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送女兒去美學醫,中國父親在日本打拼15年,後被終生禁入日本

2021-01-12 有故事的淡淡

歷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法)

文章分類|歷史奇聞

文章字數|1807字,閱讀約4分鐘

世界上最偉大的父母無疑是中國父母。與其他任何國家相比,很難想像中國父母為孩子的教育做出了犧牲。

如戰國時,孟母為了孟子用功讀書,前後三遷。歷史上,孟母曾三次遷居。還有歐陽修的母親,因為家境貧寒,沒錢供歐陽修讀書,就用蘆葦杆在沙地上寫字,教歐陽修寫字,並留下畫氐教子的典故。古代父母對子女教育的重視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即使是現在,它仍然是成立的。家長為了孩子考個好成績,不惜花重金購買各種培訓機構和民辦教育。更有甚者,為了讓孩子們享受高考優惠政策,還上演了現代「孟母三遷」的故事。幾千年來,這一傳統在中國從未改變。

來自上海的丁尚彪也是千千萬萬中國父母中的一員。為了供女兒做美學醫生,他隻身遠赴日本,背井離鄉打拼了15年。然而,當他的女兒完成學業後,他被日本政府永久禁止入境。故事是什麼?我們繼續往下看。

丁尚彪出生於上世紀50年代。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教育資源狀況不容樂觀。初中畢業後,丁尚彪趕上了上山下鄉的浪潮。他沒有繼續讀書,而是去安徽農村當了知青。

多年的知青生涯,除了娶妻生子,丁尚彪並沒有長出多少文化。然而,當他再次回到上海時,卻發現因為學歷不高,沒有任何賺錢的技能,在上海已經淪為一個低等人,經濟拮据。

當時也正趕上丁尚彪的女兒上小學,那時九年義務教育國家還沒有免除學雜費。為了女兒的學費和改善家裡的生活條件,丁尚彪萌生了出國打工的念頭。

幾經考慮,丁尚彪最終選擇了日本作為國家。一是因為人文地理比較近,出門比較方便,省錢;此外,日本是發達國家,收入水平自然也在上升。

在爭先恐後地借錢後,丁尚彪踏上了前往日本的旅程。為了在日本生活得更好,他還自學了日語。

因為丁尚彪辦理的不是工作籤證,而是旅遊籤證。他只能在日本呆一小段時間。為了長期工作,籤證到期後他沒有回國。而是自願留在日本,隱姓埋名成了「黑戶」。

非法移民在世界各國都是一個相當棘手的問題。一經發現,將嚴肅查處。在日本,他們被驅逐出境,永久禁止入境,並面臨至少三年的監禁。

也正因為如此,丁尚標赴日後再也不敢回國。一旦回國,他被非法拘禁的事實就會敗露,在日本工作的心血就會付諸東流。

就這樣,丁尚標一個人在日本過著非常孤獨的生活。他掙的每一筆錢,除了留下一部分維持日常生活外,其他專職託管人都帶回了上海老家。就這樣,丁尚彪通過在日本打工,把女兒從小學送到了大學。

期初,丁尚彪轉身自如。畢竟日本的工資不低,國內妻子的花銷和女兒上學也花不了多少錢。不過,丁尚彪的女兒學習很用功。高中畢業後,她甚至考上了紐約州立大學醫學系。

留學的費用不是一般家庭所能承受的,尤其是在美國這樣的國家。不過,看到女兒這麼有出息,丁尚彪也很欣慰。他知道,沒有文化,寸步難行。為了支持女兒在美國的學費和生活費,他一連打了好幾份工。

在日本工作的幾年裡,丁尚彪因為回不了家,只見過妻子和女兒一面。當時女兒準備去美國上學,需要在日本轉機。「黑戶」丁尚標出入機場並不自由。他只能通過一堵電線牆與妻女交流。這個在兩地混跡多年的家庭,終於迎來了一次短暫的聚會。一家人一起哭,抱頭痛哭。

多年的辛苦,再加上後來打多份工的艱辛,過度勞累讓40歲的丁尚彪看起來像60歲的老人。為了家人和女兒的教育,丁尚彪犧牲了太多。

直到15年後,女兒從紐約大學畢業,成為美國傑出的婦產科醫生後,丁尚彪在日本的工作生涯才徹底畫上句號。他沒什麼好擔心的。向工作單位遞交辭呈後,他開始準備回國。

當時,一位律師朋友勸丁尚彪,由於他在日本被非法拘禁了15年,這輩子不僅無法再來日本,還將面臨牢獄之災。不過,一心要與家人團聚的丁尚彪並不在意那麼多。他已經歸心似箭,只想今天離開。

也是因為後來日本媒體把他15年的經歷拍成紀錄片《含淚活著》,讓更多的日本人了解了這位中國父親偉大的一面。之後,丁尚標出日本過關時也沒有被捕。相反,海關人員不僅放行了他,還向他敬禮,以示尊重。

雖然沒有坐牢,但但丁上標還是被終身禁入日本。然而,對於這個他待了15年的地方,他卻沒有任何紀念品。如今女兒已經成才,他唯一的目標就是和家人共度晚年。

我國有句老話叫「可憐天下父母心」。像丁尚標這樣犧牲偉大父親的中國人太多太多了。作為子女,我們唯一能回報的就是努力成才,將來好好孝敬他們,讓他們有一個幸福的晚年。

這裡是《有故事的淡淡》,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咱們後會有期。

歷史並沒有真正的科學價值,它的唯一目的乃是教育別人。——喬治·屈維廉(英)

相關焦點

  • 為送女兒去紐約學醫,中國父親赴日打黑工15年,後被終生禁入日本
    西方國家對孩子的教育大多是放養,所以相比之下,中國父母為孩子們的付出更加沉重,也更難報答。《孟子題詞》所說的「孟子生有淑質,幼被慈母三遷之教。」正是孟母三遷的故事。從古至今,父母就在為孩子們的未來想方設法。在現代,也有許多父母為了孩子漂泊異國他鄉,就比如說這個中國父親,為送女兒去紐約學醫,竟赴日打黑工15年,後來被終生禁入日本。
  • 中國父親在日本當了15年的黑戶,被終身禁入時,數萬日本人挽留
    他在一個大學食堂找了一份炊事員工作,每天起早貪黑,但人生總會有如意的時候,雖然丁尚彪沒有家業,但妻子陳忻星還是義無反顧嫁給了他,兩人在上海艱難的打拼著,一年後,女兒丁晽出生。而寄回家的工資也是由老闆幫忙郵寄,整整15年,丁尚彪沒有跟家人團聚,在1997年,女兒考上的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在這一年,父女兩在分別後頭一次見面,而僅僅只是在地鐵站相聚不到半小時。
  • 一位中國父親,為送女兒去紐約讀醫,終生被禁入日本
    母親在日常的生活中無微不至地照顧著我們,父親的愛則不然,他們的愛往往比較隱晦,不善於表達的他們總是將自己濃烈的愛意藏在身後。曾經就有這樣一位中國父親,為了送女兒去美國讀書學醫,他在日本打黑工十五年,後來被終生禁止進入日本。這位父親的名字叫丁尚彪,他為了女兒能夠受到更好的教育,當年只身前往日本打工。丁尚彪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時,就跟隨幾個熟人一起到日本打工。
  • 他為送女兒去美國讀書,在日本打工15年,終生被禁入日本
    前些年一部名為《人間世》的紀錄片橫空出世。媒體評價,《人間世》是一場現代中國社會的死亡教育,它用客觀冷靜的記錄,引導著觀眾去思考,生命可以承受怎樣的重量,而死亡離我們又有多遠。如果說《人間世》是引領我們思考人該如何死,那麼無獨有偶這部名為《含淚活著》的紀錄片,便是引領我們思考人該怎麼活。
  • 一位中國父親,為送女兒去紐約讀醫,終生被禁止進入日本
    母親在日常的生活中無微不至地照顧著我們,父親的愛則不然,他們的愛往往比較隱晦,不善於表達的他們總是將自己濃烈的愛意藏在身後。  曾經就有這樣一位中國父親,為了送女兒去美國讀書學醫,他在日本打黑工十五年,後來被終生禁止進入日本。
  • 中國父親在日本打黑工15年,只為女兒能去美國,終被日本「拉黑」
    在我們漫長的人生歲月中,父親一直是那個為了兒女默默付出的人,雖然父親的愛不像母親那樣溫柔,但他那份深沉的愛會讓我們心領神會。不知道大家對前些年電視中所播放的一個名叫《含淚活著》的紀錄片有沒有印象,這部紀錄片講的是一個中國父親為了女兒能去美國留學,自己在日本打工十幾年,最後被日本方面終身禁止入境的故事。據說這個紀錄片的拍攝也進行了十幾年之久。
  • 為了送女兒出國留學,他在日本成為黑戶打工15年,被禁入日本
    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這個遠在異國他鄉的父親丁尚彪,他為了女兒能跟出國去學習,打了十五年的工,也用自己的經歷告訴了我們,父親真的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一個人。 為了出國丁尚彪是上海的一個普通學生,初中畢業之後他沒有地方可以去,於是就選擇了和大家一樣作為知青下鄉了。
  • 中國最偉大父親,遠赴日本15年一天打4份工,完成女兒赴美醫學夢
    有一位偉大的父親,隻身一人在日本一呆就是15年,一天打4份工,冒著被日本政府永久禁止入境的風險為的是什麼呢?那我們大家往下看。來自上海的丁尚彪家境並不富裕,出生於上世紀的50年代,是新中國剛剛成立不久的時間,我國剛剛成立,教育行業並不如其它國家發展的好,資源上並不是很樂觀的。而丁尚彪初中畢業以後就沒有繼續讀書,正好趕上了上山下鄉的高潮,便去了安徽的一個小農村做了知青。
  • 最偉大父親,遠赴日本15年一天打4份工,為完成女兒赴美醫學夢
    有一位偉大的父親,隻身一人在日本一呆就是15年,一天打4份工,而當時呢也趕上丁尚彪女兒上小學,那時候的九年義務教育還是需要繳納學雜費的,對於貧寒的家庭來說更是雪上加霜的,為了女兒可以有一個好的環境進行學習,也希望可以改變一下家庭的現狀,丁尚彪決定去日本打工。
  • 他在我國演了15年鬼子,回日本後被暴打,果斷讓女兒入中國國籍
    《田中奏摺》:惟欲徵服中國,必先徵服滿蒙;如欲徵服世界,必先徵服中國。 還記得多年前芒果臺的《天天向上》裡來自日本的矢野浩二嗎。矢野浩二在參加《天天向上》之前,他在我國演了15年鬼子,回日本後卻被暴打,而他果斷讓自己的女兒加入中國國籍。
  • 為送女兒去紐約學醫,他一天打十幾份工,被日本禁止終生不得踏入
    不知道大家看過十幾年前的一個紀錄片沒有,這個紀錄片拍攝了十幾年才拍攝完成,取名為《含淚活著》,要不是有拍攝,我們根本不知道原來有個父親為了自己的女兒,為了這個家,在其他國家打工15年受盡苦楚,這個紀錄片播出後,在中國和日本都有很好的收視率,讓很多人都流下眼淚,感慨父愛。
  • 為了送女兒去紐約學醫,這位華裔父親被日本終身禁止入境
    在日本當了15年黑戶、達成了心願的丁尚彪終於踏上了回國之路,他臨走時說:"15年漫長啊。"這是中國導演張麗玲歷時十年拍攝並獲得"日本放送文化基金獎"的紀錄片《含淚活著》的內容。紀錄片在日本上映後,成千上萬的日本民眾被紀錄片中的父親形象所感動。
  • 日本文壇「父親的女兒」
    在一個星期日的上午,我送她去上鋼琴課。我們倆手拉著手,在路口等紅綠燈,她突然抬頭看著我,非常認真地問,『我以後是不能嫁給爸爸的,對嗎?』我當時回答她,『不行啊,雖然很遺憾,但真的不行啊。』我一邊這麼說著,一邊真的差一點點就哭出來了。當時我就跟自己說,我一定要一直記住這個瞬間。」    人們總說女兒是父親前世的情人。
  • 上海夫妻為供女兒留學,在日本打「黑工」15年,被拍成紀錄片
    紀錄片講述了一位中國父親丁尚彪,為了給女兒掙出國的學費而在日本艱辛打拼15年的感人故事。15年間,因為打「黑工」的身份,丁尚彪與妻子、女兒分別只見過一面,自己則獨自一人在異國他鄉漂泊,忍受著孤獨。正如紀錄片的開頭語:日本,已經連續3年,每年都有將近3萬人自殺,然而卻有這樣一位中國人頑強地在這裡、含淚地活著。一份招生簡章改變了一個中國父親15年的命運丁尚彪,1954年出生於上海,初中畢業時,正趕上城市青年上山下鄉。
  • 父親自費42萬留學被坑,滯留日本打黑工15年,終助女兒圓博士夢
    上個世紀80年代,有許多留學者或稱為打工者,為了全家脫貧的夢想,不惜多次被拒籤,舉債去日本、澳大利亞等地打拼。由於各種因素,其中極少數能夠堅持學業最終學有所成的,絕大多數人或自願或被迫地放棄學業,淪為社會最底層的「黑戶口」打工者。
  • 上海男人臥底日本打黑工15年,回國後人生大反轉
    一個在日本打黑工15年的上海男人,意外得到全日本熱烈點讚。 一部拍攝十年的紀錄片,因為反響過於火爆登上院線。 一個家庭三口人,用異於常人的堅守,完成了從中國底層到美國中層的階級跨越。
  • 在日本打黑工15年終於把女兒送入世界名校
    偶然的機會朋友推薦了這部中國紀錄片含淚活著,2009年在日本上映的時候,同期的電影阿凡達在日本上映時,觀影人數卻寥寥無幾,日本觀眾根本就來不及看好萊塢大片,而是爭相去看中國紀錄片含淚活著一個普通的中國底層的男人30年苦澀與傳奇的故事。
  • 他扮演了15年鬼子,回日本後被暴打,果斷讓女兒入中國國籍
    矢野浩二便是其中一個,他演了15年鬼子,回日本後被暴打,之後果斷讓女兒入中國國籍。矢野浩二為了時刻牢記這段屈辱的歲月,從中吸取「落後就要挨打」的教訓,我國時常便會拍攝一些抗日影視劇來緬懷歷史,緬懷革命先烈們。
  • 從月薪100到全家移民美國:一個中國父親在日本打黑工的15年
    這是一部耗時10年之久拍攝而成的紀錄片,豆瓣評分高達9.2分。影片講述了一個底層的中國父親,從上海漂洋過海到日本「留學」,卻被迫打黑工的15年。這是一部由華人導演張麗玲執導的紀錄版,名叫《含淚活著》,影片曾經創下了日本富士電視臺的播放紀錄。
  • 上海留學生日本打黑工15年,改變家庭命運換女兒一紙博士畢業證書
    2007年夏天,一所美國大學的草坪上,一個普通的中國家庭正在合影留念。那一天是留學生丁琳拿到醫學博士畢業證書的日子,但對她來說,這一刻卻有比畢業典禮更重要的意義。這一天,是這個三口之家分別18年後的第一次團聚。