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為救日本人,賣掉唯一的耕牛,47年後他的孩子被接到日本旅遊

2020-12-16 前程影史

一說起日本軍人,想必很多人都是非常痛恨的,因為他們曾給中國帶來毀滅性的災難,在中國疆土上製造了不少殺戮。在那個戰爭的年代,看到日本人很多人的第一反應便是除之而後快,在他們落難的時候更要快點下手,以免留有後患。要說遇到受傷的再去救他們,那簡直就是不可能的事。但是凡事都有例外,還真就有一個中國人因為憐憫救過日本軍人。

這位老人名叫孫邦俊,是河南人,一輩子本本分分種著莊稼,經歷過戰爭的摧殘,但是老人家明知道日本軍人對我們犯下的惡行,為何還要救日本軍人呢?

其實剛開始孫大爺在剛開始求這個日本軍人的時候只是因為看他重傷的模樣很可憐,想著自己也有孩子,不能眼睜睜見一條人命就這麼沒了,所以才會咬咬牙去救那個日本人。站在民族大義的立場上大爺這麼做好像有一點助紂為虐,但是如果從個人角度講的話,他也只是想救人罷了。

最後事實也證明了,老人的做法是對的,這位日本軍人並不是十惡不赦的那種人。任何群體中的人都有好壞之分,雖說日本人在中國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但這也不能說明這一個群體中的都是壞人。

就像老人救的這個人便是一個懂得知恩圖報的人,這個日本人名叫石田東四郎雖說是日本軍人,但他並不是自願入伍的,這也證明了他自己並不想參與戰爭。在日本投降之後,他又和大部隊走散了,若不是遇到孫邦俊可能他都活不下來。

在遇到石田東四郎的時候,他衣不蔽體,還餓得要死了,看起來實在可憐。孫邦俊當時便動了惻隱之心,加上石田東四郎看起來也不像什麼壞人,老人就把他帶回了家。為了救他,甚至賣了家裡唯一的一頭牛,在當時那個年代,一頭牛可是一個家庭大部分的財產,為了一個陌生人能做到如此,不得不說孫邦俊也真是無私。

都說「日久見人心」,石田東四郎病癒後在這個小村莊裡樂於助人,周圍人也逐漸知道他是一個善良的人,所以也慢慢接受了他。在這裡待了四十七年之後,他在機緣巧合下終於回到了日本。

孫邦俊老人當時已經去世了,但救命之恩不可不報,石田便把恩情報答在孫家後人和村裡人的身上,幫孫家後人接受更好的教育,還讓他們免費去日本旅遊,擴大眼界,見識更多的東西,了解日本風土人情。

雖說有「近墨者黑」這句話,但同時也有人「出淤泥而不染」,石田東四郎便是這樣的一個人,雖說他是日本人,卻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好人,他懂得報恩,知道感恩,孫邦俊用一頭牛救了這樣一個人也算值得,你們對這件事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山西男子放氣球飄到日本 接到日本老人電話
    山西男子放氣球飄到日本 接到日本老人電話 2015年04月14日07:56  來源:央視新聞網 山西五寨縣的胡云飛昨天接到一位日本老人的電話,說收到他的一個氣球,隨後傳來氣球照片。
  • 河南老人救下一日本傷兵,養在家中47年,日兵回國後如此報答!
    今天要講述的歷史故事,就是那時的一位河南老人孫邦俊放下仇恨,收留日本兵的故事,這也充分體現中國人民熱愛和平、寬容,可以放下仇恨與世界和平交往,在和平基礎上,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精神!河南老人救下一日本傷兵,養在家中47年,日兵回國後如此報答!
  • 河南老人救下一個日本兵,照顧了47年並送他回國,日兵如此報答
    即使日本人不承認自己的殘暴罪行,他們給中國所留下的一些創傷,是在我們的心中永遠都無法抹去的。戰爭時代日本人大肆的掠奪,大量的屠殺中國人,給中國的家庭造成了無數的痛苦。在中國的河南地區,有一位河南人卻救下了一位日本傷兵,並且精心的照顧他47年,最後把他送回自己的國家,這樣的舉動或許是讓很多人都無法理解的。這位日本傷兵是一位日本的諜報員。在抗戰將結束的階段,這位日本士兵卻受了比較嚴重的傷,無法離開中國了。
  • 河南老農收留日本兵47年,被接回日本後,是如何對待老農一家的?
    抗日戰爭期間,日本在我國製造了太多的「罪惡」,雖然最後日本投降,但是中國人民心中的傷痛並不會癒合。戰爭結束後,無數人對日本人都是恨之入骨。不過在這樣的背景下,有一位河南老農收留了一名日本兵47年,日本兵被接回日本後,是怎樣對待老農一家的?
  • 老農可憐日本傷兵,在家中照顧47年,47年後他這樣報答老農!
    當時,他受傷了沒有隨大部隊返回該國。但是,由於戰爭的痛苦,沒有人接受照顧這個日本傷者。 出乎意料的是,一位農民在見到受傷的士兵後,直接拿出了兩個饅頭。誰知道老農可憐日本傷兵,在家中照顧47年,為了醫治受傷的日本士兵,老農也借了錢,後來照顧了他。
  • 日本傷兵戰後被棄,河南農民收留照顧47年,日本人又怎樣對待他?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侵略者攻佔了我國東北,此後日本的綜合實力迅速壯大,陸續對全國各地發動大規模進攻,製造了一系列慘絕人寰的大屠殺。經過十幾年的艱苦抗戰,我國的抗日組織最終獲得勝利,將日本侵略者全部趕了出去。
  • 河南農民收留日本傷兵,兩代人照顧他47年,日本兵回國這樣報答
    而《生者的墓碑》也確實並不是導演杜撰,而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確實有一位名為孫邦俊的河南農民收留日本兵,為他治病,兩代人照顧了他47年。1945年抗日戰爭已經是尾聲,日本人的垂死掙扎也沒能換回一絲生機,正義必勝的天秤越來越明顯的朝向中國人民,飽受戰爭困擾的百姓終於要回歸正常生活。
  • 他賣掉上海的房子,帶著老婆去日本,5年實現財務自由……
    之前日本政府為了鼓勵生育,將免除幼兒園、保育園的學費,讓國內網友們大呼羨慕。 2019年日本的社會福利一再升級,而且是全面覆蓋日本國民和擁有長期居留資格的外國人。 種種契機都表明,2020年正是入場日本的好機會。
  • 他心腸一軟收留了日本傷兵,一起生活47年,傷兵回國後如何報答
    隨著戰爭走向末期,日軍已經不堪一擊,再也無法阻擋盟軍的進攻,最終宣布投降,在日本投降後,所有士兵開始撤退回國,不過這並不代表所有士兵都有機會回去,除了被送往西伯利亞的關東軍之外,還有很多在中國的傷兵,沒能趕上大部隊的撤退。
  • 中國老人退休後公園散步跳舞,日本老人則繼續工作,子女還不贍養
    中國老人退休後公園散步跳舞,日本老人則繼續工作,子女還不贍養近幾年來,出國旅遊成為了很多人非常喜歡的一件事,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旅遊已經不再是一件讓人稀奇的事情,人們喜歡去國內很多熱門的景點遊玩,又或者喜歡去中國周邊的一些國家旅遊
  • 日本老人與妻子相依為命47年,獨自生活很寂寞,勸年輕人珍惜愛人
    一個老人在妻子去世後,笑著說寂寞的樣子,讓人潸然淚下。老人眼裡有淚,還笑著對攝像大哥說,「你還年輕,好好珍惜你太太」。我想,這就是我這麼喜歡這節目的原因,它通過一個個平凡人的故事,讓人理解並珍惜身邊的一切。下面來分享下這位老人的故事。
  • 為送女兒去美學醫,中國父親在日本打拼15年,後被終生禁入日本
    幾千年來,這一傳統在中國從未改變。來自上海的丁尚彪也是千千萬萬中國父母中的一員。為了供女兒做美學醫生,他隻身遠赴日本,背井離鄉打拼了15年。然而,當他的女兒完成學業後,他被日本政府永久禁止入境。故事是什麼?我們繼續往下看。丁尚彪出生於上世紀50年代。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教育資源狀況不容樂觀。初中畢業後,丁尚彪趕上了上山下鄉的浪潮。他沒有繼續讀書,而是去安徽農村當了知青。
  • 中國老人在公園,日本老人在工作
    有一次在日本宇都宮附近出差,因為客戶的工廠在較遠的地方,不通電車,只能打車前去。打車前去的路上倒是沒有發生太多事情,但是接我們從客戶工廠回車站的司機,讓我很是驚訝。看樣子至少有70歲的年齡,感覺開車的時候眼睛都是「眯著」的,一路上實在是提心弔膽。並且他還不願意說話,走直路的時候我總害怕這個司機會睡著,把我們帶溝裡去,恨不得跟他說「我來開」。
  • 王代軍:在日本旅遊印象
    2020年1月的春節,利用春節的休假,隨團去日本旅遊。去了日本名古屋市,名古屋的箱根,還去了東京、京都、關西、奈良、大阪等處。聽導遊介紹,以及自己看到的一切,對日本各方面印象不錯。導遊說,他給孩子所在幼兒園老師送點心,老師不接受。日本上小學的第一堂課,首先學感恩。感恩身邊人,感恩身邊的事。大馬哈魚要生小寶寶,逆流而上,安全後再生寶寶。(三)日本人在學習方面日本人善於向國外學習。
  • 日本老人愛唐朝西安義務教日語10年 生重病想回家
    任英為送老人回家的事情十分發愁 本報記者於卓攝  他77歲了,日本名古屋人,卻在西安待了10年。  他的學生們非常著急……   不是外教卻教了10年日語   山田茂,日本名古屋人,是日本「brother」公司的一名職員。65歲退休後隻身來到中國,學習了3年中文後,在西安外國語大學附近的天壇西路杏園小區租了一套房子,義務幫助日語系學生補習日語,分文不取。
  • 日本人來中國旅遊,最討厭中國人說這句話,日本人表示很疑惑!
    要說我們大家最熟悉的一個國家必然是日本了,或許不應該說熟悉而是知道,無論是孩子還是年近花甲的老人,都知道這個國家。今天我們暫且放下歷史和內心的隔閡,僅僅把它當做一個普通的國家,我們來聊一聊日本和我國的文化上的一點有意思的小差異。
  • 長壽的噩夢:吃不飽飯,沒錢看病,在日本每年有上百萬人晚年破產
    世界衛生組織報告顯示,2019年,日本人均壽命83.7,位居世界首位,這個位次,日本已經連續佔據了20年。人人都想要的長壽,日本人做到了。長壽,多少人的夢想,可在日本很多老人卻說「想早點死了算了」,這是什麼原因呢?
  • 日本老人養老觀念與中國老人截然不同,值得反思
    ,你會發現日本的服務行業中,如計程車司機、旅遊巴士司機、酒店服務生、超市收銀員、學校和企業保安、郵政遞送……都活躍著老人的身影。2016年,宮崎駿果然就復出了,這時他已經75歲了。和國內不同,日本的老人很少會和孩子住在一起。
  • 一億日元賣掉臺灣?侵佔臺灣三年後,日本為何又想賣給法國?
    甲午戰爭最大的惡果,就是把臺灣割讓給日本,忍受半個多世紀後的苦難後,直到1945年寶島臺灣才重新回歸祖國的懷抱。這是一段每個中國人都應該牢記的屈辱歷史。令人驚奇的是,日本佔領臺灣後僅三年,卻打算把臺灣「出售」給法國,當時連價格都談好了,只要1億日元,相當於2.7億法郎。
  • 71歲日本獨身老人的生活:如何做到幸福的晚年?
    日本是名副其實的高齡國家,據最新的調查,日本女性的平均壽命已經達到87.26歲,男性的平均壽命也達到了81.09歲。很多日本老人退休以後,也有著自己的「第二生活」。最美的莫過於恩愛夫妻到白頭,但是如果一個人的晚年,是否還能夠幸福快樂呢?或許這位年過古稀的日本老人,能夠給出一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