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老人愛唐朝西安義務教日語10年 生重病想回家

2020-12-13 華商網

  任英為送老人回家的事情十分發愁 本報記者於卓攝

  他77歲了,日本名古屋人,卻在西安待了10年。10年前,他隻身一人來到西安,在西安外國語大學附近租了一套房子,在這裡義務幫助日語系學生學習日語,分文不取,學生們稱呼他「爺爺」。

  如今,學生們放寒假回家了,他也該回家了。可就在這時,他卻突發重病,臥床不起,神志不清。

  而遠在日本的焦急的家人因為辦護照要很長時間,沒法很快接他回家。

  他的學生們非常著急……

  不是外教卻教了10年日語

  山田茂,日本名古屋人,是日本「brother」公司的一名職員。65歲退休後隻身來到中國,學習了3年中文後,在西安外國語大學附近的天壇西路杏園小區租了一套房子,義務幫助日語系學生補習日語,分文不取。

  據他的學生介紹,老人並不是西安外國語大學的外教,生活來源是每年從家裡帶來的100萬日元退休金。

  西安外國語大學日語系畢業生任英也是老人的學生,她清楚地記得,2004年她剛入校時經常去漢學院堵日本人,從未成功,可是2005年學姐介紹的這位慈愛的爺爺卻不求回報地教了她這麼多年日語。

  任英說,他們都管山田叫爺爺,爺爺每周6天帶學生,每天早上7點去省圖書館學習中國歷史,家裡手抄的中國歷史有30多本;下午給學生們補習三四個小時,每周只有一天休息時間。爺爺上課非但不收費,還經常帶著孩子們去「見世面」:帶著他們去大酒店學習用餐禮儀,帶著他們去雲南遊覽,帶著他們去交大和青龍寺賞櫻花……提起往日的美好時光,任英很是懷念,也特別感恩。她說,爺爺儼然已經是她的親人。

  「爺爺說戰爭時日本人在中國犯下了罪行,如果自己做的這些事能夠……他會非常高興。」任英很清楚地記得,爺爺曾經這樣含蓄地告訴過她義務教書的原因。

  這樣的日子堅持了10年,山田茂教出來的20多名學生個個都很優秀,有的在上海外國語大學讀研、有的去日本留學、有的去了知名日企工作。

  在山田茂租住的房間裡,牆上貼滿了他和這些學生的合照,照片上的他神採奕奕,和現在病重的他截然不同。

  一向健康突然病得神志不清

  1月3日上午,任英接到爺爺的電話:「小任,你把票都買好了吧,是1月6日的吧,那明天就回來吧。」

  聽到如此矛盾的話語和爺爺虛弱的聲音,在天津外國語大學讀研的任英感到一向健康的老人神志不清,因此非常擔心。下午4時,她接到學妹的電話,說爺爺病情加重,原定2時上課卻不見人,他們就報了警,警察進門後發現沒人,不一會兒爺爺兜裡揣了一管牙膏回家,可是家裡還有一管尚未開封的牙膏。而在此之前,類似的事情還發生過,他步行去省圖書館時曾暈倒在天橋上。

  原本1月10日放假的任英坐不住了,當天就去訂了次日最早的機票趕回西安,帶著爺爺去醫院檢查。醫生診斷後告訴任英,老人因為營養不良嚴重貧血,肝臟發現包塊,很有可能是肝癌或胃癌,需要進一步住院觀察,並給他插上氧氣等治療儀器。

  在醫院住了3天,老人不停地問任英:「我在電視上看插氧氣都是快不行了,為什麼要給我插氧氣?」情緒非常不穩定,並拔掉氧氣吵著要回家。任英心裡難過卻不能告訴老人實情,只好帶他回家,希望儘早將他送回日本親人身邊。

  記者從交大一附院急診科重症室了解到,老人肝臟發現包塊懷疑是肝癌,但老人執意不住院。像他這樣的情況,如果一個人乘坐飛機會非常危險,容易出現心腦缺氧。

  學生從家裡返回照顧「爺爺」

  昨日,記者來到山田老人的住處,老人正臥床休息。過了一會兒起床坐在凳子上,聲音很是虛弱地對任英說:「我餓了,你去超市買東西吧。」老人瘦弱,臉色蒼白,雙手骨瘦如柴,坐著不到10分鐘就睡著了。

  和老人用日語對話間隙,任英說,爺爺要吃魚塊,但醫生說吃飯要定時定點,她都掐準了點。爺爺最近精神特別恍惚,從臥室到衛生間都會迷路,說話也變得模糊不清。

  爺爺的學生們得知老人生病後,都特別擔心。昨日下午,本已放假回家的西安外國語大學大三學生陳思芸,聽說爺爺病倒了,特意從安康返回西安,幫任英一起照顧老人。一進門看到爺爺躺在床上說不出話,陳思芸忍不住哭了。

  「我沒想到爺爺會這樣,他平時看起來很健康的。」陳思芸說,她是從去年10月開始和爺爺學日語的,爺爺平時把他們都當做孩子一樣照顧,現在爺爺生病了,她一定要陪著他、照顧他。

相關焦點

  • 西安方言唐時期傳入日本 西安方言對日語的影響
    日語裡很多意思、發音與西安方言很像,比方說「是不是」,西安方言是:dei si,日語是:dei si ga。    日本文化源自中國漢代,西安方言自大唐時期傳入日本,影響、豐富了日語的形成和發展。
  • 這場跨越千裡的尋親之旅,只為滿足重病老人回家的願望!
    這場跨越千裡的尋親之旅,只為滿足重病老人回家的願望!2020年10月12日,杭錦旗公安局錫尼鎮第一派出所接到錫尼鎮民政辦、杭錦旗人民醫院求助電話稱:「希望能幫助核查一個肝硬化住院老人的人員信息,幫助聯繫一下家屬。」
  • 日本人的她為愛毅然嫁到中國,從不教孩子日語,生下一女家喻戶曉
    抗日戰爭在國人心中永遠都是一個無法磨滅的傷痛,這一場戰爭中無數百姓流離失所,甚至痛失至親,所以一提起日本人大家心裡就會有一些芥蒂。但是我們今天要說的主人公,與我們印象中的日本人有著千差萬別,在她心中一直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生完孩子也從不教孩子日語,生下一個孩子家喻戶曉。
  • 8旬老人免費教日語 公益課堂暖人心
    8旬老人免費教日語 公益課堂暖人心時間:2018-03-21 17:58   來源:雲南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8旬老人免費教日語 公益課堂暖人心 語言教材、備課本、記號筆、老花鏡上午9時,收拾好授課所需,年屆八旬的孫沈清拎著帆布包,打車來到離家1公裡外的五華區新聞裡社區。
  • 8旬候鳥老人的社區公益課堂:免費教年輕人學日語
    半年來,每個周六的上午,孫沈清都要在銀髮黨員公益課堂上,免費教年輕人學日語。  日語是半個母語  上午10時許,新聞裡社區居委會樓上的活動室裡,孫沈清面對4名學生,在一句頗具儀式感的日語問候之後,開始了1個多小時的日語授課。  「您怎麼學的日語?」記者問。  「說起來可就太複雜了。」
  • 50多年前的日語書八旬老人想捐給貧寒學子
    共48本,希望通過本報完成其丈夫遺願  本報7月28日訊(記者 張文舉)今天下午,本報熱線接到一位八旬老人的電話,她想通過本報完成其丈夫留下的遺願,將一箱日語書籍,共計48本捐獻給需要學習日語的貧寒學子,希望能對他們有所幫助。
  • 西安日語培訓 | 2020日本新詞·流行語TOP30榜單!你不知道就out啦~
    2020年評選結果也已經於12月1日正式公布啦!今天易學國際教育西安日語培訓中心小編就帶大家來看看 2020日本新詞·流行語TOP30榜單!韓劇「愛的迫降」講述了財閥女繼承人尹世麗飛行滑翔傘途中遭遇颶風意外迫降到朝鮮境內,之後與特級軍官李正赫間展開的浪漫愛情故事。日本疫情期間,通過Netflix在日本公開播放,迅速在收視率TOP10榜單中停留了10周。因疫情影響,日本民眾待在家中的時間較多,該劇收視人群也不斷增加,收視率節節攀升,《愛的迫降》又以連續3周在日本Netflix電視節目收視率中佔據第一位,引發轟動。
  • 候鳥老人在定安鄉村小學義務教英語3年 獲省長點讚
    這位候鳥老人沒想到,晃眼間,他在偏僻的海南定安後埇小學義務教英語已3年。他所感受的幸福,是看著一個個字母都背不好的學生,在自己手裡發生改變,還有很多孩子考上當地重點中學。  主動請纓做義務英語老師  1月27日,定安縣雷鳴鎮後埇小學,已放假的校園有些冷清。住校的陳鋒老師看到迎面走來一個人,頓時滿臉笑意。
  • 女子在日本打工3年賺1套房 回國後成為日語培訓師
    在日本打工3年賺1套房,你沒聽錯,這是真的。近日,關於中國與日本的「故事」還真多,先是日本表揚中國的旅行社,隨後杭州馬桶在日本遭到中國遊客的狂購出現斷貨,到現在的網上曝出在日本打工3年就能賺出一套房子,滿滿的壓力在中國,如果22萬在中國你一個紡織女工,你需要幾年,不過在日本你只要3年。
  • 72歲日本老人在漢10年,面對疫情,他說—— 「武漢,我要和你在一起!」
    文/圖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黃璐2月9日下午,武漢市江夏區法泗街聯盟村,72歲的日本老人島田孝治戴著口罩正在閱讀《中國史》。陽光下,滿頭銀髮的老人,不時寫寫畫畫。到今年,他已在武漢待了10個年頭,在武漢大學附近開了兩家咖喱店,並免費教日語。今年春節,他在咖喱店店員丹子老家過。
  • 西安這座寺廟,深受日本人的喜愛,原來寺廟和日文有著很深的淵源
    對於古寺古鎮或許都挺受到許多人的喜歡的,作為曾經隋唐時期的皇家寺院,一直也被稱之為中國佛教八宗之一,密宗祖庭,西安是歷史底蘊濃厚的一座城市,唐朝時崇尚佛教文化,作為當時的都城,長安的寺廟越來越多,如今保留下來的數量位居全國前列,今天要介紹的是西安的一處寺廟,這個地方就是西安大興善寺。
  • 她是日本人,卻堅決嫁到中國,從不教孩子日語,生下一女家喻戶曉
    他一共娶了兩任妻子,第二任妻子卻是一個日本人,受到了不少人的詬病,這位女子為了證明自己,從不教孩子日語,自己也只用漢語,生下一女家喻戶曉。 1890年,佐藤屋登出生於日本的一個富裕家庭,從小就很聰明,從學校畢業後她當了一名護士,因為表現出色,被派到了日本駐華公使館,很快就成為了一名護士長。
  • 西安物資富饒,為何在唐朝之後,再也沒有成為國都?
    「夜聽胡笳折楊柳,教人意氣憶長安。」「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西安,古稱長安,有十三朝古都之稱,位居中國古代四大古都之首,曾經是繁榮富饒的代名詞。不過,在唐朝之後,西安就不再作為國都了。在晚清時期,由於英法聯軍曾經攻破北京,湖廣總督官文和洋槍隊隊長戈登曾經建議將都城從北京搬遷到西安。但此事最終不了了之。
  • 日本人在上海:如今要少說日語
    古北是日本人在上海的聚居區,據日經新聞上海支局3月報導,上海已是日本人在海外居住人數最多的城市,包括短期滯留在內達到了10萬人。到達咖啡館時,奧田龍二正襟危坐,在等候我。他36歲,是日資公司在上海工廠的負責人。他對我說:不知道政治家怎麼想,現在受委屈的是從事中日關係工作的人,在華的日本人與在日本企業工作的中國人。
  • 西安日語輔導機構
    ;2009年成為J-TEST實用日本語檢定,西安交通大學考試站現代教育分考點,考務工作站;2009年與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合作出版《J-TEST檢定考試衝刺》《J-TEST檢定考試習題集》《J-TEST檢定考試訓練與輔導》《J-TEST檢定基礎教材》;2009年與中國機械工業出版社合作出版《日語能力測試1級衝刺》、《日語能力測試2級衝刺》;2010年與我國權威外語類出版社-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外研社
  • 日本女人堅持嫁給中國人,從不教子女日語,還生下一女家喻戶曉
    蔣百裡一生娶了兩個妻子,第一個妻子算是家族聯姻,因為母親而娶,第二任妻子卻是一個日本女人。因此蔣百裡受到了不少人的詬病,這位日本女子也為了證明自己,從不教孩子日語,只用漢語,更是生下一女家喻戶曉。自殺這個日本女人就是蔣佐梅,本名是佐藤屋登,是一名日本護士。
  • 範冰冰出席上海電影節 稱最想生在唐朝
    範冰冰出席上海電影節 稱最想生在唐朝【解說】6月13日晚,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在上海大劇院拉開帷幕,範冰冰、黎明、成龍、郭富城、劉燁、楊冪等影星身著盛裝亮相紅毯。當晚,範冰冰與《王朝的女人?楊貴妃》劇組共同走上紅毯,她說自己是一個有唐朝情結的人,假定不是在現在,最想生在唐朝。
  • 她本是日本人,卻嫁到中國,從不教孩子日語,生的女兒家喻戶曉
    上個世紀日本對中國發動了侵華戰爭。為將日本趕出中國,我國發動了曠日持久的抗日戰爭,歷經重重磨難終於將日本趕出了中國。由於日軍當時在中國犯下了滔天罪行,這使得很多民眾對日本存在極大的厭惡情緒,尤其是一些年齡比較大的人。我們不會原諒日本曾經對中國做過的一切,但我們也不能一桿子打死所有的日本人。
  • 2017日本留學門檻又降低!不會日語日本人親自教
    想去日本留學的小夥伴們,機會來啦!日本語言學校是日本留學的必備過程之一,去日本留學,多數同學都是擁有本國的高中學歷或者大學學歷,通過在語言學校的學習,適應日本生活後,再去考理想的日本名校。因為主要是語言的學習,所以門檻就比較低,一般學1年,上午上課,下午打工,不僅可以交流日語,還可以增加一份收入。很多同學都會這麼做,但是也不排除一些同學,剛開始害怕日語不好,不敢去的情況。
  • 免費授課的日語奶奶 八旬候鳥老人的社區公益課堂
    原標題:免費授課的日語奶奶 八旬候鳥老人的社區公益課堂_雲南網    從兼職老師到大學老師    流利地聽說讀寫就可以算作掌握了一門語言,但掌握了以後就一定會教嗎?那可不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