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老農收留日本兵47年,被接回日本後,是如何對待老農一家的?

2020-12-13 騰訊網

中國近代以來,爆發過讓所有中國人印象最深刻的一場戰爭那就是抗日戰爭。至今為止依舊有很多影視劇再以抗日戰爭為題材、為背景拍攝故事。可見抗日戰爭對中華民族的影響。不過,好在歷時14年的抗日戰爭最終我們取得了勝利,這場勝利不僅標誌著中國戰勝了日本,更是代表中國華民崛起的開端。但大家要知道,這樣的成果都是無數中華兒女用生命換來的。

抗日戰爭期間,日本在我國製造了太多的「罪惡」,雖然最後日本投降,但是中國人民心中的傷痛並不會癒合。戰爭結束後,無數人對日本人都是恨之入骨。不過在這樣的背景下,有一位河南老農收留了一名日本兵47年,日本兵被接回日本後,是怎樣對待老農一家的?

這位河南老農名叫孫邦俊,就是當地縣城中的一名再普通不過的農民。日本投降後,還多日本軍人有傷在身就被遺留在了中國。某一天孫邦俊和妻子在街上遇到一個乞丐,兩人也沒多想,哪知道這個乞丐一直跟著孫邦俊夫婦。

這個乞丐名叫石田東四郎,到家後的孫邦俊看著乞丐受傷了,相當可憐,頓時就不忍把這乞丐趕出家。後來孫邦俊知道了這個乞丐是日軍留在中國的殘兵,內心也有過糾結,但是善意還是戰勝了邪惡,他決定收養這個日本兵。

一開始的時候孫邦俊還是把這個日本兵隱藏得很好的,但是時間一長,還是被村民發現了。在知道孫邦俊家裡有一個日本兵之後,很多村民都要求孫邦俊殺掉日本兵以此洩憤。但是孫邦俊不同意。時間一長,村民 也漸漸適應了石田東四郎的存在,孫邦俊一家供養石田東四郎維持了47年的時間,他們早就親如一家了。

後來孫邦俊因病去世,其兒子依舊沒放棄石田東四郎,同樣對其照顧有加。後來中日兩國關係好轉,日本交流團來到中國,石田東四郎也藉此機會回到了日本。

石田東四郎回到日本後,一直想要感謝孫家人這47年來對自己的照顧,於是提出了贈與孫家人一筆資金改善生活,不過被拒絕了。後來石田東四郎出資在當地修了一座「中日友好太增植物園」,以此來感謝孫家人。

戰爭是殘酷的,日本兵給中國人的印象是「殘暴」的,但實則上不同國家的軍人因陣營不同,很多事非自己所能控制。很多軍人天性都是善良的,就像石田東四郎,也許他殺害過中國人,但是他依舊懂得感恩,沒有泯滅人性。

孫邦俊收留這位日本兵的事件後來被當做中日友好關係的典範,如今中日關係正常化,很多中國人都願意去日本旅遊,而日本人對中國人也都是很客氣,希望這樣的關係可以持續下去,當年的悲劇不要再重演。

相關焦點

  • 老農可憐日本傷兵,在家中照顧47年,47年後他這樣報答老農!
    當時,日本是一個投降的國家。日本士兵還必須儘快返回自己的國家。但是,當時有許多受傷的士兵,但他們只能看著其他人返回。他們只能留在中國。一位日本士兵就是這樣,他的名字叫石田。
  • 河南農民收留日本傷兵,兩代人照顧他47年,日本兵回國這樣報答
    2012年在國內院線上映了一部名為《生者的墓碑》,電影主旋律是宣傳以德報怨,將鏡頭聚焦在抗日戰爭後期,農村的一位名為孫邦俊的樸素村民無意間在路上遇到了深受重傷的日本兵,出於同情心他將其收留。而《生者的墓碑》也確實並不是導演杜撰,而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確實有一位名為孫邦俊的河南農民收留日本兵,為他治病,兩代人照顧了他47年。1945年抗日戰爭已經是尾聲,日本人的垂死掙扎也沒能換回一絲生機,正義必勝的天秤越來越明顯的朝向中國人民,飽受戰爭困擾的百姓終於要回歸正常生活。
  • 日本傷兵戰後被棄,河南農民收留照顧47年,日本人又怎樣對待他?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侵略者攻佔了我國東北,此後日本的綜合實力迅速壯大,陸續對全國各地發動大規模進攻,製造了一系列慘絕人寰的大屠殺。經過十幾年的艱苦抗戰,我國的抗日組織最終獲得勝利,將日本侵略者全部趕了出去。
  • 日本傷兵遭遺棄,河南一家收留照顧他47年,他卻用這種方式報答
    當戰爭進行到尾期的時候,很多駐紮在我國的日本人在聽到日本戰敗的消息後,都紛紛逃竄回日本,但在中間也有一些日本人因為被遺棄或者其他原因而選擇留在了中國,其中有一名日本傷兵就是被遺棄在中國,被河南的一個農民收留,並且悉心照顧了47年。在他找到家人以後,卻選擇了令人唏噓不已的方式報恩。
  • 河南老人救下一日本傷兵,養在家中47年,日兵回國後如此報答!
    今天要講述的歷史故事,就是那時的一位河南老人孫邦俊放下仇恨,收留日本兵的故事,這也充分體現中國人民熱愛和平、寬容,可以放下仇恨與世界和平交往,在和平基礎上,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精神!河南老人救下一日本傷兵,養在家中47年,日兵回國後如此報答!
  • 河南農民一家三代收養日本傷兵47年(組圖)
    「這裡就是日本增田町為感謝我舅舅一家救助日本傷兵,而捐資興建的300畝植物園。」王中科說,孫邦俊的兒子孫保傑,也就是他的舅舅,把收養了47年的日本傷兵石田東四郎送回日本後,中國農民的博大胸懷,深深感動了日本傷兵家鄉的人民。
  • 1951年,遼寧公安逮捕槍決一位81歲老農,群眾說不值得同情
    1951年,遼寧公安逮捕了一位81歲的老農,審訊後立即槍決了,群眾得知後卻說:「不值得同情。」這是怎麼回事?而且在日軍攻陷大連的金州城時,這個大漢奸竟然跑去買了十幾車的慰問品,拉著他父親一起去給日軍慶祝,不得不說,劉雨田這一家真是老漢奸行為了。後來,日本與清政府停戰,日軍撤回了日本,失去日軍庇護劉雨田怕清軍會來抓捕自己,就偷偷跑到了日本,希望日本能夠收留他。沒想到日軍一個軍官還真收留了他,還給劉雨田起了一個日本名字,龜山松太郎。
  • 雞兔同籠:老農們的瘋狂行為,在書本裡傳承了1500年
    可能是兩個前腿,也可能是兩個後腿,也可能是一前一後,但是這都不重要。這個時候從下面看就只能看到35*2=70隻腿了,那麼抬起來的腿就是94-70=24隻腿。每個兔子抬起兩隻,則兔子共有24/2=12隻。
  • 「果園老農」訴「老農果園」侵犯商標權
    想必消費者對「果園老農」這一商標並不陌生,其商標權利人金果園老農(北京)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金果園老農食品公司)創始於2006年,是一家集果仁深加工、品牌代工生產及產品代理為一體的專業休閒食品銷售、加工型企業。
  • 老農的煙杆蟲
    這事在周圍越傳越神,誰家牲畜得了這病,便都來找老農幫忙,老農倒像成了名醫。所以,老農愈加得意了。話說有一天,老農正蹲在自家門前抽著葉子煙,一個商人模樣的年輕人騎著馬經過,對著老農的煙杆看了很長一陣子才走。老農沒有在意,只是很小心地摸摸煙杆便趕緊回屋了。可是第二天,那個年輕人又來了,又是看了很長一陣子才離去。
  • 河南老人救下一個日本兵,照顧了47年並送他回國,日兵如此報答
    在中國的河南地區,有一位河南人卻救下了一位日本傷兵,並且精心的照顧他47年,最後把他送回自己的國家,這樣的舉動或許是讓很多人都無法理解的。這位日本傷兵是一位日本的諜報員。在抗戰將結束的階段,這位日本士兵卻受了比較嚴重的傷,無法離開中國了。
  • 河南農民收留一日本傷兵,照顧了47年,對方回國後如此報答!
    1945年9月,日本代表在無條件投降書上簽字。至此,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結束,日本軍隊退出中國。然而,一些傷殘日軍並沒有回國,而是選擇留在中國。其中一個叫石田東四郎的日本傷兵,卻是被迫留在中國的。當時日本宣布撤出中國,由於部隊太大,退出中國又比較急,一些傷員就被無情拋棄了。石田就是其中一個。石田東四郞本是東京農學院的一名畢業生,1942年被派往中國,成為封丘的諜報員,由於受傷太重,被日本大部隊遺棄。
  • 山西老農回河南老家取經,把甘蔗種上黃土高坡,前景廣闊
    甘蔗是全國人民喜聞樂見的一種食品,印象中它們是南方的產物,山西老農到河南取經,把甘蔗種上黃土高坡,前景廣闊。黃土高坡驚現成片甘蔗林,這是南方甘蔗落戶北方的又一個典型範例。
  • 豫西土匪探秘系列:黑白兩道上下手 兵匪一家左右臉
    京劇《智取威虎山》中李勇奇說:「自古以來兵匪一家欺壓百姓。」這說明舊軍隊和土匪沒啥嚴格界限,由兵而匪,或由匪而兵,兵匪原來是一家。   兵是有執照的土匪,匪是無執照的強盜。偷來的鑼敲著賣,這是兵;偷來的鑼悄悄賣,這是匪。一個明火執仗,一個暗中使壞,上下其手,左右鬼臉,便是兵匪之肖像。
  • 河北老農藏有一金碗,專家鑑定後興奮地要讓老農上交,老農:不交!
    原來老農在整理房子的雜物時,本想把家裡的一張破舊的大床劈碎當柴火燒了。可是當他把大床劈開兩半時,從大床裡掉出一個黑色的木盒。 老農當場就意識到這個木盒並不簡單,因為木盒上雖然很多灰塵,卻沒有任何朽壞的樣子。打開裡面一看,老農興奮得幾乎要跳了起來,原來裡面有一個金碗,而且這個金碗的樣子非常稀奇。
  • 陝西老農挖出4個夜壺,用了26年,專家勸起上交,老農:10萬拿走
    這就是今天要給大家說的陝西老農挖出4個夜壺,用了26年,專家勸起上交,老農:10萬拿走!那麼究竟是什麼樣的三個寶貝呢?下面就讓小編一起來帶大家看看吧!上面剛說了,老農一鋤頭下去之後火星四濺,虎口發麻。而老農以為是挖到了石頭,然後就用手開始刨,但是將這個東西挖出來之後,老農卻有點傻眼了,這不是四個黑罐子嗎?
  • 他心腸一軟收留了日本傷兵,一起生活47年,傷兵回國後如何報答
    隨著戰爭走向末期,日軍已經不堪一擊,再也無法阻擋盟軍的進攻,最終宣布投降,在日本投降後,所有士兵開始撤退回國,不過這並不代表所有士兵都有機會回去,除了被送往西伯利亞的關東軍之外,還有很多在中國的傷兵,沒能趕上大部隊的撤退。
  • 老農在岷江撿到一枚「金虎」,1300萬賣掉,3年後被發現受嚴懲
    導語:老農在岷江撿到一枚「金虎」,1300萬賣掉,3年後被發現受嚴懲引言文物作為跨過歲月的藝術品,對於研究歷史而言至關重要,它能夠憑藉著珍貴、稀有、精緻等特點,呈現出讓人沉醉的魅力。老農在岷江撿到一枚「金虎」,1300萬賣掉,3年後被發現受嚴懲,他的經歷到底如何呢?不妨從老農的經歷談起。
  • 河南農民拿「金碗」請專家鑑定,專家:你上交吧!老農:不能忘祖
    河南如今在國內不算是最富裕的城市,但在歷史上也是有文化底蘊的古都,所以在河南地區可是發現了很多歷史遺留下的寶貝,甚至是在河南地區還能發現以前達官顯貴的後代,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位河南的農民,拿著一隻金碗到文物局鑑定,專家讓其上交,卻遭到了農民的拒絕,這是怎麼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