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老人救下一個日本兵,照顧了47年並送他回國,日兵如此報答

2020-12-13 浩然卜卜閣

即使日本人不承認自己的殘暴罪行,他們給中國所留下的一些創傷,是在我們的心中永遠都無法抹去的。戰爭時代日本人大肆的掠奪,大量的屠殺中國人,給中國的家庭造成了無數的痛苦。在中國的河南地區,有一位河南人卻救下了一位日本傷兵,並且精心的照顧他47年,最後把他送回自己的國家,這樣的舉動或許是讓很多人都無法理解的。

這位日本傷兵是一位日本的諜報員。在抗戰將結束的階段,這位日本士兵卻受了比較嚴重的傷,無法離開中國了。所以要想帶著這位日本諜報員跑路,無疑是增加整個軍隊的負擔,日本的大部隊便選擇了丟下這名日本傷兵,這名被拋棄的日本傷兵,看似已經到了走投無路的地步。

在這位日本傷兵將要被餓死的時候,被河南的一位老人所救了下來,這位老人叫孫邦俊。孫邦俊心地善良在四裡八鄉都是出了名的。街坊鄰居都勸孫邦俊,不要救這位日本傷兵。但是他完全聽不進街坊鄰裡的話,依然細心的照顧這位日本傷兵,這位傷兵康復之後,繼續生活在這戶善良的人家裡面。

哪怕這位老人最後已經去世了,他們一家人仍然在一直的照顧著這位傷兵。照顧的過程非常漫長,前前後後長達47年,這47當中年中這善良的一家人一直在專心的照顧這位傷兵的生活起居。

長時間都不能夠回到自己的國土,這位日本傷兵也是對自己的家鄉思念萬分。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日本的訪華團隊來到了中國。這位兒子就將這位日本傷兵的故事告訴了訪華團。這些訪華團也成功的將這位日本傷兵帶到了日本的國土上,這位日本傷兵感到非常的激動。雖然自己的家人已經離世,但是回到自己朝思暮想的家鄉,總是會有一種歸屬感。

當然,故事到這裡並沒有完結,這位日本傷兵並沒有忘記孫邦俊一家的養育之恩,於是他開始資助孫邦俊的一家,幫助他的孩子們到日本留學,並且在日本的時候,會細心的照料他的孩子們,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報答他們。

這個故事非常的感人,如果當時孫邦俊聽了鄰裡的話,沒有幫助這個日本人或許他早已經餓死街頭,但是現在這樣的結局,更令人感到欣慰。

相關焦點

  • 河南老人救下一日本傷兵,養在家中47年,日兵回國後如此報答!
    今天要講述的歷史故事,就是那時的一位河南老人孫邦俊放下仇恨,收留日本兵的故事,這也充分體現中國人民熱愛和平、寬容,可以放下仇恨與世界和平交往,在和平基礎上,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精神!河南老人救下一日本傷兵,養在家中47年,日兵回國後如此報答!
  • 河南農民收留日本傷兵,兩代人照顧他47年,日本兵回國這樣報答
    而《生者的墓碑》也確實並不是導演杜撰,而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確實有一位名為孫邦俊的河南農民收留日本兵,為他治病,兩代人照顧了他47年。1945年抗日戰爭已經是尾聲,日本人的垂死掙扎也沒能換回一絲生機,正義必勝的天秤越來越明顯的朝向中國人民,飽受戰爭困擾的百姓終於要回歸正常生活。
  • 河南農民收留一日本傷兵,照顧了47年,對方回國後如此報答!
    1945年9月,日本代表在無條件投降書上簽字。至此,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結束,日本軍隊退出中國。然而,一些傷殘日軍並沒有回國,而是選擇留在中國。其中一個叫石田東四郎的日本傷兵,卻是被迫留在中國的。當時日本宣布撤出中國,由於部隊太大,退出中國又比較急,一些傷員就被無情拋棄了。石田就是其中一個。石田東四郞本是東京農學院的一名畢業生,1942年被派往中國,成為封丘的諜報員,由於受傷太重,被日本大部隊遺棄。
  • 日本傷兵遭遺棄,河南一家收留照顧他47年,他卻用這種方式報答
    當戰爭進行到尾期的時候,很多駐紮在我國的日本人在聽到日本戰敗的消息後,都紛紛逃竄回日本,但在中間也有一些日本人因為被遺棄或者其他原因而選擇留在了中國,其中有一名日本傷兵就是被遺棄在中國,被河南的一個農民收留,並且悉心照顧了47年。在他找到家人以後,卻選擇了令人唏噓不已的方式報恩。
  • 河南老農收留日本兵47年,被接回日本後,是如何對待老農一家的?
    不過在這樣的背景下,有一位河南老農收留了一名日本兵47年,日本兵被接回日本後,是怎樣對待老農一家的? 後來孫邦俊知道了這個乞丐是日軍留在中國的殘兵,內心也有過糾結,但是善意還是戰勝了邪惡,他決定收養這個日本兵。
  • 老人為救日本人,賣掉唯一的耕牛,47年後他的孩子被接到日本旅遊
    但是凡事都有例外,還真就有一個中國人因為憐憫救過日本軍人。這位老人名叫孫邦俊,是河南人,一輩子本本分分種著莊稼,經歷過戰爭的摧殘,但是老人家明知道日本軍人對我們犯下的惡行,為何還要救日本軍人呢?最後事實也證明了,老人的做法是對的,這位日本軍人並不是十惡不赦的那種人。任何群體中的人都有好壞之分,雖說日本人在中國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但這也不能說明這一個群體中的都是壞人。就像老人救的這個人便是一個懂得知恩圖報的人,這個日本人名叫石田東四郎雖說是日本軍人,但他並不是自願入伍的,這也證明了他自己並不想參與戰爭。
  • 80年前,聶榮臻元帥救下一日本女孩,後來她如何報答?
    但是,即使在抗日戰爭最激烈的時候,我們的革命戰士仍然保持著善良的本性,對於無辜的日本民眾,我們不僅沒有進行傷害,反而救下了他們的性命。聶榮臻元帥救下的日本女孩1940年,正處於「百團大戰」期間,此時日軍和我軍的戰鬥正異常激烈。8月,八路軍對日偽軍發動了猛烈的進攻。
  • 日本傷兵戰後被棄,河南農民收留照顧47年,日本人又怎樣對待他?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侵略者攻佔了我國東北,此後日本的綜合實力迅速壯大,陸續對全國各地發動大規模進攻,製造了一系列慘絕人寰的大屠殺。經過十幾年的艱苦抗戰,我國的抗日組織最終獲得勝利,將日本侵略者全部趕了出去。
  • 老農可憐日本傷兵,在家中照顧47年,47年後他這樣報答老農!
    我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和文明的國家。我們的人民天生就有一種友善的感覺。即使我們的力量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強大,我們仍然堅持與他人和平的概念。 當時,日本是一個投降的國家。日本士兵還必須儘快返回自己的國家。但是,當時有許多受傷的士兵,但他們只能看著其他人返回。他們只能留在中國。一位日本士兵就是這樣,他的名字叫石田。
  • 他心腸一軟收留了日本傷兵,一起生活47年,傷兵回國後如何報答
    隨著戰爭走向末期,日軍已經不堪一擊,再也無法阻擋盟軍的進攻,最終宣布投降,在日本投降後,所有士兵開始撤退回國,不過這並不代表所有士兵都有機會回去,除了被送往西伯利亞的關東軍之外,還有很多在中國的傷兵,沒能趕上大部隊的撤退。
  • 就因為當年的一個承諾,他為戰友掃墓47年
    位於祖國邊疆的饒河農場,75歲的張發祥老人已經在這裡駐守了近五十年。他的老戰友也是老首長因事故長眠在這片土地上,參加追悼會向戰友告別的時候,他在心裡默默地許下了一個承諾,在有生之年,經常來看望陪伴老戰友,不讓戰友的墳頭顯得孤單和冷清。
  • 河南農民一家三代收養日本傷兵47年(組圖)
    「這裡就是日本增田町為感謝我舅舅一家救助日本傷兵,而捐資興建的300畝植物園。」王中科說,孫邦俊的兒子孫保傑,也就是他的舅舅,把收養了47年的日本傷兵石田東四郎送回日本後,中國農民的博大胸懷,深深感動了日本傷兵家鄉的人民。
  • 他是日本侵華戰士,不忍傷害中國人成逃兵,被中國農民照顧47年
    石田東四郎自己一點也不想參與到這場戰爭,然而隨著日本侵華戰爭的深入,日本國內強迫剛畢業的學生參與戰爭中,石田東四郎就此踏上了中國的土地。在日本侵華戰爭中,石田東四郎並沒有像其他日本軍人失去人性,他生性很善良,看到自己的同胞對中國犯下這麼大的罪行。
  • 日軍投降後帶走一中國小孩,40年後才送回國,帶走他的目的是什麼
    當時,日軍十分兇殘,甚至老人和小孩也不放過。但在日本投降後,他們帶走了一名中國兒童,並在40多年後找到回國的機會。那為什麼當時日軍要帶走他呢?小男孩的家鄉在山西,原名俊明,父母死後,他被家人收養。戰事爆發後,親戚們因缺糧,將年幼的俊明送往軍營。俊明跟隨部隊東奔西走,由於戰敗,被日軍捉去成為俘虜。在那個時候,日軍經常處決俘虜,被俘的人,幾乎沒有機會活著出來。
  • 一個瘋狂的猶太牙醫:他一人殺掉98個日本兵,英雄勳章卻遲來60年
    傷員安全轉移,而所羅門卻是一人殺死98個日本兵,自己也犧牲了。1944年的塞班島戰役這場戰役打得異常慘烈,美軍第27師遭遇日軍的頑強抵抗,三周的時間內,美軍的傷亡人數多達1.6萬。負隅抵抗的日軍這時準備發動最後的瘋狂進攻。
  • 日本老人與妻子相依為命47年,獨自生活很寂寞,勸年輕人珍惜愛人
    一個老人在妻子去世後,笑著說寂寞的樣子,讓人潸然淚下。老人眼裡有淚,還笑著對攝像大哥說,「你還年輕,好好珍惜你太太」。我想,這就是我這麼喜歡這節目的原因,它通過一個個平凡人的故事,讓人理解並珍惜身邊的一切。下面來分享下這位老人的故事。
  • 外媒:日本人口老齡化嚴重 照顧老人生活成難題
    原標題:外媒:日本人口老齡化嚴重 照顧老人生活成難題  中新網3月24日電 據外媒23日報導,日本人口老齡化問題嚴重。目前,超過四分之一的人口年齡在65歲以上,到2055年這一比例將增加到40%。日本老人的生活由誰照顧,正逐漸成為日本社會不得不面對的難題。
  • 汶川地震中12歲女孩被兵哥救下,發誓長大後嫁給兵哥,如今怎樣?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中,12歲女孩被兵哥哥救下後,發誓:「長大後,我一定嫁給你。」如果是你,你會感動嗎?寶爸我想會的,即便是現在聽到這句話,有一個女孩傻傻地愛著自己,還是感到十分幸福。那麼,如今12年了,小姑娘當年的諾言兌現了嗎?
  • 山崎宏:中國最後一個日本兵,從未殺過人,卻用一生在為日本贖罪
    自1931年開始,日本便對中國發動了大規模入侵。日本人在中國的土地上殺人越貨,無惡不作。因此,咱們仇恨、輕蔑地將日本軍人稱為「鬼子兵」。但在山東,卻有一個名叫山崎宏的「鬼子兵」,作為醫生的他,從來只救人、不殺人。雖然他手上從無血債,卻用自己的一生,在償還日本法西斯加諸於中國人之上的血腥罪惡。而他,就是被山東濟南百姓尊稱為「山大夫」的山崎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