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起日本軍人,想必很多人都是非常痛恨的,因為他們曾給中國帶來毀滅性的災難,在中國疆土上製造了不少殺戮。在那個戰爭的年代,看到日本人很多人的第一反應便是除之而後快,在他們落難的時候更要快點下手,以免留有後患。要說遇到受傷的再去救他們,那簡直就是不可能的事。但是凡事都有例外,還真就有一個中國人因為憐憫救過日本軍人。
這位老人名叫孫邦俊,是河南人,一輩子本本分分種著莊稼,經歷過戰爭的摧殘,但是老人家明知道日本軍人對我們犯下的惡行,為何還要救日本軍人呢?
其實剛開始孫大爺在剛開始求這個日本軍人的時候只是因為看他重傷的模樣很可憐,想著自己也有孩子,不能眼睜睜見一條人命就這麼沒了,所以才會咬咬牙去救那個日本人。站在民族大義的立場上大爺這麼做好像有一點助紂為虐,但是如果從個人角度講的話,他也只是想救人罷了。
最後事實也證明了,老人的做法是對的,這位日本軍人並不是十惡不赦的那種人。任何群體中的人都有好壞之分,雖說日本人在中國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但這也不能說明這一個群體中的都是壞人。
就像老人救的這個人便是一個懂得知恩圖報的人,這個日本人名叫石田東四郎雖說是日本軍人,但他並不是自願入伍的,這也證明了他自己並不想參與戰爭。在日本投降之後,他又和大部隊走散了,若不是遇到孫邦俊可能他都活不下來。
在遇到石田東四郎的時候,他衣不蔽體,還餓得要死了,看起來實在可憐。孫邦俊當時便動了惻隱之心,加上石田東四郎看起來也不像什麼壞人,老人就把他帶回了家。為了救他,甚至賣了家裡唯一的一頭牛,在當時那個年代,一頭牛可是一個家庭大部分的財產,為了一個陌生人能做到如此,不得不說孫邦俊也真是無私。
都說「日久見人心」,石田東四郎病癒後在這個小村莊裡樂於助人,周圍人也逐漸知道他是一個善良的人,所以也慢慢接受了他。在這裡待了四十七年之後,他在機緣巧合下終於回到了日本。
孫邦俊老人當時已經去世了,但救命之恩不可不報,石田便把恩情報答在孫家後人和村裡人的身上,幫孫家後人接受更好的教育,還讓他們免費去日本旅遊,擴大眼界,見識更多的東西,了解日本風土人情。
雖說有「近墨者黑」這句話,但同時也有人「出淤泥而不染」,石田東四郎便是這樣的一個人,雖說他是日本人,卻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好人,他懂得報恩,知道感恩,孫邦俊用一頭牛救了這樣一個人也算值得,你們對這件事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