「暫行」,回歸制度面。國民黨「立委」楊玉欣也認為,應回歸社會保險。
  • 老農嚴選:長白山的人參,都是大山的精靈!
    老農嚴選為了幫助大家找到優質的人參,嚴苛選擇後,來到了長白山這一人間天堂。長白山是長白山脈是鴨綠江、松花江和圖們江的發源地。是中國滿族的發祥地和滿族文化聖山。人參請認準老農嚴選,老農嚴選,讓天下都有老農味兒。
  • 老農一席話道出實情
    老農一席話道出實情現在很多人以前都吃過土雞,因為土雞健康,吃的也是一些農家人的剩飯剩菜,對生長發育是很好的。不僅如此,那時的土雞也是十分美味的,油香味濃,味道也是爽口而醇厚,格外多的人都非常喜歡吃。那有的人現在再去吃土雞,就發現有些小失望了,現在的土雞乾柴無味,好比嚼蠟,抱怨聲也是越來越大,那為什麼現在土雞越來越難吃了?我去鄉下問了老農,老農一席話道出實情!
  • 臺灣老農津貼將提前至16日發放
    中新網1月5日電 據臺灣「今日新聞網」報導,為因應農曆新年的到來,固定每月20日後才會發放的老農津貼,臺當局「農委會」表示,將在16日發放,讓老年農民因應年節資金需求,過個好年。  「農委會」表示,為配合農曆春節(22日為除夕),2011年12月每月6000元(新臺幣,下同)的老農津貼,將提前於2012年1月16日發放,讓老年農民提前因應年節資金需求過好年。2012年1月每人每月7000元的津貼,則依規定在2月20日發放。
  • 臺灣老農津貼議案塵埃落定 最終上調316元
    中國臺灣網10月21日消息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當局行政主管部門昨日通過「老農津貼暫行條例與年金修正草案」,調整老農與弱勢團體津貼補助制度,未來每四年將依照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調漲一次。經預估,隨著此議案的通過將有287萬臺灣民眾受惠。
  • 老農食譜治癒系蔬菜玉米濃湯(vegan純素無蛋奶)
    其他好湯:|老農食譜|暖身紅薯胡蘿蔔濃湯(純素無蛋奶)|老農食譜| 胡蘿蔔番茄咖喱濃湯 (純素Vegan 無蛋奶 )|老農食譜| 純素甜菜暖身濃湯(無蛋奶Vegan)|老農食譜| 秋冬好味:簡單又滋養的麻油山藥湯(面)!
  • 臺灣老農津貼大變革 投保15年以上才能領取
    臺灣老農津貼發放浮濫,一年發出500多億元(新臺幣,下同),嚴重排擠預算。「農委會」拍板提高老農津貼請領資格,未來若要領取老農津貼每月7000元,門坎將從現行投保農保六個月,比照勞保年金最低標準提高到15年以上才得請領,並首度增訂,請領老農津貼後若一年未在臺島內待滿183天,當年度將停發。
  • 河南老農收留日本兵47年,被接回日本後,是如何對待老農一家的?
    不過在這樣的背景下,有一位河南老農收留了一名日本兵47年,日本兵被接回日本後,是怎樣對待老農一家的? 這位河南老農名叫孫邦俊,就是當地縣城中的一名再普通不過的農民。日本投降後,還多日本軍人有傷在身就被遺留在了中國。
  • 老農、社福津貼加碼 臺「行政院」修正總預算案
    華夏經緯網12月6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因應老農津貼與8大社福津貼調整所需經費約229億元(新臺幣,下同),以及「立法院」「朝野」黨團協商決議請「行政院」於5日提出修正案送「立法院」與總預算案併案審議,「行政院」昨加開「院會」通過2012年度總預算案修正案。
  • 臺灣地區老農津貼大變革 投保15年才能領(圖)
    臺「農委會」拍板提高老農津貼請領資格,未來若要領取老農津貼每月7000元,門檻將從現行投保農保6個月,比照勞保年金最低標準提高到15年以上才得請領,並首度增訂,請領老農津貼後若一年未在島內待滿183 據報導,這是老農津貼發放18年來首度提高門檻。「老農津貼暫行條例」修正草案最快月底送「行政院」審查。 「農委會」也同步加嚴農保審核辦法。過去向農會申請農保時,大多採抽查現勘,容易出現領有農保、卻未實際從農的「假農民」。
  • 蔡當局為老農補貼「巨額」津貼!足足一顆茶葉蛋的錢
    陳水扁批評,蔡英文當局調高的老農津貼,一天增加不到一顆滷蛋的錢。(圖片取自臺媒)中國臺灣網9月4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蔡英文當局稱要把「老農津貼」從每月7256元(新臺幣,下同),調高到每月7550元,預定明年1月起發放。
  • 藍綠吵老農津貼 趙麗雲:上次反對者是蔡英文
    東南網7月20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老農津貼加碼越演越烈,民進黨今(20)日表示,傳「行政院」3月早已討論過,質疑國民黨提案加碼是「拿香跟拜」,國民黨立院黨團副書記長趙麗雲今(20)日表示,「當時國民黨要將老農津貼從5000(新臺幣,下同)提高到6000,反對者且要抗稅的就是『行政院副院長』、現民進黨主席及參選人蔡英文。」
  • 果園老農位居2018年中國顧客滿意堅果品牌首位
    此前,品牌評級權威機構Chnbrand發布了2018中國顧客滿意度指數(China Customer SatisfactionIndex,簡稱C-CSI)研究成果及品牌排行榜,果園老農獲得堅果/乾果行業顧客最滿意品牌。
  • 智庫論壇:老農津貼改革將助推臺灣農業永續發展
    其中,老農福利津貼長期以來為照顧從農生產者發揮重大作用,然而卻也存在許多潛在性問題與備受各界關注,例如未實際從事農業工作者,因購買農地取得參與農保資格,造成輕易請領到老農津貼的不合理現象,有違社會公平正義,一再被社會各界提出討論。
  • 老農可憐日本傷兵,在家中照顧47年,47年後他這樣報答老農!
    誰知道老農可憐日本傷兵,在家中照顧47年,為了醫治受傷的日本士兵,老農也借了錢,後來照顧了他。隨著時間的流逝,儘管他一直討厭日本,但他了解了這個士兵是被迫叫上戰場一個人都沒殺,他也喜歡和平。後來,在去世前,老農夫請兒子照顧石田。
  • 臺103歲老人領人瑞津貼 竟被追繳20萬「老農年金」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聯合報》11月28日報導,臺中市對百歲老人發放人瑞生活津貼,沒想到臺灣「農委會」最近竟發公文,要求領取人瑞津貼的老農,繳回老農津貼。潭子區有百歲老農被追繳近20萬元新臺幣,老農質疑道「安奈咁有道理?」(註:這樣難道有道理嗎?)
  • 為什麼七八十歲的老農還在勞作,是缺錢還是閒不住?
    七八十歲的老農還在勞作,是缺錢,還是閒不住?七八十歲的老農還在勞作,不奇怪。他們缺錢,也會勞作。不缺錢,也會勞作。閒不住是他們的優良本色,缺錢是主要的。一、七八十歲的老農還在勞作,他們缺錢嗎?肯定缺。二、七八十歲的老農閒不住嗎?如果農民能像城裡人一樣,每月有幾千塊的養老金,錢都花不完了。真正閒不住的,可能少之又少。別看七八十歲的老農還在勞作,你所看到的只是表面,有很多人都是在咬牙堅持。他們擔心一旦停下,便再也拿不起鎬鍬。他們擔心一旦停下,成為子女的憂愁。這就是勞動人民的善良,可貴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